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的基本理论_第二节 法的创制、继承和移植

一、法的创制

法的创制是特定国家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法的创制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法的创制是特定国家机关的专有活动。法是国家意志,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集中体现。按照现代法治原则,哪些国家机关有权创制法律规范,以及各种规范创制权限范围和效力等级,应当由宪法和有关基本法律做出专门规定。任何未经授权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创制法律规范。第二,法律规范的创制过程必须严格符合法定程序,不符合法定创制程序的规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三,法的创制活动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等多种形式。修改和废止虽然没有产生新的规范,但它们使原有法律规范体系的内容发生了变动,因此也属于法的创制活动。

法的创制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善阶段。准备阶段又称起草阶段,这一阶段的活动包括立法动议的形成,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等。这一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产生规范性法律文件草案。确立阶段又称通过阶段,这一阶段的活动一般包括法律和法规的提出、审议、通过及法律和法规的公布

等四个步骤。完善阶段又可称为法律创制的后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立法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立法解释、法的修改和补充、法的实施细则的制定、法的整理、法的汇编、法典编纂等。

二、法的继承

法的继承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法的继承的根据和理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的继承性。(2)法的相对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3)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决定了法的继承的必要性。(4)法的发展的历史事实验证了法的继承性。

法的继承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主要有:(1)法律术语、技术、形式。基本的法律概念、术语,如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等;立法、执法和司法程序;法律解释方法;法律体系的结构、形式,法律机构的设置等都是可以继承的。(2)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规定。在公共事务规范中有许多属于技术性规范或者是反映社会整体利益的规范,如有关交通、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人口、卫生、水利、城市建设等的法律规定是可以继承的。(3)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原则和规范,如关于市场主体、市场要素、市场行为、市场调控的法律规定有不少就值得借鉴。(4)反

映法的一般价值的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公开审判原则、法治原则等,这些是可以继承的。

三、法的移植

法的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外国的法律外,还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

法的移植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1)社会发展和法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法的移植的必然性。比较落后的国家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必要移植先进国家的某些法律。(2)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决定了法的移植的必要性。市场经济要求冲破一切地域的限制,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把国内市场变成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从而达到生产、贸易、物资、技术国际化。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国际统一市场的一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法律环境,因而就要借鉴和引进别国的法律,特别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法律原则和规范。(3)法制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动力,而法的移植是法制现代化的一个过程和途径,因此法的移植是法制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

(本章完)

第十章 刑法_第二节 刑罚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_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_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_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三节 反恐怖主义法第六章 民商法_第六节 税法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一节 诉讼法概述第六章 民商法_第六节 税法第一章 法的基本理论_第一节 法的本质第四章 宪法_第一节 宪法概述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_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二节 反间谍法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三节 公正司法第七章 社会法_第一节 社会法概述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第五章 行政法_第三节 行政许可第五章 行政法_第七节 行政法制监督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第五章 行政法_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第六章 民商法_第五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章 社会法_第三节 劳动合同法第六章 民商法_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第十二章 党内法规_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第五章 行政法_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四节 全民守法第十二章 党内法规_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一节 科学立法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四节 食品安全法第十二章 党内法规_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六节 仲裁法第四章 宪法_第一节 宪法概述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五节 安全生产法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五节 安全生产法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六节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第六章 民商法_第八节 公司法和企业法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四节 全民守法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二节 反间谍法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五章 行政法_第五节 行政复议第六章 民商法_第八节 公司法和企业法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六节 仲裁法第六章 民商法_第三节 合同法第五章 行政法_第八节 行政程序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四节 全民守法第十二章 党内法规_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二节 反间谍法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三节 公正司法第七章 社会法_第一节 社会法概述第十章 刑法_第二节 刑罚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六节 仲裁法第六章 民商法_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四节 全民守法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四节 全民守法第五章 行政法_第九节 行政责任和行政救济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_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四章 宪法_第一节 宪法概述第五章 行政法_第七节 行政法制监督第四章 宪法_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第八章 环境资源法_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第六章 民商法_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三节 公正司法第七章 社会法_第三节 劳动合同法第十章 刑法_第一节 刑法概述第八章 环境资源法_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第六章 民商法_第一节 民法概述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二节 严格执法第五章 行政法_第六节 行政强制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一节 国家安全法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四节 食品安全法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第七章 社会法_第一节 社会法概述第七章 社会法_第二节 劳动法第四章 宪法_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第三章 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_第二节 严格执法第十二章 党内法规_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第五章 行政法_第七节 行政法制监督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五节 安全生产法第六章 民商法_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第十一章 程序法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四章 宪法_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第十章 刑法_第一节 刑法概述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五节 安全生产法第十章 刑法_第一节 刑法概述第一章 法的基本理论_第一节 法的本质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二节 反间谍法第九章 公共安全法_第一节 国家安全法第五章 行政法_第四节 行政处罚第五章 行政法_第六节 行政强制第六章 民商法_第二节 物权法第六章 民商法_第三节 合同法第四章 宪法_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第六章 民商法_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 社会法_第二节 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