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

书院门前,宁强老老实实走下马车。

前来迎接他的使役脸上挂着恭敬却不卑微的笑容道:“宁使君少怪,进书院要下马下车乃是定规,便是当年太宗皇帝来了,也未曾打破规矩!院里面教授讲这就叫‘尊重知识’!”

宁强原本还打算好好看看这闻名已久的书院,听到使役如此说,不由笑道:“怎么,你还跟教授说过话?”

那使役显然就等着宁强这么问,脸上露出自傲的神色:“瞧使君说的,咱虽然为奴为婢,可蒙山长恩赐,得了闲也能旁听书院的课程。真要说出去,也算半个学究不是?”

宁强闻言失笑,一边向前走,一边同这使役闲聊。

路过真理堂的时候,宁强放慢脚步仔细打量。

此时堂内正有教授在公开演讲,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或是喝倒彩的嘘声。

“是韩院长在演讲。”

使役见宁强朝真理堂看,适时开口解释:“韩院长一直宣称律令乃是治国根本,律学院那些教员学生都支持他的说法。不过徐祭酒和经学院那些人不喜欢这种论调,律学院教授的演讲,经学院经常会去挑毛病。”

“原来如此。”宁强点点头,“你倒是知道的多。”

“嘿!咱怎么说也在书院干了三四年,不说学到了多少学问,可这书院里杂七杂八的事情却知道不少。”

说话间,来到了半山腰的阁楼前。

“山长就在里面,使君自己进去就好。”

使役微微躬身,说完这句话便转身离开。

宁强站在门口,没有立刻进去。

他回首打量书院,心中满是感慨。虽然对陈佑的某些手段并不认可,但陈佑好歹也做了一些事情。

人无完人,便是他自己,有时候不也得让步妥协吗?

他叹了口气,转身上前敲门:“少保,宁强求见!”

“进来。”

陈佑的声音传出,宁强推门而入。

“坐吧。”

屋内,陈佑开口。

“是准备走了?”

“嗯。”宁强在他面前坐下,“今天必须离京了,上午刚刚陛辞。”

“是么。”

陈佑似笑非笑。

“感觉怎么样?”

沉默一阵,宁强低声回答:“官家太过年幼,军政事必须要托付给两府相公。”

“呵。”陈佑笑了一声,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你且看着罢。你此去登州,我有一件事要托付给你。”

“相公请讲。”

“水军,登州没有怎么经历战事,这两年上缴国库的税银也在上州之列。我会奏请拨一部分钱银给你,你看看能不能建起一支海上水军。”

宁强闻言皱眉:“水军最重要的是船,有了船,从江河水军调人来操练一段时间就可以胜任。相公除非把江河水军船厂的人调到登州去,不然要花的时间可不短。”

“枢密院会叫吴越王准备船工,登州船厂先建好,人手很快就能填补上。”

吴越王钱弘俶,自从归附周国后,几乎年年都要上表请求入京觐见。去年太宗皇帝晏驾,钱弘俶甚至请求把王位传给儿子,他自己入京为太宗皇帝守陵廿七个月。

只可惜这些请求全都被拒绝了。

以钱弘俶的性子,枢密院的命令到了之后,他不说把最好的工匠送去登州,至少不会选一些滥竽充数的来糊弄。

宁强点头,随即又问:“若只为此事,相公不必特意关照强吧?”

陈佑笑了,他舒了口气,神态轻松地说道:“行仁你倒是十分清醒!”

宁强神色不变。

陈佑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准确来说是两件事。第一个是岭南那边常有化外商贾渡海而来,观其行止,虽是化外,却非野人,我推测海外亦有建制,好似扶桑、高丽。我希望你能用这两处来练兵,为日后开拓海疆打下基础。”

宁强点头,这不是什么大事。只是练兵而已,反正成立水军本就需要练兵,只要拦着不叫日本国或者高丽国的人入周境告状就没事。

更准确地说,只要不战败,最少也是无功无过。若是有人说话,一个开疆拓土之功就跑不了。

至于开拓海疆,这等关乎国策的大事,不是陈佑在这里一句两句话就能定下的。以后两府估计有得扯皮,宁强现在根本不考虑这件事。

“第二个。”

说到这里,陈佑严肃起来:“却是希望行仁在海军给我做一处试点。”

“还请相公细说。”

“登州海军这次只限制了船的数量,没有限制人数,你应该明白其中意思。”

宁强自己就是带过水军的,当然明白!

登州水军最多可以拥有一百艘船,可这船的种类大小没有限定死。旗舰楼船是一艘,飞舟快艇也是一艘,可两艘船能装得人数天差地别。

诚然,为了保证战斗力,各种类型的船只搭配要合理,可极限范围内大家都会尽量造大船。

毕竟,谁不喜欢大船巨舰呢?

宁强这边思绪浮动,陈佑口中不停继续说道:“登州海军有一部分人会从各地水军抽调,可大部分还得行仁你自己招募。这是一幅全新的画卷,等着你去涂抹。我希望行仁你能在海军成立之初就组建军中监察机构,专门负责军兵不法事,以及处理贪腐事宜。”

宁强猛然起身,一脸惊骇地看着陈佑。

陈佑面色不变,微微抬头同宁强对视。

片刻之后,宁强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相公是想推而广之吧。”

“正是。”

陈佑毫不遮掩。

“所以你这处试点十分重要,如果成功,这一批人必将受到重用。”

沉默一阵,宁强重新坐下:“水至清则无鱼,不知相公划的线在哪?”

“这个线需要你自己划。”

陈佑起身走到窗前,扶着窗台:“对贪腐最大容忍限度,取决于不影响战斗力和士气的最高贪腐程度。当然,若是能完全杜绝,那自然更好。”

“强明白了。”

宁强语气沉重:“定会尽力去做此事,不过我需要调一些人过去帮忙。”

“可以,你交一份名单给我,能调动的,我都给你换上。”

第二十三章小意应对新同僚第七百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六)第五百十六章 褒贬尽皆为雕琢第四百八十章 论为政突发匪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一百三十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四)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七)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乱三国动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纵兽于林起罗网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间多有无奈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七百九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五)第744章 甘州风沙掩军势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二)第一百四章终拜师庭院问对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来风必有因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三)第二十九章受人之托忠其事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十二章 无需畏惧艰难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农商仍需费心力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八)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六十九章谁人心思能如意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后南有风起第五十六章初见皇帝受问询第一百八十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舍我其谁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礼毕诏书频出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论道德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六百五十一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三)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万里霜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三)第五十二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议政定官途第一百三章江边垂钓生妙计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四百五章 富平县内有善人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八十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托忠其事第二十九章受人之托忠其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一)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六百一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一)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临深渊寻正途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时之法亦须重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第七百六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