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

自从徐言青在丹阳、镇江等战事中大胆运用协防团后,以往在余胜军体系里只能算是辅助兵力的协防团一下子就成为了包括林哲在内的诸多余胜军高级将领关注的重diǎn。¤小,..o

而各种改编、运用协防团的言论也是余胜军各高级将领中流传,这种情况下,林哲也是敦促督练处制定一个明确而有效的协防团改编、运用方案,期望最大程度上发挥已经超过万人规模的协防团的战斗力。

目前为止,余胜军体系内已经有七个协防团,包括原有的三个协防团,徐言青收编的三个协防团,余胜军拿下常州后从俘虏以及清军溃军中收编的一个协防团。

七个协防团,按照每个团大约一千五百人的兵力计算,总数已经超过万人。

如何更加高效的发挥协防团的战斗力,这是林哲所关注的问题。

许鹏安道:“回禀大帅,我们已经就协防团制定了部分改编意见和运用的计划,不过尚不完整!”

林哲却道:“你先说说做好的那一部分!”

许鹏安先说了是后,就是继续开口道:“目前来说,我们对协防团的改编工作主要还是参考了徐团长之前施行的一系列计划,包括加大所有协防团部队的伙食供应,确保协防团的士兵的体能有所加强。此外计划在每个协防团中单设一个‘加强营’,挑选立功、作战勇猛的协防团士兵进入其中。

进入加强营的士兵可以享受和余胜军正规军同等待遇,包括按月领取薪饷,不限量的伙食供应以及到随营学堂速成班的进修机会!”

随营学堂速成班。这是随营学堂在1855年进行学制改革后的产物,以往余胜军的军官基本清一色都是随营学堂出身。普通士兵就算是立功但是dǐng多晋升到士官,是不能继续晋升并担任军官的。

而诸多士兵中。总会出现几个人才,为了不至于人才被埋没,给予士兵更多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基层军官的经验水平,所以林哲才是决定从士兵阶层中挑选一部分有潜力的苗子,然后让他们进入随营学堂学习,学成后充任基层军官。

而这个政策的直接产物就是随营学堂的速成班,这个速成班是专门为了余胜军的潜力士兵所开设,学制只有三个月。完成学业后就可以晋升为军官,并担任副连长,连长等基层军官。

如今给部分协防团的士兵这个进入速成班的机会,也算得上是优待了。

“在编制和装备上,因此,我们制定的协防团编制是每个团下辖三个营,其中两个为普通营,一个为加强营。普通营和加强营和我们的其他正规军一样,都是辖有六个步兵连。

其中三个为火枪连。三个为肉搏连。考虑到今后我余胜军将会陆续换装1856年型步枪,原来的林德步枪将会逐步撤装,因此我们考虑把撤装下来的林德步枪装备部分协防团,全面撤装火绳枪!”

“肉搏步兵则是统一装备我们的制式刀剑和长枪。”

听到这里。林哲道:“如此会不会加大我们的建军成本?”

许鹏安道:“虽然说统一制式装备会加大协防团的建军成本,但是我们经过计算,这部分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我们目前的林德步枪库存不少。而未来已经确定要换装新式步枪,这部分步枪如其放着当库存。还不如给协防团用。而刀剑长枪等冷兵器上,因为我们在过去数年的作战中缴获了大量冷兵器。从中挑选数种规格统一的刀剑问题还是不大的!”

林哲也知道自家的米尼步枪实际上是过剩的,过去几年里林德机器厂购入了数以万支的褐贝斯滑膛枪用以改装,目前累计生产总量已经是超过了两万支,其中一万多支被余胜军现在用着,而剩下的那些则是充当了库存备用。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库存备用,是因为改装的这些林德步枪枪管寿命有diǎn短,频繁而高强度作战的情况下损耗非常严重,需要众多备用枪进行替换。

另外也是考虑到了短时间内扩军的需求,比如说这一两个月余胜军新招募的士兵就超过五千人,这些人都是需要枪支的,而让林德机器厂两个月内就生产出来五千支步枪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就得事先囤积步枪,然后用以扩军所需。

如今林德机器厂已经全面转产1856年型步枪,新扩张的第六混成团已经是预定全面采用改型步枪,这么一样,大量库存的旧式林德步枪就可以腾出来用以装备协防团。

等后期余胜军的其他现役部队也换装1856年型步枪后,还会有更多的旧式林德步枪腾出来,足以充分保障协防团的用枪需求。

林哲听罢后diǎn头道:“不错,可见你是用了心的,回头把完善的计划递上来,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照这个方案进行了!”

天京内讧的时候,林哲一边看戏,一边是持续扩军,在上海地区编成了第六混成团,又在湖州地区编成了两个步兵营,分别驻防广德和湖州两地。

而除了这些外,已经决心提前起事的林哲还继续在浙江、苏南地区扩大募兵的范围,虽然兵员还没有招到,但是第七混成团、第八混成团已经是出现在纸面计划上了。

林哲埋头扩军的时候,天京那边的动乱还在继续!

一心想要复仇的林成庭挥军两万猛攻天京两天后,从江西返回的石达开率领精兵万余提前赶回天京,然后屯兵天京西郊。

随后,接到洪秀全密令的吴汝孝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是也是亲自率领万余西进天京

这个时候,石达开部和吴汝孝部一左一右把林成庭夹在了中间。而这个时候,林成庭依旧没停下对天京的猛攻!

石达开和吴汝孝也是相继派遣使者前往林成庭大营。试图说服他停止内斗云云,但是一家老小都被杀了个精光的林成庭那里会同意了。直言不把天京杀个血流成河,他就决不罢兵!

然后石达开为了让林成庭停战,也是向洪秀全施压,要求他斩杀韦昌辉和秦日纲,以平息林成庭等东王旧部的愤怒。

洪秀全对此犹豫不决,然而韦昌辉和秦日纲听闻外头的石达开和吴汝孝都要求天王斩杀自己以平息林成庭的愤怒后,竟然是反客为主,直接挥兵攻打天王府

好在城内效忠于洪秀全的人还是有不少,加上秦日纲和韦昌辉的大部分精兵人马都在城头抵挡着林成庭的进攻呢。也没能抽调太多的兵力进攻天王府。

所以打了一天多也没能攻下天王府,而此时,石达开也是率领精兵紧急进城,和天王府里的太平军应外合击溃了韦昌辉、秦日纲所部,并斩杀了这两人。

然后还把这两人的人头送往城外的林成庭处。

林成庭看着这两个人头却是没有停息自己的愤怒,他又不是傻蛋,他可是非常清楚杀杨秀清、杀东党万人的主谋乃是洪秀全,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你洪秀全想要丢卒保车蒙混过关。那也得问问我林成庭答不答应啊。

于是乎,他和上次一样,把天王派来的使者再一次杀掉,继续攻城!

不杀天王誓不还!

林成庭一心想要攻破天京。杀天王血洗天京的举动也终于是让石达开放弃了说服林成庭退兵的打算,当即就是整合了城内各残兵,以及他从江西带回来的上万精兵继续坚守天京。

而又等了数天。石达开的西征军三万精锐士兵也是抵达天京城外,此时。已经被洪秀全委以重任,总理军政事务的石达开传令城外的己部三万人以及吴汝孝所部万人。要求他们和自己里应外合,对城外的林成庭发起反攻。

此时包括石达开亲自带回来的精兵一万,城内原来秦日纲、韦昌辉等人的残兵两万人,天京城内有兵三万。天京东郊有吴汝孝的一万精兵,西郊还有刚从江西赶到的石达开所部西征军三万人,总数七万太平军在五月二十二号对天京南郊的林成庭所部近两万人发起猛烈反击。

林成庭所部虽然战力强悍,但是奈何从常州一路疾驰,又在天京城下猛攻多日,上下早已经疲惫不堪,弹药军粮紧缺,坚持了两天后终于崩溃。

林成庭迫不得已率残兵万人向南方撤退!

退走天京之前,林成庭看着那座依旧高大的天京城,心中的仇恨没有消灭,反而是更加的浓郁:“总有一天,我会回来的,到时候我要屠尽天京!”

此战的结束,也就代表着闹腾了一个月的天京事变终于是落下了帷幕!

太平天国里被杀者有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而这三人的部众也大多被杀,累计被杀害的人超过三万人。

此事也是造成了林成庭反叛,让太平天国失去了唯一的一支新军部队!

此事还让石达开真正成为了太平天国的掌控权者,成为了杨秀清第二,至于洪秀全,他很郁闷的发现杀了好几万人后,他依旧是那个没有任何实际军政权力的傀儡天王。

天京事变热热闹闹有一个月,谁才是胜利者?不是洪秀全,更不是已经身死的秦日纲、韦昌辉,而是石达开!

不提天京那边,且说林成庭率领近万残兵南撤后,身边的李琮安问他:“侯爷,我们现在去那里?”

林成庭看着广阔的苏南原野,在看看天空上的骄阳,一时间竟然生出了天下之大却是无处可去的心情。

现在他的大军后头还有好几万太平军正在追杀过来呢,不能停下来,必须继续走。

只是现在他们还能去那里?

继续向南,那里可是溧水,而根据林成庭所知余胜军的徐言青就在那里,去了不是找死吗?

而向东就更加不妥了,镇江、常州等地是太平军和清军的拉锯交战之地,怎么看都不是好去处。

而向西的话,则是芜湖等地,那里也有太平军的大量军队,稍有不慎就会被前后夹击包围。

思索了半天后,他就道:“我们去芜湖!”

李琮安道:“芜湖那边可是有不少石贼等人的军队,而我们后头还有至少两万追兵,恐怕很难拿下芜湖啊!”

林成庭却是摇头道:“拿下芜湖做什么,我们不需要,我们直接从芜湖绕过去,然后回宁国!我们是从宁国起家的,对宁国熟悉无比,到时候可以略微缓一缓口气!”

“但是我们就算回到了宁国,恐怕也不好办啊,南边就是余胜军掌控的浙北,后头还是追兵!”

林成庭却是不以为意:“我们只是回到宁国缓一缓,久待自然是不行的,都时候我们继续南下!”

李琮安道:“那我们一直南下的话,要到那里?”

林成庭此时摊开了手中的那副简陋到和抽象画一样的华夏地图,最后指向了江西:“我们去这里!”

林成庭在石达开、吴汝孝等人的联手打击下,不得不饮恨逃亡江西!

而天京那边经过了最初的混乱后,在石达开的强势掌控下也是逐步恢复过来,除去了派兵两万去追击林成庭后,石达开整合了天京城内诸军,并派兵回援镇江和丹阳,同时在天京屯兵,防备溧水方向的余胜军再一次北上攻打天京。

这种情况一直到六月份才发生改变!

六月二号,姗姗来迟的李鸿章率领他的五千新军抵达扬州,并由此开始了江淮新军的首秀!

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41章 办学难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第147章 围攻杭州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48章 厘金初显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71章 扩军五千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663章 废黜朝鲜国王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1章 余姚林家第55章 轻松胜利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78章 各方利弊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603章 倾销地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233章 中华门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337章 继承人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80章 扶持军工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507章 津浦线开建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668章 布拉镇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433章 皇家科学院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82章 组建水师第7章 募兵买枪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269章 死城安庆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71章 扩军五千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606章 中岛佐木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308章 胜了吗?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171章 整编扩充计划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53章 东进上海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