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八章 王轨的去向

这一次轮到汉军凝神定气,一步一步的向前压过去。

而前方的北周军队,已经完全乱了方寸。

在曾经的营寨中——因为汉军火炮和石弹已经把营寨拆的干净,所以说曾经也没问题——北周军队逐渐被汉军压迫成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条形,一面面周人的青色旗帜凌乱的散落在地上,即使是站在淮水岸边,都能听到远处周人将领声嘶力竭却又无可奈何的呼喊声。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已经是透顶的混乱。

汉军的鼓声停下。

从南北两个方向压迫上来的汉军逐渐停住脚步,而清水西岸的汉军也已经搭建好了两道浮桥,足足上万名禁卫军将士沿着浮桥快速开进,而他们前方的周军根本就没有想要阻拦一下的意思,只是拼命后退,挤压着后面的人一路向东。

不过东面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南侧和北侧的汉军已经向东迂回,最终堵上了这个原本只是由羽林骑骑兵负责的缺口。毕竟羽林骑的人数不多,敌人若是鼓起勇气真的向前冲的话,羽林骑不见得就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够拦得住他们。

可是现在,北周军队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吾皇万岁,万万岁!”大汉军队之中爆发出整齐的高呼。

那面镶嵌金边的赤色龙旗越过淮水,出现在淮水北岸。

Wшw¤тт kǎn¤℃O

大汉皇帝李荩忱已经渡淮出现在这片战场上。

“吾皇圣旨,放下兵刃,投降不杀!”

一名名骑兵飞快的穿行在战场上。

而汉军也再一次向前迈动步伐。

很明显,只要敌人依旧坚持不放下兵刃,那他们就不介意把手中的刀剑直接插入他们的胸膛!

“吾皇圣旨,投降不杀!”

当骑兵再兜回来的时候,清江口之战,就结束了。

一面面还勉强竖起来的青色旗帜,此时已经依次倒下,从将领到士卒,北周军队纷纷放下了兵刃。

敌人的皇帝陛下已经亲临战场,敌军士气大振,再加上现在合围已然完成,如果不想也变成肉泥挂在自家兄弟的衣甲上,那除了放下兵刃之外还有什么选择?

汉军快速开出,控制住投降的周军,一名名周人将领被揪了出来,清江口之战怎么看都有些怪异,李荩忱也急于知道,为什么清江口之战中,周军的反应总是显得那么迟钝,而且组织力也不是很强,每一次战斗几乎都是在依靠着将士的血勇。

李荩忱也好,其余的汉军将领也罢,都察觉到了这个问题。

周人似乎缺少一个统一的指挥,哪怕是只有一个战场,但是各个部分的周人却是各自为战。

很快李荩忱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王轨率军去了涡口?!”

随驾的杨素等人神情也都是一变。

涡口,和清江口相反,位于钟离的另一个方向,淮水上游,具体在梁郡的西北侧。

这一次汉军全线进攻淮北,当然也不可能在每个河口都发动进攻,主攻的方向便是清江口和更东侧由吴惠觉负责的楚州到徐州一线,这两个地方在东西位置上都属于淮东。

而在淮西,陆子才负责进攻悬瓠城,之后沿着汝水北上同陈智深汇合。

至于淮东和淮西之间,涡口方向上,由戴才统领江南卫军把守,主要以淮南的马头城为防守要点,掩护梁郡侧翼。

江南卫军,顾名思义,根本就不是汉军的正规军编制,是大战开始之后征召的江东、荆南等地的乡兵临时组成的部队。

即使是到了现在,汉军的正规军数量实际上也不算非常多,只能够在前线保持对敌人的进攻,但是后方众多城镇的防守还是得依靠地方乡军,换句话说就是民兵,这些民兵几乎没有接受过多少正统的训练,平日里以耕作和维持地方秩序为主,临战才会被拉上阵。

火枪和火炮之类的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不折不扣的新鲜事物,就算是投石机,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利落的使用,毕竟乡兵的日常训练主要就是简单的刀枪刺杀和列阵。维持地方治安,对付一些毛贼,也用不到什么火器和大型攻城器械。

因此当听到王轨引兵向涡口而去的时候,即使是李荩忱,也倒吸一口凉气。

涡口距离这里,还远着呢!

昨天自己忙着赶来支援清江口的战事,却忽略了王轨的行迹,以为王轨不是在清江口就是在楚州,却没有想到王轨竟然会如此冒险,直接沿着淮水向淮西而去。

若是戴才能够挡住王轨尚且还好说,若是涡口丢掉,那王轨就能够越过涡口杀向梁郡,梁郡此时作为汉军各路兵马的大后方,守军不多,粮食器械储备可以一点都不少!

另外涡口一旦失守,淮西陆子才的侧翼也暴露在了王轨的兵锋下。

这个王轨,好大的胆子!

当然现在的李荩忱也不至于方寸大乱。

此时汉军再掉头支援涡口已经不切实际,但是王轨也不至于完全占据了上风,估计王轨自己也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会这么快率领援军抵达清江口,并且攻破了外实内虚的北周营寨。

若是李荩忱路上再磨蹭两天,可能汉军要面临的尴尬局面就是清江口那边没有突破,而敌人主力已经从涡口杀向梁郡,那样无疑汉军将会处于绝对的被动当中。

因此想通这一点,李荩忱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至少自己还没有完全沦为被动。

不过他也被王轨的大胆吓了一跳。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王轨既然清楚死守防线最终都会被敌人突破,所以主动出击,来一个“以小博大”,也属于正常。

“还真是‘紧张刺激’啊,”李荩忱笑了一声,“传令,羽林骑集结,朕率羽林骑折返梁郡,先行一步,李平所部,修整半日后乘坐水师战船前往梁郡,其余各路兵马,按计划向东和向北进攻,尽快突破淮东防线!”

“陛下!”

淳于岑和鲁世雄等人都打了一个激灵。

陛下率领轻骑折返驰援,这怎么行?!

那岂不是说陛下要亲自面对涡口到梁郡一线的险境了么?!

身为汉军将领,他们的使命是护卫陛下安全,怎么能让陛下身临险境?

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轱辘在转第四十九章 乱战第二一七零章 廉颇未老,尚能饭否?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没劲第一七四四章 万户侯的诱惑力第一七四四章 万户侯的诱惑力第一二六三章 猪队友第七百三十章 后患无穷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别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罗地网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变主攻第二一九九章 不变的战法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九章 秘密第一百九十章 合适人选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旧山河第一一四三章 带路党第八百零三章 主动撤退?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经济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为汉土第一三九九章 一边倒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况更复杂第二一八三章 遗书都写好了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钩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优越性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总管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胆就够了第一一九零章 选秀第一一二七章 这是运气好第二三五八章 针砭时弊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八百零六章 错在哪里第七百九十四章 乱战第二十七章 寂静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阳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里城外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四百九十四章 来不及第二零二九章 白沟南北,大战在即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七五五章 年轻的白袍第一千七十六章 违令者斩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于将将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击训练第二一五八章 祭坛上的五个牌位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么安置第一千六十五章 纸上得来终成真第六百六十章 典礼流程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残酷第一百九十三章 敌我第三百六十七章 乱分寸第二零六七章 壕沟激斗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么样的胜利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当细思量第四百五十一章 对不住第一六六五章 战情如火第二三五三章 大汉第一“妻管严”第一一二三章 回乐城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树会一直在山上第一七八四章 鏖战前夜第六十一章 哨骑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无几第十七章 弱点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二九七章 这个忧,不分好不好?第一八九二章 华夏的民族精神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种第七百九十六章 颇有微词第九百一十章 初见李渊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二一八零章 披挂上阵,恍惚少年第四百九十八章 难测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陈宣华不学好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馆的重任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九六五章 打点行装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过分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二二七一章 丝绸之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随风云而动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里城外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钟离第四百一十八章 还算有良心第一六九二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两千零八章 宇文贡还不想死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