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列陣

二十六日一激战,明军连破六营,斩获无数。瞿式耜出城劳军,分哺将士,士卒感动。

看来,清军并非战无不胜,三顺王更是虚有其表。

孔有德有勇无谋,当先锋还行,做统帅实在是德不配位。耿仲明是孔有德的老兄弟,一向唯他马首是瞻。尚可喜倒算有勇有谋,却与孔有德貌合神离。

满清也论资排辈,孔有德兵马最众,资历最老,故被拜为大将军。

昨日一败,孔有德尚不醒悟,连夜修复营垒,继续陈兵文昌门外。又分派耿仲明率军至丽泽门外,在桂林城西扎营。

著实取死有道。

三王本部兵马多为东江镇老兵,但数量太少,加起来也不足一万。岭南潮湿多雨,辽人水土不服,疫病流行,到桂林已是强弩之末。其余人马虽多,多为投降的明军,随时可能倒戈。

明军却是信心大振,作战更加大胆。

二十七日清晨,明军大开城门,倾巢出动,继续出城进攻。

一直坐镇城内的总兵官马起蛟,率一千五百人马出伏波门,渡江至漓江东岸,攻击智顺王尚可喜,威胁清军退路。

焦琏、白贵、赵兴率领主力出文昌门、南门,直面恭顺王孔有德。朱旻如率领偏师两千人马出丽泽门,当面之敌为怀顺王耿仲明。

佛朗机雇佣兵也出城了,二百名炮手、火枪手随标营行动。其余留在城头发炮助威,掩护明军列阵。

天阴无雨,适合交战。

清军汲取昨日教训,今日戒备森严,很快出营列阵。人马乌泱泱的,看上去能有六七千人。

明军有红衣大炮相助,在护城河下从容列阵。督标中军在前,由副将马之骥指挥,重甲长矛兵在前,之后是弓手、铳手、佛朗机雇佣兵。再往后,则是普通长矛兵,大多著轻甲或不著甲。

焦琏位于督标中军后列,焦珂率四、五、六队标兵护卫,兼作预备队。

列阵迎敌,主帅就不能冲锋陷阵了,必须坐镇中军,统揽全局。

中军左翼为左军,为广西协守副总兵赵兴,麾下两千兵马。右军,为广西协守副总兵白贵,麾下两千兵马。

两翼和中军一样,重甲在前,轻甲在后。

骑兵部署在侧翼。

岑丹初率领一、二、三队标兵,共三百人马,位于最右翼,与白贵的骑兵隔开一段距离。

两军对阵,一般先派骑兵冲阵,发起试探性进攻,观察敌军阵型弱点。岑丹初已成为标营干将,此任当仁不让。

明清两代,火器在战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两军接战前,往往以火炮轰击对方。

红衣大炮射程最远,威力最大,但搬运不便。明军的红衣大炮都部署在文昌门上,不停发炮助阵。

清军则在火炮射程以外列阵,等待明军靠近。

凉风习习,旌旗猎猎,战马嘶鸣。

岑丹初瞪大了眼睛,贪婪地观察著两军的战阵。穿越以来,他也经历过好几次战斗,大多蛮勇使力,对手要么不堪一击,要么疏于防备。

主力野战,可不能像昨天那样直接发起冲锋。书上说,必须先列好战阵,然后循规蹈矩地放炮,前进,骑兵试探,弓手、铳手射击,最后是长矛手接战,展开血腥的厮杀。

今日之战,对面是满清名王,焦琏则是大明猛将。正可大开眼界,看正规军是如何接战的。日后若要指挥千军万马,不会排兵布阵可不成呀!

目测一下,两军相距不到二里。在这个距离上,只有红衣大炮打得到。

必须向前推进。辰初时分,中军一声号炮,竖起一面硕大的红旗。

要前进了。五千人马,横面近一里长。前进的速度很慢,一声号炮只能前进十步。十步之后,就得停下来整理队形。

又是一声号炮,又向前进十步,如此循环往复。

若站在城墙俯瞰,就会觉得明军奇慢无比,简直像是无数蚂蚁在蠕动。

不过,能把五千人马排列整齐,按照统一的节奏向前推进,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训练得严格一些,时间再久一些,是不是可以把十步改成十五步,甚至是二十步?

清军依然未动,为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避开红衣大炮。

孔有德擅使火炮,曾在明朝登莱巡抚孙元化麾下效力。

孙元化学贯中西,拜徐光启为老师,是明末有名的数学家、火炮专家,曾在山东招募佛朗机铸炮师、雇佣兵,大力引进西方火炮技术。

身为孙元化的部将,孔有德麾下炮队不仅装备有澳门产的西式火炮,还雇有佛朗机炮手、铸炮技师,会使用铳规测量距离角度。

日后孔有德叛变,把这支炮队带给了满清。孙元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红衣炮队,却为满清做了嫁衣裳!

满清的火器技术后来居上,逐渐超过了明朝。孔有德罪恶昭彰,时人视之为头号大汉奸!

满洲八旗擅长骑射,有了火器的加持,更是如虎添翼, 堪称亚洲最强骑兵。

以后遇到满洲八旗,可该如何破敌呢?思来想去,似无良策。

列阵行进速度慢,岑丹初浮想联翩。

队伍停了下来,打断了岑丹初的思考。这时候,两军相距不到一里,可以使用冲天炮了。

不管了,先对付眼前这支汉军八旗吧。他坐在马上看得远,翘首一看,果真见中军炮队从重甲步兵身后闪现出来,推出冲天炮、虎蹲炮等小型火炮。

冲天炮身管短粗,可发射开花弹。虎蹲炮发射铅子,类似于霰弹。

清军等候已久,抢先开炮。

先是一阵白色的哨烟,紧接著传来一阵沉闷的炮声“轰轰轰轰……”

炮弹要袭来了。

岑丹初心跳加快,呼吸紧促,心中感到一阵恐惧,仿佛听到了“咚咚咚咚”的心跳声。

炮弹无情,可不是闹著玩的。箭矢威力有限,炮弹可就不同了。炮弹若在身旁爆炸,虽有铠甲护体,小命亦休矣。

没多久,炮弹落地,大部分都居中、偏前,只有两发落入明军阵营。士兵或中弹而死,后面的士兵立即补空。铅子威力不够,打在前排重甲上,如同搔痒。

看得出来,清军远道奔袭,携带火炮不多。

明军开炮还击,准头略好。特别是佛朗机雇佣兵,可以熟练使用铳规,把几发开花弹打入清军阵中。

队头陈武提醒岑丹初:“队长,该我们上场了。”

丹初抬头一看,看到中军升起骑兵出击的信号。他深吸一口凉气,对身旁的旗手说道:“升红旗,出击!”

第281章 反攻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129章 破城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301章 投名狀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119章 不容乐观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二十六章 列陣354.第354章 围点打援第四十五章 官印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长江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297章 破城第125章 五屯所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二章 參軍第129章 破城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畴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五章 殲敵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138章 鄉飲酒禮365.第36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129章 破城351.第351章 广德公主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415章 旗兵来援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353.第353章 珠玛喇坚守赣州第303章 整編第396章 城南大战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354.第354章 围点打援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402章 战局关键吴三桂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306章 南越王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362.第362章 逼死陈泰第119章 不容乐观第288章 田源增灶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409章 丹初点将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七十四章 考核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383.第382章 先湖广后江西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411章 倾巢出动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250章 焚燒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