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八章 一点星火落周山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回去就‘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一节做一篇议论,下一节课来点评分析。”

距离下课的钟声响起已经过了近一刻钟,讲台上的教员才意犹未尽地说出结束语。

课堂内正襟危坐的学生顿时轻松下来,有些性急的甚至不等教员出门,就抓起书包蹿出去奔向食堂。

教员稍稍等了等,见没学生上来找他问问题,略带可惜地咂咂嘴,夹着书本离开教室。

陈衡慢腾腾地收拾好书本装进双肩包里,背着包顺着人流出门。

刚走出教室,就听到有人在喊他:“衡哥!衡哥!这边!”

转身看去,经学院外舍的符青岚。

“学长怎么到这来了?”

陈衡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来到符青岚面前。

符青岚抬手拍拍陈衡的肩膀:“组长奖金发下来了,中午请客,我来找你直接过去,免得你先去吃饭。”

“组长不是要寄钱给家里吗?”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

“嗨!这次奖金足足有十万钱,不然他可不敢乱花!”

十万钱,按照通常八百五十钱为一贯来算,差不多一百二十贯。

饶州永平监从前一年铸钱不过六万贯,十万钱相当于永平监一年产量的千分之五。当然现在永平监的年产量已经增至三十万贯,就没必要细算了。

书院给的奖金一般是纸钞,可以到钱钞署兑换标准的一文铜钱,购买力很强。

总之,十万钱是一笔巨款。

两人很快来到一处空教室。

这是他们申请到的活动室,门牌底下贴了一张纸,用正楷写着“易经学习小组”。

推开门,屋内众人全都扭头看过来。

教室四周空空荡荡,只有中间用几张桌子拼了一个大的方桌出来,此时桌上摆满了装着饭菜的彩陶碗。

十多位年龄不一的男青年围坐桌边,其中一个看起来比较沉稳的男子见进门的是陈衡两人,当即笑着招呼道:“就差你们两个了,赶紧坐下开吃!”

“上午是高教师的课,他又拖堂了。”

陈衡解释一句,同符青岚一道寻了个空位坐下。

他的话引起一阵欢乐的笑声,之后大家没有什么客套,也不知是谁先动筷子,就这么吃起来。

说是请客,饭菜都是食堂打来的。

但没人嫌弃,不提请客的组长家境不好,单是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吃饭,就足以让人甘之如饴。

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一桌菜很快就剩下杯盘狼藉。

靠在椅子上闲聊几句,那名沉稳的男子,也就是他们的组长楚芒将身前碗筷朝中间推一推,空出一块地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册子翻开。

“下午有些人还要上课,咱们就开始吧。”

扫视一圈,没有反对意见,他低头看着册子:“当前我比较关注的是税务监上书请求设立分级税制,该奏章已经被批复,年前应该会出细则。”

说完,他抬头:“如果没什么意见,今天就讨论这个如何?”

“没问题!”

“就这个吧。”

……

一连串的赞同声,楚芒点点头。

等大家安静下来,他最先开口:“我先说我的观点,分级税制,说白了就是‘均贫富’。虽然这不是平均主义,但明显对豪富巨贾更加不利。从租赁农具的经验来看,我对此项政策能否顺利推行持怀疑态度。”

“我不认为这是在均贫富。”

算学院上舍的封承煦表达出想法意见。

“现在还不知道分级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但考虑到估算家资的困难程度,我认为最有可能按照田地规模及肥沃程度来划分。这无疑将使土地兼并的成本增加,抑制豪强富户购买甚至强取豪夺平民百姓家田地的动力。

“因此,我认为分级税制的最终目的不是均贫富,而是促使,或者说迫使富户将财产投入到商业和工业上去。简而言之,这是一种通过朝廷政令改变社会财富流通的手段。”

有理有据,陈衡等人连连点头。

楚芒却道:“但是别忘了,商税也能核查。现在盐、油等官营,米面五谷全都免税,如果在商税上实行分级税制,我认为最佳选项是对珠宝配饰等奢侈品课以重税,而对基本农业产出采取低税甚至免税。”

“如果这样,就没有意义了。真正能稳赚不亏的,永远是米粮这类基础生活物资,朝廷免税了,粮商可不一定会降价。如此则粮商和大地主将倾向于购入更多的土地,试图用规模平摊成本,并通过涨价的方式将农田税负转移到购粮百姓头上。”

封承煦摇头,显然不认为楚芒所说具有可行性。

屋内一群人就两人的观点展开讨论,只可惜谁都说服不了谁。

虽然都承认对方说得有道理,但权衡利弊之后,自己这边的观点相对来说更有道理。

争论一阵,符青岚突然问陈衡:“衡哥怎么看?”

屋内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着陈衡回答。

相处这么久,大家早就知道陈衡是山长陈佑的儿子,或许不经意的一两句话,就能透露出山长的想法。

令人失望的是,陈衡一开口,就说自己并不知道父亲的想法。

眼见封承煦等人还要争论,他估算了一下时间,抢先开口:“这样,咱们先不争论分级税制究竟是怎样的形式,左右它要到年关才出来,在这之前,我建议去周边城村调查,两个方面都调查,看看分级税施行之前是什么情况,分级税实行后又是什么情况。实践出真知嘛!”

“我赞成!”陈衡第一个同意。

其余组员没有过多犹豫,纷纷同意。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三百五章 空辩不若实为证(一)第九十九章别无他法唯分治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计乱纷纷第六百六十五章 为安诸军分新饼第三百三十五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一)第七章各有肚肠转心思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当稳(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五)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与贼臣不两立第七百十六章 科举艰难唯公平第五百七十二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七)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六)第一百五十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四)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赈灾当以何为先第七百十八章 一点星火落周山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异选大将第七十五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应当作何解第六百九十章 一时之法亦须重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九)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七)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三)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八)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一)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后南有风起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一百三章江边垂钓生妙计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广植羽翼乃正道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礼毕诏书频出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一)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十一章 泼天大功接不接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七章各有肚肠转心思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献民献疆蜀国亡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应当作何解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一百一十一章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二百八十二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换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旧愿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当稳(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变岂可猜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六)第一百三十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七)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四)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时议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