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女帝师五(78)

[79]《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甄济传》:“若甄生,弁冕不加其身,禄食不进其口,直布衣一男子耳。及乱,则延颈受刃,分死不回,不以不必显而废忠,不以不必诛而从乱。在古与今,盖百一焉。”

[80]《裴注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陈泰传》

[81]《左传·成公十六年》:“晋侯使郤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单子语诸大夫曰:‘温季其亡乎!位于七人之下,而求掩其上。怨之所聚,乱之本也。多怨而阶乱,何以在位?《夏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将慎其细也。今而明之,其可乎?’”

[82]《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突厥上》:“臣闻鸱枭不鸣,未为瑞鸟,猛虎虽伏,岂齐仁兽,是由丑性毒行,久务常积故也。今夫突厥者,正与此类,安忍残贼,莫顾君亲!”

[83]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命成济杀魏帝曹髦,群情激奋,司马昭杀成济顶罪。朱温指使手下将领氏叔琮弑杀唐昭宗,事后朱温杀氏叔琮顶罪。

[84]《韩非子·五蠹》:“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盖贵仁者寡,能义者难也。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民者固服于势,诚易以服人,故仲尼反为臣而哀公顾为君。仲尼非怀其义,服其势也。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今学者之说人主也,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此必不得之数也。”

[85]《国语·周语中》:“夫礼,新不间旧,王以狄女间姜、任,非礼且弃旧也。王一举而弃七德,臣故曰利外矣。《书》有之曰:‘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王不忍小忿而弃郑,又登叔隗以阶狄。狄,封豕豺狼也,不可厌也。”

[86]《诗经·国风·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87]《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桓二陈徐卫卢传·陈泰传》:“王经精卒破衄于西,贼众大盛,乘胜之兵既不可当,而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将士失气,陇右倾荡。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

[88]《汉书·高帝纪上》:“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之诸侯,为此东伐,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

[89]《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90]《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如令君器易以下议,即斗筲必能叨天业,狂夫竖臣亦自奋矣。孟轲有言曰:‘有伊尹之心则可,无伊尹之心则篡矣。’於戏,方来之人戒之哉!”

[91]《裴注三国志·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蒋济传》:“裴松之注:蒋济谏曰:‘凡非相吞之国,不侵叛之臣,不宜轻伐。伐之而不制,是驱使为贼。故曰“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已”。今海表之地,累世委质,岁选计考,不乏职贡。议者先之,正使一举便克,得其民不足益国,得其财不足为富;傥不如意,是为结怨失信也。’”

[92]《资治通鉴·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卷第十一》:“初,张耳、陈余说陈涉以复六国,自为树党;郦生亦说汉王。所以说者同而得失异者,陈涉之起,天下皆欲亡秦;而楚、汉之分未有所定,今天下未必欲亡项也。故立六国,于陈涉,所谓多己之党而益秦之敌也;且陈涉未能专天下之地也,所谓取非其有以与于人,行虚惠而获实福也。立六国,于汉王,所谓割己之有而以资敌,设虚名而受实祸也。此同事而异形者也。”

[93]《诗经·大雅·文王》:“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

[94]《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九·陆贽传》:“大抵尊即序者,则曰‘非德无以化要荒’,曾莫知威不立,则德不能驯也。乐武威者,则曰‘非兵无以服凶犷’,曾莫知德不修,则兵不可恃也。”

[95]《史记·赵世家》:“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

[96]《晋书·卷一百二十三·慕容垂传》:“权翼谏曰:‘垂爪牙名将,所谓今之韩、白,世豪东夏,志不为人用。顷以避祸归诚,非慕德而至,列土千城未可以满其志,冠军之号岂足以称其心!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飏,遇风尘之会,必有陵霄之志。惟宜急其羁靽,不可任其所欲。’”

[97]《魏书·列传第四十二·高闾传》:“闾对曰:‘人皆是其所事,而非其所不事,犹犬之吠非其主。且古者攻战之法,倍则攻之,十则围之。圣驾亲戎,诚应大捷,所以无大获者,良由兵少故也。……’”

[98]《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99]《说苑·杂言》:“子夏问仲尼曰:‘颜渊之为人也,何若?’曰:‘回之信,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也,何若?’曰:‘赐之敏,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也,何若?’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也,何若?’曰:‘师之庄,贤于丘也。’于是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者何为事先生?’曰:‘坐,吾语汝。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屈,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此四子者,丘不为也。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100]《说苑·指武》:“五帝三王教以仁义而天下变也,孔子亦教以仁义而天下不从者,何也?昔明王有绂冕以尊贤,有斧钺以诛恶,故其赏至重而刑至深,而天下变。孔子贤颜渊无以赏之,贱孺悲无以罚之,故天下不从。是故道非权不立,非势不行,是道尊然后行。”

[101]《三国志·魏书·钟会传》:“夫人心豫怯则智勇并竭,智勇并竭而强使之,适为敌擒耳。”

[102]《魏书·程骏传》:“今世名教之儒,咸谓子著抱一之言,庄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人若乖一则烦伪生,若爽性则冲真丧。”

[103]李商隐《游灵伽寺》:“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104]《韩非子·难一》:“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人?’管仲曰:‘微君言,臣故将谒之。愿君去竖刁,除易牙,远卫公子开方。易牙为君主味,君惟人肉未尝,易牙烝其子首而进之。夫人情莫不爱其子,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君妒而好内,竖刁自宫以治内。人情莫不爱其身,身且不爱,安能爱君?开方事君十五年,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弃其母,久宦不归。其母不爱,安能爱君?臣闻之:“矜伪不长,盖虚不久。”愿君去此三子者也。’管仲卒死,而桓公弗行。及桓公死,虫出尸不葬。”

[105]《世说新语·规箴第十》:“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106]《春秋左传·哀公》:“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逆之。遂入,闭门。侍人御之,子行杀侍人。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成子迁诸寝。公执戈,将击之。大史子余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成子出舍于库,闻公犹怒,将出,曰:‘何所无君?’子行抽剑,曰:‘需,事之贼也。谁非陈宗?所不杀子者,有如陈宗!’乃止。”

[107]《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

[108]《新唐书·陆贽传》:“《易》论天人祐助之际,必先履行,而吉凶之报象焉。此天命在人,盖昭昭矣。”

[109]《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110]李贺《三月》:“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111]《史记·吴王濞列传》:“(应)高曰:‘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今吴王自以为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害于天下,亿亦可乎?’”

第4章 女帝师一(4)第258章 女帝师四(52)第110章 女帝师二(39)第47章 女帝师一(47)第138章 女帝师二(67)第295章 女帝师五(20)第119章 女帝师二(48)第99章 女帝师二(28)第9章 女帝师一(9)第261章 女帝师四(55)第294章 女帝师五(19)第135章 女帝师二(64)第133章 女帝师二(62)第62章 女帝师一(62)第269章 女帝师四(63)第8章 女帝师一(8)第70章 女帝师一(70)第330章 女帝师五(55)第78章 女帝师二(7)第276章 女帝师五(1)第165章 女帝师三(27)第264章 女帝师四(58)第186章 女帝师三(48)第276章 女帝师五(1)第223章 女帝师四(17)第243章 女帝师四(37)第235章 女帝师四(29)第18章 女帝师一(18)第110章 女帝师二(39)第310章 女帝师五(35)第312章 女帝师五(37)第305章 女帝师五(30)第111章 女帝师二(40)第324章 女帝师五(49)第188章 女帝师三(50)第59章 女帝师一(59)第128章 女帝师二(57)第42章 女帝师一(42)第3章 女帝师一(3)第49章 女帝师一(49)第261章 女帝师四(55)第76章 女帝师二(5)第83章 女帝师二(12)第179章 女帝师三(41)第11章 女帝师一(11)第262章 女帝师四(56)第89章 女帝师二(18)第315章 女帝师五(40)第336章 女帝师五(61)第254章 女帝师四(48)第243章 女帝师四(37)第180章 女帝师三(42)第4章 女帝师一(4)第169章 女帝师三(31)第148章 女帝师三(10)第50章 女帝师一(50)第42章 女帝师一(42)第199章 女帝师三(61)第252章 女帝师四(46)第176章 女帝师三(38)第145章 女帝师三(7)第337章 女帝师五(62)第325章 女帝师五(50)第189章 女帝师三(51)第241章 女帝师四(35)第135章 女帝师二(64)第224章 女帝师四(18)第136章 女帝师二(65)第187章 女帝师三(49)第128章 女帝师二(57)第110章 女帝师二(39)第197章 女帝师三(59)第36章 女帝师一(36)第221章 女帝师四(15)第35章 女帝师一(35)第279章 女帝师五(4)第334章 女帝师五(59)第40章 女帝师一(40)第86章 女帝师二(15)第46章 女帝师一(46)第18章 女帝师一(18)第121章 女帝师二(50)第133章 女帝师二(62)第94章 女帝师二(23)第233章 女帝师四(27)第99章 女帝师二(28)第169章 女帝师三(31)第164章 女帝师三(26)第340章 女帝师五(65)第79章 女帝师二(8)第176章 女帝师三(38)第279章 女帝师五(4)第11章 女帝师一(11)第49章 女帝师一(49)第78章 女帝师二(7)第53章 女帝师一(53)第319章 女帝师五(44)第237章 女帝师四(31)第17章 女帝师一(17)第345章 女帝师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