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兵指青浦

林哲率军东进时,和之前的大部分行军一样,沿途的州县城市依旧对过境的军队畏之如虎,经过嘉兴的时候也是没能进城,不过这些城市里的官绅们也比较上道,基本上不用余胜军开口,都会主动送出数量不等的米粮肉食犒军。

看在城内的官员主动送出大量军需补给的情况下,林哲也就懒得计较这些官员不让自己进城的事了,总不能每到一个城市开几炮恐吓他们不是。

这种事做一两次还没什么,人家dǐng多觉得你骄横了些,但是你天天搞这些,人家就得怀疑你林哲是不是真的要造反了。

而且不管怎么说,林哲的余胜军其根本盘还是在浙北,目前情况下也不能真和地方官府把关系搞的太僵硬,这对未来发展没有什么好处。

接受了嘉兴那边主动提供的大量军需后,余胜军就在嘉兴城外短暂休整了一天,然后继续东进!

于此同时,林哲也派出了骑兵连的部分人马前往苏州吴江接受许乃钊送来的战马一百多匹。

接受了这一批战马后,总算是让骑兵连的战马充裕了起来,原来的那些普通战马还给了普通军官,军官们总算不用骑着只有一米二身高或者干脆是骡子指挥作战了。

离开嘉兴府后,林哲所率的余胜军主力也算是第二次离开浙江境内!

数月前,余胜军驰援广德,离开浙江进入安徽省,那次是首次离开浙江出省作战,而这一次前往江苏反攻上海,乃是余胜军第二次出省作战了。

初入江苏松江府境内的时候,林哲还没有感受到江苏省内有太过浓厚的战争氛围,这里的百姓和浙北的大部分府县的百姓们一样,依旧安居乐业,士绅依旧沉醉在酒楼戏曲之中,彷佛百里外清军和太平军之间的战争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

然而越东进,林哲却是越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

当他抵达华亭县,也就是松江府府城的时候,城门紧闭,城头上清军旗帜林立,而当余胜军到了城下的时候,城内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这一次,林哲的余胜军倒是没有被拒绝入城,为什么?

因为余胜军可是许乃钊亲自邀请过来的援军,还指望着余胜军能够把上海周边府县的小刀会歼灭掉,夺回上海呢。

在松江府城里,林哲又是见到了黄以典,他和林哲上次见他一样,穿着马褂长袍,远远看上去就能知道,这是个幕僚书生类的人。

“林大人,你们来的可是够快啊,我还以为你们明日才能到呢!”作为许乃钊和林哲之间的直接联络人,黄以典扮演了非常多的角色,他除了要负责把银钱、马匹等给林哲外,同时也需要以许乃钊私人代表的身份充当余胜军和当地官府的融合剂。

毕竟林哲的余胜军名声不太好,炮轰湖州城的事虽然很多民众不知道,但是有心人总是知道的,许乃钊也怕找到林哲这群骄兵悍将,一个搞不好没打贼军,反倒把自己的城给炮击了。

所以在发现林哲率军抵达松江府后,黄以典第一个就是出城相迎,免的林哲做出什么炮轰松江府城的事来。

看着这个黄以典,林哲也是松了口气,今天黄以典出现在这里,那么江南大营那边承诺的后续四万两银子军费也算是有了着落。

不管什么年代,官员办事拖拉都是常事,林哲还真怕自己到了江苏后许乃钊扣着那四万两银子不给,那样的话林哲虽然也会以拖延军事行动作为报复,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从黄以典手中接过了剩下的四万两银子后,林哲心情大好,难得的在当晚参加了松江府诸多官绅举办的接风宴。

要知道当初进入湖州城的时候,他可是没搭理那些官绅们去参加什么接风宴,而今天吗,自己算得上是客兵,而且黄以典以及松江府这边的官绅还是比较上道的。

这刚进城呢,不但黄以典代表许乃钊奉上了白银四万两,松江府这边的诸多大户士绅合力筹集了白银万两以及大量米粮果蔬以及肉食送上,而松江府官府这边也是主动腾出了城内大量官舍作为余胜军驻扎所用。

这些人如此上道,林哲自然不会摆着一脸别人欠了他万八千的脸色,而是笑口常露,接风宴上,他和余胜军的几个高级军官们和松江府广大官绅可谓是吃的开心,喝的爽快。

一个是因为刚到松江就收获白银五万两以及大量军需补给而高兴,而松江府的官绅们则是看到了保住身价性命的希望。

要知道上海那边的小刀会起义以来,已经到处出兵,先后攻克了上海周边多县,兵锋已经遍布松江各县,临近的太仓州、苏州府也是出现了小刀会的小股部队。

随着松江华亭北部的青浦县被攻克后,据传小刀会已经磨拳搽掌准备进攻华亭这个松江府首县,彻底拿下松江府城。

这大半个月来,松江府的官员以及士绅们都是在惊慌中度日,一些害怕的人有些逃亡英租界,也有些人逃亡临近的浙江嘉兴府。

偏偏江南大营的清军迟迟不来,而且根据一些消息灵通的人说,许乃钊从江南大营抽调东进的兵力也不过几千人,而且都是残兵偏师,这能不能打过小刀会还两说。

这种情况下,余胜军大举进入松江府,这让无数的松江官绅彷佛抓到了救命草一样,这余胜军过去数月在浙北地区先后和太平军交战多次,而且都是大胜而归,这事兴许普通民众不知道,但是在江南地区的官员和士绅阶层里却是广为流传。

尤其是在咸丰帝授林哲为浙江省团练协办大臣后,就更是让诸多人知道,浙江那边出了一个林哲,出了一支余胜军。

在当代国内无数团练中,余胜军已经依靠自己的战功闯出了一番名头!

当代国内的团练其实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也只是在今年年初开始创立湘勇,随后一直窝在湘潭练兵,一直到六月份江西南昌危急的时候才派出一部分兵力驰援南昌,这也是湘军的首战。

所以说,余胜军和湘军的成军时间,参战时间其实是差不多的,不过湘军的主导人是曾国藩,他虽然只是个湖南团练帮办大臣,和林哲这个浙江团练协办大臣差不多,但人家之前可是堂堂进士出身,官居兵部右侍郎,正二品高官,在湖南搞团练所获得的支援是林哲无法比拟。

所以两者虽然成军、参战的时间差不多,不过湘军的发展要快得多,如今已经兵力快要破万,历史上到明年曾国藩正式率军东征,湘军兵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万七千人之多。

不管是人数多的湘军,还是兵力略少的余胜军,这两支军队在当代中国,也是仅有两支可以上阵和太平军打仗的地方团练了。

目前清军和太平军的战争,实际上主力还是依靠那些腐朽不堪的绿营兵以及八旗,依靠这些兵力也能能建立江南、江北大营围困天京,并把太平军的先后两支北伐军都干掉,是一件非常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当代国内仅有两支能上阵打仗的地方团练之一余胜军到了松江,再参考余胜军的以往战绩,自然是让松江府的官绅们生出了希望。

保住身家性命的希望,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爽快的掏钱,直接奉上白银万两以及大量的粮草。

这要是放在了平日里,要想让他们拿出这么多钱来,除非林哲让士兵直接端着枪去抢!

接风宴后,黄以典随同林哲回到了余胜军军部的临时驻地内!

“林大人,根据当初贵我双方的约定,我家抚台大人日前已经率军三千进抵昆山,并分兵一千前往嘉定尝试夺回改城,奈何贼军人多势众,我军偏师不得不从嘉定饮恨而回。下一步,我家大人还将继续向江南大营请求增援,同时严防死守,决不让贼军进犯苏州一步!”

黄以典说罢后,林哲有些无语,许乃钊率领三千大军东援还拿不回区区一个嘉定,而让他更无语的是,看样子这许乃钊作用三千兵力,竟然还打算后续当缩头乌龟。

林哲对许乃钊所率领的军队或者其他清军都没管辖权,同时林哲来江苏作战,本来就没打算过这些所谓的友军能够帮到自己,只要别一旁添乱就行了。

此番要夺回上海,林哲非常清楚,依靠的只有自己麾下的那一千多名余胜军将士,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清军都是不可靠的。

所以他道:“既然贼军势力大,为防贼军窜向苏州,许抚台那边压力极大,严防死守苏州自然也是应当的。”

“而我军预计在府城休整两日后,后日北上青浦,先把青浦夺回来,这样才能解决后续东进上海之忧!届时还望许抚台那边能够多多劳心,防备好嘉定之敌!”

林哲并没有要求什么许乃钊配合他作战的,他也知道这要求没有什么用,要是清军有主动出击的勇气,历史上他们早就夺回上海了,那里还用等到两年后啊。

“这个自然,嘉定那边贼军虽然不少,但是我们势必把他们拦下来,断然不会让一个嘉定贼军南援青浦!”黄以典信誓旦旦的如此保证着。

余胜军在松江府城休整两日后就是再一次开拔,这一次他们没有直接东进,而是转道北上,目标直指青浦县城!

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274章 应对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556章 全球海军的变革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643章 方家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779章 立储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17章 长兴初战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78章 各方利弊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2章 土匪危机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90章 骑兵出击第441章 铁甲舰第11章 山阴陈家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391章 进城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592章 作秀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68章 十万两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462章 隆丰收购案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664章 汉化改革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