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女帝师五(79)

[112]《晋书·宣帝纪第一》:“(宣)帝(司马懿)谓(卫)演曰:‘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汝不肯面缚,此为决就死也,不须送任。’”

[113]司马昭征诸葛诞,胁迫皇太后与魏帝曹髦亲征,以防京中生变。

[114]息妫,即息夫人。初嫁息侯。息夫人路过蔡国时,为蔡哀侯所戏弄。息侯引楚国来攻蔡国,虏蔡哀侯。蔡哀侯为报复息侯,在楚文王面前盛赞息夫人的美貌,于是楚文王灭息国,娶息夫人,生堵敖和楚成王。夏姬,春秋时代著名的美女,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发一系列历史事件。

[115]《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鲁恭传》:“夫以德胜人者昌,以力胜人者亡。今匈奴为鲜卑所杀,远臧于史侯河西,去塞数千里,而欲乘其虚耗,利其微弱,是非义之所出也。”

[116]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

[117]《裴注三国志·魏书十四·刘晔传》:“裴松之注: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

[118]《隋书·列传第一·独孤皇后传》:“文献独狐皇后,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河内公信之女也。信见高祖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初亦柔顺恭孝,不失妇道。后姊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与为比,而后每谦卑自守,世以为贤。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高祖受禅,立为皇后。”

[119]汉高祖刘邦杀梁王彭越,栾布为彭越收尸。周宣帝宇文赟杀齐王宇文宪,李纲扶棺痛哭,安葬了宇文宪。

[120]《晋书·列传第六十八·王敦传》:“尚书令郗鉴言于帝曰:‘昔王莽漆头以輗车,董卓然腹以照市,王凌儭土,徐馥焚首。前朝诛杨骏等,皆先极官刑,后听私殡。然《春秋》许齐襄之葬纪侯,魏武义王修之哭袁谭。由斯言之,王诛加于上,私义行于下。臣以为可听私葬,于义为弘。’”

[121]《世说新语·伤逝》:“支道林丧法虔之后,精神霣丧,风味转坠。常谓人曰:‘昔匠石废斤于郢人,牙生辍弦于钟子,推己外求,良不虚也。冥契既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余其亡矣!’却后一年,支遂殒。”“匠石废斤于郢人”:出自《庄子·徐无鬼》。郢人鼻尖上溅上了一点白土,匠石挥动斧子,飞快地替他削掉而没有碰伤鼻子;郢人也一动不动地站着,面不改色。“牙生辍弦于钟子”:著名的琴师伯牙鼓琴,志在泰山,钟子期听见,说:“巍巍乎若大山!”一会儿又志在流水,钟子期便说:“洋洋乎若流水!”所以伯牙把钟子期当作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失去了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122]《慎子·逸文》:“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丑也。”

[123]陈蕃于汉灵帝时做太傅、录尚书事,与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剪除宦官,事情泄露被宦官集团诛灭。

[124]《管子·形势第二》:“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踰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往者不至,来者不极。”

[125]《韩非子·八说》:“法所以制事,事所以名功也。法立而有难,权其难而事成,则立之;事成而有害,权其害而功多,则为之。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

[126]古代城市的水道。

[127]《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28]《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129]《梁书·列传第二十五·袁昂传》:“夫祸福无门,兴亡有数,天之所弃,人孰能匡?机来不再,图之宜早。顷藉听道路,承欲狼顾一隅,既未悉雅怀,聊申往意。独夫狂悖,振古未闻,穷凶极虐,岁月滋甚。天未绝齐,圣明启运,兆民有赖,百姓来苏。”

[130]《商君书·去强第四》:“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国为善,奸必多。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兵行敌所不敢行,强;事兴敌所羞为,利。主贵多变,国贵少变。国多物,削;主少物,强。千乘之国守千物者削。战事兵用曰强,战乱兵息而国削。”

[131]《战国策·燕策一》:“苏代对曰:‘周埊贱媒,为其两誉也。之男家曰“女美”,之女家曰“男富”。然而周之俗,不自为取妻。且夫处女无媒,老且不嫁。舍媒而自衒,弊而不售。顺而无败,售而不弊者,唯媒而已矣。且事非权不立,非势不成。夫使人坐受成事者,唯訑者耳。王曰:‘善矣。’”

[132]《说苑·杂言》:“淳于髡谓孟子曰:‘先名实者,为人者也;后名实者,自为者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趣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何必同?’”

[133]《周易·革卦》:“《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134]《淮南子·泰族训》:“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非法度不存也,纪纲不张,风俗坏也。三代之法不亡,而世不治者,无三代之智也;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故法虽在,必待圣而后治;律虽具,必待耳而后听。”

[135]《说苑》:“楚昭王召孔子,将使执政而封以书社七百。子西谓楚王曰:‘王之臣用兵有如子路者乎?使诸侯有如宰予者乎?长管五官有如子贡者乎?昔文王处酆、武王处镐,酆、镐之间百乘之地,伐上杀主立为天子,世皆曰圣王。今以孔子之贤而有书社七百里之地,而三子佐之,非楚之利也。’楚王遂止。夫善恶之难分也,圣人独见疑,而况于贤者乎!是以贤圣罕合,谄谀常兴也。故有千岁之乱而无百岁之治。孔子之见疑,岂不痛哉!”

[136]《大学》:“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137]《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是故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也。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越王翳逃山穴,越人熏而出之,遂不得已。由此观之,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

[138]《北齐书·列传第三十九酷吏·宋游道传》:“案律:对捍诏使,无人臣之礼,大不敬者死。对捍使者尚得死坐,况游道吐不臣之言,犯慢上之罪,口称夷、齐,心怀盗跖,欺公卖法,受纳苞苴,产随官厚,财与位积,虽赃污未露,而奸诈如是。举此一隅,馀诈可验。今依礼据律处游道死罪。是时朝士皆分为游道不济。而文襄闻其与隆之相抗之言,谓杨遵彦曰:‘此真是鲠直大刚恶人。’遵彦曰:‘譬之畜狗,本取其吠,今以数吠杀之,恐将来无复吠狗。’诏付廷尉,游道坐除名。”

[139]《诗经·周颂·清庙之什·清庙》:“於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140]《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第六十一·朱儁传》:“朱儁字公伟,会稽上虞人也。少孤,母尝贩缯为业。儁以孝养致名,为县门下书佐,好义轻财,乡闾敬之。时同郡周规辟公府,当行,假郡库钱百万,以为冠帻费,而后仓卒督责,规家贫无以备,儁乃窃母缯帛,为规解对。母既失产业,深恚责之。儁曰:‘小损当大益,初贫后富,必然理也。’”

[141]《汉晋春秋》:“夫创本之君,须大定而后正己,篡统之主,必速建以系众心。是故惠公朝秦而子圉以立,更始犹存而光武举号,夫岂忘主徼利,社稷之故也。”

[142]《汉书·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路温舒传》:“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藏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143]太伯与仲雍为了让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文身断发,奔逃到荆蛮之地。东海恭王刘疆的母亲郭圣通初为光武帝刘秀的皇后,后被废,刘疆数次上书逊让太子之位,后刘秀立阴丽华之子刘庄为太子,是为汉明帝。

[144]《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赵咨传》:“夫含气之伦,有生必终,盖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数。是以通人达士,鉴兹性命,以存亡为晦明,死生为朝夕,故其生也不为娱,亡也不知戚。夫亡者,元气去体,贞魂游散,反素复始,归于无端。”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89章 女帝师二(18)第4章 女帝师一(4)第69章 女帝师一(69)第332章 女帝师五(57)第163章 女帝师三(25)第275章 女帝师四(69)第154章 女帝师三(16)第90章 女帝师二(19)第163章 女帝师三(25)第112章 女帝师二(41)第161章 女帝师三(23)第198章 女帝师三(60)第217章 女帝师四(11)第58章 女帝师一(58)第212章 女帝师四(6)第151章 女帝师三(13)第14章 女帝师一(14)第352章 女帝师五(77)第47章 女帝师一(47)第112章 女帝师二(41)第55章 女帝师一(55)第324章 女帝师五(49)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154章 女帝师三(16)第65章 女帝师一(65)第258章 女帝师四(52)第103章 女帝师二(32)第13章 女帝师一(13)第172章 女帝师三(34)第211章 女帝师四(5)第301章 女帝师五(26)第236章 女帝师四(30)第29章 女帝师一(29)第119章 女帝师二(48)第285章 女帝师五(10)第339章 女帝师五(64)第231章 女帝师四(25)第278章 女帝师五(3)第229章 女帝师四(23)第45章 女帝师一(45)第276章 女帝师五(1)第171章 女帝师三(33)第292章 女帝师五(17)第250章 女帝师四(44)第73章 女帝师二(2)第302章 女帝师五(27)第98章 女帝师二(27)第84章 女帝师二(13)第18章 女帝师一(18)第147章 女帝师三(9)第145章 女帝师三(7)第51章 女帝师一(51)第172章 女帝师三(34)第274章 女帝师四(68)第310章 女帝师五(35)第168章 女帝师三(30)第97章 女帝师二(26)第322章 女帝师五(47)第164章 女帝师三(26)第56章 女帝师一(56)第38章 女帝师一(38)第24章 女帝师一(24)第50章 女帝师一(50)第53章 女帝师一(53)第165章 女帝师三(27)第68章 女帝师一(68)第244章 女帝师四(38)第188章 女帝师三(50)第147章 女帝师三(9)第195章 女帝师三(57)第17章 女帝师一(17)第274章 女帝师四(68)第200章 女帝师三(62)第258章 女帝师四(52)第2章 女帝师一(2)第216章 女帝师四(10)第120章 女帝师二(49)第142章 女帝师三(4)第21章 女帝师一(21)第248章 女帝师四(42)第109章 女帝师二(38)第170章 女帝师三(32)第119章 女帝师二(48)第328章 女帝师五(53)第61章 女帝师一(61)第247章 女帝师四(41)第160章 女帝师三(22)第7章 女帝师一(7)第15章 女帝师一(15)第159章 女帝师三(21)第11章 女帝师一(11)第239章 女帝师四(33)第270章 女帝师四(64)第27章 女帝师一(27)第337章 女帝师五(62)第49章 女帝师一(49)第47章 女帝师一(47)第9章 女帝师一(9)第4章 女帝师一(4)第67章 女帝师一(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