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

面对三国领事开通南京为通商港口,商船自由进出长江的要求,林哲并没有武断的直接拒绝,尽管他从来都没有打算过答应(清末枭雄212章)。

其实开通更多的港口通商并没有什么,无非是多了个地方做生意而已,又不是说直接把港口割让给这些洋人,但是随之而来的长江通航权就不能随意给出去了。

一旦准许了,那么第二天英国人的内河炮舰就会开始在长江巡逻,届时南京这个首都就会处于洋人舰炮的射程之内,而这种情况是林哲不能忍受的。

但是纵然不答应,也不能现在就拒绝,因为这会严重的破坏和洋人的和谐关系(清末枭雄212章)。

对此林哲的打算就是先拖一拖,现在帝国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和清廷、太平天国作战上,一旦和洋人起了直接冲突,到时候打起来的话自己很难腾出手来应对这些外**队。

所以林哲的打算就是先拖着,等自己把清廷在苏北的军队主力收拾了,然后回过头来应对这些外国人。

到时候不管是谈判还是直接开战,自己都有应对之法。

至于现在嘛,不答应也不拒绝,拖着呗,反正这年头通讯交流,兵力调动需要的时间都是按照月来计算的,等英国人对自己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估计自己也完整战争准备了,到时候不管是打还是谈,才有底气。

三国领事没能得到林哲的准确答复,这在南京逗留了数天后就是返回了上海,至于他们怎么向各国汇报中华帝国的有关情况,这是林哲无法猜测的。

但是他们的到来,也是让林哲生出了警惕之心!

以往自己和这些洋人的关系虽然好,但是到来关键时刻难保他们不会对自己动刀子。

因此林哲Jude皇家陆军的扩编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加快,第六师的组建工作必须提上日程了!

三国领事离开南京不久,林哲就是诏令第六师正式开始组建工作,而编练的地方不是在浙江,也不是在南京。反而是在松江府,并专门下令优先供给第六师所需的军械。

上海那边本来就有第七师,现在第六师也在那边训练编成的话,未来上海地区就能够有一万六千人以上的皇家陆军兵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外国登陆军队也勉勉强强足够了,就算打不过,但是也能够拖延一定时间,等待自己从其他战线抽调兵力增援。

同时,林哲也是指示了海军方面。要加强训练,同时调拨了五十万圆造舰专款,让他们订购更多的战舰,采购更多的舰炮。

尽管海军方面还不知道林哲为什么大方,直接就给出了五十万圆的造舰转款,但是有钱不拿肯定不是他们的风格,拿了钱后,海军方面立即就向上海造船厂以及林德机器厂下了订单,分别是订购了两艘千吨级别的蒸汽暗轮木壳战舰,另外还订购了多艘内河炮舰。以及上述战舰所需要的舰炮。

这样一来,海军方面订购的千吨蒸汽暗轮战舰就有三艘,其中首舰苏州号已经完成了主体建造并下水,目前正在舾装中,有望在月内服役,这新订造的两艘预计明年也可以相继下水并服役。

不过就算有这三艘战舰加入,皇家海军的实力还是相当弱小,现在一共只有六艘数百吨规模的战舰,其中只有四艘可以用作远海作战,两艘受限于船型只能在近海作战。

相对于大型战舰的稀少。内河炮舰的数量倒是比较多,其中仅仅兴吴级炮舰就有十六艘,兴吴级的改进型也已经服役了六艘,另外还有六艘在建中。

此外还有两艘吨位较大有四百吨。但是专门用来内河作战的大型内河炮舰。

整体而言,发展数年的海军实力依旧非常弱小,如果和列强开战的话,估计连人家的一支分舰队都打不过。

不过林哲也没指望海军发挥多大的作用,一旦和列强交战,林哲的依仗只有陆军。至于海军只能说是一种心理安慰,有比没有强。

三国领事离开了南京,虽然引起了林哲的警惕,但是很快林哲就是把这些事放了下来,如今最重要的可不是什么和列强争夺利益,而是得先把满清汇集在苏北的大军给灭了。

“现在施清瑄他到那了?”例行每日简报上,林哲如此问石琅翼。

对于各部队的动向,石琅翼这个联合参谋部总长自然是清楚的,当即道:“目前第一军之第三师以及第十九协防师、第二十协防师已经到了蚌埠,预计三天内就能够和第一军之第一师等部汇合!”

林哲听罢点头:“这行军速度还可以!”

“第一军各部是轻装前进,没有携带太多的辎重补给,这行军速度自然要快一些!”石琅翼道:

“不过我们已经接到准确的情报,又有一支清军增援了宿迁方向,该地清军已经增至三万余,如此第一军要想顺利拿下宿迁增援淮安的话,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中华军近期往苏北方向调兵遣将,人家清军也没闲着,从数月前就开始调兵南下增援苏北,从河南,山东,直隶甚至从蒙古,东北,山西等地方都有军队过来。

苏北之淮安、宿迁这一带已经成为了磁铁石,吸引了众多的清军和中华军。

几乎每一天都有新增援的部队抵达该地区,而双方兵力的持续增加,也是让双方发生了频繁的小规模交战,而交战区域以淮安城外最多。

江苏淮安城西北方向之安东县境内,一队八百人的中华军正行走在田野上!

从穿着上来看,他们是一支很典型的混合型中华军,里头有着服饰混乱的协防军士兵,也有着身穿统一制式深蓝色军服的皇家陆军士兵。

中华军目前只有皇家陆军、皇家海军得到了统一配发的军服,而协防军的话,得分情况,几支早年建立的协防师有着统一军服,其士兵军服样式和皇家陆军有些不同,颜色以灰色为基调,裤子没有兵种颜色的分线。因为所有协防军士兵都清一色是步兵,用不着分。

至于协防军里任职的军官嘛,他们虽然是在协防师任职,但严格上来说他们是皇家陆军的军官。所以穿的是皇家陆军军官的统一军服。

但是配发统一制式深灰色军服的只限于第一到第八协防师,而今年建立的协防师,也就是第九协防师以后的十一个协防师,受限于时间和军费问题,暂时并没有大规模的普及统一制式的军服。以至于有些部队有军服,有些则是没有,被迫穿民间服饰或者干脆继续沿用前清或者太平军的军服。

也许有人说了,这沿用以往的军服会不会导致无法区分,这一点不用担心,因为凡是中华军的军人,清一色的光头或者寸头,远远看过去就能够看见一片光头,想要分不出来都难。

如今安东县境内的这一支中华军,就是嫡属于第五军之第五步兵师的一个步兵连以及嫡属于第十协防师的一个火枪营。

只见他们行走在乡间的土路上。士兵们扛着枪一步一步向前走着,两侧则是骑着马的军官们。

此时四周静悄悄的,以至于让骑在马上的几个军官都忍不住闭上了眼睛想要眯上一会。

但是很快前头就是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打破了乡间的宁静,为首的一个上尉睁开了眼睛,只见前头已经同样穿着深蓝色军服的骑兵骑着马快速而来,很快他就是驾马到了那上尉跟前道:

“报告,前方发现敌军!”

为首的上尉一听,脸上的乏意瞬间消失,当即正色道:“在那里。有多少人马?”

骑兵很快答道:“位于我们前方大约三公里,看方向应该是去安东县城的,敌军兵力约有一千五百人,其中有火枪队五百。骑队一百五十,其他皆为冷兵器部队!”

“一千五百人?这一票可以干啊,李连长,要么我们打一次?”旁边的一个中尉如此道。

李上尉却是没有立即回答,敌军有一千五百人,这并不算什么。五百手持火绳枪或者滑膛洋枪的火枪手也不足为虑。但关键的是里头还有着一百五十名骑兵,这打起来的话对方的骑兵就是极大的变数,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

不过此时又有一个少尉道:“连长,打吧,我们本来就是要去打安东县城的,如果让对方先进了城,到时候他们依托坚城死守的话,我们就很难再拿下安东县城了!”

李上尉心中盘算着得失,一时间也是很难做出决定,他这一次率军北上,是接受了命令要攻占安东县城的。

之前的情报显示,清军主力都云集在淮安城内,对淮安城周边的城池并没有部署多少兵力,因为他们也是害怕被中华军各个击破,所以主力都是囤积在淮安城内。

既然清军囤积淮安不出,中华军一时半会也拿不下淮安城,所以干脆就先清理周边地区了,这安东位于淮安城西北方向四十公里左右,清军在这里并没有驻扎多少兵力,之前也就一千多人而已。

所以军部那边就是抽调了第五师的一个步兵连,然后再调了第十协防师的一个火枪营,一共将近八百人前往安东。

但是现在前头出现了一千多人清军,而且他们也是往安东方向去的,一旦让他们提前抵达安东的话,到时候和城内敌军汇集起来,自己这边可就不好打了。

但是现在就直接追上去开战的话,未知的变化也很多,毕竟他手底下的这八百人只有对面的一半兵力,而且这八百人里头只有百人是皇家陆军士兵,其他的都是协防军士兵呢,这打起来的话李上尉可没有绝对的把握。

不过很快他就不用考虑打不打了,因为没多久前头就是出现了一队身穿清军号衣的骑兵。

他们同时被清军发现了!(。)

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91章 攻城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232章 奏折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466章 海河工业区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54章 兵指青浦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559章 句容马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43章 惨胜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624章 婆罗洲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468章 皇室资产管理处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11章 山阴陈家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44章 伤亡名单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51章 团练大臣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68章 十万两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438章 电报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44章 伤亡名单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84章 水师初成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205章 四省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