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十)

“嗯。”

巴宁泰示意参谋继续往下说。

“银州这边,石节使和潘节使认为如果不出问题,五天后可以击溃永乐川和马户川敌军。麟州振武军昨天下午抵达真乡,现在还没有传来消息。范大使来信说目前粮草够一月之用,七成存在上县,他希望把延水县那边驻留的兵马调到上县保护粮草辎重。”

巴宁泰闻言,负在身后的双手改成抱在胸前,盯着地图考虑一阵,才转向李善文:“那个天雷军怎样了?”

“如果可以挖地道通往城墙的话,的确可以炸毁一段城墙。”

“呵。”巴宁泰轻蔑一笑,“若是有挖地道的机会,我也用不上他天雷军了。这次攻儒林城能不能用上。”

李善文犹豫道:“邓立德说,如果不能直接炸城墙,就只能借助砲车,这样一来,和正常的砲车差别就不是很大,还不如留着那些火药等到夏州城下再用。”

“嗯。”

巴宁泰依然盯着地图,右手下意识抬起捏着下巴,显然在考虑什么重要的事情。

屋内安静下来,只剩几道呼吸声此起彼伏。

好一会儿,巴宁泰终于出声了:“李丕禄处理好西羌了吧?”

“是的,李光琇尸体已经送回上县下葬,李丕禄从永乐川退下来后就在处理西羌部族,现在应该已经没事了。”

之前李丕禄要去劝降李光俨,失败后直接带兵进攻,兵马损失接近三成后被巴宁泰撤下来去处理杀父之仇。

至于处置西羌部族,无非是屠光中上层,底层挑出刺头杀掉,剩下的男女分开充为奴隶。

听到这话,巴宁泰终于下定决心:“通知折德扆,拿下真乡后直接去德静,不必来儒林了。如果德静一时难以拿下,而中军又未能突破儒林,可视情况原路返回或者退往儒林。”

李善文应下。

巴宁泰接着道:“延水的兵马可以给范贞卿,再多拨给他一千人,叫他做好准备,一旦拿下儒林城,立刻在抚宁设下粮仓。

“通知李丕禄,攻儒林城他做先锋。

“等击溃永乐川敌军后,各部该嘉奖的嘉奖,尤其是李丕禄手下兵马,表现突出的那几个最好能授予官职。你看看咱们剩下的空白告身还有多少,选几个合适的备着。”

……

实在是太忙了。

一名官员刚刚起身离开,王朴立刻端起茶盏,把已经冰冷的茶水一饮而下。

呼出一口气,他提起笔蘸墨批阅公文,趁下一个还没来,能批一份是一份。

正运笔如飞,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似乎有呼喊声。

王朴不由皱眉看了一眼门外,门外声音很快重新降低,他这才低头继续书写。

片刻之后,脚步声再次响起。

“相公!”

“先坐。”

王朴没有抬头,随口回了一声,手上速度不变,把最后一句话写完才放下毛笔。

一看来人,他愣了一下,随即问道:“陈将明让你来的?”

梁关山不敢怠慢,立刻起身道:“正是,谍报司递交了一份报告,陈相公遣下官来送给相公,说是希望能安排大理寺或者肃政司彻查。”

一边说着,一边双手举着公文递到王朴桌前。

王朴接过公文翻开,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在谍报司的报告上,陈佑把到户部询问的结果也写了上去:濠泗等州未曾要求中枢调拨粮食。

显然都是想捂盖子,不然濠州也不会找粮商帮忙而不向中枢求助。

只是没想到枢密院谍报司会把这类消息也传回洛阳,更想不到谍报司司正是一个对政治十分敏感的人。

王朴长叹一声,一股疲惫之感涌上心头。

靠在椅背上,抬手轻揉跳动的太阳穴,阖目考虑一阵,重新端坐抬笔在公文后写下自己的意见。

放下毛笔仔细看了看没发现疏漏,也不合上,直接推到桌边:“行了,去找大理寺吧。”

“喏!”

梁关山接过公文,恭敬退出房间。

他刚出门没多久,王朴书厅的一名书令史就走了进来:“相公,还要接着接见出京官员吗?”

“叫进来吧。”

王朴没有太多犹豫,安排的事情总得做完。

……

马车停在周山书院门口,陈佑从马车上下来,随口问道:“准备好了么?”

早就赶到门口迎接的张贤立刻道:“已经准备好了,还有不到半个时辰开始。”

“行。”

陈佑朝书院内部走去,路过门前岗哨时朝他们点头示意道一声“辛苦”,得到的是岗哨们激动的回应“不辛苦”。

之后走在书院里,不时遇到学生打招呼,陈佑也一一回应。

来到半山阁楼,李华宇、胡德佑以及几个学院的院长都等在里面。

陈佑现在一个月只过来一两次,得了空闲顺便把书院里那些不方便写在纸上讨论的事情处理掉。

“现在最大的限制就是科举考试。”

说话的是李华宇,他是整个书院最关心科举的教授。

当然不是说其他人不关心,只是李华宇身为祭酒,这类事关学生、教员前途的大事,他永远要多操些心。

见陈佑认真在听,李华宇语气缓和,不再那么急切。

“因为路途缘故,书院师生参加科举只能在河南府,稍微远一点也就是河南四周的州县。且不说每个州能安插的名额有限,也不是所有州县都愿意让书院的外地师生在当地参加考试。而若让大家返回原籍,路近的还好,路远的估计要在路上耗费三四个月,再加上报名和准备,半年就没了。”

“这个矛盾没办法解决。”陈佑面色不变,“哪怕是在书院学习,对河南府来说,他们都是外地人,在河南府参加发解挤占的是本地人名额,换成谁都不会乐意。”

陈佑不仅仅是周山书院的山长,更是周国宰相。

没成为宰相的时候为自家书院争取利益理所当然,成了宰相再为了小集体的利益去损害整个国家的利益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如果这样的话,书院就只能尽量招收本地学生。”

李华宇面露无奈:“为了保证学生水平,必须得缩小招生规模。”

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旧愿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为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六)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两战皆胜事渐明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荡该如何第五百二章 论立场章鹏施计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谈风月元宵至第五百十六章 褒贬尽皆为雕琢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变岂可猜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与空气斗智勇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一)有些话,不吐不快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四)第十六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七)第七十六章甘为细作可信否第三百三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七)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别稚子哭第七百二十章 谁可妄自言忠义(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国政教天子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一)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十章大周来客夜登门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九)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十三章小意应对新同僚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与空气斗智勇第五百四十五章 纵兽于林起罗网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风至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二)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五百十五章 诸相公议治江南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四)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九)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二)第五章时移事易非前史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六百九章 军政尽操六人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四)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二)第七十五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为寻钱粮出新策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陈将明举贤不避仇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二)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议政定官途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四)有些话,不吐不快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论教王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风(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师北疆变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八)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二十三章小意应对新同僚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枪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七十五章 宁行仁城头质问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议政定官途第二百四十二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七)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异选大将第四百三十六章 为寻钱粮出新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