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

“豳州就这么丢了,才两天?!”梁睿把桌子上的案牍一扫而空,听着这些案牍书卷“噼里啪啦”掉在地上的声音,他却一点儿都不解恨,目光直勾勾的盯着舆图上的敌我形势变化。

没有人相信他的判断,所有人都以为汉军的最终目标是长安。

可是事实呢?

汉军在调转矛头,一路突破豳州,目标直指萧关后背!

一切就如同梁睿所推测的那样。

李衍,宇文盛,你们无能,你们竟然连一个豳州都守不住!

尤其是宇文盛,竟然丢下豳州先跑了,现在更是不知道带着兵马前去守西北地郡,而是转而向东北竟然奔着银州去了。

梁睿当然知道宇文盛父子在想什么,西北地郡连接萧关,如果守住了那是主持萧关战场的梁睿的功劳,而如果守不住的话,保不齐就会向他们问罪,跟何况丢了豳州本来就是有罪在身。

可是如果他们跑到了银州(今榆林)却不一样,这里向北连接河套,河套应该是杨坚在长安失守之后唯一应该还能去的地方,到时候杨坚狼狈北上,必然要经过延州(今延安)和银州,一旦掌控这两个地方,那么杨坚到时候还少不得要器重他们。

甚至在现在,河套也是杨坚仅剩下的一点儿兵马和粮草来源地,所以杨坚也不敢真的把他们父子怎么样,甚至还要好加劝勉和安慰,否则到时候他们一旦把这两个城池拱手让人,那杨坚就真的是叫天不灵、叫地不应了。

这一对父子当真是好算计,甚至都已经算到了长安失守之后。

“将军,我们现在······”一名偏将鼓起勇气问道。

“现在能怎么办!”梁睿气冲冲的吼道。

如今萧关的局势真让人头大,安定的汉军开始集结,现在已经很清楚,这一支汉军打出了曹忠和徐德言的双旗号,显然就是曾经在西北抗击突厥的大汉西北军的主力。如果他们真的要强攻萧关的话,也并不是没有这个实力。

而韩擒虎所部已经越过豳州,兵锋直指西北地郡,西北地那里城如其名,不过是一个豳州下属的小城罢了,而且也只有两三千乡兵把守,如果不是因为这里关系到泾水粮道——这是通往萧关的主要粮道,恐怕连守军都不会有。

当然了,梁睿也知道这些守军实际上根本就指望不上。能够转送一下粮食就算不错的了。

一旦韩擒虎越过西北地郡,那么萧关就真的无险可守。

所以梁睿也必须要先一步采取行动了。

“留下来一万兵马守城,某把这个重任交给你,守住萧关十天。某带领剩下的兵马去西北地。”梁睿果断的说道。

相比于守城,显然野战才是更重要的,不管怎么样,梁睿都要竭尽全力在泾水河谷挡住韩擒虎的脚步,这应该是现在他维系整个西北战局的最后选择了。

想到这里,梁睿心中也只能哀叹,偌大的西北,转眼之间就只剩下孤军孤臣,汉军的左右夹击无疑让萧关岌岌可危。而现在从天下大局的角度来看,关中可不就又像是一个放大的萧关么?

自己只能拼尽全力来拖延战局,争取能够减轻隋王在西部面临的压力,但是其余方向上自己也已经无能为力。

隋王天纵之才、枭雄之姿,不知道又会不会有能力再破解开眼前的危局?

————————-

建康府。

李荩忱伸手让李平退后,自己亲自拿起来朱砂笔,在舆图上的武关和豳州两个地方点了点。赤红色象征着大汉的朱砂覆盖在原来象征着北周的靛青上,代表这两个地方已经落入大汉的掌控之中。

迟疑片刻,李荩忱还是又用黑色的墨点了点潼关。

就在五天之前,韦孝宽兵败潼关,潼关失守,尉迟迥率军直迫长安。而杨坚的反应也算神速,率军前出华阴,收拢败兵,总算是扼守住了这个从潼关到长安道上的最后要点。

韦孝宽的兵败实际上也在情理之中,武关失守之后,蓝田受到直接的威胁,隋王军队上下军心浮动,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和武关一样的溃逃现象,但是这种溃逃终归还是被韦孝宽勉强遏制住了,然而尉迟迥也不是省油的灯,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猛攻。为了保留实力,韦孝宽只能率领精锐部众突出重围。

否则的话恐怕这一支大军都要覆灭在潼关了。

现在萧世廉兵锋直指上洛,尉迟迥在潼关修整之后应该就会进攻华阴,而韩擒虎拿下豳州之后也实际上再一次对长安形成威胁——这意味着李衍的防线将会从右扶风扩大到左冯翊,当然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韩擒虎进攻萧关的战略目的应该已经很明显,但是杨坚应该已经没有机会再救援萧关了。

李荩忱下意识的向北看,宇文盛父子跑到了银州。

这倒是“聪明人”。

李荩忱和宇文宪已经对关中形成包夹之姿态,接下来如果杨坚只是一味固守的话,那李荩忱和宇文宪必然就要发动下一轮进攻了。

“陛下,就现在来看,宇文宪拿下潼关之后应该也不会轻动。”杨素站在李荩忱的身后沉声说道。

事已至此,杨坚已经注定不会成为李荩忱和宇文宪的对手了,华夏逐鹿的战场他已经没有了资格,不过是这两方眼中的一块肉罢了,而应该怎么吃这块肉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无疑也会带来新的矛盾,毕竟谁都不想吃亏。

越是担心对方会先对自己动手,大家就只能越是小心。所以李荩忱也勒令萧世廉拿下上洛之后就放慢进攻速度,同时从两淮到荆州各线都要做好随时和宇文宪全面开战的准备。

“长安就像是一朵枝头上的鲜花,现在就看花落谁家了。”李荩忱微笑着说道。

按照大汉的战略部署,拿下长安倒也不是现在的头等大事,长安在偌大的关中范围内终究只是一座城,而李荩忱想要的是整个关中。想来宇文宪也有类似的想法,大家都在等着恢复之前大战中消耗的元气,准备一战定关中。

这一场大战,第一阶段应该是共同消灭杨坚,第二阶段应该就是两边开战了,要说只是走完第一步,现在就可以动手。

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见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一七八五章 炎黄的血第六百三十三章 选择哪一边第一二三五章 脸谱化的历史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发少年狂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来第八百二十六章 没有资格第七百八十二章 军功的算法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当车第二三五七章 广告第一一二七章 这是运气好第七百零一章 两步走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战船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来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四百一十六章 杀鸡用牛刀第六百零五章 许善心的烦心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二百二十九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五零六章 神医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章节修改情况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一三五九章 变得真快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六百零四章 礼仪教化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一一六章 叶护第一八七八章 河东义师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点第二二二九章 汉土第一四六三章 班师回朝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顺第一千二十八章 轮战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难做!第四百七十五章 杀上去真的对吗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态度第二二八九章 先汉因何亡?第一六九五章 将军,带我们守住这里第一七五五章 年轻的白袍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场豪赌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对皇后有猜忌?第二一七九章 与此城共存亡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惫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一六七二章 混账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赃不是收编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变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区划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树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虏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静的清晨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四百三十二章 诗书教化第一百七十四章 弃子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干什么?第六百八十九章 宫门外第一三八八章 抠门的陛下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给我买的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二一零七章 对邺城的接管和规划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为之动第二二八五章 军垦第二一八二章 爱卿之苦,朕知之第一三八四章 杨丽华的请求第四百四十二章 济济一堂第一一三七章 这是各取所需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当向北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八百零三章 主动撤退?第一八四一章 军议不是儿戏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来第一百二十章 猜测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门来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二零六五章 勾结密谋第九百八十三章 这个气不好受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温第八百九十五章 进无可进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二三零八章 大汉的江南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