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家

朱友康心情沉重地赶往回家的路上。

一路上他几乎什么都没有看到。因为,在师范学校的三年时间里,一下子都要各自分散了,和他打交道的人又很多,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牵挂。

他所交往的圈子里,既涉及到学校各层级领导,又涉及到班主任、同学,以及社会上与之有关联的所有组织和个人。

和这些人一一道别,是一种特殊的心情,这种别离是一种心理上的痛苦和折磨。

在回来的路上,他是提前一周回家骑自行车,然后把行李、书本和日用品等带回家。

他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一路低沉,一路悲歌,几乎是在自我折磨中走了一路。

有还两次差一点和路人相撞,一次被过路车上的煤块掉下来砸到他跟前,如果不是车速快,这煤块很可能就砸在他的头上了。

他的离别心情太沉重了。

他收到的何海云的那封信件,并没有来得及认真仔细的阅读,他当时本根就没有那样的好心情。

他与班主任及师母李总依依惜别,李总还邀请他在短时间内来新州做客。主要原因,一个是朱友康和班主任感情上建立起来的友谊是非常牢固的,同时也博得了师母李总的欢心。

李总非常欣赏他的人品和工作能力。非常希望他能够留下来跟她并肩作战,成为万丰企业的一个得力助手。

团委张书记也邀请他最好能留下来,在师范学校工作,以后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前途。朱友康思考之后,当时就婉言谢绝了团委张书记的邀请。

他的理由非常简单,觉得自己的学历层次跟不上师范学校发展的需要,师范学校当时能够进来工作的,几乎都是省属以上本科师范毕业生。

他还跑了各级不错的友好合作单位,一个是新州市公安局,一个是新州市团委,一个是新州棉纺厂,还有一个是新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这些单位团委线上的各位领导都热情地交代了他,并邀请他方便的时候,来忻州市打扰他们,如遇上什么难事尽管说话。

他还特意跑到化学马老师那里,给马老师客气了一阵子。他真不知道那一次考试不及格,是化学试卷的问题,还是马老师特意为他做了修改,有意而为之。

不管怎么说,这位美女马老师对他是有恩的,是有帮助的。

他来马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听说马老师搞了一个对象,也是蓬州县的老乡,他想与马老师交个朋友,也好在日后遇事了有个助力的。

朱友康毕竟长大了,成年人了,对日后的思考显然是多了几分。

他清楚地记得,马老师刚开始给他上课的时候,她那眼睛里放射出的光芒,会直射到他的心房。他为美女马老师的眼睛着了迷。

在马老师上课的时候,他的目光根本不敢去触碰马老师的火一样的眼睛。马老师的眼睛里似乎就是一团燃烧的火焰,只要看到的地方就会立刻燃烧,立刻融化。

每一节化学课他几乎都是被融化在马老师的目光的火焰里。

他也想自己的心理学牛老师,他知道,他很快就要结婚了,他还想着准备去吃他的喜糖。

在回来的四个多小时的路上,他想得太多太多。

他想着在未来的工作上,何海云继续回到新州市文化馆工作,他也能够顺利地按照程老师及师母李总的按照,来到万丰公司做李总的助理。

那样他们又可以回到过去的时光,继续着甜蜜的日子,手拉着手去逛大街,去进商场,去看电影,去吃大餐。

他甚至想,再过上几年,自己在李总领导下走上了集团公司的领导岗位,呼风唤雨,兴风作浪,耀武扬威,称王称霸,给何海云带来足够的荣光,足够的荣耀。

他还想到了何海云日后也像她母亲一样出众出彩,他想着夫妻双双,比翼双飞,并驾齐驱。

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天能够享受在工作的快乐中,享受在生活的快乐中,享受在爱情的快乐中……

他脑海里翻来覆去的历历往事,一直像机井里的泉眼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一百多里的路程,他凭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赶在太阳钻进山里的时候,回到了南丘村。

他没有走原先的老路,而是改走了一条原来运送石头的,村北的路线,过了东丘村,上了一个山坡,他一眼就看到了在灯光照耀下的,整个南丘村的新面貌。

他知道,这些水利基本建设、新农村面貌、明亮街舍的变化,都离不开姑父梁鸿信的辛勤工作。

他已经搬进了村北的新家,尽管只有一排正房——七间北房,但是,每一个屋子里都点上了点灯,到处都是灯火通明。

朱友康进了家,留给他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大活儿。

因为,他看到的是,一个东西19米,南北17米的宽大院落里,除了一排正房,一口水井,就是一个猪圈和茅厕。

他父亲和姐夫赵大友一家,合买了一头母牛,也在赵大友家里喂养着。

院子里看到的就是,支好的两个编制苇箔的木架。这里说明,两个妹妹已经做了三年多的苇箔生意。

这个家既没有配房门楼,也没有院墙。就这样在大街里暴露着孤零零的一排房子。配房、门楼、围墙都在等待着他去建设。

他把自行车停放在其中一个苇箔杆子旁边,也不吭气,低着头回到了北屋。

两个妹妹正在忙活着,一个在给木棒缠绕麻绳,一个在纺花车上纺织麻线。

他的父亲正在用算盘算盖房子的账目,弟弟高考在急没有回家,母亲在另一间屋子里做饭。

朱友康没有看到自己喂养了多年的大黄狗迈克儿。

他进屋没有吭气,别人都在忙活着,也没有多说话,他就一下子趴在钢管竹床上。老家里的土炕已经看不到了,屋子里灯光有些昏暗。

父亲说,昏暗写吧,这样省电,总比煤油灯明亮多了。

朱友康趴在那里,大脑里想的都是一路上想来想去的师范学校里的往事。他已经不能自拔。需要狠狠实实地休整了。

就这样自行车在院子里也不管卸车,饭也不想吃,浑浑噩噩地倒头就睡了。

一阵骚动才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知道已经是夜晚,他抬头看了看挂在北墙上的挂钟,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半。

他从床上爬起来,他看到院子里明晃晃的,原来父亲在院子里安装了一盏电灯,在院子里做活比较方便。

他看到两个妹妹正在收拾散乱的地面,他们刚把一领苇箔做好,父亲和母亲抬着这领苇箔,正在往院里的一角摆放。

看样子准备收摊回屋子里睡觉。

他散漫地帮院子里拾掇完毕,各自睡觉去了。

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因为他受师范学校委派,代表学校,代表蓬州县30多名师范毕业生需要到蓬州县教育局报道。

第七十章 张峰第二百八十六章 看望第一百四十八章 继续第二百七十七章 错乱第四百零三章 相向第一百七十二章 在吗第七章 意外发现第六章 天生丽质第二百零六章 起点第一百七十七章 分界第二百六十一章 故事第一百七十章 错乱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查第六十章 汇报第三百八十八章 康谷第一百一十七章 抡锤第二百二十章 默契第三百七十六章 胶着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头第一百一十九章 磨难第二百六十三章 折烟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来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雨婚第一百七十二章 在吗第三百九十一章 怂样第三百九十七章 谢幕第八十四章 复原第一百一十四章 过年第三百六十四章 低潮第二百八十五章 冰点第二百二十一章 “阴谋”第三百九十五章 扩张第七十三章 回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插足第八十八章 认亲第一百七十六章 轰动第三百零四章 移出第五十二章 新气象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没睡第三百五十三章 再醉第一百一十二章 送别第二百六十四章 猫食第三百二十四章 触探第三百四十六章 理顺第二百三十章 穷途第四十三章 一口红烧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罢饭第六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八十九章 推介第三百一十一章 排解第三百二十七章 星火第二百五十九章 虚惊第三百零七章 离奇第三百九十五章 扩张第一百七十三章 传书第四十七章 金榜题名第二百九十七章 阔斧第三百五十九章 竹杠第五十六章 女鬼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任第十一章 后院第一百四十八章 继续第一百一十三章 对联第三百六十四章 低潮第一百四十章 缘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愤怒第一百二十二章 约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美珠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任第四百零六章 差距第七十六章 落榜第七十七章 失火第三十一章 剑缘第一百二十九章 塌方第一百九十二章 罢饭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难第一百一十二章 送别第三百二十四章 触探第二百三十二章 惊魂第二百六十章 默认第一百八十三章 连劫第六十三章 难度第一百六十八章 狸猫第二百五十六章 介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传书第三百四十七章 交接第二百四十五章 相聚第三百一十四章 跨越第四十一章 惊喜第一百七十六章 轰动第三章 焦急的等待第二百零四章 太醉第二百五十二章 困境第七十七章 失火第三百九十七章 谢幕第七十七章 失火第一百八十八章 粉丝第一百一十一章 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