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一次参战

(求收藏,求推荐)

不过姜珝也知道,李牧未必会执行自己的第二策。

太险了。

八万大军每日消耗多少粮草?一旦大军深入敌后,若是粮草供应不上,全军都将陷入死地。

虽然姜珝也说过,以燕国其他城池之粮供应赵军,但若是其他城池无粮呢?

若是由姜珝指挥八万赵军,姜珝甚至会纵兵抢粮,只要此战灭燕,再以燕国的存粮弥补那些百姓即可。

但李牧不是姜珝,李牧绝对不会纵兵抢粮。所以这第二策,在李牧看来太过危险。如今赵国胜利在望,接下来只需要稳扎稳打,便可迫使燕国割地,完全没必要兵行险招。

不过姜珝的第一策疲兵之计,却颇符合李牧的心意。

“来人,擂鼓聚将!”李牧大喝道。

不多时,李牧麾下各位将领齐聚李牧营帐,见人已到齐,李牧转头看向姜珝,道:“珝儿,将你的疲兵之计详细说来。”

“是,将军!”姜珝恭敬行礼,随后转身面对营中诸将,讲解道:“如今燕国集五万兵力死守,看似牢不可破,但燕国如今早已兵无战心,士兵疲惫不堪。”

“而我军如今气势正盛,将士们都想杀敌建功,虽然强攻伤亡太大,但我军完全可以以优势兵力拖垮燕军。”

“将我军八万兵马分为四路,每路兵马两万,四路兵马日夜不停,轮流攻打此城西门。当然,我军并非是真的攻城,只是不断骚扰燕军,让燕军不得安宁。”

“时间一久,等燕军精疲力尽之时,我军便可集合优势兵力强攻,一战而破。”

“恩!”李牧点点头,随后目光扫视诸将,沉声道:“诸位畅所欲言,此计可否执行?”

其实李牧心中已有打算,只是姜珝的疲兵之计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善,这就需要集合众人之智,补足计策中的不足之处。

“将军,末将认为此法可行。但城内毕竟还有五万燕军,我们可以轮流休息,燕军同样也可以轮流休息。”司马尚这时上前说道:“我军攻城本就处于劣势,只以两万兵马扰敌,一旦燕军识破此计,也必定会分兵休息。”

“所以末将认为,我们可以将八万兵力分为两组,每组四万人,同时攻打南、西、北三处城门,三个时辰换一次班。一旦燕军不堪其扰,露出败像,我军便可集合一路四万兵力总攻一处城门。”

“好!”李牧大声赞扬,拍板道:“那各位下去便依计行事,三日内破城。”

“得令!”

“珝儿,此战若胜,本将便给你记上一功。”李牧看着姜珝,笑道。

“多谢将军。”姜珝大喜道。

八万大军,整整调配了一个时辰,才分兵完毕。

姜珝和麾下的五百长枪兵被分在第一路四万人的队伍中,领兵的将军是李牧。在李牧的调配下,两万兵力骚扰西城门,一万兵力骚扰南城门,另外一万兵力骚扰北城门。

姜珝被李牧带着身边,负责西城门的战事。

见到李牧率领大军攻城,城头上的燕军恐慌不已,无数燕军走上城头,数名身披铠甲的燕军将领一边指挥城防,一边商讨对敌之策。

“这李牧难道疯了不成,他这是要强攻吗?”

“哼!就算他李牧号称军阵之神,但若要强攻我军城池,也要崩碎他的牙齿。”

“这李牧也太小看我等了,以四万大军攻打我军五万人驻守的城池,简直是异想天开。”

燕军诸将虽然口中嘲讽,但从他们眼神中的惊慌不难看出,他们对于李牧的惧怕。

口中占些便宜,也不过是想提升一些燕军的士气罢了。

“擂鼓!攻城!”

随着李牧一声令下,数千弓箭手在盾牌兵的掩护下上前,无数的箭矢如瓢泼大雨般洒向城头,压制的燕军不敢冒头。

几轮弓箭齐射后,攻城车、云梯、破城锤在弓箭手的掩护下被士兵们推向城楼。

燕军也开始反击,巨石、滚木、弓箭齐射,不断抵挡赵军的进攻。

眼看战事即将陷入焦灼,李牧大手一挥,道:“鸣金!”

当!

一声清脆的响声响彻战场,攻城的士兵开始有序撤退,没多久便撤回赵军阵中。

“再攻!”李牧继续下令道。

“三队,四队,抢占城头。”

姜珝麾下的五百长枪兵与另外五百盾牌手便是隶属于三队,两队人马共两千人,在两名校尉的指挥下冲向城门。

这是姜珝第一次亲身参与到古代的大型战争中,双方数万人马会战于城下,看得人不禁热血沸腾。

但是很快,姜珝便没有了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赵军虽是佯攻,而且攻城兵还有盾牌的保护。但燕军占据城池之利,又有巨石、滚木等守城器械,赵军也难免会出现伤亡。

而这些人,都是因为姜珝的一个计策,才死在城门之下。

姜珝虽然不会出现后悔、自责之类的狗血情绪,但眼看着赵军不断出现伤亡,心里也难受的紧。

来自于和平年代,这还是姜珝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大的伤亡。

虽然,这只是几十人的伤亡。

但对姜珝来说,也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

姜珝带着五百长枪兵与五百盾牌手配合攻城,就亲眼见到一支羽箭飞来,射在姜珝身边的一名士兵身上。

姜珝有心呼喊,但所有士兵对此都视而不见,连年的战争让他们的神经早已麻木,见惯了战友的死亡,次数多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波动。

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听命行事有一口饭吃,战后侥幸活下来,能继续快活几年便是几年。

这就是战争啊!

姜珝很快便调整好心态,既然来到战国时期,有些事情,就必须要强迫自己适应。

战场之上,可不是伤感的地方。

姜珝冲锋在前,很快便冲到了城墙之下,早有士兵搭建好云梯,姜珝顺着云梯往上爬,凭借轻功不断的躲避来自城头上燕军投下来的滚木巨石。

当先攻上城楼,姜珝一剑刺穿了一名燕军的咽喉,随后一脚将其踹飞,挡住几名攻上来的燕军,给其他赵军腾出空地。

“杀!”

城头上杀喊声冲天,姜珝最初还能凭着高深精妙的剑法对敌,但时间一久,就只剩下麻木的挥剑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二十七章 威胁第四百四十八章 嬴政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义的强盗第二十章 所谓臣子(求推荐)第四十一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六百四十一章 无法化解的矛盾第二百九十一章 马屁功夫第三百三十九章 阴云笼罩第四百三十八章 大胜匈奴第八十章 农家田光第四百二十七章 建设代县的计划第四百五十一章 姜珝与吕不韦是同宗!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的儿媳妇第一百零五章 关于姜珝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弈第四百八十一章 黑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阴阳惑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命数之说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战之前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牧相护第一百二十章 一时兴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建设代县的计划第四十三章 调兵之令第一百一十九章 闲棋第一百二十五章 司徒万里第三百二十五章 赵王有点懵第四百五十八章 借刀杀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纵论天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明暗之间第六百三十一章 咸阳第一百一十二章 鬼谷卫庄第五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布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吓死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易容与跟踪第四百零八章 添一把火第七十三章 军事部署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牧不死,赵国不宁第四百四十三章 军情战报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术第二百零七章 养寇自重?第三百二十六章 议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野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示威?第六百一十六章 火烧死亡塔第五百二十章 弃车保帅第三百四十四章 春平君之谋第三百九十三章 内耗第四十六章 请叫我侯爷第二百二十章 悲剧的一生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火第七十八章 镇守边关第四百一十八章 战争可以解决一切第三百二十三章 半月之下第七十三章 军事部署第二百二十七章 威胁第三百零九章 离间流沙第八十四章 交易平台第六百五十五章 老娘怎么知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强的力量第十八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水军之战第四百八十七章 王翦第二十四章 新兵与筹划第二十四章 新兵与筹划第九十二章 结盟第五百一十三章 已经天下无敌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年以后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年的信任第二百七十六章 倦鸟归林第二百零四章 再见紫女第六十四章 五国伐秦第三百八十四章 忘恩负义第六百五十八章 嬴政……废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布置计划第二百三十六章 家大业大第六百一十二章 作为王翦的对手第一百零一章 成蟜之乱第三百九十四章 会见白亦非第四百零三章 围杀姬无夜第五十一章 合纵之始第一百七十八章 背后一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郑国鬼兵不曾偷第九章 进入军营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明正大第二百六十二章 嬴政之谋第四百一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二十章 一时兴起第八十八章 臣子与王权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一十二章 杀局渐起第五百八十八章 执念第九十一章 英雄迟暮第二百八十九章 商业与军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五十七章 故布疑阵第六百二十一章 交锋第五百七十三章 刺杀姜珝第五百九十一章 更改王命第五百八十九张 邯郸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