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四)

“我想得好不好,得问你要不要把宁强留在治安寺。”

“窦相这话说的不对了,治安寺卿乃是官家任免,两府无从置喙,无关我要不要。”

陈佑神色不变,看着窦少华。

只听得哈哈一声,窦少华爽朗一笑,拿起酒杯一饮而尽,似笑非笑地看向陈佑:“少保这话过于违心啊。”

可惜陈佑面色淡然,丝毫没有变化。

两人对视一阵,窦少华“啧”了一声,移开目光:“既然少保这么讲,某也不多说了,卢孟达可以留在洛阳,卢仲彦得离开。”

陈佑稍稍沉默,然后点头:“可以。”

话不投机,陈佑没有多留,也没提兵部的事情,说完正事便起身告辞。

翌日,陈佑应了卯坐在枢密院书厅中,他找来了去年一年军费支出记录,此时正在翻看。

看这个只为了心里有数,知道花了多少钱。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军资花费有多少,需要他派人一处一处去查。

只是这么一查,又会动了不少人的口中食,必然不会轻松。

想到这里,陈佑合上记录,抓起手边的玉镇纸把玩着,思考要怎么做。

正考虑着,门外仆役呼喊出声:“相公!卢少詹事求见!”

陈佑手中动作一顿,随即放下镇纸:“请少詹事进来。”

吱呀一声,木门推开,一身戎装的卢仲彦快步走进书厅,身后仆役重又关上门。

卢仲彦没有行礼,径直走到一张椅子边坐下,等不及开口问道:“怎么样?”

“王平章的意思是礼部的事情由政事堂商议,卢大郎和宁强必须认罚免职。”

“礼部?”卢仲彦皱眉,“他这是什么意思,答应好的事情不办了,还一定要揪着我大哥?”

陈佑语气平稳地解释:“意思是你继续统领东宫六率,卢大郎要离开洛阳。”

卢仲彦听闻此话,气极反笑:“怎么,他王文伯原本还想把我们兄弟俩都赶出洛阳不成?”

“原先你是要离开洛阳的,谁成想发生了这事。”

陈佑目光微垂,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王平章肯放下一件事,已经算是妥协了。”

这话一出,卢仲彦沉默不语。

他不说话,陈佑不急,盯着那个没放正的镇纸,继续考虑之前没考虑完的问题。

过了一阵,卢仲彦再次开口,语气中带了些烦躁:“其他人怎么说?”

“长山公和宋相公也都认为两人该罚,不过不强求卢大郎离京。至于窦英华,只要你离京,他就愿意保卢大郎留在京中,不过能不能留任原职,他不管。”

说到这里,陈佑轻轻摇头叹道:“总之宁强这次会被贬出京去,你要是不管治安卿的缺,或许能换其中一人让步。”

听到这话,卢仲彦突然开口:“如果叫大哥去治安寺……”

“不可能的!”陈佑打断他的话,“治安卿位在殿前司都虞候之上,卢大郎乃是被贬黜,没有越贬越高的道理。”

卢仲彦深吸一口气,没能下定决心:“我再回去想想。”

陈佑没有起身送他,待木门重新关上,继续考虑那个问题。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提笔蘸墨,拿过一张白纸起头写下“军法司”三个字。

大理寺监狱门口,温年虎站在一辆马车旁边满脸焦躁地等待。

就在数步之外,胡承约坐在另外一辆马车中,掀开窗帘就着天光静静看书。

不过一盏茶时间,门道内传出脚步声。

胡承约放下书卷,起身下车。

片刻之后,弓着腰的典狱恭恭敬敬地礼送温仁福走出大门。

在大理寺监狱呆了两天,温仁福只是有些憔悴,却没有丝毫狼狈的迹象。

第一眼看到儿子,温仁福明显松了口气。

紧接着看到胡承约,他忍不住浮现出惊讶的神情:“德俭怎么来了?”

“我来迎一迎老相公。”

“阿爷!”

温年虎没管自己父亲正在和旁人交谈,看到父亲之后喊了一声就快步上前扶住。

看了眼儿子,温仁福叹了口气,提不起教训的心思。

他目光转向胡承约,面露歉意开口问道:“到我家中详谈?”

胡承约拱手道:“老相公方才还家,我一个人不好掺和进去。明日正午,我再登门拜访。”

温仁福听了,仔细打量一番胡承约,随即露出疲惫的笑容:“也好。”

目送温仁福登车离开,胡承约赶往皇宫来到窦少华书厅。

进门之后,胡承约开口第一句就是:“相公可得给承约出出主意,治安寺同禁军在京中打起来,叫河南府十分为难啊!”

窦少华笑道:“我看德俭你这不是为难吧?”

胡承约嘿然,叉手一礼后兀自坐下。

“相公说笑了,府衙里面就那千把老弱,治安寺同殿前司真闹起来,非得要侍卫司弹压才行。”

“放心,闹不起来。”窦少华靠在椅子上,神态轻松,“陈将明找过我了,看他那样子,卢孟达和宁强一个都留不住。”

胡承约点点头,转过话题:“说来前两日有几个豪商求到我府上,说是河南府商税太重,想要削减一二。相公有没有兴趣见一见?”

窦少华目光闪动,呵呵笑道:“这些商贩忒不老实,不查严一点根本就不会缴税。这样,叫我家二郎同你家小子一块去查一查如今河南商税情况,看看到底重不重。”

“就如相公所言。”胡承约满脸真诚地应下。

……

二月十一,处罚终于出来了。

参与械斗的治安寺警罢职罚铜,殿前司军士罢职罚铜并处以鞭刑,涉及舞弊的军士交由河南府审讯。

治安寺涉事警监、警督,殿前司涉事的营、都校尉等一概贬职一级。

治安寺卿宁强贬为知登州事、登州团练使,殿前司都虞候卢仲彦贬为权守治安寺少卿。

未几,太子少詹事、左卫率府率卢仲彦以本官任遂州刺史、东川制置使。

之后,枢密副使陈佑奏请撤销东宫六率,将其并入禁军,敕曰可。

东宫六率一分为四,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削减人手留驻东宫;左右清道率撤销,人员打散编入京中各军;左右卫率、左右率、左右司御率各以左府入侍卫司,右府入殿前司。

空出来那殿前司都虞候的位置由太子右卫率府率包牯牛接任。

第七百八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四)第六百八章 不惧生死为筑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十一章险铸大错自为之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一百八十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五)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书院之内真理存第三百三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五)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二十八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一)第三十二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几多欢喜几多愁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阴私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当稳(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四)第三百七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计乱纷纷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九)第六百二十二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九)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国庶民哭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来风必有因第二百二十八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一)第五十六章初见皇帝受问询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二百四十九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第五百二章 论立场章鹏施计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风至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义谋反欲亲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六)第九十四章战地黄花分外香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二)第六百一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一)第三百一章 勿论贤愚皆可用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风(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二)第四百二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九)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谁可担重任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变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斗角汴京城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一百三十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七)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六)第六百十七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谁料竟会遭背刺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舍我其谁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