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

陈佑接过信纸仔细看去,只见其上写着:“官家赐婚,以集贤之女为荆王妃。”

默然不语,将信纸转递给胡承约。

这封信和上一封字迹明显是出自一人之手,只是今日这信上稍稍潦草,看来苏逢吉得知这消息之后心绪也颇不平静啊!

也难怪,先是把在荆南大都督任上不过两个月的赵元昌紧急召回,紧接着一向支持赵元昌的昭文相孙启祥罢相,现在又让荆王迎娶集贤相朱庆尧之女。

这怎么看都是秦王失势的前兆啊!

想到此处,陈佑心中一沉,抬眼看向赵元昌。却见赵元昌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不由心头一跳,咬咬牙道:“大帅,文伯先生曾言......”

他话还没说完,赵元昌就摆手道:“我知道!”

说着,他转向蒋树道:“蒋三,你带几个人跟我一起先走,剩下的同将明、德俭慢行。”

这是准备以最快速度入京了。

现在是表忠心的最好机会,陈佑当即道:“大帅!佑愿同大帅一齐入京!”

听到陈佑的话,胡承约也反应过来:“承约也愿同大帅一齐入京!”

赵元昌盯着两人,目光渐暖,露出一丝笑容道:“将明乃是武将,此次便同我一齐罢。至于德俭,此去路途甚急,恐怕你身体熬不住。且这些人也需要人领着。”

胡承约犹豫了一下,便也点头答应下来:“殿下放心,臣必将一行人等安全带到开封!”

赵元昌点点头,又看到陈佑的衣着,便问道:“将明你可有带着公服?”

“带着在!”

“等下一起带上,免得官家召见一时之间找不到。”

“好!”陈佑答应着,走到丁骁面前接过包裹。

一路上没起到多少作用的庞中和一瘸一拐地走到陈佑面前问道:“司马,出了何事?”

陈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京中有急事,不需担心。倒是你腿既然磨破了,那就老老实实侧坐着。”

却原来这两天急着赶路,庞中和大腿被马鞍磨破了。陈佑让他仿照女子侧坐在马背上,但是他就是不愿意。

此时听到陈佑再次这么说,庞中和面色一窘,喏喏道:“我乃男儿,怎可学女子姿态。哎哟!”

陈佑给了他一个爆栗,没好气地道:“你既不愿,那就这么苦着吧!”

说着,叮嘱丁骁道:“骏驰你多照顾着点万育和胡先生,一路注意。”

“放心吧老爷,我都晓得!”丁骁拍着胸脯应下。

陈佑点点头,接过丁骁递过来的装满的水囊挂到马鞍上的干粮旁边,然后踩着丁骁叠在大腿上的双手翻身上马。

见一同出发的几人都准备妥当,赵元昌一扬马鞭:“出发!”

盛夏午后跑马的事情还是第一次经历,陈佑觉得这样的经历他不想来第二次。

本来就很热,骏马奔驰之时吹在脸上的风都是热的,真的是烈日炎炎似火烧!自己好歹也算是一个公子,本该静卧凉室把扇摇,却不得不在烈日下奔驰。

一路狂奔,不过一个时辰,胯下马匹就渐渐满了下来。

陈佑正要甩鞭子,却听到蒋树喊道:“前面有条河!让马歇会!”

“好!”一群人答应下来。

来到河边,数匹马一字排开贪婪地喝水。

陈佑按照之前蒋树说的,掏出一块盐巴,随便找了一块石头磨了一些到手心里,放到马嘴前喂食。

蒋树将手在马脖子旁放了一会儿,带着一丝忧虑道:“殿下,再这样跑,不到今晚,这马就受不了了!”

“主要是天太热了。”陈佑接过话头道,“大帅,不若就此歇着,晚上再赶路。”

听了这话,赵元昌沉默不语。

蒋树也道:“殿下,即便按照这样的速度,等到京城,城门也都已落锁了。”

赵元昌叹了口气道:“也罢,一路缓行,等这日头下去了再加快速度。总之,我要在明天中午之前入宫!”

既然赵元昌发话了,底下人也就这么施行。

待马修整好后,几人重新上路,不过这次就不是之前的狂奔了,而是以正常速度一路小跑。

由于临行前没开传递公文的关文,他们也就没办法换乘驿站的驿马,索性就不入驿站,直接抄近路。

等到太阳落山,一行人再次催动马匹提速,就这样彻夜奔波,终于在亥时进入开封府界。

而此时马力也即将到极限,赵元昌便下令就地休息。当然,能安稳睡觉的也就赵元昌和陈佑二人,其余几个亲兵包括蒋树在内都要轮流值夜。

一夜无事,只是陈佑怎么也睡不安心,卯时不到就醒了。

同值夜的亲兵点点头便走到一旁小解,待他回转,赵元昌等人也都醒了。

就着水囊中的清水咽下未发的干面饼,这顿早饭就算是吃完了。

赵元昌估算了一下时间后说:“今日乃是廿七,官家当不行起居,我等入京之后正可请见。”

周承唐制,朝会分大朝会和常朝。

一年中大朝会只有元日、五月朔、冬至三次,且不去说它。

至于常朝,又分每日常参、五日起居和朔望朝会。

常参主要是政事堂枢密院级各部、寺、军等文武官员至文明殿候着,宰相们同皇帝一齐在长春殿议事。议事毕,一宰相赴文明殿押班,文武官员依次向空着的御座行礼,然后散朝。

起居则是皇帝也出席,不过这时候一般是在崇德殿或者长春殿。一般起居之日,还会有一次晚朝,只有宰相、枢密、当值的翰林以及一些近臣参加。

而朔望朝也是在文明殿,所有在京够资格参加朝会的官员都要参加。

今天正好不是朔望,也非起居,所以赵元昌进京之后可以立即求见赵鸿运。

用剩余的水沾湿布条漱口擦脸,赵、陈二人各自换好公服,将杂物等交给亲兵。

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出发之前,陈佑突然喊道:“大帅!”

赵元昌疑惑地回头:“将明何事?”

陈佑缓缓道:“君子不争,当以静制动。”

赵元昌默然,随后道:“将明放心,我自晓得。”

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为寻钱粮出新策第三十七章 项上人头吾必取(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三)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四十五章灭国之功尚不足?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诸事杂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八)第一百章消息不断时机逝第三十一章归州之行当谨慎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后虎当如何(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三)第一百三章江边垂钓生妙计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五百九十二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四)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当国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怀德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军中乱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几多欢喜几多愁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三)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时变(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怀德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说诸葛皆是忠臣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离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离京先定婚事(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八章 鲜血淋漓投名状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总分明第四百一十七章 关内之地乱将起第六百四十三章 赈灾当以何为先第六百五十六章 决断之重一肩担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二)第五百四十章 忠于王事举贤良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军中乱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二)第二百五十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当头乱接踵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枪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内举贤德不避亲第三百五章 空辩不若实为证(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六)第五百章 局势有变使者来(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四章 议政事初入行宫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二)第五百三十章 师友侍读何人佳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五)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风至第一百七十八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驾非监国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尔等当为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