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杀鸡儆猴

到了京城就开始跑部前进,几位股东分别联系自己的关系,想要尽快敲定原奶收购标准的事儿,他们拿出来的方案数据清晰、论据详实、逻辑严密,单看方案的话就应该执行这样的标准,但是很多事情不是正确就能做的。

很多事情,不知道的人就算是该知道也不知道,而有能力的人那怕是不该他们知道的消息也能知道,所以MN、YL、光明等相关企业很快就收到了消息,他们顿时吃了一惊,然后就开始考虑自己该怎么做。

最着急的肯定是MN,他们起步时间短,资金也不充足,所以必须和当地人合作才能拿到足够的奶源,而那些跟他们合伙开奶站的办这事儿可不是为了老百姓的健康,而是挣钱!

为了挣钱,他们此前就没少干在原奶里掺水的事儿,如今这事儿没人管,可等标准出台之后就不一样了,标准中对原奶的细菌总数还有蛋白质含量有明确的规定,掺水多了蛋白质含量自然就降下去了,MN要是继续收购他们的奶源,那就是不符合国家标准。

不收购吧,又没有其它地方可以补充奶源,那MN可就完犊子了,尤其他们才刚刚和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签署了对赌协议,真要到这一步,MN可就只有破产一条路了。

所以牛根生紧急带人前来京城,试图阻止这一标准的出台,然后根据他们利益,出台一份蛋白质含量比较低、细菌总数稍微高一些原奶收购标准,这样MN还能继续活下去。

YL的话则比较纠结,一方面他们确实能看到这一标准出台后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原奶的要求提高肯定会影响YL的收益;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觉得最吃亏的肯定不是自己,YL好歹是NMG第一大乳企,而NMG又是全国最大的奶源基地,依靠这些就算自己收影响,也有能力挽回。

而其它企业,尤其是他们最痛恨的MN,这一关可就不好过了,说不定能借着这个机会把MN一棍子给打死!光明、三鹿、三元这些企业也会吃亏,到那时候说不定还能扩大自己的优势。

YL这几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和MN的内斗上,对外界信息就不那么敏感了,所以还没有意识到,这份标准其实对完达山最有利。

综合各方面考虑,YL也派了人进京找关系,但是他们的诉求又和MN不一样,MN想大幅度降低,YL只想稍微降一点儿,最好是降到YL能比较轻松地达标,其它企业却很吃力,这样他们就能依靠NMG的优质奶源扩大市场份额了。

光明的王佳芬在收到消息后,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出的则是李耒当初带她参观过的现代化牧场,不由得愈加佩服李耒的眼光和布局,看样子人家从几年前就开始琢磨这件事了,而且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她马上找到光明牛奶的大股东,提出光明也必须尽快投入重金修建现代化牧场,其实这件事她之前已经申请过很多次,但是由于眼下乳业市场的竞争主要是营销推广和销售渠道的竞争,因此国资委并不愿意把这么多钱砸在一时还看不到效益的项目上,所以这都好几年了,这份方案也迟迟没能通过。

“现在我们光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趁着现在标准还没出台,其它乳企还没有开始行动,就赶紧拿下足够多的牧场进行现代化改造!这样等标准通过之后,就算一时半会儿还赶不上完达山,也能把三鹿、三元、YL这些竞争对手挡在身后;要么就跟MN一样,竭尽全力阻止这份标准通过,和其他乳企一起制定出符合咱们光明利益的新标准!”王佳芬分析道。

而在她心里其实更倾向于第一份方案,因为在国外参观考察的时候她已经看到,许多国际性的大企业都是这么做的,这种方案也更有利于国内乳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光明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在竞争中占据比较有利的地位。

光明现在是国内营收最高的乳业公司之一,资金实力远比那些中小企业要雄厚的多;建设现代化牧场进行规模养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光明都有些吃力,那些中小企业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肯定会被光明越甩越远。

而国资委的反应又一次让王佳芬失望了,任何需要花大钱的事儿都会本能地引起他们的反感,国资委一向把光明当成奶牛,恨不得光明的奶越挤越多,但是等需要加大投入的时候,他们又变得非常吝啬,这就是典型的既想让奶牛多产奶,又不舍得给奶牛多吃草。

所以砸钱建设现代化牧场的事儿果然被驳回了,而进京运作阻止标准出台的建议也没有获得同意。

上海国资委在京城确实有一些影响力,但是他们现在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原奶收购标准,而是酸奶的国家标准,他们和法国达能合作,引进了法国的酸奶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在酸奶国家标准方案上很有话语权,那么他们自然会制定出符合光明利益的酸奶国家标准。

具体方案和李耒的一样,尽可能制定出一份要求比较高的酸奶标准,这样光明就能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把那些达不到要求的中小公司彻底从这一细分市场上挤出去。

如此以来,他们要是寻找关系狙击完达山的方案,那么完达山自然可以反过来狙击他们的酸奶方案;要知道坏事儿可比成事儿容易多了,考虑到这些因素,国资委就算有想法,也不敢轻易启动,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核平衡吧。

从办公室出来,王佳芬倍感疲惫和沮丧,原本光明的底子多好啊,但是由于缺乏自主权,她提出的方案一次次被否决,之前争夺奶源是这样,现在又是这样,光明的发展步伐一次次被拖慢,再这么下去,别说完达山和YL了,说不定过上几年,甚至会被MN反超。

她忍不住又想起了李耒当初对她的招揽,如果自己答应李耒,又能带领完达山走到什么地步呢?到她这种级别,薪酬待遇和职位已经不是最关心的了,她更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在中国乳业发展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她在光明这么多年所做过的事,肯定会在历史中有记录,可这份记录到底是浓墨重彩的赞赏,还是满满的遗憾,这就有些不好说了!

无论如何,也得再拼一把,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光明再想坐稳全国第一的宝座恐怕是不可能了,王佳芬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于是又去寻找其它人来谈这件事,但是这又引起了股东们的不快,我们已经否决了你的方案,你为啥还要坚持?搞清楚,你只是我们任命的职业经理人而已,光明到底该走那条路,还是我们这些股东说了算,再加上如今光明和达能的股权之争,股东们对王佳芬的不满程度是越来越深了。

除了YL、MN、光明,其它乳业公司也陆续得到了消息,只是他们还没有实力参与到如此高端的竞争中,国内现在有资格帮助国家草拟行业标准的,也就只有完达山、YL、MN、光明这四家公司而已,其它不管三鹿、三元还是新希望、长富,都没有资格上牌桌。

但是没资格上牌桌并不代表他们就什么都不能做,他们纷纷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开始商讨具体的应对方法,三鹿和MN一样,很清楚如果这份标准真的获得国家的认可,自己会面临多么危险的局面,于是他们也赶紧安排人进京运作,这些年MN和三鹿为了争夺奶源打得头破血流,然而眼下,他们竟然联合起来,开始为同一件事竭尽全力。

新希望那边刘永好给李耒打了个电话询问情况,李耒给他说的很直白,“超哥,这份标准对伱们新希望其实很有利,要想保证奶源质量就得进行集中养殖,而集中养殖是要花大钱的,一般小企业玩不起,你们新希望就能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不断吃下中小乳业公司。”

“而且你们还有自己的饲料厂、养殖场,可以自产自销,比其它专门做乳业的公司成本更低,我要是你,就赶紧来京城推动这份标准出台!”超哥的交际能力非常强,这些年下来他建立起了广泛的人脉关系,如果他能站到自己这边,那么标准通过的概率就更高了。

刘永好挂了电话认真考虑一番,也觉得李耒说的有道理,是啊,我们新希望自己就能生产奶牛饲料,而且在养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来搞现代化奶牛养殖场肯定比三鹿、三元这些企业更有优势,于是他也赶紧飞往京城,去寻找自己熟悉的关系。

长富乳业得到消息后可是高兴坏了,他们一向坚持集中化饲养,生产出来的原奶蛋白质含量稳定地超过3.0,细菌总数含量更是在10万以下,别说在国内了,那怕放到欧盟、美国,都属于优质产品!

所以如果这份标准真的出台,那对他们可就太好了,他们会一跃成为全国少数几家能够生产达标原奶的乳业公司,从而在乳业竞争中避开自己不擅长的营销推广竞争,利用质量优势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于是他们也动了起来,长富科技虽然远离京城,但这些年胡建上去的大领导可不少,想想办法还是能找到一些关系的。

这下可就热闹了,国内只要是排得上名号的乳业公司纷纷云集京城,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里面的细节就不方便说太多了。

最终还是李耒一方占了优势,中粮、北大荒、惠农、新希望再加上这些企业所在地的领导帮忙,压过了MN、三鹿等反对方,最后通过的国家标准虽然有不少修改,但是在关键指标上还是遵从了完达山的建议,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3.0,细菌总数不能超过20万个。

标准发布之后,国内乳业公司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完达山、长富乳业这些在原奶质量上占优的企业欢呼雀跃,MN、三鹿等企业却是如丧考妣,据说好些乳业公司的老板都摔了杯子。

但是不是确定标准就完事儿了的,许多企业都不甘心等死,所以他们立刻开始制定应对方案,看看自家企业可以利用那些方法绕过国家原奶收购标准的约束,继续在乳业市场兴风作浪。

有些关系硬的企业想到的办法是给自家企业弄一个免检产品的免死金牌,这样就算自家的产品蛋白质含量、细菌总是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相关部门也不能随便对他们进行抽查,而只要查不出来,问题不就不存在了么?甚至还可以用免检产品的名头打广告,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还有些企业想的则是另外的办法,国家标准卡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不就是蛋白质含量么?那我们想办法把原奶中的蛋白质含量提上去不就可以达标了?

他们那些所谓的办法可不是像完达山一样建立起现代化奶牛养殖场,给奶牛喂养更好的饲料、采取更科学的挤奶方式,而是纯纯的科技和狠活,说到底检查蛋白质含量的办法都是一些化学手段,而能够让检测结果达标的化学手段那可是太多了,这么做的成本可比建什么现代化牧场低多了。

李耒在标准出台之前就想到了这一点,因为这都是上一世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所以他安排了不少人专门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但是看到这么多企业行动如此迅速、下手如此肆无忌惮,还是让他大开眼界,他也忍不住拍了桌子,“这些企业要是能活下去,那就是中国乳业的耻辱!”

他又召集完达山的股东们开会,“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才让标准通过,可不是给这些虫豸钻空子的,现在必须杀鸡儆猴!”

第300章 八七计划第210章 草木皆兵第211章 巨人起步第226章 握手言和第335章 抓大放小第312章 首富第215章 达沃斯第129章 内参第434章 小准备第28章 开镰第153章 空手不好意思上门第117章 领导视察第317章 核心技术第249章 一夜成名第223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第34章 孙成平第221章 决战正大第102章 新官上任第22章 老司机和Beyond第475章 新的巨头第225章 砸钱第166章 《丑陋的中国人》第123章 交换渠道(二合一)第95章 提亲第159章 多用拖拉机第478章 下一代们第70章 苦命鸳鸯第473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287章 瑞士布勒第232章 换飞机第446章 联合研究第162章 结婚第353章 诸城考察第205章 山梨酸钾第319章 你们可以回去了第152章 父子双院士第468章 期货市场第20章 去香江第319章 你们可以回去了第200章 白羽鸡出栏第209章 倒春寒第289章 盛宴拉开序幕第425章 杜老师第336章 辣条第159章 多用拖拉机第386章 番茄酱第172章 出口标准第466章 实地考察第431章 现代化牧场第341章 非转基因育种第321章 我又回来了第294章 分道扬镳第164章 威廉-林赛第309章 民族品牌大溃败第405章 十二字原则第227章 与时俱进第422章 隆平高科第202章 国库券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286章 让他们收第187章 又见老牟子第96章 婚车第29章 收麦第93章 斗琴第145章 省级示范区第237章 十佳青年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96章 婚车第195章 宗字辈第232章 换飞机第146章 年会第107章 怎么把他留下来第471章 决战时刻第268章 儿女双全第110章 老邢要升第121章 战术第20章 去香江第320章 衣锦还校第215章 达沃斯第55章 场长,我想养鸡第243章 诸城第369章 褚时健第50章 供不应求第219章 东北第288章 降维打击第315章 麦神归位第319章 你们可以回去了第237章 十佳青年第71章 高工资第351章 初见成效第144章 生意好做第448章 未来的农业和互联网第297章 面粉分类第484章 农用无人机第86章 群策群力第357章 华丰上市第422章 隆平高科第386章 番茄酱第398章 轴劲第205章 山梨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