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六)

陈佑动作一顿,咽下口中食物,放下筷子看向卢云华,略带着疑惑问道:“二娘子为何这么问?”

卢云华也放下碗筷,拿起一旁润湿的布巾轻轻擦了擦嘴角,这才缓缓道:“听说宫内已经安排了人来洛阳布置皇宫,想来年后官家就要移驾洛阳了吧?”

“嗯,各部寺监卫都已经安排人来整修官衙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开衙之前就会开始转到洛阳来。”

这一次迁都,实际上要持续半年时间。

先是将作监、都水监这类在国政上没有太多参与感的部门整体搬迁,这些部门都有自己的工坊,转移设备重建工坊是一方面,毕竟洛阳这边有前朝留下的地方。最麻烦的是需要重新招人,在开封留下分部。

之后是其余寺府监卫,以及宫中,根据规划,要在四月之前搬迁完毕。

至于皇帝以及两府六部,现在还没确定搬迁时间。如果确定要对沈国用兵的话,要么就在战事之前,要么就在战事结束后,一边开战一边搬迁中枢可能会出乱子。

当然了,也可以直接就是皇帝带着一干中枢重臣先到洛阳,其余的人再陆陆续续迁过来,只不过赵元昌出于某种考虑没有选择这个方式。

“迁都之后洛阳就是都城所在了,中枢六部都要过来,到时候詹事却是要离开洛阳了吧?”

卢云华的声线不是很轻柔的那种,但谈论国事却很奇怪的给人一种本该如此的感觉。

说到陈佑以后的道路,卢仲彦也停下吃喝,不过相比于他妹妹的精明,他却有些不解:“将明为什么要离开洛阳?”

听了自己二哥的话,卢云华略微有些无奈地解释道:“詹事位属三品,又手握兵权,可以算得上是朝堂重臣,李参政则份属宰执手握吏部,迁都之后,翁婿两人肯定要有一个出外的。”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仔细看着陈佑。

看着卢仲彦恍然大悟的神情,陈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真的明白,还是假装明白。没去管他,朝卢云华微微点头,接过她的话头道:“确实如此,相比于岳丈,还是我离京比较合适,只不过此事还早,我还没考虑过到底要去往何处。”

半年时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与其去想那些,还不如做好眼下的事情。

卢云华继续道:“有些事还是要早做打算才好,詹事来洛阳,一为迁都,一为税改,如今两件事都要结束,也是时候换一个地方了。”

其实还有一个任务,周山书院里还有一个麻烦的武学院啊!

陈佑暗自叹息,这件事比较隐秘,卢云华不知道也很正常。

他没有说话,卢云华就继续道:“对詹事来说,最好是一旦入京就是参知政事,要做到这一点,功劳苦劳总得选一个,相对而言,河北、江陵、沿淮这三处是好去处。”

顿了顿,见陈佑没甚反应,她又接着道:“河北战事已经进入尾声,沿淮一时半会打不起来,只有江陵,明年夏就会是灭国之战。若詹事能在此立功,或可如锦官一般,为一地都监,甚至为了防备宋国而节度一军也有可能。”

听到这里,陈佑猛然挑眉:“现在不还在议战么,江陵能不能打起来还是两说吧?”

一旁卢仲彦立刻插话:“前两天大哥被任命为殿前司步军神勇军都指挥使,神勇军现在开拔前往郢州了,除了神勇军,还有其余六军,要陆续抵达江淮一带,明年夏天定会有一战的。”

枢密院和兵部无法插手殿前司的调动和人员任免,也因此殿前司的调动也没也不太被人关注,至少陈佑还没听到消息。

不过卢家也算是将门,军中有消息来源不出奇,更别说卢孟达本身也是这次调动的主角之一,各类消息一综合,推断某一场还没发生的战争也没有太难以想象。

心念及此,陈佑不由皱眉。

如果他真的就只是明面上的两个任务,现在自然要谋着去往南方,很可惜还有一个武学院要操心。

叹了口气,陈佑重新露出笑容,举杯到:“不说这些了,先喝一杯!”

卢仲彦立马举杯:“一口喝干!”

卢云华看了看陈佑和自家二哥,也端起羊乳抿了一口。

下午陈佑继续带着兄妹二人参观书院,顺带旁观学生上课。

只是,出于对兄妹二人智商的担忧,陈佑特地绕过了武学院,整个参观过程提都没提。甚至为了不让两人察觉到异样,也没特地介绍书院的构成。

毕竟是出身将门,两个人都不傻,哪怕卢仲彦也只是对政事不太敏感,若叫他们参观武学院的话,极有可能看出武学院设立的目的。

别看双方现在关系不错,但涉及利益之争,尤其是这种家族立身之本的利益之争,关系再好也没用。

回到洛阳城中,卢氏兄妹婉拒了陈佑的邀请,一同乘马车返回驿馆。

同陈佑分开之后,卢仲彦抱着手炉靠在马车壁上,随口道:“我说玉瑶,你今天说的那些,真的可行吗?陈将明的情况咱又不太了解,别害了他吧。”

卢云华温婉一笑,眼睛盯着自己手中的手炉,回答道:“家里面有些渠道。我仔细考虑过,不出意外的话这是最佳的途径。”

“好吧。”卢仲彦随即抱怨道:“不过你为甚要帮陈将明啊,有那个时间多替你哥哥我想一想啊!我也是想有朝一日能出将入相的好吧?”

“有爹爹在,你没被困在京城就不错了,老老实实听官家的话才是正理。”卢云华白了自家二哥一眼,“总归大姊生了德昭,亏不了咱们家。”

“我懂我懂,你又要说咱家要出一个宰相至少得等二三十年!”卢仲彦叹了一声,“还是将明他们好一点。”

卢云华没理会二哥,只是盯着手炉出神,良久才发出一声轻叹。

权衡利弊之下,她给陈佑的建议是最有利的,而且自家也能帮上忙。但看陈佑并不是很热心的样子,莫非有某些自己不知道的阻碍?

越想,卢云华眉头就皱得越紧,总得搞清楚才能心安啊!

第九十八章仿若汉末汉中反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总分明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旧愿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二)第五百章 局势有变使者来(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一)第十七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五)第七百十九章 开辟新路为后学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一百四章终拜师庭院问对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风(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一)第六百十七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八)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一)第四十二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二)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六)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第五十二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四)第九十二章未来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一)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师北疆变第六百二十一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五十一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九)第三百五章 空辩不若实为证(一)第九十四章战地黄花分外香第三百六十四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五)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一)第十二章举义反正须拿捏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总比困难多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后谁顾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五)第三十二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一)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十)第二百四十八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五)第六百九十章 一时之法亦须重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当稳(二)第十章大周来客夜登门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临深渊寻正途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一)第三十一章归州之行当谨慎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五)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当头乱接踵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一)第二百八十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二)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识大局治安创收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六百十七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四)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三百六十四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五)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二)第二百一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六)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驾非监国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