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三堵牆

第217章 三堵墙 晚秋,天气渐渐转凉。忠贞营兵马数万,沿浔江北岸徐徐西进,队伍绵延近百里。他们家眷甚众,只好抢夺民船,逆水行舟,艰难上行,速度甚慢。

赤军则在五屯所以东严阵以待,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大将曹煜奉命出使忠贞营,一直被李赤心软禁。大战在即,曹煜终得自由,匆匆返回赤军复命。

“老曹,你在忠贞营怎么样?李赤心、高必正可曾折辱你?”见到曹煜,丹初一脸关切的问道。

“爵帅放心。我刚入忠贞营时,李赤心摆下刀斧手,妄图给我下马威。我老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偏偏不吃这一套,昂首直立,长揖不拜。忠贞营外强中干,进退失据,李、高二人还不敢与赤军交恶,故对我十分客气。”

曹煜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干涩的喉咙,继续说道:“李赤心虽为忠贞营主帅,却狡诈粗鲁,威信不高。高必正心思细腻,小有谋略,屈居李赤心之下。这两人貌合神离,全靠高夫人压著。高夫人慵弱怕事,只想找个地盘过上安稳日子,并不想开战。”

“忠贞营的意图摸清楚了吗?是要取南宁?还是取柳州?”

“我走时,李赤心还对我说,忠贞营此番西进,并不是要取南宁。不过,依我看,忠贞营十有八九是要取南宁。”

曹煜言辞笃定,丹初问道:“何以见得?”

“一、柳州与贵州、云南相近,靠近西军地盘。忠贞营与西军势同水火,自不愿去柳州。二、陈邦傅媚事忠贞营,把女儿嫁给了高必正。三、南宁近而柳州远,忠贞营有十余万之众,家眷众多,疫病丛生,难以长途跋涉。四、刘希尧刘芳亮二人态度明确,愿取南宁安置家眷,自请为先锋……”

刘希尧资历比李自成还老,号“治世王”,是革、左五营时期的骁将。刘芳亮同样是李自成心腹大将,武勇仅次于刘宗敏,号“白马银枪无敌将”,被誉为“罗成在世,赵云重生”,在闯军中担任“前部正印先锋官”。

“情报局说,刘希尧、刘芳亮与李赤心、高必正不睦,何以自请为先锋?”

“刘希尧、刘芳亮不愿归顺朝廷,主张继续扯起大顺旗号。这次西进五屯所,二刘先斩后奏,先拔营,然后自请先锋,逼迫李赤心离开梧州。”

丹初总算是弄清楚了,说道:“还得是你老曹,深入敌营,才能获得一手情报。忠贞营大将不和,不足为虑,我只需击败二刘,自能令忠贞营屈服。”

于是,岑丹初开始排兵布阵。步兵第一标从南宁进驻横州,威胁浔州,牵制陈邦傅。步兵第三标从昭平顺流而下,威胁忠贞营侧背。步兵第二标、步四标向五屯所集结,会合亲兵标迎击忠贞营。水师标只练出了两营战兵,共二十二艘战船,全部前出至五屯所一带江面。

另派使者向忠贞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忠贞营避开赤军汛地。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忠贞营在藤县渡过浔江,改从浔江南岸西进,至桂平再次渡江,从浔江北岸西进。否则,赤军将诉诸武力,不惜大战。

忠贞营军纪败坏,所过剽掠无遗。对于赤军来说,忠贞营过境,绝非小事。对于忠贞营来说,十余万军民来回渡江,也不是闹著玩的,赤军的最后通牒是无法接受的。

八月二十五日,刘希尧、刘芳亮率先锋逼近五屯所。

赤军继续结硬寨、打呆仗,在五屯所以东结成数座大营,拦住忠贞营去路。忠贞营军纪败坏,声名狼藉,还没到五屯所,百姓就惊恐不安,自发组织民兵,组成民团,配合赤军作战。 明朝一向就有组织民兵的传统,赤军在五屯所经营已久,群众基础很好,对付忠贞营更有把握。

巳时,刘希尧率军逼近赤军大营。

丹初身为边军之后,从父辈那里听说过不少大顺军的故事。今日,赤军第一次与大顺军交锋,丹初不敢怠慢,亲临前线指挥。

却听侦侯、斥候交相汇报,说刘希尧驱使难民为前驱,中为骑兵,后为步兵,正是大顺军有名的“三堵墙”战术。

大顺军精锐来源于西北边民和投降的边军。这些人生长边地,擅长骑射,机动能力极强。李自成从榆林镇边军中学会了三叠阵战术,将其发扬为“三堵墙”:“临阵,列马三万,名三堵墙。前者返顾,后者杀之。战久不胜,马兵佯败诱官兵,步卒长枪三万,击刺如飞,马兵回击,无不大胜。”

只不过,大顺军的“三堵镇”战术,只能打打内地明军。到了山海关战役时,大顺军用“三堵墙”对付关宁铁骑就已失效,更遑论如日中天的满洲八旗了。

以赤军当前的实力,未必能比得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但刘希尧、刘芳亮虽为忠贞营先锋,却早已今非昔比,加上军中疫病流行,手下兵马紧缺,“三堵墙”已经名不副实了。

“刘希尧是革、左五营时期的老将,刘芳亮号称白马银枪无敌将。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他们毫无长进,竟驱使难民为先锋。没出息,没出息。”

丹初摇头冷笑不止。

步兵第二标标统匡时提议:“爵帅,不如趁忠贞营后队未至,先集中兵力消灭刘希尧、刘芳亮。二刘一灭,李赤心、高必正必定胆寒。”

“嗯,”丹初赞同匡时的建议,说道:“正合我议。只是,二刘驱使难民为先导。我向来倡导仁义,必不能加害难民。如何破敌,尚需斟酌。走,咱们亲去侦察一番。”

忠贞营的战斗力不如八旗。丹初更为大胆从容,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出营侦察敌情。

才出营二里,便见远处尘土飞扬,似有千军万马。透过望远镜,丹初果然见到无数衣衫褴褛的难民。前面有数十名斥候,一人两马。难民之后,精骑一望无际,至少有千余骑兵,盔甲齐备,军械精利,大旗随风飘逝,“刘”字隐约可见。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忠贞营虽然没落,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刘希尧、刘芳亮久经战阵,决非等闲之辈。

丹初率队回到大营,传令:“各营紧闭营门,无令不得出战。”

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361.第361章 野战破敌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403章 李明忠出使吴三桂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102章 反攻第128章 攻城第300章 孔四貞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104章 祸起萧墙379.第379章 郭都贤莅临集思堂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332章 禦駕親征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八十章 合陣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三十一章 奇襲栗木嶺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102章 反攻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92章 回師桂林371.第371章 衡州会战第123章 射禮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308章 以漢製漢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232章 擴軍第129章 破城第397章 湘西土司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353.第353章 珠玛喇坚守赣州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400章 “粪刑”洪承畴第385章 交趾内乱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399章 清军崩溃第203章 撤退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四章 敵襲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110章 时局关键忠诚府第346章 微服私訪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长江第六章 出城第98章 骑砍与追杀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129章 破城第117章 问政乡村360.第360章 三迭三胜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五十六章 廷爭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镇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185章 辦大事當有替手第122章 結交東勳370.第370章 洪承畴兴起冤狱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358.第358章 报仇雪恨第293章 圍城第384章 扩建水师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117章 问政乡村第390章 毁佛铸币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