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黑夜混乱

城外攻城车高台上的那个排的余胜军士兵们看着远方城头似乎起了慌乱!

“难道是打中了他们大官?”一个年纪不过十七八岁的年轻士兵放下了枪支,带着疑问的语气道。【【diǎn【小【说,..o

旁边的一个满脸胡须渣子,佩戴着士官军衔的排长道:“我看像,就算不是大官但是肯定是个官!”

“不过管他是谁呢!”士官排长收回了目光道:“装填好子弹,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敌军直接击杀!”

此时的这几个余胜军士兵自然不知道,他们无意间打中了林成庭。

林成庭在城头巡查敌情的时候被余胜军的子弹所伤,诸多得到消息的太平军高层将领们是急急忙忙的跑到了林成庭的下榻的地方。

这些人里头,自然也有着董阳红,他午后时分就到了,不过他也只能是进去远远看了一眼后就出来和其他人等着。

听军中的几个郎中说,林成庭被清妖的枪子击中了右肩靠下的位置。

被子弹击中右肩,如果有着现代的医疗条件算不上什么事,消毒取弹,再做好术后防护,防止术后感染的话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但问题是,现在才1854年啊,甭管中医西医的水平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都是极其低劣的,林成庭尽管只是被击中肩膀,不是心脏这种致命位置,但是能不能活下去还得靠老天给不给面子。

由于铅弹有毒,不能让铅弹一直遗留在体内,太平军的将领们把林成庭救回来后,为了把铅弹挖出来,太平军自己的军医先是自己尝试取出来,但是发现铅弹入肉极深,又有骨肉阻拦,忙和了好久都没能取出来。

最后不得不从城内找到了一个郎中,这个郎中在太平军士兵们的威胁下,一边颤抖着一边割肉取弹,最后费了不少时间才把铅弹取了出来。

而在这取弹的过程中,不管是这个郎中还是先前太平军的军医自行取弹,都没给林成庭用什么麻醉药,尽管已经提前灌下去不少酒,但是整个过程里林成庭依旧痛的死去活来。

到了傍晚时分的时候,他就已经最后活生生的痛到昏迷过去,到现在还没醒呢!

而更关键的是,这些人那里懂得什么消毒,防感染啊,经过这么多人一折腾,林成庭想要不受到感染都难。

入夜时分,董阳红看着刚从屋内出来的军医,连忙疾步上前:“军帅如何了?”

那军医叹气道:“虽然铅弹已经取出来了,但是军帅他所失精血过多”

军医没有敢说太直接的话,但是意思很明显了,如今林成庭的情况很不好!

当董阳红走进屋内的时候,只见林成庭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只听他用着虚无无比的声音道:“传令下去,撤兵,我们今晚就走!”

此时屋内除了董阳红外还有另外七八名太平军的高级将领,这些人一听林成庭的话,当即就有不少人面色起了变化,其中一人道:“军帅,如今我军谨守广德稳如泰山,这要走的话岂不是前功尽弃!”

林成庭虽然情况非常不好,脸色苍白的他似乎连睁开眼睛都非常吃力,但是眼神依旧犀利:“陈师帅你是要抗令?”

那陈师帅连忙上前跪下:“职部不敢,只是……”

抬头再看林成庭的眼光,当即他把后面的话硬生生的吞了回去,然后道:“职部领命!”

当即,其他的将领们也是相继低头称是,而后都是先后出去,他们要是召集部众撤离了。

此时董阳红也是出去,然后叫来了旁边的一名旅帅道:“安旅帅,快些做准备吧,贵旅身为军帅亲军,还请务必安全护送军帅撤离!”

安旅帅道:“这个自然,我手底下的儿郎们已经开始准备了,董师帅,你到时候和我们一起走吗?”

董阳红却是摇头:“我的骑队怕是要殿后了,不然你们怎么走?”

大军撤离,是需要有断后部队的,这个断后不断还得是精锐才可以!

再考虑到己方大军一旦撤退,余胜军肯定会前来追击,余胜军派来追击的人马来的最快的肯定是他们的骑兵。

唯一能够拦住余胜军骑兵,并不会被他们缠住,随时能够脱身而走的也只能是董阳红的骑兵了。

尽管已经深受重伤,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后林成庭就是再一次陷入了昏迷之中,并伴随着高烧。

但是林成庭在军内的威望还是无人能挡的,其他将领们根据林成庭之前清新时候下达的命令整合部队,然后悄悄分批出城。

不过尽管前期准备瞒过了余胜军,但是当他们一出北门的时候,就是被驻防在北门的部分余胜军士兵发现。

余胜军由于兵力少,虽然说四面包围了广德城,但实际上兵力大多集中在东城门这边,对于其他三个方向的兵力都非常少,主要以监视为主。

驻防北城外的一个连余胜军士兵看见大量太平军打着火把鱼贯而出,领队的连长一开始的时候还想着死守不退,坚决抵挡敌人的进攻,但是看见出城的太平军举起的火把一眼望不到,他猜测最少也得几千人,所以他只是带着士兵们随便打了几轮排射后,就很干脆直接带着士兵撤退了。

没有遭到多大抵抗,太平军的大队人马就是从北城门撤离,然后直接向北方撤去。

尽管为了在黑夜中不让余胜军准备判断出自身的战略意图以及详细兵力数量,从北城门出城的士兵只有一部分举着火把。

于此同时,在西城门,南城门甚至东城门也是派出了相当数量的士兵,一个士兵两支火把故作声势,甚至还派遣了部队冒死袭击余胜军的营地,其目的自然并不是为了攻破余胜军的营地,只是希望能够给余胜军造成一定大混乱,好让北撤的主力争取更多的时间而已。

上万人从四个城门一涌而出,其声势状况无比,从半空望去,只见四条巨大的火龙在黑暗中缓缓前进。

太平军的举动那么大,根本就瞒不住或者说根本就没打算隐瞒,所以他们出城的第一瞬间起,余胜军的士兵就是得到了消息,然后把情况及时上报到了几个值班的军官这边。

值班的第二营营长林安飞不敢怠慢,这个时候的他还不敢确定太平军是要逃跑还是说要夜袭,然而他们是要逃还是要来夜袭,这倾巢而出的太平军都需要余胜军全力应对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是下令值班部队,也就是他麾下的第二营全营戒备,同时紧急通报了军情,拉响了战斗警备,让全军士兵立即起床备战。

当然了,他自然不会忘记把林哲这个统帅也叫起来,他自己忙碌无比走不开,所以就派遣了他的副手亲自去告之林哲。

当林哲被叫醒了后,听闻大量太平军从北门而出后,当即道:“他们是要夜袭还是撤退?”

“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我军观测到敌军在四个城门都有大量人出城,根据火把数量来判断,北城门那边至少有三千人,西城门那边也有三千人,南城门也至少有两千人,东城门这边只有有千人,但是这只是根据火把数量来判定的,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因此我们现在暂时还无法判断敌军的主力如今徐营长已经发出紧急战备命令,后续如何还需大帅示下!”

“我军营地如何?可有敌军袭营?”

“方才发现有部分贼军试图从东城门袭击我军营地,已经被我第二营击退,另外在南门,西门、北门方向也是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贼军踪迹,驻守部队已经和他们发生交火!”

林成庭这是要逃跑?但是他就算要撤退也没有必要搞什么连夜撤退吧,大晚上的他也不怕自己的部队直接走散了吗?

而且太平军还派出了大量部队袭击自己的营地,难不成林成庭真的要搞大规模的夜袭?

一时间里,林哲还真不好判断林成庭的真正战略意图,现在黑灯瞎火的,远远从火把上根本无法判断敌军的兵力,兵种。

现在,林哲连太平军的主力在那个方向都搞不清楚,唯一知道的就是太平军的主力已经是倾巢而出。

毕竟从火把数量上来判断的话,太平军就出动了至少一万人,就算是其中数据相差极大,但是应该也有六七千人的,要不然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声势,声势造假也得有一个度,不可能无声中有的。

所以林哲一边穿上自己的军服一边道:“传令下去,全军严防戒备,击退敢于一切靠近之敌,另外派出侦骑前往其他三个城门,我需要知道贼军的主力在那里!”

甭管太平军要干什么,林哲知道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营地稳住,这样才不会给敌人可趁之机,至于后续该怎么做,就得需要先知道林成庭到底想要嘛,就算暂时搞不清楚林成庭想要干嘛,但是也得先搞明白太平军的主力在那里。

而一旦找出太平军主力所在,到时候自己也就可以相应的做出战术安排应对。

可惜的是,今晚的天色实在太不给力,别说明月高挂了,稀疏黯星都没有几颗,整个大地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如此黑暗给余胜军的侦查行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出击的侦查骑兵不得不高举着火把前进,但是人家太平军又不瞎,看见你举着火炮过来还不驱赶。

这一夜,不管是太平军还是余胜军,实际上都是混乱无比的,太平军是虽然有着事先好几个小时的准备,但是上万人的大军想要撤退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整个撤退的过程中发生混乱也是非常自然的。

至于余胜军,由于一直没能搞清楚太平军的主力所在,加上太平军时不时的派遣部队袭营,为了安全起见,余胜军采取了非常保守的策略,除了派遣少量部队外出侦查外,主力部队一直龟缩在营地里严阵以待。

等到夜色褪去,红彤彤的初阳把光线带给大地的时候,一直没能搞清楚太平军举动的余胜军侦骑们总算是搞清楚了太平军的主力在那里!

得知太平军大批人马已经离开广德,并向着北方撤退之后,林哲面带微笑道:“如果他们一直躲在广德城里头,怕还是要耗上好一段时间,现在好了,他们竟然主动出城,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

“全军立即开拔,追上去!”

第82章 组建水师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618章 阅舰式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150章 劝进表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425章 提亲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232章 奏折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48章 厘金初显第18章 黎明危机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351章 改革和挣扎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79章 主政一方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25章 广德激战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382章 武重文轻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62章 破城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233章 中华门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62章 破城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353章 都兴阿的决断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24章 新军服和军衔第41章 三冲敌阵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304章 正面激战第468章 皇室资产管理处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