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

科举制就像是李荩忱的孩子一样,李荩忱通过建设书院、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等等,最终一手缔造了科举制,让这个后世千百年都难以否认其公平公正并寻找到更好的办法进行代替的制度,早于历史上一代人出现。

科举制的出现不啻于直接把以九品中正制为依托横行霸道的世家直接按在了尘埃中。

但是科举制刚刚建立,注定了会有很多缺陷和问题,这是没有办法直接解决的,只能通过一代一代人不断的进行完善才可以,而且这期间肯定会受到很多抨击和指摘,历史上即使是到了千年之后,考试不也是往往被指摘为不公平、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或者不重视孩子在某些科目上的特长导致其余较差的科目拉低了平均分、掩盖孩子的才能么?

一旦这些世家子弟逐渐走到大汉的高层,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将会有能力影响到科举制的前进,这种影响,李荩忱并不倾向于认为是正面的,对于世家来说,科举制就是把自己连根拔起的利器,说什么都得想办法铲除才对,当初江南世家甚至都不惜直接造反也要反抗科举制的推行,这些冀州世家难道就会俯首认命嘛?

他们可不和徐陵、吴明彻等人一样值得李荩忱的信任。

甚至历史上隋朝末年的动荡,和这些意图从关中世家的重压下翻身的山东世家也有脱不开的关系,一直到后来唐初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背后都犹然还有野心勃勃、想要通过扶持李建成上位而东山再起的这些山东世家在,山东世家之中自然又以冀州世家、豫州世家为主,比如一代名臣魏征,就是出身山东世家。

的确,李荩忱不能否认的是,假如获得了冀州世家的支持,大汉稳定河北局势将会更加轻松,崔世济说的没错,北方三百年乱世,北方的汉人早就已经被杀了一茬又一茬,甚至现在的北方汉人,说是汉人,祖上也几乎都有胡人的血脉,长期以来北朝对于南朝的宣传自然也是尽可能的贬低,所以北方百姓对于朝廷会有多少信任,可想而知。

有了冀州世家作为表率,这些北方百姓当然会很乖巧的听从于大汉的调遣,避免如之前平定江南的时候出现的情况。

但是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李荩忱显然认为并不合适。

时间可以冲淡北朝百姓对于南朝的怀疑,甚至李荩忱相信,在大汉的制度优势下,百姓从排斥到支持,也并不会太久。

崔世济微微抬起头,他看到李荩忱正闭目沉思,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开口还是不开口。

“此事需要朕和六部再做商议。”李荩忱摆了摆手,“你先退下吧。”

崔世济急忙拱手称是,一直弓着身离开。

等崔世济离开之后,李荩忱方才看向鲍兴:“人才接引选拔,应通过吏部,秘书监监丞,乃是天子近臣,若能通过旧情即将其打动而能够面见陛下,那陛下岂不是人人可见,岂不是谁与秘书监亲近即谁能见?你可知错?”

鲍兴直接撩起袍子,跪倒在地,叩首说道:“臣知罪!虽臣以崔世济能为陛下所用而引之,然崔世济终究不过草民白身,臣之所作,已不合规矩,愿革除功名,以谢陛下恩重!”

李荩忱叹息一声:“此事,有一无二,念在你亦是为报当年清河崔氏之恩情,朕不能苛责,但是秘书监监丞之职,你亦不适于担任,朕会安排吏部择选人才与你交接,且下去吧。”

鲍兴惊喜莫名,虽然没有了秘书监的官职,但是按照陛下所说,应该还不至于直接把自己革职查办,只是给自己换一个职务罢了,这比他刚才想象之中要掉脑袋的结果当然好的多。

不过鲍兴也知道,陛下只是念及旧情而为之,再加上自己的认错态度比较好,所以不忍横加重罚。若是下次自己再有这样的差错,陛下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问罪。

“臣,谢恩!”鲍兴的声音都有些哽咽。

李荩忱靠在椅背上,摆了摆手。

鲍兴同样缓缓退下。

而李荩忱低声说道:“听都听到了,出来吧。”

李怜儿笑嘻嘻的从屏风后面转出来:“皇兄,莫要生气!”

“伯清呢?”

Wшw⊙тTkan⊙co

“伯清老老实实的在营帐外等着求见呢。”李怜儿给李荩忱捏了捏肩膀,“只有从后帐才能来到这屏风后面,我走这条路也就算了,怎么能让伯清走呢?”

李荩忱勉强笑了笑:“让伯清进来吧。”

“臣萧世廉,参见陛下!”

不只是萧世廉,张须陀也跟着一起来了。

李怜儿也已经有好几日没有和自家夫君一起了,应付的给李荩忱捏了两下就跑到了萧世廉的身边,自己先当仁不让的坐了下来。

“参见长公主!”张须陀急忙行礼。

李荩忱对自家妹妹自然也无计可施,都是从小到大让自己给惯坏了。当下示意萧世廉和张须陀入座。

“陛下,臣刚才看到崔世济和鲍监丞先后出去,可是有什么事?”萧世廉径直问道。

“有什么事还用说嘛,”李荩忱叹了一口气,“朕自问对鲍兴也很是信任,结果谁知道最后他还是忍不住假公济私,为朕引见崔世济,崔世济既然已经开口,那朕就不好完全拒绝。”

萧世廉当然明白李荩忱的意思,崔世济都已经来求李荩忱了,若是还被李荩忱果断否决的话,那冀州世家上下肯定惶恐不安,甚至有可能煽动百姓或者铁了心要为北周殉难,至少能够换来清名。

对于大汉来说,这不啻于徒增麻烦。

“陛下在这件事上,未免大意了。”萧世廉忍不住说道。

李怜儿扯了扯他的衣袖,不满的说道:“皇兄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事事都兼顾,再加上此事因鲍兴突然而起,皇兄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料得到,现在出了问题,或许皇兄一时失察,但是你们这些臣子也有罪责。”

萧世廉不由得笑道:“主辱臣死,这是自然,某也没有推脱呀。”

李荩忱咳嗽了一声:“你们两个要是一直这样卿卿我我的话,就出去说去。且不看旁边张卿家还没有婚配,你们小心惹得他羡慕。”

第一八二零章 无事献殷勤第一二四六章 萧萧淮上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举在此!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围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对手第三百五十章 码头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陈叔慎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实的训练第一六零七章 医疗发展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势第七百零三章 必须要做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谁敢!第二零九一章 雁门关上,人心浮动第一八九六章 叫骂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亏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诞生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帜只在此处第一六四一章 新却月阵第一二零五章 隔墙有耳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向第一九一三章 给他拜个年?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战云急第二二三一章 什么样的大汉第一百二十七章 渔翁得利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袭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儿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绕圈子第五百零五章 天宫院里的重逢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二零二五章 突击队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艺第二百二十五章 绕着弯子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们的沉默第一二七七章 时间就是命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一百七十七章 诏书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战骑兵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变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汉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八百七十四章 杨素的使者第一二五七章 为朕更衣第一二四三章 来之不易第一六三八章 丢掉的要拿回来第二二七七章 落叶满长安第二百一十三章 抢滩第一六四零章 战争爆发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第一三九三章 杨丽华的梦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二三六九章 一条咸鱼第九百一十五章 买卖第一千九十四章 汉家龙旗第一七二六章 赵王,不能见死不救第五百五十三章 钩直饵咸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变第一百六十五章 争夺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六九九章 骑兵的肉搏战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二零三章 那是个倔老头第五百一十五章 这才是弱点第四百六十六章 将旗升起第九百九十八章 战俘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后门的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楼阁么?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没劲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六百一十一章 时也,命也!第一九九九章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第八百零二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七十一章 变天(下)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群猪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赃不是收编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过一山拦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荩忱恶心到了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险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四二七章 秋后的蚂蚱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二零九五章 乱起雁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