第155章 戰象襲來

第155章 战象袭来

全军在黄花驿前列阵,共有战兵七百五十余人、辅兵一百七十余人。火器营长费雷拉带来了一队火枪兵,另有一个火枪队还在路上,距黄花驿仅剩六里距离,稍慰人心。 满打满算,丹初手上仅有九百多名士卒。算上还在路上的第二火枪队,也仅有一千出头,且经过急行军,人马疲累。

不过,贼军骑兵更少,先锋人马不多。昭永军抢先反起攻击,就能在敌军人马未集之前,先击败其先锋。

将近午时,昭永军列成三叠阵。骑兵营在前,亲兵营、火枪兵在中,辅兵在后,形如橄榄,两头尖,中间粗。

三叠阵是明军常用的战术,起初在北方九边流行。大顺军中多榆林镇边军,从三叠阵发展出了三堵镇战术。就连福建的郑氏军队亦受此启发,形成了“前队长枪,次团牌,后阵倭铳”的阵型。

一声铳响,中军旗鼓打出红旗,昭永军开始前进。结阵之后,兵马行进速度不快。将士一边前进,一边吃干粮。临战前必须补充体力,携带多时的米饼正可充饥。

丹初边啃干粮,边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尚未看见敌军前锋,但敌军塘骑时常出没,不时与己方侦侯、斥侯交战。远方的烟尘直上云霄,意味著这支敌军人马甚众。

斥候来回疾驰,随时传递情报。

“报大帅,贼军先锋距我军约为三里,全为骑兵,不下五百骑。”

“报大帅,贼军骑、步兵相距约一里,战象位于步兵前列。”

“报大帅,贼军步兵中发现‘徐’字旗号。”

“报大帅,贼军步兵两翼另有骑兵,约有三百骑。”

“报大帅,贼军步兵走纵队,每排约有十人。”

“报大帅,贼军先锋距我二里。”

“报大帅,贼军先锋停下整队。”

“报大帅,贼军先锋列为一字长蛇阵。”

“报大帅,贼军步兵停下列队。”

……

随著距离越来越近,斥候的报告也越来越频繁。

丹初下令加快前进,防止敌军步兵聚集。

两军都是急行军赶过来的,准备都不充分。透过望远镜,丹初看得很清楚,贼军纪律不严,列阵时乱哄哄的,披甲的战兵也不多,多手持火绳枪、弓箭。

情报不假,徐彪军中有一支一千人的“铳兵”,全都装备鸟铳,也就是轻型火绳枪。这在两广军队中很常见,陈邦傅军中亦有一支两千人的铳兵。

“他娘的!怕什么,来什么!”丹初骂骂冽冽的,长叹一声。

一旁的火器营营长费雷拉也取出望远镜,竟发现敌军推出了火炮。虽是虎蹲炮、威远炮之类的轻型火炮,亦能对骑兵造成致命的杀伤。

敌军炮兵随步兵行进,离先锋很近,可以加紧调运火炮。昭永军亲兵标只有两个炮队,一个炮队留守昆仑关,另一个距离尚远。亲兵营、骑兵营各有一个炮哨,只有骑兵营炮哨赶了过来,不过六门小炮而已。

费雷拉说道:“大帅,敌军炮多,当一鼓作气冲杀过去。”

两军相距已经不到一里了,丹初毅然下令出击。

骑兵营长吴捷负伤,副标统冯琳在前队指挥骑兵,快步向敌军骑兵前进。

敌军原地不动,仍在抓紧时间整理队形,准备火炮。 很快,骑兵营近至距离敌军一百步的地方,停下整队。对于轻型火炮来说,一百步仍然太远,敌军仍未开炮。

骑兵营炮哨上前,将仅有的六门轻型火炮搬至阵前,熟悉地装填弹药、开炮。

敌军果然受惊,抢先开炮。“咚咚咚咚”,炮声接二连三,铅弹密如雨下。

骑兵和战马都不由自主地低下头,祈祷子弹不要落在自己身上。顷刻间,铅弹如雨点般落下。

幸运的话,铅弹或打在地上,扬起一阵灰尘;或打在盔甲上,穿透布面,被铁甲阻挡。

不幸的话,战马多不披甲,有三分之一的战兵、几乎所有辅兵都无盔甲。铅弹打在他们身上,不死也要受伤。

在明末清初的战场上,三眼铳、轻型火炮的子弹杀伤力都很有限。当时军队作战,死士常常身穿两层铁甲,连轻型火绳枪都抵挡得住。战事结束,死士脱去铁甲,往往抖落铅子“升许”。

骑兵在前,只能硬扛这波弹雨,十几个骑兵相继倒下。火炮装填速度慢,基本只有一次开炮机会。等炮哨六门火炮相继开火,冯琳立即挥旗前进。

敌军亦开始前进,他们显然是些菜鸟,队形很不整齐。一开始便有人冒尖,有人落后,有人敢于接敌,有人已经露怯。

“不要急!左右标齐!不要突出!不要冒进!”冯琳大声喝道,极力约束队形,好使骑兵营的队形更为整齐,更为密集。

中队的亲兵营、火枪队,后队的辅兵,彼此相隔二十步,相继跟进。

骑兵营进至六十步的距离,冯琳大喝一声“步射!”

弓箭手下马步射,挽弓射箭更为从容,一支支箭矢向敌军射去。贼军披甲率低,士卒不时落马。

敌军队形渐渐松散,原是一字横阵,渐有漏洞产生。士卒更为慌乱,开始在马上骑射,射出的箭矢几无杀伤力。

骑射不是不行,但要久经训练方可。世人皆言八旗以骑射见长,但大部分八旗兵仍是下马步射。真正能够做到在战马行进过程中精准射箭的,只有海西女真、蒙古八旗等精锐骑兵。大部分满洲八旗,与其说是骑兵,毋宁说是上马的重步兵。

敌军越来越近,火铳手也加入了战斗。他们大多使用三眼铳,提前装填好子弹,直接点燃三发药绳,把三颗子弹一骨脑射出,之后跃上战马,装备与敌军短兵相接。

敌军仍在加紧向前逼近,不是因为他们勇敢,而是因为他们一撤退就会被后军杀死。

更重要的是,还有四头战象跟在身后。

“哞—哞—哞—”,凄厉的叫声已经响起,从敌军身后传来。

丹初位于中军,分明看见四头战象,高过一丈,象背上装有坐台,上载三名士卒,一人司驾,一人持弓矢,一人持长矛。战象奔驰而来,速度出人意料,竟然堪比骡马。

地面震动,似有千军万马急驰而来。昭永军士卒从未见过战象,大为惶恐。

丹初见状,忙令前队回撤。一声金锣,一声战鼓,前队骑兵营如蒙大赦,分成左右两翼退回中军侧翼。

此为三叠阵中常用的战术,前队佯装撤退,引敌军冲击中军。

“亲兵营、火枪队稳住,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准射击!”

第九十一章 征蠻將軍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八十二章 輕松破敵第二十四章 突擊353.第353章 珠玛喇坚守赣州第115章 民心之辩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373.第373章 狙杀佟图赖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八章 破陣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332章 禦駕親征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348章 朱成功兼並魯藩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289章 關門打狗第384章 扩建水师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五十八章 納妾362.第362章 逼死陈泰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113章 增设乡长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三十章 摩擦375.第375章 会盟衡州第116章 十两抚恤银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一十二章 除害376.第376章 欣然归附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一十章 點名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394章 强攻北门第326章 尚可喜窮途末路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359.第359章 辅兵逞威第386章 牛刀杀鸡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249章 奇襲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217章 三堵牆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385章 交趾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