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流乱、再逢(一)

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照见叶永甲悲凉的身影;他显得极其萎靡。雷声助长了沉闷的气息,措不及防的压来,所有人都透不过气。

发抖的身躯并不说话,一步步走下阶梯。

所有人都围上来。叶永甲终于无力支撑,瘫软在地,一动不动。雨点打在身上,少顷,他发出了无助地哭声。

“看什么看!”寇中凶狠地瞪向周围的人。“还不赶快……安排老夫人的丧事。”

“主子,人终有一死,况老夫人一去,与老爷也算天上合聚了,不要太过悲伤。”寇中和叶永甲回到议事厅后,他仍在劝慰着那位主子。“多谢寇管事宽慰……”叶永甲显得颓唐,无精打采地说道。

“老夫人和老爷的棺材回济南了吗?”

“今日太晚了,怎么说也得明天安排。”

“哦,我这都忘了。”

“没事,奴才理解;大小事情交付奴才就好,主子休息几天。”寇中语气温和。

“那好。”

他便跪拜告辞,转过屏风,轻轻地拽上门。

“今日的天气不错啊。”卢德光摇着躺椅,望去被太阳刺穿的天空,清楚地与远端的山顶相接,天地似乎平行;他不由得感叹一句。

“是啊,京师自入冬以来,久无晴日;开春以后,这天气越发好了。”黎用站立在一旁补充道。

“可惜这么好的日子,都让柳党给败坏了。叶隆一死,叶家再被查抄……”

黎用忽然笑了一声,卢德光立即住了口,歪过头注视他:“怎么?”

“他儿子参了他,把责任都甩清了,柳党哪有理由抄叶家?”

“这不简单。可以参叶永甲忤逆不孝嘛。”卢德光仍不解。

“叶府看来早有准备了,”黎用解释道,“他们把罪责推到管事奴才——那个成从渊身上,那人还稀里糊涂地死了;说是他仿主子笔迹,坑害叶隆,叶永甲却浑然不知。如此一来,倒像是别家出了事一样,自己全身而退。”

“那孩子真有一手。”卢德光有些顾忌地赞叹。

“如今可不能坐视不顾了,大人。”黎用说道,“您那次考场上的帮扶,算是和叶府拉上关系了。柳党素知您痛恨柳镇年,如果把那件事情翻出来,他们可谓做到了一箭双雕。”

“那该如何?”卢德光问。

黎用皱起眉毛,沉默了一会儿,方才答道:“有两种对策。”他望向府门口的几株松树,“一是保叶永甲,使之位固;二是除叶永甲,令其永离朝堂,再无担忧。”

“那就毁了他。”卢德光毅然决然地回答,没有半点回转。

“臣以为,”卢德光清了清嗓子,看着殿门:“叶永甲虽言家奴伪作奏疏,然既身为家奴,焉敢如此?就算有下人真想致叶公于死地,难道不怕自己也遭杀身之祸?绝不合常理!定是叶永甲为脱干系,亲参其父,若此等不孝,不治则难抚天下!皇上若以臣所说有理,则请查抄叶府!”

说罢,他扭头望去同跪在一旁的柳镇年:“柳将军,我说得如何?”

柳镇年没有回应,只是不无蔑视地微笑。他抬头沉静地望向殿门,只到两扇门渐渐打开,才叩头行礼,附和着众人说道“万岁”。

但那并非皇帝。而是一位太监,且故作威严地慢慢走下台阶。手上攥着又不是黄缎制的圣旨,而是一小截竹简。鬼知道皇帝为何喜欢这种老物件。

太监将它慢慢展开,没有人敢说话。

“朕思卢侍郎之言甚是。中书当即刻商议,若以为可行,则起草文书交付有司;诸事皆卿等安排,勿有差错。”

太监读罢,将竹简卷起,便急匆匆地走去;脚刚跨过门槛,两扇门随后闭起,不留丝毫言谈的余地。

敲门声惊醒了叶府的一干下人,异常急促的声音击鼓一般,敲得心紧张地发响,平日干练的奴才们都变得不知所措。亏是寇中第一个钻到议事厅,一只手套上衣服,另一只手去拉抽屉,把里面的东西翻腾一遭,却找不见钥匙,一时有些慌乱。他关上抽屉,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赶忙朝衣兜里掏了几下,把钥匙掏出来,然后径直走出议事厅。

走过一段路,他迎面撞上叶永甲,不得不解释道:“主子,恐怕官府的人来……”

“我知道,”叶永甲显得很急切,“钥匙!”他含糊不清地说着。二话不说,寇中急忙将钥匙递到主子手里,跟他大步流星地赶去。

“再他妈不开老子就砸门了!”外面的军官粗着嗓子大喊。

“是,是。”寇中抹了一把汗,颤抖着手将门打开;叶永甲就站在他身后,佯装着冷静沉稳,专注地注视门口。

一句都未曾寒暄,便有几个军官粗鲁地撞进来,咋咋呼呼地指挥,将几条路都封锁得严严实实,弄得大小奴才都不安起来;正当惊恐扰乱之际,一位看似威严的官员却不紧不慢地从门外走来,只动了动眼珠,周围的军官便都安稳立定。

“请问你……啊……您是?”叶永甲此时脑子里还空白一片,连句话都未曾想好,便支支吾吾地说出来。

“你不要害怕,”他微笑道,“又不是杀人。不过在下奉旨查抄,您这房子是住不成了,您的官您的进士也要夺了;还请你谅解一下。”那人随之向他行礼:“在下刑部侍郎崔龙怀。”

“朝廷何须如此看重我府……”叶永甲笑着回复道。

崔龙怀仍是点头微笑。他一面在袖口处拿来黄缎制的圣旨,一面陡然将面色一沉,喝令叶永甲跪地听旨。

大小奴才也纷纷跪下。寇中仰头看着那位官员,文书上的字他固然听不懂,但早已对事情的脉络一清二楚,有了几分的准备;可他看了看那位叶家的主人,不知是惧怕于圣旨的威严,还是不想失去祖宗赋予他的权财,总之,他貌似极不愿接受这一事实。

但这些对他来说,也并非完全不妙:他心里憧憬着的是离开叶府后的日子,也许能携妻眷安居乐业,做些小本买卖,便脱离一切足以挂怀的束缚。

但他的构想终被自己断然地否决。寇中在府邸被封禁后,暂时住进了济南的叶家祠堂。因叶永甲本人都不见了踪影,也就无人顾及这里的进出了。寇中本梦想着几天后就起程,但他的妻子却忽一夜间没了踪影,他起初还极为担忧,怕出了变故;可当找不见了那一大包银子,心里才算是静下来,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不过是苦笑了几声。

寇中折身坐回床边,貌似在思考,却如同发呆。他此时不知自己要往何处,脱离束缚的世间在其眼中愈加模糊。遭受的奴役诚然使他如步荆棘,但不得不承认,他在任人发号施令的环境中更能找到归属。霎时,他突如其来地在求索什么,求索早已被摆脱的束缚,求渴禁锢起他的自由。

于是,他仿佛有了方向,或是无可奈何的,便朝南方坚定地走去,追寻昔日主子的踪迹。

“主子,济南知府写的信。”寇中推开门,跪在地上,将信托在手中。叶永甲赶忙拿过来,撕开封皮,眼睛只扫了一遍,遂揉成团扔给寇中。“退婚书,”叶永甲说道,“济南我是呆不住了。”

也不知什么时候,叶永甲独身去了马厩,解开马的绳子,自己跨上去,将马鞭系在腰间,便自偏门走了出去。他将马鞭攥在手里,不时抽打着那马,想要加快脚步;他最终也绝没看那片府邸一眼。

出了济南后,叶永甲才发觉自己并无头绪。该向何处?他抬头看着沉寂的天际,天空好似渐渐往他的头顶压来。他思索一阵,最终也只好放弃,只有漫无目的地走去。

为了快捷,叶永甲从大道拐到小道,路很繁杂,他只得从马上跳下来,拽着那匹马步行着。穿过一段较窄的山路,脚下的道路也愈加平坦,慢慢看见远处闪出一片平原。他本想着此时上马乘行,可当一条腿刚搭上去,便突然惊错地看着前方,愣站在原地——那里忽群聚起一众贫民,都身着土黄色的旧衣;有不少走不动的,面有菜色,躺在路旁,顷刻很可能便葬身于此。乌泱泱的挤在那里,竟如一条蜿蜒的长蛇!

他起初还不敢相信,爬到近处的坡上看真切后,心里着实有些吃惊。这些是流民。数千的流民。叶永甲确信无疑。他曾有幸在户部阅过户籍册,计天下流民不过五万,可如今在山东一地便亲眼看见上千人。这让他头脑有些发懵,事实在这里被混淆得难以辨认;他很费解,同时也并不觉得多令人惊讶。

国家必须变革。他脑中的一丝念头说道。这如在梦中的“盛世之政”到头只能麻痹自己。现在是乱世,一个十足的乱世,虽不存在那些血腥的厮杀,却也将畸形的思想展露无遗,腐蚀着每个人的人心。

卫怀,这个名字突然在脑海中一闪,几乎脱口而出。他想起此人,并在心中认定,这是收拾局面之人。

于是,豁然开朗般,他已决定奔赴南京。

天色愈发暗下来,叶永甲在路上绕了半圈,才赶到村户密集的县内。因时间急迫,他只得随意找了家开张的旅店,也不问价钱,对方一开口便老实照付,拿了钥匙,挑间不错的地儿进去。

他点起油灯,铺下床榻,本想取本书看一会儿,但身上只带了银子,只得翻身入睡。

“还有住的地方么?”房外有人问道。虽然声音听不太清,但却让他极为熟悉;这使得他倍加精神,忙站起身,趴在门板上全神贯注地听着。

“这位客人,您来得太晚了……不好意思。”

“没事,我去别处看看。”

叶永甲手脚都激动着颤起来;没有听错!他心中叫道。叶永甲遂一手拉开门,站出屋外,朝着旅店门口,那位即将离开的客人,喊道:“寇中!”他双眼仿佛泛着光。

那人震了一下,转过头来,不禁望地上一跪,压低了声音喊道:“主子!”

叶永甲箭步似的跑过来,拽起寇中,如见了亲故一般,与他拥在一起,死死抓着他的衣领口。

“我一个人离了济南,半路上相熟的人一个没有……寇管事……”那声音里带了一丝呜咽。

“主子,我明白您不容易……”寇中拍了拍他的肩道。

叶永甲遂叹口气,抹去眼泪,“不提了,”他又笑着与寇中道:“咱们进去说!”

他热切地一把拉住寇中,直走进屋,回身带上门,“你怎么寻过来的?”他上前问道。

“奴才料定主子会南下,所以在泰安这里走了几圈;本也没想到能找到主子,可是老天爷帮忙呀!”说罢,二人都开怀大笑。

“怎么没见你带着妻室?出什么事了?”叶永甲望向他的脸。

“啊……”寇中稍一迟疑,然后急忙说道,“我觉得倒非大事,不过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罢了。”随后又问道:“主子准备何往?”

“我们去南京吧。”

“为何?”

叶永甲正遥望窗外的夜景,“那里能让我期待久违的黎明。”

天还未亮,两人便都自觉醒来,随意吃了点早饭,然后拉过来两人的马,各自乘上去,一挥马鞭,遂别了此地,照例地赶路。

所幸一路上也无大事,走走停停地渐渐逼临了南京。

“什么人?”在黑沉沉的夜里,并看不见说话的人,只仰头望见城上的黑影,那里发出冷厉的喊声。

“普通百姓,”寇中立马站住,“从山东来,在这转上几天。”

“你不知道此刻宵禁?”他喝道,“和你后头那人回去,天亮了再来!”

寇中只得转过马来,上前与叶永甲道:“主子,来的不是时候,恐怕是刚刚宵禁。”

叶永甲重重叹了一声,直起身子四下望了望,一面问寇中道:“城外哪里有村落?”

“那边,”寇中勒住马,朝东面一指:“过了这段野路,前面便有几处人家。来时看见的。”

“想得挺周全哪!”叶永甲拍了拍他的背道。

“毕竟看着天色已晚,总得考虑多些。”寇中倒不敢自夸,弓身回答。

叶永甲也未说话,只是点点头,二人便都策马离开;静寂的黑夜只能听见马鞭的脆响,悠长的声音向东渐渐远去。

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六)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二)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五)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二)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六)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四)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三)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一)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五)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三)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二)第二十三章 述怀、寻情(一)第六章 名归、饬法(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二)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五)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六)第二章 赠贿、谋府(一)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一)第一章 识旧、移基(二)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一)第二十三章 述怀、寻情(一)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四)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三)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五)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四)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一)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五)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三)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六)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四)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一)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三)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三)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六)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二)第七章 裁吏、疑铳(一)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四)第九章 瞒情、谋符(三)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二)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六)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六)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一)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五)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二)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六)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一)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一)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四)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四)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五)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四)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二)第六章 名归、饬法(一)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三)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四)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六)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三)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三)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三)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二)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一)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一)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三)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三)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二)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五)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四)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三)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四)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一)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三)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六)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四)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二)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四)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六)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四)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一)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一)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