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宁国公 二月初八,辰正。
春回大地,阳光明媚。
军机处,早晨例会准时开始。
作为赤军的最高决策机构,军机处并无恢宏的建筑,只是一处不大的别院。处里也只有三个人,丹初为主任,左参政俞厚基、左参军方以智为委员。
但这里侍卫林立,皆从亲兵协中遴选而来,身材挺拔,神色肃穆。塘兵匆匆,文书频繁,颇有一番枢密森严的气象。
晨会第一件事,讨论是否出兵增援肇庆。
军机委员有权阅知情报局的简报,对行在局势了然于胸。
“马皇帝”马吉翔入阁,权势熏天。他窥伺永历帝的意思,以清军势大难敌为由,竭力主张“巡幸”广西。
皇帝到了广西,东勋势必失势。因此,两广总督杜永和力求不要移跸,防止粤东人心瓦解。
朱由榔犹豫不决,派戎政尚书刘远生、礼科给事中金堡去广州解释。杜永和泣曰:“上西去,则竟弃广东,付之还虏)诸忠义士随成栋反正者,亦付之还虏,令其杀戮。为皇上画此谋者,亦何其惨也!”
刘远生亦主张留在肇庆,却出了个馊主意:“或请两宫暂移梧州,而车驾暂留,号召援兵。”
让两位皇太后逃往梧州,让皇帝留在肇庆?朱由榔不会干这种傻事,奸臣不会干,太监也不会干。
李元胤为李成栋的养子,也是岑丹初的结义兄弟,掌管锦衣卫,提督御营,在朝中举足轻重。作为东勋在朝中的代表,他自然主张坚守肇庆,不会客入广西。
正月初八,太监夏国祥擅自作主,用步辇把慈圣皇太后抬到行宫门外。尔后,又以太后懿旨的名义,催促朱由榔上船逃往梧州。
既有太后谕令,朱由榔也就不再顾忌群臣,忙不迭地登船逃命。
“百官仓皇就道。粤东人皆奔回……”
二月初一,朱由榔君臣逃至梧州,“驻陛水殿”。
梧州是陈邦傅的地盘,朱由榔刚到梧州,朝廷风向立即改变,吴党压倒楚党,终于得势。
陈邦傅暗中策划“打虎”,户部尚书吴贞毓、礼部侍郎郭之奇、兵部侍郎程源、万翱等十四人联名上疏揭发楚党“五虎”袁彭年、刘湘客、丁时魁、金堡、蒙正发,攻击他们“把持朝政,罔上行私”。
五虎依仗李成栋、李元胤父子,在行在骄横狂悖。朱由榔不满已久,当即决定把刘湘客等四人逮捕,下锦衣卫狱拷打审讯。“虎头”袁彭年是袁中道的儿子,与李元胤关系密切,又丁母忧。朝廷投鼠忌器,对袁彭年免予处分。
于此同时,清军则在加紧准备,试图直捣广州。正月二十七日,尚可喜、耿继茂统军由韶州南下,二十九日到达英德县。总兵许尔显、副将江定国,率部走水路进攻清远。
清远位于广州北方,是广州门户。清军攻下清远,便可长驱直入,直抵广州城下。
…… 左参军方以智主司军事,首先做了汇报:
“昨夜,朝廷再次递来诏书,要求赤军、忠贞营、陈邦傅出兵,前往三水阻击清军。诏书公开发表,拜发于二月初二,梧州水殿。”
明朝中央文书类型繁多,主要有诏、制、敕、诰、谕、册、书、苻、令、檄等10种类型。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诏与敕。
诏,顾名思义,是皇命诏告于天下的意思,一般公开发表,且需举行特定的仪式。
朝廷以诏书的形式要求广西军头出兵,不合文法,用意也很明显:诏告天下,人尽皆知,逼迫岑丹初、李赤心、陈邦傅出兵。
上个月,兵部已经发过军令,檄调岑丹初等人出兵。当时形势不明,三人皆按兵不动。
这一次,小朝廷逃至梧州,惊慌失措,除了使用诏书公告天下外,还对三人加意笼络。
岑丹初这边,朝廷另送一封敕书,把他由定虏侯加封为“宁国公”。朝廷还承认了赤军对浔州、郁林州的占领,命岑丹初“加兵部右侍郎衔,总督桂西南官义土民兵马,经理钱粮马仗”。
这封敕书意义重大,从此以后,岑丹初可以名正言顺地节制桂西南各路官军、义军、土司兵、民团,并向各地征收钱粮马匹军械。
方以智接著说道:“朝廷公开诏令,又加封爵帅为宁国公。救不救广东,关系天下观瞻,亦关系民心所向。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出兵广东。”
俞厚基主管政务,态度消极,说道:“国事如此糜烂,朝廷不事恢复,竟还在忙著打虎,内斗不休,简直无药可救。
“爵帅虽与高必正结为兄弟,赤军却与忠贞营不相隶属。陈邦傅又是我军仇敌,如今隐然劫持銮驾,居心叵测。朝廷没有威望,诸军不相节制,到了前线,不说并肩作战,能不内讧就不错了。
“就算咱们出兵广东,南宁与广州相距上千里,粮草转运困难。军队客居他乡,粮道处处仰仗他人。这仗,该怎么打?
“更何况,赤军正在扩军,人员尚未满编,装备更是差了一大堆。战船、步枪都很紧缺,一时之间也无法装配整齐。孔有德还在湖南,随时有可能打进广西。
“依我看,要出兵可以,做做样子还行,不能真打,不能损失自家兵马。”
军事上有很多不能打的理由,但政治上必须打。
“值此危难之际,朝廷封我为宁国公,自是希望我响应号召,出兵援粤。我立志抗清,赤军亦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如今情势危急,朝廷诏告天下,若我不出兵抗清,岂不叫天下耻笑?”
丹初得封为宁国公,从此与焦琏、李赤心、胡一青、马进忠、杜永和等勋镇平起平坐。朝廷意在激励他出兵援粤,无疑起到了作用。
他继续说道:“李赤心远在柳州,屡受排挤,素无斗志。陈邦傅心思叵测,只知保存实力。他二人必不愿出兵援粤,我若响应号召,出兵抗虏,则可收天下名望。这一次,我们再苦再难,也非出兵不可。”
军事上还有很多困难。除亲兵协外,其他部队装备紧缺、新兵缺少训练。
丹初决定出动亲兵协、水师协参战,定于三月初一誓师东下。水师协战船紧缺,只出动水师第一标、辎重标。全军计划出动约一万两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