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势如破竹征淮南

在一旁看着他们三言两语就商讨完毕,一直被忽视没机会插话的陆先生走到李成身后,犹豫道:“李将军,这周国似乎不准备给我们提供帮助啊。”

李成看向陆先生,咧嘴笑道:“这得问陆先生你是怎么和周国联系的了。”

这笑容很冷,陆先生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干笑着答道:“或是此人不通军务,在下想法子问一问。”

李成斜睨他一眼,迈步朝外走去:“你最好快一些,宋军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待他走远,站在原地的陆先生抻着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嘟囔一声:“神气什么,这还没继承家业呢!”

要不是李成捣乱,陆先生自己一定会同这个鞠主事说清楚协助配合的事情,就没必要再跑一趟了。可惜被李成插了一脚,到最后劳累的是陆先生,背锅的也是他。

陆先生心中牢骚太甚不必过多理会,开局十分成功的周军已经先后拿下寿春、下蔡、钟离、徐城等地,周军水师正沿淮东去,准备一路拿下濠泗楚海等州,之后沿漕渠南下直抵江都府。

漕渠就是古之邗沟,由于隋时疏通漕运将入淮口改到山阳县,所以又称为山阳渎。这一条人工运河,太平时节用作漕运有利民生,在这战争年代,正好可以用来运兵。

只不过漕渠毕竟一百多年没有整体疏通过,如果不想被堵在河面上,就得动作迅速,是以安淮军现在是拿下一座关闸之后就立刻赶往下一处关闸。

与此同时,淮水两岸所能征收到的船只全部被周军征用,这段时间淮水上往来舟楫不绝、帆影重重,周军将士在船只的运输下遍布淮水两岸重镇。

寿春城内府衙,周帝赵元昌并一干谋士围在地图前比划讨论接下来的战略计划。

这些谋士有宋敏贞这般随侍身边的文学谏讽之臣,也有闻克这般供职枢密的知兵之士,当然更少不了蒋树这等领兵之人。

大体方略在出兵之前就已确定,他们现在做的只不过是根据现实情况修改计划。

由于周国早早开始编练淮水水军,是以这次征淮南不像历史上周世宗那般要分两次。水军清扫宋国淮水水师和沿淮重镇,陆地上又有江都府白崇文牵制宋国江宁府,周国在这次淮南之战中可谓是势如破竹。

讨论一阵,众人觉得没必要太过于保守,有白崇文在身侧,江宁府根本不可能放心出兵江北,周军在淮南江北之地基本上不会遇到宋军大部队,完全可以分兵夺取各处关隘。

基调既已定下,赵元昌便没有太多犹豫,立刻下令各军分兵取庐、滁、楚、泰等州以及建武军,水军不必恋战,迅速赶往江都府,寻机渡江夺下润州或者江阴军。

若是操作得当,或许可以一战平定宋国。

驱散诸谋士,赵元昌站在府衙大堂,负手低头看着地图,赵元昌心生豪气。

还是皇子之时灭蜀开疆,登基为帝之后灭宋拓土,只要灭了宋国,吴越以及南沈遗留归附周国只在旬日。

到了那时,一统中原的周国就能尽起中原之兵,将辽人驱逐出汉家故地,他赵元昌,将是唐宗之后又一个天下共尊的天子!

想到激动之处,他呼吸不由急促,一口气呛进嗓子,连连咳嗽不已。

身边侍候的宦官张得钧连忙跑上来扶住他,嘴里喊着:“快拿温热水来!”

“无事。”赵元昌咳了一阵就恢复正常了,只是喘气声依然有些粗重。

“德钧。”他直起身来,呼唤一声。

扶着他的张德钧连忙应道:“小的在这。”

“你去,把苏凤羽、简宏彦,还有耿石,都叫过来。”

“是。”张德钧答应一声,一路小跑着离开。

如今战事顺利,他也可以放心让讲武堂生员历练了。简宏彦和耿石,一个在殿前司,一个在侍卫亲军,两处皆是精兵,有他们安排,不至于叫讲武堂的这些生员白白送死。

然而苏凤羽三人还没到,就听到了武德副使康昇求见的消息。

赵元昌令人扯掉地图,端坐到主位上,这才让人放康昇进来。

少顷,一个三十多岁,留着短须,身着蓝灰色常服的康昇大步走进大堂,一进门立马站定长揖:“奉车都尉,武德副使,臣康昇,参见陛下!”

康昇不是宦官,虽然现在的武德司是宦官主导,但康昇是一个功能齐全的人,而且武德司成员也大多是正常人。就跟明朝的东厂一般,宦官只是领导,干活的大都是从外面招的人。

奉车都尉掌驭副车,康昇能得这么给官职,显然也属于官家亲信。

只不过一个负责谍报工作的臣子突然跑来求见,有坏事的可能性更大,是以赵元昌脸色比较严肃:“康卿突然前来,可是有什么大事?”

“正是。”康昇从怀里取出一叠纸弯腰举过头顶,“燕国急信,辽军已经破古北口。”

赵元昌身体不由自主地突然一挺,随即是以身边宦官将纸接过来。

展开一看,果然说的此事,比康昇的话要详细一些,但也详细不到哪里去。

从燕国传回来的消息,只知道辽国要攻燕,目前已经破了古北口,燕国现在比较乱,没有发起有效的抵抗。

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仔细看了两遍,赵元昌将纸张放下,又问道:“目前是个什么情况你可知道?”

“回禀官家,接到此消息之后臣已经令人去查了,只不过事发突然,臣以为此事当尽快让官家知晓,所以没等探查结果出来便来求见官家了。”

“嗯,你做得很好。”

赵元昌点点头,脸上只能够看到欣赏的神情。

“此事你仔细关注着,一旦有变化立刻告知于我。”

“臣谨遵皇命!”

康昇出去之后,赵元昌忍不住将之前放下的纸张攥成一团。

这下之前的安排必须放弃了,现在不是磨炼学员的时候,必须尽快结束淮南之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也幸好是现在得到了消息,若是生员们已经安排下去,那就比较麻烦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决断之重一肩担第四百七十五章 宁行仁城头质问第一百九十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二)第一百一十一章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三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十四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八)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时变(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断时机逝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后谁顾命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怀德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二)第二十二章从此天高任鸟飞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怀德第四百八十六章 浅水亦有乱流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744章 甘州风沙掩军势第一百三十八章 献民献疆蜀国亡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当立殿前两相制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国政教天子第一百八十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一)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镜首战得胜第五百三十四章 蓦然回首阑珊处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三百一章 勿论贤愚皆可用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一)第十六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一)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为重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二百三十二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746章 片纸可当十万钱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三百四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五)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钱口难开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报仇不怕晚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第六百三十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七)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四)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与空气斗智勇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乱周沈争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一)第一百九章诸将逼宫围太原第一百五十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四)第二百六十章 为民服务不求夸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两国皆赚无人亏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变岂可猜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识大局治安创收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总是迟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