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世事难料
这是明显的偏袒,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朱常洛袒护着西李。
王妃和东李面面相觑,也不多解释,或许同情弱者是人天生的本能吧?西李毕竟受了伤,在伤病员的面前,还有什么可责备的呢?善良的人总是会替别人考虑,恶毒的人总是只考虑自己。品高人自清,王妃和东李不屑于与西李争个子丑寅卯,息事宁人是她俩一贯的处事原则。
殊不知,正是她俩这种善良的做法,被邪恶之人所利用,结果非但没有成全她俩的好意,相反却把她俩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上一回讲到了一位刘氏,因为感到好笑把茶水喷了一桌子,这位刘氏也是个苦出身,她是陈太后的侍女,赏赐给了朱常洛。
因为是太后的赏赐,朱常洛想不想要都得要。在皇家,各宫之间赠送丫鬟、侍女就像是赠送花瓶、字画一样随便,收下后喜欢的拿出来摆一摆,不喜欢的就束之高阁,碰都不再碰一下。
可怜的刘氏就是这后一种命运,朱常洛收了她,却不善待她,甚至连正眼都没有瞧上几眼。
刘氏的生活极其简单,每天除了问安,就是做女红,再有就是与王妃、东李几个说得来的太子妃们说说话,解解闷。
刘氏原来做侍女,整天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还挺快。现在呢?虽然不用再去做侍女所做的粗活累活了,但是闲下来的时间怎么打发却成了一个大难题。
女红做多了眼睛受不了,况且做得再多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朱常洛是不会喜欢的,只能送给跟自己亲近的人,刘氏举目无亲,陈太后对她不错,还有几个原先在一起的姐妹,再就是太子宫中的王妃和东李了,这些人都送遍了,再多做也无益,又不能像在宫外那样拿到市场上去变卖,存那么多女红作品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宫内生活的可悲性,不缺吃不缺穿的,缺的就是做人的情趣,一切都是程式化的,毫无生机,沉闷压抑。
闲来无事,刘氏喜欢到王妃或者东李的宫中,与她俩攀谈,在说说笑笑当中,倒也驱散了不少的愁云。
王妃和东李都是书香门第出身,因为家道中落,才沦落宫中,过着与世隔绝的花瓶式生活。她俩都是身不由己,在倍感命运多羁的同时,学会了用诗词来消愁解闷,经常对诗吟句,日子过得蛮有味道。
刘氏很羡慕她俩的学识,很想跟她俩学写诗,但是自己的文化根基浅,一直不好意思说出口。
王妃和东李早已看明白刘氏的心思,也不点明,只在吟诗作对的时候,拉着刘氏一同来,这样一来二去,刘氏倒也会些皮毛了,至少顺口溜能够编几个了。
在太子妃宴上,当王妃和东李提议诗词接龙时,刘氏是投赞成票的,多好的学习机会呀,怎么能轻易错过呢?
而当西李用一个屁来搅和了全局时,刘氏曾经忍不住,一口笑喷了,刘氏是无心为之,而西李却认定她是故意而为。
一切有悖于自己的人或事物,西李都不会轻易放过
,这是她的处事原则。
这位刘氏不是别人,正是末代皇帝朱由检的生母,她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虽身为皇储的妃子,但是徒有其表而已,她一生都不得宠,郁郁寡欢,因为得罪了小人西李,最终被冤枉致死,活着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死了被草草掩埋于四山,真是孤苦伶仃地来,又愁苦满腹地去,实乃一悲剧性人物矣。
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朱由校即位后封刘氏为妃,朱由检即位后封刘氏为太后,真正是生前无闻,死后美名呀。
刘氏与西李从此结下了梁子,刘氏为了今天的一笑,10年以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呀。
好了,时光重新收回来,王妃去世,朱由校被郑贵妃和西李抢夺到了监护权,从此就要与自己的杀母仇人同居一室了,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就是这么位人人讨厌的女人,我的父亲却被迫要与她朝夕相处,在她的羽翼下生存,怪不得我的父亲会心理变态地放着皇帝不当,非要努力当什么木匠呢。
好了,我父亲的归宿就这样尘埃落定了,他由他的乳母客氏抱着来到了西李的寝宫,一切似乎都是灰色的,灰色的心情,灰色的人生,上面有郑贵妃和西李这两座大山压着,小小的朱由校能有什么出路呢?
此时我父亲尚在襁褓之中,对这些大人们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思考的能力,每天他除了吃奶就是睡觉,生活简单得很。
亲妈王妃的存亡于朱由校丝毫没有实际的意义,有道是有奶便是娘,王妃活着的时候,吃不饱,现在呢,有了客氏这个大大的奶瓶,吃饱饭不成问题,朱由校乐在其中呢。
其实这也怪不得朱由校薄情寡意,他还是那么小的一个小婴儿,怎么能要求他会为了亲妈的死亡而伤心呢?
可怜的王妃,香消玉碎以后,仍然不放心他的校儿,千方百计于投胎于张国纪的府上,出落成国色天香的一颗宝珠。
有史料记载,是这样描写的:宝珠颈长清丽如立水晶屏,常自织鹤氅羽衣,穿之步上楼台,琼姿仙貌似欲绝尘而去,羽化登仙。她通文史晓古今,雅音善听,婉颜能谏,端然圣洁之姿纤尘不染,堪称国色也。
真乃不可多得的一位仙女呀。
15岁的时候,朱由校登基,册立其为皇后,夫妇俩恩爱有加,在后宫一时传为佳话。
朱由校何德何能,竟能够俘获这位美女的芳心?其中的故事容我慢慢道来。
写前朝前代的故事,没有压力,因为那些人都已经作古了,他们的事迹可以任由后人去评说,去演绎,甚至去瞎编。
我就是那第三者,不是第三者插足,而是第三种情况,瞎编者也。因此我的所言绝不作为程堂供诉,跟正史不沾边,只作为茶余饭后的小道消息,供读者消遣罢了。
如果我有什么不到位或者言语过激的话,还请明朝老祖宗们原谅,我不过是在挣点可怜的稿费而已,实在不是有意冒犯哦。
在外围说了那
么多,铺垫了那么多,都是为了让主人公出来得自然一些,环境背景搭好了,现在关键性人物一个个都要开始表演了。正所谓你唱罢来我登场啊。
我的这部小说是讲我前世故事的,具体说清楚点,是爱情故事。现在我都写了20几万字了,男女主人公都还没有影子呢,都在妈妈的肚子里藏着呢,这都要怪我,话匣子一打开,就肆无忌惮地开说了,也不管有用没有,话痨似的说了20几万字,我都替自己累,汗!
要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十五年后,我爸妈才结婚,那么至少还有15年的时间我要交代一下,在这十五年当中,我的父亲是怎样成长的,我的后母是怎样霸我的父亲的?我都要一一有所交代,好让读者能够顺利地按照故事脉络来了解事情的始末。
读者要问了,怎么出来个后妈呢?
这事说来蹊跷,实际上,这位后妈不是别人,正是现在抱着我父亲的乳母客氏。
不对呀,按理说客氏跟朱由校之间可是相差十几岁呐,客氏只不过是作为乳母被召进宫的呀,她不过是负责朱由校的喂奶工作罢了,怎么居然与朱由校勾搭上了呢?
这话说来话长了,当初在客氏刚进宫时,曾经与朱由校的生母王妃有过几面之交。王妃在万般无奈之际,将校儿托付给了客氏,恳求客氏要好好待校儿。
宫中那么多的嫔妃,王妃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位初来乍到的乳母客氏呢?
这不能不说是命运的安排了。由于客氏奶水充足的原因,充当朱由校的奶妈非常胜任,把校儿交给她,不愁吃不饱饭。这只是一个原因,并非是主要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在于,朱由校好像与客氏有缘似的,客氏一走就哭闹,客氏一回来就安静,并且屡试不爽,这不能不叫王妃对客氏另眼相看。
王妃宁愿相信校儿的感觉,尽管校儿此时只不过是一位啥事都不懂的小婴儿。
大凡母亲都是宠着孩子的,王妃当然也不例外,因为校儿喜欢客氏,她也就喜欢客氏了,这叫爱屋及乌。
说实话,尽管当时的客氏身上有不少的毛病,但是整体来讲,并没有坏到十恶不赦的地步,她忠实地履行了她对王妃的承诺,好好地待校儿。
只不过她待校儿太好了,做得太过了,以至于朱由校依恋她的程度超出了一般的程度,不是主仆关系,也不是母子关系,而是恋人关系,夫妻关系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大概是我的父亲从小在白眼中长大,寄人篱下,倍感压抑,只有在客氏的臂弯里才能够体会到些许的安全感和人情味吧,因此说是环境造就了朱由校对客氏产生了不该产生的感情。
而这位客氏呢,同样是环境的受害者,原先她与王妃和东李都有过交往,但是造化弄人,她没能够与东李在一起,却被强行安在了西李这边。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客氏耳濡目染了西李以及郑贵妃的种种恶行,她学习得非常快,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