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师北疆变

汴梁城西官道三里亭,一群人正在清扫亭内灰尘,同往十来丈外的土路上也有人端着清水泼洒道地面。

陈佑负手立在官道旁,目光看向西边,一刻也不移开。

他身边是一个浑身裹在冬衣中、只露出一张脸的白面汉子。

那汉子陪着陈佑在这正午的阳光下站了一阵,突然笑道:“在这日头下站久了还有些热啊!”

陈佑轻轻一笑:“令歌要不回马车内等着?”

原来站在他身边的这人正是内侍省新任内侍童谣,由于他乃是官家潜邸旧人,如今同仅剩的一位内侍监林盛保对掌文武,在宫内也算是炙手可热。

一个陈佑、一个童谣,需要他们迎接的人身份呼之欲出,除了当朝帝师冯道之外再无他人!

听到陈佑的话,童谣却摇头道:“将明你能站得住,某又怎会站不住?”

他俩这称呼倒是亲近许多。

陈佑哈哈一笑,不再说话。

过不多时,亭子打扫干净,周围也围上了布幔,亭内升起火炉,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冯道一行人抵达了。

这次来的不仅仅是冯道一个,还有宋敏贞、胡承约等秦王幕僚。

秦王登基,这些原本在锦官府任职的幕僚自然要回京任职,现在锦官府就只剩王朴了。

王朴现在以少尹身份知锦官府军政事,除了维持赵元昌在蜀地的基本盘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照看怀孕六个月不便远行的皇后卢金婵。

十多日前跟着册立皇后的诏命一同前往蜀地的就有太医院的一干妇科圣手,这帝后分居的日子估计还长着呢!

说回宋敏贞等人,他们在锦官府,收到消息比较迟,但是走得急。

一行人顺江而下,到江陵之后转陆路急奔开封,在半路追上了年龄大走得慢的冯道,也就两路并作一路,结伴同行。

正等着,城内突然有一骑奔来。

陈佑听到马蹄声后扭头看去,不由皱起眉毛。

只有一人,且无驿使旗帜,自然不可能是驿使。

“路边烟尘大,我等朝边上走走。”

陈佑这句话刚说完,就听飞奔的骑手喊道:“前头可是陈承旨?”

听得这话,陈佑眉头一挑,停住脚步道:“正是陈某!”

一问一答之间,那骑手很快就到了陈佑面前两三丈处。

勒马、翻身、行礼,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战马还在嘶鸣,烟尘尚未平息,就听那骑手道:“启禀承旨!北疆急报:契丹攻北燕!”

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乍听此言,陈佑呼吸顿了一下,之后才凝神问道:“可是官家或者相公召我?”

“官家言承旨接了冯相公之后立刻入宫觐见!”

“我知道了。”陈佑点点头,“你且回去复命吧。”

“是!”

那骑手干脆应下,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目送骑手远去,陈佑和童谣对视一眼,摇头叹息道:“这就是乱世啊!”

好在两人没感叹多久,西边官道上就出现了一队车队。

马车辚辚,车队很快就到了跟前,正是冯道一行人。

一青衣健仆扶着冯道下了马车,陈佑连忙长揖到地:“弟子陈佑拜见冯师!”

许久未见,冯道又老了些,也不知是冷得还是累得,此时他脸色有些苍白。

不过见了陈佑,他还是很高兴,满脸笑容地扶起陈佑:“难得将明你来接我!”

陈佑嘿嘿一笑:“老师到来,弟子怎能不亲迎?”

冯道拍了拍陈佑胳膊,显然十分满意。

接替那健仆扶住冯道,陈佑这才得空向宋敏贞等人打招呼。

等童谣代表赵元昌见礼之后,陈佑便将一众人等迎到三里亭中。

早在马车停下之时,刘河就指挥着一众仆役摆上了一桌子菜肴。

此时众人解巾脱帽围坐桌边,就有那仆役将早已温好的酒水倒上。

陈佑这才满是歉意地开口道:“冯师,方正先生,这接风之宴本当吃它个一两刻,只是刚刚官家遣人来催促我等入宫,只能随便尝两口了。”

听到陈佑这么说,冯道面色稍稍严肃:“可是有甚变故?”

宋敏贞等人皆是竖起耳朵看向陈佑。

“好叫冯师知晓,契丹进攻北燕了。”

“竟是此事!”冯道点点头。

陈佑一边吃酒,一边将京中之事告知几人,好让他们心中有底。

待陈佑说完,这短暂的酒宴就算结束了。

冯道在汴梁有宅子,而宋敏贞等人在找到住处之前就先住在秦王府。

这一干护卫仆役自行前往各人住所,陈佑童谣则带着众人一同前往皇宫。

很快就到了简贤讲武殿,殿内除了皇帝赵元昌之外,六相公皆在。

见冯道进来,六相公皆是起身拱手道:“冯公!”

冯道拱手回礼,走到殿中,带领陈佑等人长揖:“秦王傅臣道参见陛下,恭问陛下圣安。”

“朕躬安。”

赵元昌受了一礼,紧接着回礼道:“冯师且坐。”

立刻有宦官搬了一把椅子摆在首相刘明上手,冯道走过去,施施然坐下。

陈佑也坐到郑志康下手,看着冯道这比首相还威风的待遇啧啧称羡。

赵元昌看了一眼陈佑,转向冯道问道:“想来陈卿已经告知冯师那契丹攻燕之事,不知冯师是何想法?”

陈佑连忙竖起耳朵仔细听。

正当他以为冯道会说出什么精妙之言时,却听冯道说:“臣久在荆南,对这北边军事不甚了解,陛下这是问错人了。”

陈佑一愣,抬眼看去,赵元昌也有些发愣。

只听冯道又言:“如今之际,当以中枢两府相公、北疆将帅之言为重。”

这句话一出,陈佑分明看到殿内那六相公全都面露满意之色,顿时了然于胸。

这些相公们对冯道尊敬是一回事,权力之争又是另一回事,没人想自己头上又多一个人。

赵元昌也不是那等蠢笨之人,眼珠一转就明白了冯道的意思,当即自嘲道:“却是我心急了。”

说着,敲了敲桌子:“既然如此,就按诸相公所言,镇之以静便是。”

几位相公立刻拱手道:“陛下圣明!”

“北边军情不可松懈,此事还需枢密院多多费心。”

“臣等遵命!”陈佑连忙跟着三位枢密应下。

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一)第六百十六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五)第九十四章战地黄花分外香第六十三章留守监国风将起(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二十四章虚职酬功忠为首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九)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十七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五)有些话,不吐不快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三)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五)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时变(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论道德第六百九十五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书院之内真理存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二十八章议定诸事行忠义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百九十章 一时之法亦须重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六)第745章 大人虎变曰文炳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九)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乱三国动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五百十五章 诸相公议治江南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尔等当为好工具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旧人只听新人笑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议政定官途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七)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五百章 局势有变使者来(一)第四十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三)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六)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属何方第十四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二)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镜首战得胜第四百六章 陈将明诉苦求助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阴私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四)第七十八章未雨绸缪布耳目第二十五章商议军机或可用第五百三十章 师友侍读何人佳第四十五章灭国之功尚不足?第六百九十七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五)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四)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独怆然第四百八十六章 浅水亦有乱流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献民献疆蜀国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