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四平讲课充满了奇遇——去程因为高速公路塞车导致误机,飞奔到登机口途中居然颠断了双肩背的背带扣(想想大夏天Bra带断裂还要狂奔的女孩子的尴尬吧),飞到长春再转到四平已经是次日凌晨了;回程则晚点四个小时起飞、中途经停青岛又延误了八个小时!
但总算有机会游览这个英雄的城市,不虚此行!
四平目前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340万,历史很长,春秋战国时归燕国管辖,近现代则以解放战争期间在此发生的四次战役而著称,统计表明在这些战斗中,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占到整个东北的一半(国军包括五大主力之二的新一军、新六军,解放军则主要是林彪部队的老底子:八路军115师,可见双方的重视程度)。四次血战下来,共产党方面牺牲近两万,占整个东北解放战争期间牺牲的五分之二,包括师长1人、团级干部72人、营级干部183人。1992年重修烈士陵园移骨时,突然天降大雨,特地赶来的洪学智老将军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四平之所以成为国共争夺的焦点,是因为四平处于东北地区的中心,是交通枢纽(两条铁路在这里垂直交叉,四平西北向到齐齐哈尔、东北向到长春哈尔滨、东南向到通化、西南向到沈阳锦州然后进关),此外四平地区是东北重要的粮食产地,而且四平和长春之间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四平丢失就是长春丢失、就是哈尔滨被威胁、甚至就是共产党只能打游击甚至退到苏联朝鲜、然后东北的国民党主力就可以倚靠东北工业基地进关作战,战局就会出现重大改变。当时国民党军队被美国海空力量从西南运到东北、沿渤海登陆,进攻方向刚好是东北向、四平自然是攻防争夺的焦点,因此四平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东北战局,甚至有战史研究认为四平之战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是国民党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唯一胜机!
四次四平之战概况:
一战四平:四平解放战。1946年3月15日战斗打响,3月17日结束;背景是1946年1月苏军回国,四平移交给国民党**,国民党党政人员进驻四平、网罗了一帮前日伪人员和土匪维持局面,等待国军大部队到来(国军远在西南,进入东北是日本投降后的三个月了、共产党军队则是8月就开赴东北,加上抗联的老底子、轻松控制东北的绝大部分,那些捧国军抗日的人醒醒),解放军(当时叫东北民主联军)轻松拿下四平;
二战四平:四平保卫战,1946年4月18日战斗打响,5月18日结束;背景是大量国军开始进入东北,国共双方要划分势力范围、变大边谈、美国从中调停拉偏架,为了在谈判桌上有底气,双方拼命争夺四平,毛主席指示将四平化作马德里(马德里之战发生在十年前的西班牙内战、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典型城市攻防战),恶战三十天后,解放军撤出四平、一口气退到松花江北、哈尔滨都几乎要丢了,溃散、逃兵自不用说,甚至林彪的行李都装上马车要继续跑路了,好在国军强弩之末、无力再进,蒋介石也要向美国爸爸表演和平诚意,于是国军的追击在距离哈尔滨100公里处停止,解放军终于获得了喘息之机;
三战四平:四平攻坚战。1947年6月11日战斗打响,6月30日结束;陈明仁此战表现突出(此人杀日军、打解放军的战绩远远高于张灵甫,而果粉们目前拼命舔张灵甫,无非是张被击毙、陈起义投共而已。果粉的价值观是啥,由此可知)。战斗中解放军突入城区后继乏力,主动撤出战斗。虽然未达到解放四平的目的,但由此积累的城市攻坚战经验让锦州、天津等地的战斗变得更加容易。国军的战斗也颇有亮点——在争夺横跨铁路的天桥时,国军洒下大量黄豆,解放军站立不稳、被大量杀伤,还真是撒豆成兵;
四战四平:四平收复战。1948年3月4日开始外围战斗,3月12日开始总攻,3月13日结束,四平解放,总攻耗时23小时,和之前的战斗判若云泥。这场战斗发生在一战四平整整两年后,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国军也不复刚刚进入东北的威风,失败是必然的了。这场战斗是解放军冬季攻势的收尾、也是辽沈战役的前哨战!
前前后后四次四平之战,对东北战局影响深远、对全国战局也颇有影响,加之其中有解放军战史上罕见的失败(其实这是因为解放军对自己要求严格,放在别的军队、尤其是国军那里,充其量是个转进、搞不好还是个胜仗),所以小小的四平很有看头。
这次从深圳经长春到四平,下了火车已经是深夜,只能看到昏黄的火车站牌子,一看地图,酒店步行可到,干脆走过去,结果高德地图居然标错了方向,绕了一大圈才到,顺便好好走走东北的夜路——1994年毕业后曾经在沈阳出长差,对东北很有感情!
到四平少不了看战役纪念馆,客户领导很客气,担心我下课后来不及,特地打电话请纪念馆留工作人员等我,所以这次可算是享受了一把VIP待遇。
四平战役纪念馆坐落在市中心的西北方向,和英雄广场是一体的,旁边还有一座日式二层小楼,是当年的指挥所——
以下是展厅入口和毛主席指示化四平为马德里的著名电报——
以下是纪念馆对四次战役的介绍展板主体——
兵民乃胜利之本,以下展品反映了支前和参军立功的场景——
部分烈士英容和东北解放纪念章——
展现激烈战斗的全景油画。视角是城南向城北,画中央烈火浓烟旁边就是那座著名的撒豆成兵的天桥——
油画中的战斗细节描述,看方位是火车站东南方向——
出得馆来,天色渐晚,广场上慢慢热闹起来,秧歌、旱冰、广场舞、交谊舞、二人转、唱戏吊嗓、儿童游戏、遛狗玩鹰……反正该有的都有。华灯初上,人约黄昏,旁边是寂静的战役纪念馆,此情此景,当然想起那句似乎是程式化的语言: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虽显老旧、但平实之中见深情。烈士们安息!
从英雄广场朝火车站走,几百米后就是烈士纪念塔,白天从火车站出来,第一眼就能看到,因此成为四平的地标。
纪念碑题词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门口楹联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个设计很好,很适合四平!
第二天下课后到长春、飞回深圳。
白天的一些街景随拍——
这是四平新的地标,位于四平东站(高铁站),似乎有世博会中国馆的影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军歌中唱道“四战四平街,威名全国扬,四战四平街,威名全国扬,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坚强,跟着英明的毛主席,嘿!勇猛地向前进!”这首军歌我唱了近50年,十一前夕,终于来到了四平。中国有两座英雄城,一座是南昌,一座是四平。
四平为吉林省第三大城市,位于东北中部、吉林省的西南部、东辽河下游,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的交界处。
四平是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京哈、平齐、四梅铁路以及哈大高速铁路在市区交汇,京哈、集通、大广、长深、长营、铁朝(京四)高速公路以及102、303国道在市区穿越,四平火车站是全国十八大编组车站之一。
四平成为一座“英雄城”是由于解放战争的四平四次作战(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当时,国共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总计作战时间长达63天。四平每次作战的得失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着国共双方在东北的全局性战略得失,因此,双方不惜投入精兵良将,鼎力相夺,攻守进退,互有胜负。四平几易其手。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之战中,以总计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6万8千余人,最终掌控了战略要地四平。
据说三战四平后,四平街尸臭令人作呕,国民党中央社派来采访胜利的记者团来后,中午吃饭因为全城的尸臭而无人能下咽,倒是不少人在拼命干呕,记者团当天便返回了,四平为此落下血城尸城之名。四战四平街,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用鲜血与生命书写了辉煌历史,使其成为关东大地的历史名篇。
***(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是四战四平的绝对主力,特别是在1947年6月三战四平、1948年2月四战四平中,林彪均命1纵(***前身)司令员李天佑、政委万毅负责攻城指挥,且用1纵(***前身)担负主要突击任务,为解放四平立下了不朽功绩。
1995年我国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喋血四平》,反映了解放战争中最惨烈和悲壮的篇章!是继三大战役后的又一部战争力作,惊心动魄的四战四平,以其惨烈和悲壮在人们心中激起久久的回响;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以其特殊的战略意义,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册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篇章。
2009年,为庆祝建国60周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和电影频道联合拍摄《李天佑血战四平》公映。李天佑曾任38军第一任军长,该片通过众多平凡英雄们的牺牲与奉献,展示了我军将士敢打敢拼,勇敢无畏、能打大仗、硬仗的优良作风,再现了战争中人性闪光的瞬间,反映出共和国开创者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情怀。
四平战役纪念馆
来到四平,主要是为了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
四平纪念馆前的英雄广场
英雄广场赋
英雄广场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英雄广场的浑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