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奏折

而地方县级的各科的科员们,其薪资按照地方的不同,大约在十圆到二十圆之间,比如说商贸区的普通科员,其月薪最低的部门也有十八圆(清末枭雄232章)。

这个薪资水平已经不低了,年收入起码三百五十圆以上,足够一家老小在商贸区里居住生活,还可以请上四五个佣人,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低等的科员的收入依旧无法代表整个公务员群体的收入水平,按照组织部的定位,上到内阁的各部大臣,下到普通巡警,打更的更夫,扫大街的清洁夫子,都是‘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而庞大的公务员体系里,能够被称得上科员的,实际上并不多,以县级机构为例,一个县下属诸多科室,一个科多则十来个,少则五六个科员而已,而目前县以下尚未设立镇级、乡级等机构。

因此一整个县科员以上的公务员,顶多也就百来人而已。

而管理一个县只靠这百来人够吗?绝对不够的!

以商贸区为例,为了管理商贸区内的数十万民众,他们一个巡警处就有巡警近千人,江海巡警处也有数百人。

另外各种事业机构里也有众多公务员。

目前商贸区里,吃公家饭的的公务员八千多人!

这八千人里头,绝大部分的年收入低于一百圆,而超过三百五十圆以上的不过超过五百人,超过千圆的不过超过五十人。

商贸区这边的还好,给出的薪资在全国范围内都算高的了,哪怕是二等巡警一个月也有十圆的收入,比起那些累死累死的普通体力工人要多至少一倍以上。

但是为什么还是要贪呢?

一方面和人有关,从古至今就没人不贪的,你给他月薪五圆,他会贪,你给他月薪十块,二十块。他照样贪。

另外一方面,也是目前的帝国对吏治方面条例比较少,管理整体上比较宽松有关。

现在中华帝国新立,方方面面都非常欠缺。加上目前帝国一切都是统一九州为重,首先考虑的是军事问题,其次是如何快速的接管广大地区,相对而来对其他方面的注意力就非常少了。

现在以内阁为代表的政府体系,主要工作还是支持军方的行动。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至于吏治整顿,说实话目前还真没人关注过。

而和长期待在南京中央的官员不同,宋关前经常在上海,时常外出的他有着更多的机会去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虽然他是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这吏治工作他是无法插手的,但是宋关前依旧选择了写一封折子,身为帝国臣子,他有必要让天子知道帝国内的吏治问题有多严重。

当晚,回到栖身的官邸后。宋关前就是拿起了一支细毛笔,在铺快的纸上写了起来,他并没有用现在在帝国官场内快速流行起来的蘸墨水钢笔,而是继续用毛笔。

帝国的整个行政体系是建立在以前商贸区的行政体系下的,而商贸区的行政体系和传统的衙门甚至和西方各国的官方机构都有着极大不同,当时商贸区的行政体系极大的参考了那些洋行的行政体系,再有就是林哲的一些插手,使得目前的行政体系里,公文往来极多,而且写公文的时候不能含糊其辞。以往的时候官员报告一件事,顶多千把字而已,写的跟文言文散文似的,但是现在不行了。

公文必须用简单直白的话。同时还必须详细描述,设计的数据往往还得列表。

这来往公文多了,而且书写的字数成倍增加,人家当官的也累啊,于是乎很多人开始用洋人的蘸墨水钢笔,写起字来快得多。而且也方便。

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和宋关前这样,能写一手不俗的蝇头小楷的!

只见宋关前写出一个个蝇头小楷,他书写的速度极快,丝毫不比后世人用钢笔写字慢多少,而且写得快的同时,每一个都是字迹清晰标准。

文章的开头,他并没有用寻常公文的样式,而是用了传统的奏折格式,帝国目前并没有完善的奏折体系,来往公文一般不是直接送到林哲手上,而是送到各部门手中。

但是依旧保持了中高级官员单独向林哲上奏折的情况,而且这种奏折一般都是保密直接送到林哲手中,和满清的奏折制度比较类似。

因此宋关前在文章的开头,用的是‘外务部协办大臣,督办欧洲诸国外务,臣宋关前跪奏’接下来就是大篇关于吏治方面的内容,写到后头,还顺手弹劾了下督察院那边的不作为!

书写的时候,偶尔他还会停下笔来,然后查阅桌面上的一堆文件!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当他写完信封上的最后几个字后,把墨迹已干的奏折装进信封里,用印泥密封后,再装进一个木制的小匣子,同样亲自密封好后,这才叫进来了屋外候着着一个办事员。

“把这折子送回京师!”

办事员问:“是快马加急还是快船加急?”

宋关前却是摇了摇头:“不是加急折子,正常送就好!”

帝国内的邮政系统还是不太完善,基本上就是接受前清的邮政系统,但是并不归属政府所有,而是嫡属于统帅部之参谋部下属的车驾司管理,军方那边为了快速传递军报,不单单修整支持了内陆地区的邮政系统,同时还专门抽调蒸汽船只进行传递,这也就是所谓的快船加急,一般用于沿海、沿江地区,比如说福建那边第三军的军报就是用快船加急。

不限于军报,同时政府的公文往来也是依靠军方的驿站来传递。

驿站里自然也有三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但是这种加急传递就算是其他王朝的和平时期,那也只限于紧急军报或者重大事项发生的时候,比方说不久前施清瑄在苏北打了个打胜仗,为了报捷就用了六百里加急。

再之前统帅部那边下达命令让第一军尽快结束六安战役,增援苏北的时候,发布命令用的也是六百里加急。

而且军方传递加急军报的时候,往往只是利用驿站的设施,比如说提前准备好的马匹,但是人员一般都是由军方自身的传令兵进行。

由此可见,加急传递不是可以轻易使用的!

宋关前的这一份折子虽然说是密诏,会直接送到林哲手上,但是也没到加急的地步,用一般的公文往来速度也就够了,毕竟不差那一两天的功夫。

办事员恭敬退了出来后,就是拿着这个密封好的木匣子到了前院,然后再交给了负责公文传递的人,由于没有加急的字样,这个木匣子就和其他公文放在了一起,第二天天色还没亮,就有上海驿站的人来收发公文。

而这个木匣子就和其他几份商贸区政府,或者苏松太道又或者是上海县的公文一起上了一条海军的蒸汽运输快船后,就是在蒸汽机的隆隆声中逆江而上!

这条海军的运输快船在抵达太仓州、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等沿江的港口时,也会停下来临时进攻,不过绝对不久待,往往是不进入码头,而是停泊在码头外,岸上的人就会划着小亭靠近,然后送上一包包的信件或者包裹!

偶尔还会上下几个军人或者官员,有些是到南京办事的官员,而有几个则是前些时候被准许休假,现在要返回南京统帅部报告的军官。

这条船虽说走走停停,但实际速度比以往的帆船要快得多,即便是逆水行舟也能够达到每小时八节左右。

等到第二天的黄昏之分,就是顺利抵达了南京海军部的专用码头,那些搭顺风船的官员以及军官们下了船后,南京北城驿站的人也是从船上搬出了几件大包裹,这些包裹且不去说,而那些公文则是被两个人专门带走,很快驿站中就是连接有多人骑马而出,每个人都是背着一个小包裹,里面的自然是各种公文。

约莫两个小时后,宋关前的这封折子就是被送到了宫务厅秘书处的办公大楼!

一个秘书处的收发科员接到这个木匣子后,把它放进了其中一个房间内,而这房间内还有着类似的木匣子数十个之多。

不多时,就有三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为首的一个年约四十,后头两个要年轻一些,约莫三十岁上下!

只见为首的那中年人一边走一边道:“这应该是今天的最后一批了吧,走,哥几个手脚麻利些,把这些折子处理完了就回去了!”

后头的人答道:“如果后头没有紧急军报的话,这应该是最后的一批了!”

当下,他们三个人就是分别坐下,然后干起了一件事,啥事?拆箱子……

这些奏折个个都是装载木匣子里,他们总不能抬着大半屋子的木匣子放在林哲的案头上。

只见他们先是把一个个木匣子仔细的检查,一个匣子要过三个人的手,然后检查完了才拆封,然后把木匣子里的一封封书信拿出来,拿了书信,还仔细检查一遍,以免有所遗落。

随后,他们把这些折子统一放进一个圆盘中,然后为首的那中年人拿着这些奏折出门朝着不远处的林哲办公楼而去,而后头两人也是及时跟上。(。)

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173章 冯宝才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547章 海军技术改革第4章 扩张护院第31章 谨慎东进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143章 举旗造反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82章 组建水师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236章 腥风血雨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96章 沉默冲锋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27章 刺刀肉搏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316章 国宴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244章 线膛火炮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193章 混战皖北第150章 劝进表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34章 危机!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94章 狂傲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85章 大婚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16章 贼军来袭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24章 新军服和军衔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30章 救援长兴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