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长安之争

bookmark

王莽在乱军中被杀,长安局势一度混乱,无数汉军涌入长安城,烧杀抢掠,无所不作,就连主将于匡,邓晔,也纷纷抢步入宫,美女佳人,金银财宝,享之不尽,正是这些虚无缥缈的浮云,使得二人勇气大增,他们借助隗嚣的五万军队,在长安城拥兵自立,不再效忠隗嚣,也不依附汉朝,就这样,他们严守武关与函谷关,已四塞之险称雄一方。

可一山不容二虎,就在两人各自在长安选择一处大宅,作为安身之地的时候,于匡却抢先一步,率兵彻底控制长安宫殿,他手下有三万兵马,除了防守武关与函谷关外,他可用兵马,还有两万余人,这也使得他有了消灭邓晔,霸占他的军队的想法,但邓晔的兵马大多数屯守在长安左城,与邓晔府宅毗邻,使得于匡一时间无从下手,占领长安宫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兵马在长安街道往来奔出,不久,于匡便将长安城各处城门控制,这一系列举动,终于触怒了邓晔的底线,在长安左城的兵马开始发动了。

一队队士兵全副武装,他们扛着撞木,直奔长安宫殿杀去,大街上一片寂静,百姓们躲回家中,有些跑得慢的,都被冤冤枉枉杀害,一时间,风云变,长安城笼罩了一团肃杀之气。

“吼哈”长安宫外,士兵们喊着口号,不断撞击铁门,铁门上的门闩开始松动,铆钉开始不断脱落,宫城内,于匡急的双眼发红,他的兵马都被派出在外,此时宫中只有三千兵马护卫在旁,如果被邓晔攻克,自己必死无疑,想着宫门轰轰作响,于匡急忙向一旁令道:“派弓箭手上,全都派上去!”

•••

武关,朱鲔率军二十万,正在全力攻城,隗嚣的忽然叛变,使得汉军措手不及,刘演被成功杀死,但同样,他们失去了刘睿的支持,也给了隗嚣已借口,忽然反叛,使得他们一无所得,但新朝已被推翻,进入长安只是迟早的问题。

士兵们的呐喊声和战鼓轰鸣的声音响遍整个武关城下,不久,城楼上一阵骚动,数面白旗高高挂起,这是投降的信号,朱鲔正在纳闷,但敌军已然投降,这道省去了他很多麻烦,想到这,朱鲔朗笑令道:“传令,杀进去!”••

城门内,朱鲔正在凝视一名被俘的校尉,校尉战战兢兢禀报道:“长安城内出现内乱,我家将军于匡死在长安宫中,所以,我们不得已,献关投降,请将军饶我一命!”

‘长安城内乱?’朱鲔心中暗喜,他看向身后,立刻令道:“传令,全速向长安进军。”

•••

赤眉军自从转战入河东之后,长安压力顿减,但新朝的国力已耗尽,他们已无力在拼死保守关中,最终,被于匡攻下长安,也正是赤眉的突然转战,于匡得以顺利占领函谷关,并分兵把守险要,而此时,赤眉军已陆续将河内郡,河东郡北境一一收服,正当他们准备渡过黄河,向长安进军的时候,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于匡,邓晔内乱,两人为争夺长安而大打出手,长安城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此,樊崇下令,全军急速渡河,向长安城进兵。

一路急行,终于,赤眉军赶到了临晋县,这里距离长安,仅有数十里,一天的急行军,便可以抵达长安,樊崇看着宽阔浩瀚的渭河,心中有种气吞山河般的想法,此时,他忽然想起了项羽的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樊崇站在高岗上,这种气吞万里的感慨让他有些陶醉,却在这时,远处,一队斥候疾驰而来,他们来到樊崇身前,双手抱拳,朗声报道:“主公,长安城已被汉大司马朱鲔率军攻克,此时,朱鲔军队正在一路西进,目的地可能是洛阳,再有三个时辰,我们两军便能遭遇。”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使刚刚还自信满满,气吞山河的樊崇忽然掉回了现实,争夺长安,自己还是晚了一步,当初,为了避免与汉军的遭遇,自己选择改道河东,可此时,刘睿,隗嚣纷纷叛乱,汉军还有当初的实力吗?是不是,自己可以与他们一战呢?

这一想法,似乎会生根发芽,一旦在樊崇心中闪现,便深深扎根,樊崇双眼紧紧凝视远方,他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是啊,汉朝已不是大战新军时的汉军了,主力部队刘睿已北上,隗嚣自立于天水附近,那么,这个汉朝还能是自己的对手吗?

樊崇回身看向逄安和众将,朗笑道:“列阵,我要会会朱鲔!”

众人纷纷唱诺,准备离去,逄安却朗声喝止:“且慢!”

逄安来到樊崇身前,双手抱拳,急道:“主公,新潮崩溃,群雄四起,我们此时的敌人,不是仅仅一个汉朝,长安已不是富庶之地,王莽的昏庸无能,多年的征战,于匡邓晔入长安后的烧杀抢掠,使得长安已破败不堪,这等残破之城,不值得我们此时争夺,不如回军洛阳,向河北发展较为妥善。”

逄安的建议很现实,很残酷,是啊,长安已破败不堪,值得自己在如此争夺吗?樊崇陷入了沉思,这时,从东面有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他们沿着渭河河岸,很快来到樊崇身前,朗声道:“汉太常偏将军刘秀麾下执戟郎吴汉来访。”

“吴汉?”樊崇自言一句,又转头看向逄安,疑惑道:“吴汉是谁?”

逄安也略作思索,他终于想起当年长安一行,便笑道:“此人是当年混在长安的情报头目,一家酒肆的掌柜。”

樊崇略显不悦,刘睿派一个掌柜来和自己交谈吗?一旁,逄安似乎看出了樊崇的不悦,他赶忙给樊崇递话:“刘睿此时已拥有大片土地,是个不可小觑的角色,而且,他能派吴汉来出使,吴汉此人必然不简单,主公不可小觑。”

短暂的思索,樊崇略微点头,看向逄安,朗笑道:“传令,我们撤回临晋县。”

•••

临晋县驿馆内,吴汉坐在小桌旁,一名侍女正在给他斟酒,樊崇的赤眉军自从西进后,始终没有回撤,使吴汉不得不停留在此,而另一面,吴汉也很想看看,赤眉军若和汉军遭遇,究竟谁会更猛一些。

可吴汉这个小小的愿望却不能实现了,就在吴汉刚刚喝下一杯酒之后,他的亲随进来了,告诉他,赤眉军已全线回撤临晋县,这道在吴汉的预料之中,赤眉军起家山东,他们不会轻易舍弃山东土地而去争夺一个残破不堪的长安城,更何况,董宪已在青徐一带造反,如果赤眉军不收回山东土地,他们极有可能会失去根基。

就在吴汉自我分析着局势的时候,一名赤眉军官员走入了驿馆,他给吴汉行一礼,笑道:“吴将军久等了,我家主公有请。”

•••

长长的回廊,吴汉穿过一个小池塘,终于来到樊崇的临时府衙,十名体格魁梧的侍卫拦住了吴汉,他们例行检查,对吴汉进行搜身之后才放入吴汉,进入大堂,吴汉看到了高坐再三的樊崇,在他下首,逄安微闭双眼,笔直的坐着。

屋内还有三名将领也依次坐在逄安下首,不久,吴汉来到大堂中央,他微微施礼:“参见樊将军。”

樊崇上下打量吴汉一眼,冷笑道:“不知貴使前来,有何见教?”

樊崇的态度并不友善,吴汉微微轻叹,假作不在意,回到:“我家主公让我再三拜问将军安好。”

停了下,吴汉又道:“如今天下形势明了,四方群雄蜂起,我家主公想要与樊将军跨黄河而分天下,不知樊将军有无意向?”

“跨黄河而分天下?”樊崇不禁惊呼出声,他自我感到了失态,赶忙正正身子,微眯双眼,盯着吴汉,心中却在思量着这件事,跨黄河而分天下,若是黄河以南归自己治下,那就是三分之二的江山,如此形势下,自己想要屯兵刘睿,何其的容易,想到这,樊崇将语气尽量缓和,略笑道:“你家将军为何要和我结盟?”

吴汉指向一旁的软榻,笑道:“将军不打算让我坐下说吗?”

樊崇自知失态,歉然道:“貴使请坐。”

吴汉道谢,走到软榻上坐下,看着樊崇,笑道:“河北局势,风云四起,我家将军想要稳取黄河以北,不得不与将军结盟,而将军想要稳取黄河以南甚至长江一带,恐怕也担心我家将军掣肘,如此形势,何不我们两家联盟,各取所需呢?”

“就这么简单?”樊崇双眼微眯,直视吴汉。

短暂的安静,吴汉朗笑道:“就这么简单,难道樊将军还有顾虑吗?”

见吴汉反问自己,樊崇不由看向了一旁的逄安,只见他也在看着自己,微微点头,逄安又想到了正在东进的朱鲔军,他心中不由暗喜,若和刘睿缓和兵戈,自己到可以与朱鲔一战,想到此,樊崇朗声大笑:“既然你家刘将军想要与我结盟,我便允了,我们已黄河为界,各取所需。”

吴汉起身,笑道:“多谢樊将军,我家主公还有一句话让我敬上将军。”

停了下,吴汉双眼直视樊崇,一句一句道:“想要取天下,需名正言顺,已将军的能力,不妨访立刘氏后人,陈兵建立国号,那时,四方响应,将军何愁不能与汉军分庭抗争呢?”

037 龙虎之争(四)051 王莽遇刺069 夺权风波(三)045 王安归京076 刘睿布阵022 青徐之战(三)041 南阳求援088 反击匈奴(四)007 渔阳角逐(一)011 青徐之战(初)051 王莽遇刺019 这是误会025 房勇叛离(下)009 渔阳角逐(三)010 渔阳角逐(四)061 五原失守081 身世之谜085 反击匈奴(一)046 昆阳扫敌(二)030 奇袭马岭(上)039 龙虎之争(六)070 夺权风波(四)006 家宴设谋(下)014 再次远行(上)005 家宴设谋(上)027 某有良策(上)001 北方来客119 反客为主(下)119 反客为主(下)102 伏兵四起(上)068 夺权风波(二)003 洛阳会师017 绿林解体034 退军风波(五)084 亚关兵变109 骄兵易败102 伏兵四起(上)033 龙虎之争(初)007 揚州起义069 夺权风波(三)084 亚关兵变124 两国谈判(四)001 都昌困主030 奇袭马岭(上)002 佼疆尽忠095 蓬勃夺权088 反击匈奴(四)107 木讷东进101 杨恒之忧094 刘雅泣别119 反客为主(下)109 骄兵易败048 昆阳扫敌(四)003 初入军中(上)091 引虎入室003 初入军中(上)060 王邑北上042 再掌兵权030 奇袭马岭(上)119 反客为主(下)111 引蛇出洞(二)035 退军风波(六)017 擒贼擒王(下)020 青徐之战(一)038 龙虎之争(五)004 孝子邓禹099 君子之约044 年夜前夕052 进兵朔方073 破庙巧遇033 退军风波(四)026 抑虏失守086 反击匈奴(二)049 刘玄害贤026 抑虏失守104 伏兵四起(下)042 河北义士(上)036 意外消息126 悄悄南下044 宛城之争(一)038 龙虎之争(五)039 龙虎之争(六)089 顺其自然057 五原告警002 缘来缘去(上)089 顺其自然025 青徐之战(六)020 青徐之战(一)003 缘来缘去(下)041 刘雅夜奔012 渔阳角逐(末)038 龙虎之争(五)038 龙虎之争(五)019 这是误会073 破庙巧遇029 排兵布阵115 引蛇出洞(六)006 盆子乞降029 排兵布阵010 向北突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