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

所谓罗马帝国在笔者看来也就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小部落,公元375年,蛮族日耳曼人经常打劫罗马,所以罗马修建长城以抵御日耳曼人。

看到没,罗马也修建长城,不知长城遗址何在,谎言是可以编的,但是没有考古发掘那也只是谎言。

然而罗马并没有因为长城的修建而安全,匈奴人从蒙古高原一直迁徙,百年的时间已经横扫到多瑙河流域。

那个年代是没有确定的主权的概念,只是你这个族群世代在这里繁衍,如果能够守得住且到了现代民族主义和国家的建立,那么那片领土就是你的。

日耳曼种一支哥特人不敌匈奴人,往西南跑,然后一部分哥特人跑到了罗马。

公元378年,哥特人与罗马人大战于亚德里亚堡,罗马酋长或者是头领战死。

公元410年,日耳曼种哥特人酋长攻陷罗马城。

不久日耳曼哥特人酋长去世,西哥特人散入高卢、西班牙,打劫嘛。

公元419年,罗马酋长或部落头领与西哥特人讲和,应许西哥特人拥有西班牙之地。

西哥特人把西班牙的汪达尔人赶到了非洲,汪达尔人在非洲势力蔓延到地中海西部。

这里有几个问题?

历史上都称罗马帝国为皇帝,那么你这个帝国的制度框架是一个什么样的?

皇帝亲征战场,阵亡,新皇帝如何选出?

是血缘继承,还是部落推举?

匈奴人的入侵使得欧洲大乱,原本平衡的氏族或部落势力范围被打破。

日耳曼种哥特人入意大利半岛,后进入西班牙;西班牙汪达尔人入非洲;日耳曼种盎格鲁族和撒克逊族跑到了大不列颠岛,并占领了该岛。

匈奴人四处打劫,欧洲人人心惶恐。

欧洲地区的氏族部落本就被打乱了原来的平衡,此时一位匈奴首领又来打劫了,这名首领叫阿提拉。

在以前的几波欧洲氏族部落的被迫迁徙中,罗马被攻破,基督教以这是信仰多神带来的灾难,随后人们信仰了基督教。

当阿提拉出现时,基督教称这是上帝之鞭,惩罚你们这些不虔诚者。

在公元451年,据说罗马人和日耳曼种人在一个叫沙隆的地方阻挡了匈奴人的进攻,然后匈奴人转而要进入意大利半岛地区,进攻罗马城。

基督教教主利奥一世知道后,赶紧去见阿提拉,劝说不要这样做。

具体结果是什么样?

匈奴人入侵了意大利半岛北部地区,意大利北部的氏族或部落逃到了亚得里亚海上的小岛上。

今天的威尼斯,就是当年奠定的基础。

后匈奴首领阿提拉去世,这种攻势停了下来,匈奴在欧洲打下了一片平原,此后的时间这种打劫肯定是少不了的。

现在的匈牙利人已经没有黄种人的面貌了,这也是基于多种族融合的结果。

故事还得继续,公元476年,日耳曼军官废黜了罗马部落首领,希望东罗马皇帝来统治西罗马,并把西罗马的旗帜送到了东罗马。

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有这等觉悟,既然有废黜的实力,那就有自立的实力,还大公无私。

按照故事讲述,公元395年,罗马部落首领把两个儿子分封到势力的东西两部。

如果历史是真实的,那么这就是血缘分封,类似于夏商周时期。

按正统历史讲,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

那位军官最后被另一位东哥特人酋长打败,这位酋长率领东哥特人打劫了东罗马的势力范围,东罗马部落首领以西部之一部分领土分给这位酋长。

公元526年,这位东哥特酋长去世,这个时期东西基督教的争端已经互为彼此为异端。

这种详细的宗教差别不多阐述,只能说东部的世俗权力要大于教会权力,而西部的教会权力逐渐大于世俗权力,这是同西部欧洲没有强有力的世俗部落组织有关。

在东哥特酋长在意大利半岛上折腾的时候,日耳曼种法兰克人占领了今日法国的领土,其实力可以称的上蛮族之冠;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部落;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部落;勃良第人在罗纳河流域建立起势力。

这就是说,在匈奴人的几波入侵之下,打乱了原来平静的欧洲各氏族部落平衡,氏族部落重新组合。

这也使得欧洲地区没有沦落到非洲或者美洲的境地,在几波的打劫过后,欧洲地区的氏族部落重新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势力。

在9世纪以前欧洲没有文学这么一种说法,大都不识字,只有教士熟悉一些拉丁文。

欧洲历史研究者认为,本来是有的但是被烧了。

六世纪有位主教圣格列高有一些当时事情的记载,但是也被认为是一堆文盲里挑个有文化的人。

东哥特人酋长占据了意大利半岛一部分,这位酋长过世后,东罗马部落的一个叫查士丁尼的首领在公元553年打跑了东哥特人。

东哥特人到哪里去了,不知道。

据说公元534年,查士丁尼的大将已经将北非的汪达尔人部落消灭了,估计也不是消灭,只是打败。

查士丁尼过世后,日耳曼种伦巴第人进入意大利半岛地区,占领了一部分。

而意大利地区有许多人逃到了海岛上,这些海岛伦巴第人也无可奈何。

伦巴第人信仰基督教阿里乌斯派,与罗马城的基督教信仰互攻彼此为异端,阿里乌斯派也是东部基督教的信仰。

后伦巴第人被同化,信仰西部基督教,据说统治了200年,被查理曼所灭。

这个时期的欧洲蛮族被匈奴人的入侵打破了平衡,进行了重新组合,像哥特人、汪达尔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法兰克人、伦巴第人、斯拉夫人等等。

这个时期显著的特点是无论是哪种人都没有固定的居住点,今天在这里居住,明天过来一氏族或部落,然后打赢了继续居住,打不赢然后跑,具体跑到哪里那就看当地的氏族或者部落能不能够打的赢。

匈奴人的势力仍然在欧洲,这使得欧洲西部开始自我进化。

在匈奴人入侵欧洲以前,欧洲没有一个氏族或部落能够建立一个世袭的部落或王朝。

质疑罗马,是因为就罗马而言本就是一座城而已。

在所谓的罗马结束后,就没有了。

西部欧洲如此情况,或者说整个欧洲都是这么一种情况。

你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机构?

你的制度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元老院或许是一种氏族村长或者部落首领的推举大会。

如果你是一个有强有力的族群,那么你一定能够在经历被统治后成功翻盘,但是意大利半岛地区直到1860年才统一。

那只能说明所谓的罗马最高规格也就是一个部落而已,且这个部落还非常松散,谁过来都能够踹一脚。

一个氏族或部落酋长都能够打败的地区,关键还不是就一个,是一波又一波。

日耳曼种法兰克人成为了匈奴人打劫过后的佼佼者,法兰克人开始生活在莱茵河下游,自科隆到北海,也是一个蛮族的总称呼。

不同于哥特种人、伦巴种人、汪达尔种人,法兰克人没有能够入侵到罗马境内,也就是意大利半岛地区。

法兰克人以自身活动范围向外扩张,便渐渐有了气候。

五世纪初年的时候,法兰克人已经活动到比利时及其东部一带。

到公元486年,法兰克酋长克伦维斯打败罗马人,势力延伸到高卢至卢瓦尔河流域。

领土与西哥特部落接壤,向东征服了黑林地区的阿尼曼族。

公元496年,与阿尼曼族大战过后,克伦维斯同部落3000人士兵一起接受基督教的浸礼。

所谓罗马帝国,其罗马城信仰基督教,其势力范围内的地区信仰东部阿里乌斯派基督教。

这就不能够不说明问题,如果罗马有强大的实力,能够统治这些地区,那么也不会存在一个这么大的帝国,罗马城信仰一种基督教,而其它地方信仰另一种基督教。

那么结论是基督教自希腊地区传入,最后在罗马这个城附近地区,一些教士想要自立,所以改教。

而彼时信仰阿里乌斯派的地区,在后来希腊东部地区势力衰弱后,其宗教影响也衰弱了。

还有一点就是,除了意大利半岛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欧洲其他地区视同野蛮未开化的状态。

彼时信仰宗教也是一种进步,这比原始的拜物或者拜星要进步了不止一点点。

宗教的产生弱化了氏族或部落的血亲认同,为更大范围的多部落融合提供了思想上的合法性。

意大利半岛地区由罗马这一部落,也有日耳曼这一部落,而日耳曼部落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

罗马认为其为异端,所以不能够相互通婚。

而罗马认为法兰克人和其信仰是相同的,所以可以交往且通婚。

对于这些史料的来源,都是六世纪图尔主教圣格列高利所留下来的记载。

史料单一,与同时期的中国比较一下,拿什么和中国的历史相对等。

法拉克部落头领克鲁维斯不断征战,征服西哥特人地盘与比利牛斯山,征服勃良第人。

公元511年,克鲁维斯去世,四个儿子分割了领土,然而百年的时间,互相争斗。

法兰克人势力包括今日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之西部,公元555年巴伐利亚部落加入。

克鲁维斯死后五十年,法国形成三部分,西部以巴黎或苏瓦松为中心,东部为纯日耳曼种人,日后法国德国之雏形,中间为勃良第人。

这么大的一块地方,都是氏族部落组成,所以自克鲁维斯去世后,想要统一这么大一片地方,那得有足够的实力。

氏族或部落拥有军队和行政管理这一事实,也就形成了后来的贵族阶层。

此时信仰宗教的地区与拜物、拜星、或无信仰的各氏族部落融合在一起,导致的一点就是文化的融合。

据当时的记载,说蛮族进入意大利半岛地区或者罗马的人数有四五十万人,但是勃良第人初渡莱茵河时只有8000人,而法兰克部落首领克鲁维斯与阿拉曼尼族大战后,才3000人受浸礼。

笔者猜测估计8000人或3000人都有水分。

彼时欧洲地区的发展水平,以蛮族日耳曼种各种人的成文法就可以看出。

日耳曼种人包括法兰克种人、勃良第种人、伦巴第种人、盎格鲁种人、撒克逊种人等等,五世纪的时候,其成文法被称为日耳曼蛮族成文法。

最为著名的是神诉,日耳曼种人法律无审判规定、无证据、无判决。

也是因为思想简单,解决诉讼双方正确与否的办法有这么几条。

第一,宣誓保证法,以诉讼者先宣誓其说的是真话,并请与其地位相同的人宣誓他说的是真话,这是宣誓保证法,意思神会惩罚说谎的人;

第二,诉讼双方,或自己上场或请人,举行格斗,胜了那么也就赢了,意思是神的意思;

第三神诉法:诉讼者或手浸入沸水中,或手提或脚走炽热铁块,然后呢,如果三天之后,手脚无伤痕者,那你就有理;反之,你就没理要受处罚。

这几种方法也可以看出当时欧洲的文明程度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态之中,所谓的罗马拉丁人也是中东人种的一种,是非常久远年代移居到欧洲半岛地区,成为欧洲地区与世界文明的一种间接的桥梁。

欧洲野蛮民族从五世纪前以匈奴人打破欧洲地区未开化氏族部落,逐渐重组新的氏族部落。

五世纪后欧洲蛮族开始接触到文明,这个过程持续了1000多年的时间,才有了初步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半岛地区及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成为连接中东与欧洲的交汇地区。

也就是说意大利半岛地区及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成为欧洲和中东地区的二道贩子;而中东地区又是中国和亚非欧的二道贩子。

第五十一章 19世纪之技术改良及实业初现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颠部落宗教改革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前言第五十九章 欧洲殖民与间接作用第五十九章 欧洲殖民与间接作用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岛之统一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五十一章 19世纪之技术改良及实业初现第四十三章 法兰西大革命前之各部落情况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五十八章 英国政治及社会改革第四十三章 法兰西大革命前之各部落情况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颠之英格兰部落第八章 法兰克部落第四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二)第四十章 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竞争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前言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二章 人类历史演变之规律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四十六章 法兰西大革命之短暂妥协后的对抗第三十九章 罗斯及普鲁士兴起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纪欧洲之旧制度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第十四章 中古时期之德国及意大利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第二十九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二)第五十二章 1848年之法国革命第四十六章 法兰西大革命之短暂妥协后的对抗第四十八章 欧洲与拿破仑时代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纪欧洲之旧制度第五十九章 欧洲殖民与间接作用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奴隶与平民第二十章 中古时代西欧之文化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颠之英格兰部落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颠之英格兰部落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第四十六章 法兰西大革命之短暂妥协后的对抗第49章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之再造第三十八章 路易十四之法兰西及西班牙部落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二十三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一)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之法兰西部落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纪欧洲之旧制度第二十三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一)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五十章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之反动及革命第五十五章 德国成立及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第十四章 中古时期之德国及意大利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四十四章 法兰西大革命将起之际第四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二)第三十八章 路易十四之法兰西及西班牙部落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渊源第三十八章 路易十四之法兰西及西班牙部落第八章 法兰克部落第三十八章 路易十四之法兰西及西班牙部落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四十三章 法兰西大革命前之各部落情况第三十四章 法兰西与大不列颠部落宗教变革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十四章 中古时期之德国及意大利第49章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之再造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之法兰西部落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二十三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一)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四十八章 欧洲与拿破仑时代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第五十五章 德国成立及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前言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之法兰西部落前言第三十三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二)第二章 人类历史演变之规律第八章 法兰克部落第四十八章 欧洲与拿破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