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谨慎东进

随着那两名太平军转身离去,剩下的三名太平军却是继续在远处尾随着余姚县勇营。

不过尾随了数公里后,为首的伍长就是面露惊恐之色:“不好,被清妖发现了,我们赶紧走!”

就在他们急忙跑走,准备到后头牵上马匹逃奔的时候,后方已经传来了阵阵马蹄声,那几人逃跑的时候时候转身略看,只见三名身穿深蓝色对襟单排扣上衣,镶黑边深蓝裤子,头包灰布,脚踏长筒皮靴,这服装束也许在其他人看来会觉得奇怪并分辨不出来,甚至会误认为是洋人的军队。

但是已经和余姚县勇营两次交战的这几个太平军的侦查骑兵却是知道,这些就是已经连续击败他们两次的那些清妖:余姚县勇营。

这三名太平军士兵用尽了全力奔跑,他们试图跑到自己的战马那里,然后骑上战马逃离此地,至于说留下来硬抗,那是愚蠢之极的事。

尽管他们较早发现了余姚县勇营的骑兵来袭,也是迅速转身就跑,但依旧晚了,只见那三名余姚县勇营亲卫队的骑兵快速疾驰而来,手中的马刀已经拔出并高高举起。

不用多久,冲上来的那三名亲卫队骑兵就是靠近他们,然后齐齐挥下了马刀!

数息后,那三名太平军士兵就是相继倒在了血泊中!

那三个亲卫队的骑兵中一个年约三十的骑手拔转马头,然后到了那几个人的尸体边上下了马,在尸体上略微翻了翻后后重新上马:“这几个人应该是贼军的侦骑,他们的马匹应该就在附近,把马找出来!”

不多会,他们就是从附近的一处小树林里牵出了三匹战马!

“这收获总算不错,三匹战马足以让我等在军功薄上记上一笔了!”为首的那名骑兵露出了笑容。

砍杀三名太平军士兵不算什么,余姚县勇营和太平军交战两次,击杀的敌军都一千多号人了,所以单论击杀几个敌军士兵并不算什么大的军功。

而且余姚县勇营记功也不是以什么人头数来判定的,别的军队打仗还会割首级、耳朵之类的记军功,但是余姚县勇营却是不搞这些玩意,军功由整体战果来判定。

但是现在缴获了这三匹战马却是算得上是不小的功劳,余姚县勇营里头购买的、缴获的马匹不算少,目前拥有的马匹数量已经达到将近四百多匹,但是绝大部分都是质量不怎么样的后勤用马,体型高大、壮实的乘骑用马的只有百匹都不到。

如今俘获了这三匹战马,也算是不小的功劳了!

得知大军的边缘出现了敌军的侦骑,林哲皱眉,没有想到那些太平军防备这么严密,看样子是派出了不少人一直关注自己这支部队的动向。

被人时刻知道动向自然是不妥的,当即林哲下令:“着令亲卫队扩大侦查范围,另外让第一团的第一连和第二连向左右延伸一公里保持警戒!”

尽管已经做出了扩大警戒范围的命令,但是林哲知道自己的骑兵数量过少,是很难彻底拦住敌人的侦查靠近的,对此林哲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好几百骑兵来驱赶太平军的侦骑不是。

不过此事也是让他感到了建立大规模骑兵部队的必要性,哪怕是身处南方缺乏马匹,哪怕是训练骑兵非常困难,但是骑兵的作用却是步兵、炮兵无法代替的,骑兵的冲阵、掩杀、追杀能力就不说了,仅仅是侦查上没有足够的骑兵就是不行的。

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甚至一直到一战时期,骑兵的侦查能力都是其他兵种无法代替的。

林哲也不奢望太多,只要能够建立起一个骑兵团有数百名骑兵就足以为己方的大军提供充足的侦查能力就足够了,那样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只能依赖自己的近卫力量去充当侦查力量,而且还远远不够。

尽管林哲麾下的亲卫队骑兵们已经尽力驱赶太平军的侦骑,使得太平军的侦查兵力无法靠近侦查,但是余姚县勇营全军尽出,这么大的动静根本就无法隐瞒。

余姚县勇营刚离开广德呢,林成庭就已经是得到了余姚县勇营出城的消息!

“据探,林哲已于今日午时率军离开广德,由于该部清妖对周边防范极为严密,我们目前尚未得知该部清妖具体出战人数以及详细情况,但是该部的行军方向却是向东,很明显他们是要救援长兴!”一旁的董阳红仔细的向林成庭回报着。

虽然董阳红当初在长兴惨败了一次,后来在广德的时候虽然建议李琮安保守一些,但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跟着李琮安又败了一次。连续遭遇两次战败的他原本来说应该是要背负一定的责任的。

但是奈何太平军里头对余姚县勇营有着清楚认知的人稀少,而董阳红就是那少数几个人里头最熟悉余姚县勇营的,所以他非但没有和其他广德之战里战败的将领们一样倒霉,反而是官运亨通,虽然官职没从旅帅升为师帅,但是林成庭却是把他调到了本部,领他率领军部的部分骑兵负责侦查事务。

林成庭听罢后,略微diǎn头道:“务必随时关注余姚清妖,一有变化立即禀告!”

随即即使挥挥手让董阳红下去了,而他一个人对着桌子上的简陋地图沉思了起来。

这一次他南进浙北,并且摆出了大架势要进攻长兴,大有攻克长兴后南进湖州甚至攻入浙北腹地的举动。

但实际上他自己非常清楚,目前太平军内部里困难重重,天京被围困,天京外围的太平军如今的战略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打破天京之围,然而兵力过少,短时间根本不可能攻破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

天京外围的苏南、皖南地区的太平军兵力本来就不多了,现在要说什么东进浙北根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

浙北那边虽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清军,但是绿营和旗兵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团练加起来,少说也有上万之数。

而且还冒出了余姚县勇营这支颇为怪异的团练来,这要打破浙北的防线侵入浙北腹地难度颇大,更不要说,一旦太平军汇集主力南下浙北,苏南、皖南、江西等地的清妖岂会坐视不管,必然是会抽调兵力进援浙江的。

不说别的,到时候江南大营里头只要派遣一支偏师南下,到时候就算拿下了长兴和湖州又如何,还不是会被堵住了后路,到时候等待林成庭这六千多的就是被围歼而已。

这一次林成庭南下浙北,所为的并不是大举侵入浙北地区,他的目的非常简单,首要目的就是歼灭林哲的余姚县勇营,其次的话如果能够掌控广德或者长兴自然是最好的了,至于说再大举南下就需要看后续太平天国上层大佬们的战略安排了。

说起来也有意思,尽管对彼此间的战略不太清楚甚至猜错了,但是不管是林哲还是林成庭,他们的战术意图却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不提双方主将的战术意图,且说林成庭得知林哲率军离开广德后,就是迅速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目标直指余姚县勇营。

而林哲呢,则是抱着万分谨慎的态度率军东进,同时一方面派出了侦骑侦查敌军的动向,另外一方面也是从沿途官员、士绅、百姓口中探知林成庭所部的动向。

“敌军目前已经行进到了泗安,而侦骑也是得知了消息,敌军前锋已经抵达长桥,距离长兴不过十五里!”王吕云及时的把探知的情况汇报给了林哲。

林哲听罢,把目光投向了桌面上的地图,桌子上的地图和当代军中常用的地图不同,而是一副由余姚县勇营亲自绘制的详细军用地图。

前往长兴之前,因为要行军所以林哲到处找军用地图,但是最后从官府手里拿到的几份浙北、湖州府的地图却是让他看傻了眼。

那些地图完全就是写意的山水画啊:一个城池就占了小半画面,山脉只用寥寥数笔表示,城与城之间有一条道路,写的几十里几十里之类的好的多,这种地图看个大概方向还行,但是要用来行军作战那就是扯淡了。

不得已,林哲只能是让军官、随营学堂的学生们按照汉特·威廉教授的现代地图测绘法重新测绘地图。

由于时间短暂,同时人力有限,基本上只能是测绘余姚县勇营经过的地方,而且地图都是有一块没一块的,都是一些局部地图,完整拼接起来的只有目前长兴到广德的这一带,而且还只局限在直线大约三十公里左右。

现在林哲看的就是这副由多个局部地图拼接起来的地图,范围从东边的太湖开始,一直延伸到广德,长约七十公里,但是宽度只有二十公里,主要是长兴到广德之间的开阔平原地区。

至于其他地方,目前林哲手头上还没有太多详细的军用地图,只能先用传统的老地图了。

而地图上,长兴和广德就是东西两个端diǎn,如果林成庭的主力部队是在泗安,前锋在长桥,这敌军的前锋和主力部队位面相隔的有些远了。

难道说敌人是想要拦截自己的东援?所以才把主力部队留在后头?

而自己现在距离泗安已经没有多久了,看来还得多加谨慎,看看明天敌军的主力部队是否还会继续东进!

第636章 风波起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495章 齐琳随驾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32章 大战前夕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16章 贼军来袭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82章 组建水师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391章 进城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78章 各方利弊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36章 追击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48章 厘金初显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71章 扩军五千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699章 海军军备竞赛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613章 市场和战争第316章 国宴第48章 厘金初显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24章 新军服和军衔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414章 方德嫔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76章 乱世重典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55章 轻松胜利第69章 江海关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