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第297章 拿张元当替罪羊

庆历四年十二月八日。

汴梁下起了大雪,开封府各个街道组织起大扫雪工作。

由官府出资,在外城以每天90文的价格,雇佣一些没有工作的老人、青壮进行积雪清除打理。

这个工资肯定不算高。

因为在庆历年之前,汴梁的日工资水平就达到了百文以上。

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码头搬运工日赚二三百文,街口一个杀鸡的每天一百五十文,茶铺的伙计月入4.5贯,一天约一百二十文。

基本上平均用人薪资在一百文左右,除了每天平均日薪只有五十文的厢军以外,普通百姓的工资水平维持在百文。

而现在普通人的薪资水平又略微涨了一些,平均大概在一百二十文,比以前涨了约二十文上下。

这是因为自从庆历元年大改革以来,大宋的经商环境日益变好。

商品经济更上一层楼,并且由于商品通过五大贸易路线,不仅销往周边国家,甚至远销到中亚,被阿拉伯商人卖到欧洲去。

经济环境和经商环境好了起来,工商部那边每年注册的新商行,也就是公司不计其数,城内城外工坊每天都在开设。

不只是纺织厂,还有各类造纸厂、茶叶加工厂、铁器加工厂、农具厂等等数不尽的工坊,资本开始逐渐萌芽。

工坊建立后那自然要大规模招人,但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社会,汴梁能够吸引的基本上也就是京畿路以及周边的务工人员,不可能出现很远的人来汴梁打工。

像河北人要进城务工肯定优先选择大名府,淮南以及部分靠近应天府的河南人肯定优先去应天府,以此类推,造成了汴梁务工人员紧缺。

这属于市场的正常波动,工资正常上涨,且持续涨下去是朝廷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因为这必然会让工坊继续外迁。

以后蒸汽机时代,大量工厂搬迁到沿海城市去,也能带动广州、广西、福建等沿海城市的发展。

所以朝廷也会想办法市场调控,倒逼着用人单位涨工资。

不过开封府雇佣的都是没有工作或者缺乏工作能力的人,这个薪资基本上也属于正常薪资水准,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对贫困人员的照顾。

而组织人员则是开封府下辖的街道办。

如今大宋要走向城镇化,开封府作为一个官府机构,就必须要对基层有一定的掌控力。

所以朝廷正式建设起街道办,除了街道办主任是从九品官员以外,其余办事员都是吏员,主要管理的事务也都是户籍、卫生、社区管理等工作。

比如朝廷今年要慰问孤寡老人,要把米、油、粮发下去,以后就不是由开封府、皇城司来办,而是由街道办来处理。

上级领导主要是监督落实工作,确定各种粮油物资发下去,并且朝廷现在在建廉租房,以后也会由街道办落实贫困户,优先入住廉租房当中。

里面肯定会由贪污腐败的事情发生,比如街道办不认真落实工作,或者中饱私囊,把廉租房、物资发放给有钱人乃至于自己的亲属,而不是有需要的穷人。

因而赵骏又勒令开封府作为上级领导部门监督,又让皇城司秘密暗访,时刻调查,实时追责,算是双重监督。

现在就先这样办着。

哪怕以后出了问题再整改,至少现在街道办的设立后,开封府的工作压力也会减少很多。

在开封府的号召下,全府大扫除。

赵骏上午就在包拯的陪同下,视察了内城、外城,乃至城外的清除工作。

开远门,也就是西水门外。这里是汴河的入口处,由于运河从北方带回来大量钢铁、牛羊皮毛以及其它原材料,因此这里汇聚辽很多工坊。

朝廷现在正陆陆续续地把城内的官属工坊迁移到城外,比如纺织厂、锻造厂、铁器加工厂等等,从两个月前就开始迁移。

官属工坊又带动了很多私人工坊转移,预计到后年,汴梁里大部分工坊都要转移到城外,形成城乡结合部。

所以这里的地价也慢慢地有所上升,这对于栖息在城外贫民窟的百姓来说,自然是件好事。

因为朝廷现在的户籍工作是允许百姓落户汴梁,并且允许他们购买他们现在在城外居住的土地和房屋。

wωw Tтkā n ¢ ○

或许几十年后,最早一批来汴梁打工的打工人,摇身一变,通过在城外城中村拥有房产,成为了正红旗老开封。

不过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至少目前城外的地价还是比较低,且基本上都是在朝廷手里,也进行了限卖,不允许有心人大规模囤积。

赵骏打算等过两年完成了军队改制,把厢军纳入建设兵团,就成立国有建设企业,把城外的房地产开发都交给他们来做。

到时候大宋对外吸血哦不,贸易。对内搞大基础建设,加上房地产刺激经济,允许银行业和金融业发展,在全国开设交子铺,允许民间借贷。

四管齐下,这经济还不飞上天了?

甚至通货膨胀都不用考虑,大宋只需要无脑印钱就行。

因为到时候大宋的铜钱就像美元一样成为全球硬通货,把国外的铜矿买进来,再制成铜钱出去买铜矿,怎么想怎么觉得有点离谱。

当然。

那还是以后的事情。

至少现在大宋虽然蒸蒸日上,可依旧没有超脱古代封建社会的秩序。

还需要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更上一层楼,需要蒸汽机时代到来,才能完成更大的内部改革。

“知院,这雪下了十多天,把道路都掩埋,河面都结冰,开封府出资,雇佣了一万三千六百七十四人,每日耗资约两千贯,花费了六日时间,将全城大雪清除,将冰面破开。”

开远门外汴河边上,开封府通判包拯向赵骏介绍着最近城里的建设活动。

国税和地税改制之后,开封府作为首都官府也拥有了一定财政权,汴梁商业活动以及城市管理产生的费用都会缴纳到开封府,由此产生了税务经费。

虽然这让朝廷的税收严重下降,但让地方政府有了钱,那就能办不少事情,比如这扫雪工作,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雇佣了一万多人?那每人每天薪资看来还不错嘛。”

赵骏笑着说道。

他环顾着远处,西北方汴河船只徐徐而来,比春夏秋时期少了许多,但这可是冬天,以往冬天漕运是彻底停船了的。

现在看来黄河治理工作以及破冰行动还是做得可以,至少能保证汴梁通航。

“说来惭愧,每天只有90文。”

包拯摇摇头道。

“每天90文?是少了点,那多出来的三百多贯是什么情况?”

赵骏纳闷,难道这么快就开始上下其手了?

这也太快了吧。

“是用来购置工具了。”

包拯说道:“这些工具怕是用完就得存起来。”

赵骏想了想道:“那就放在街道办,你们开封府要设立环卫部门,长期雇佣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做到城市干净、整洁。”

“嗯。”

包拯点点头:“这事我会向刘知府禀报知院的意思。”

“除了卫生工作以外,还有街道规划、基础设施、城市道路、绿化环境、经营环境、商铺整顿等等,都是开封府的职责,你的担子不小啊。”

“下官不会辜负朝廷众望。”

“这就好,老包,好好干,这开封府尹的位置我是留给你的,我很看好伱。”

赵骏拍了拍包拯的肩膀,笑着说道。

现在开封府尹的位置流动性还是比较大,主要用于安置一些即将往各部尚书、侍郎升迁的官员。

府里的具体事务都是包拯在处理,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潜规则。

谁都知道这其实是知院为了给包拯做政治资历积累,加上他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所以历任开封府知府都把工作交给他来做。

主官反倒会参与各个部门的日常事务,以便将来入部。

不过饶是如此,老包也已经算是在坐火箭了,从景祐四年一个从八品到现在从五品,升迁速度基本上就是每年一级。

赵骏打算等过两年老包积累得差不多,就把开封府的政治地位自正四品提到从二品,相当于副部级。

并且兼任正二品政制院候补同知,这样就把开封府的政治地位上调到高官,也把开封府尹的重要程度提高,让他能参与到国家事务管理当中去。

毕竟开封府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如果级别还只是正四品,那在权贵满地走的开封还是难以服众,管理上也会加大难度。

“知院。”

就在赵骏视察开封府最近发展情况的时候,不远处一对皇宫侍卫急匆匆而来,向他报告道:“陛下请知院回一趟宫中。”

“哦?”

赵骏扭过头,来到那侍卫的身边问道:“出什么事了?”

“说是西贼上书请降。”

“哈哈,李元昊坚持不住了。”

赵骏笑了笑,对包拯说道:“好了,老包你先搞好城市管理工作,我先回去一趟。”

“是。”

包拯早已经习惯从赵骏嘴里说出一些听得懂,又听不太懂的词汇,拱手行礼。

当下赵骏就坐回了自己的马车里,仪仗队浩浩荡荡回宫。

他从当上知院开始就有自己的仪仗队了,妥妥的宰相规格,马队开道,举着牌子“肃静”“回避”。

加上皇城司的保护,周围每时每刻都有几百人跟着,汴梁人都知道他的队伍。

甚至还曾经有人拦轿喊冤,都被赵骏一一解决,让百姓交口称赞。

很快赵骏就回到了皇宫,一路去了崇政殿。

众人已经到齐。

他先给赵祯行礼,随后坐回自己位置上。

“汉龙,你看看,这是元昊上表。”

赵祯敲了敲桌子上的公文,崇政殿会议是不许人进来的,连王守忠都只能在门外守着,所以赵骏就只能自己走过去拿。

他拿起公文扫视了一眼,笑着说道:“预料之中,李元昊这一战败得我都没想到,他肯定绷不住。”

“照目前的形式来看,元昊已经松嘴。但要想让他付出代价可不容易,万一他拒绝呢?”

赵祯问道。

“拒绝也简单。”

赵骏笑道:“虽然目前全国军队改制还没有彻底完成,但大部分的害群之马已经剔除,也挑选了精锐填补,基本战斗力还是能保持,那就打吧,正好灭辽西夏。”

不是不能灭西夏,而是目前灭起来比较麻烦。

就好像你明明可以等几年,让战斗力变成120的时候再去消灭一个20战斗力加50战斗力的敌人。

偏偏要在战斗力80的时候,同时对付辽国和西夏这两个加起来70战斗力的对手。

哪怕大宋实力比他们强,可军队没改制前战斗力还是差点。

需要等完全改制完成,剔除老弱,军队训练提上日程,还有把钢制冷兵器、盔甲普及,让冷兵器与火器营的热武器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战力。

到时候打辽国和西夏都会轻松许多。

但李元昊率先挑衅,若是不回击的话大宋颜面何在?

所以必须给他点教训。

要么就割地赔款,每年缴纳岁贡。

要么大宋西北军队出动,打得他割地赔款。

甚至可能有亡国风险。看他自己怎么选了。

“那好,就按照原定计划,让他赔款。”

赵祯也硬气了一回,这事早就商议过,可以给对方回应了。

自从九月份开战以来,最近三个月大宋也不是吃干饭的。

虽然没有大规模调兵遣将,但战争机器运转,河北钢铁厂每天造出成吨的武器。

钢制武器开始发放下去,哪怕还未普及全军,但有个几万人先用着,配合火器营足以应付辽军。

到时候再全力输出西夏,不把李元昊头都打歪?

所以满朝强硬派也是占据上风。

这与赵骏的态度有关。

很快大家商议好细节,便立即派遣人手去给杨偕下达了指示。

到十二月中旬,杨偕就知道了朝廷的意思,于是马上招来了李元昊的使者,向他明里暗里表达了朝廷需要诚意的意思。

他没有直接说大宋朝廷要李元昊赔款,因为这样目的性太强,到时候互相拉扯、讨价还价不好谈判。

谈判的最高境界就是由对方主动提出,这样他这边才好狮子大开口,一步步谈条件。

过几日后,李元昊就接到了使者的回信。

卓啰城中。

最近这些天李元昊的日子不太好过。

党项贵族们受益于宋夏之间的贸易,其实都不想得罪大宋,因此联手向他施压。

文官集团则因为战败的事情而缄默其口,因此停战派占据上风。

虽然李元昊自己是个主战派,可架不住下面力量大,光凭他以及他背后的嵬名部落还是不能镇压得住。

所以他必须笼络一批听话的贵族,稳住他们的心情。

这一日恰好正是他与费听、房当、细封、颇超等几个国内大部落首领议会的时候。

“大王,这么下去真不是办法,宋人强大,与他们为敌绝非好事。”

“是啊,早点做出决定最好,再拖下去于国家不利。”

“今年过冬的粮食都是从宋国买来的,虽然宋国还没有取消互市,可一旦他们取消互市,我们怎么办啊。”

“要我说,大王就不该听那张元的,此人必定是大宋派来祸害我大夏的内应。”

“不错,自从此人来后,我大夏屡战屡败。之前我们不与宋国开战,我们每年只需要进供几百头牛马,就能得到无数赏赐,他来后呢?”

“大王,把此人杀了送给宋国,想必能得到宋国的欢心,到时候我们也不需要再开战了。”

“正是。”

几个人纷纷用党项话劝说着,还有人嚷嚷着要杀张元。

李元昊不得不安抚道:“我已经派人去与宋皇商议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他暂时还不希望张元死,毕竟他自己是个主战派,如果张元死了,那国内主战派势力就没了,以后谁还鼓动他与大宋为敌呢?

“哎,希望如此吧。”

有人叹道。

历史上宋夏战争,大宋取消互市,西夏国内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现在倒不至于此,但他们尝到了太久的互市甜头,牛羊卖给大宋,再把西域人的商品转卖给大宋,又从大宋买入茶叶卖给西域商人,换取丰厚的利润。

中间商赚差价的同时,他们自己也能通过买卖贸易,赚得盆满钵满,还能从大宋购入粮食、茶叶、铁器维持部落发展,一举三得。

所以虽然现在西夏国内情况还不错,可没有人希望事情发展到最坏的地步,反正党项人又不像契丹人一直称王称霸,继续在契丹与汉人之间周旋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报!”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士兵来报道:“使者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

李元昊连忙说道。

“是。”

士兵出去。

片刻后一直在西市等消息的使者进来,向李元昊用党项礼弯腰说道:“大王。”

“怎么样?”

“臣幸不辱命,已经拿到了宋皇的回旨。”

“太好了,他说什么?”

李元昊精神一振。

使者说道:“宋皇的意思是,他们也不想大动刀兵,大宋一直主张和平治世,与周边国家化干戈为玉帛。但大夏妄自进攻青塘,挑起与大宋之间的战争,此事不可饶恕。”

李元昊大惊道:“你没有跟他们说我们只是与唃厮啰交战,并未想与大宋为敌吗?”

“说了,臣说了不知道多少遍。”

使者苦笑道:“可是大宋一直以与青塘签订互相攻守同盟协议为由,指责我大夏进攻青塘就是进攻大宋盟友,是意图主动挑起战事。”

“这可如何是好。”

房当丘斛拍着两腿,苦涩道:“大宋兵强马壮,如何能敌啊。”

众人也是一脸愁苦。

谁也没想到进攻青塘,就招惹了如今强盛的大宋。

若是以前还好,大宋有手榴弹和火炮,他们咬咬牙,有辽国的支持,也不是不能多造个几百上千门。

可现在大宋又有了火枪,而且这样的部队在西北有一万多人,加上大宋本来就有的大炮和手榴弹,他们哪里还能抵挡得住哦。

“不过事情也有转机。”

使者连忙说道。

“快说。”

李元昊压着怒意。

使者说道:“杨司帅的意思是,宋国可以停战,但我大夏必须拿出诚意来赔偿大宋这次的损失。”

赔偿?

众人一下子露出茫然的情绪。

正常情况下,大家伙应该都能想到战争赔款之类的事情了。

但那是宋人能想到的事情。

对于他们党项、契丹之类的游牧民族来说,可不兴这一套。

被打败了就跑,跑到塞北去。

难不成宋人还能追到塞北?

等宋人走了他们再回来就是。

所以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歉意不够。

有人马上说道:“大王不若再像以前那样,每年进贡数百头牛马,向大宋称臣,换取大宋的赏赐。”

“这样也挺好。”

“不错,大王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大宋的怒火。”

“我看不尽然。”

费听沽细说道:“大宋最恨奸逆,当年开战后,大宋就在边界榷市悬赏张元人头,恐怕唯有拿张元才能换取大宋不动刀兵。”

李元昊的眼睛顿时咪了起来。

他其实能够听明白大宋的意思。

毕竟他的眼光跟手底下这些人不同。

作为一个试图从游牧民族部落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的雄心君主,李元昊自然有超出常人的眼界。

所以他明白,大宋其实不是想要张元人头,而是想要西夏割地赔款。

具体款项肯定不是一两次使者谈判就能商榷好,必然要经过长时间的拉扯,就像当初宋辽签署协议一样。

但李元昊其实不太想赔款。

一来赔款肯定伤及他在国内的威望。

二来也损耗西夏国力。

本来西夏就弱,哪怕这些年利用丝绸之路赚了不少,可跟大宋的国力还是天壤之别。

因此能不赔钱肯定是不想赔。

问题是大宋那边一定会死咬着不松口,就是要让他赔款。

该怎么做呢?

装傻充愣可糊弄不过去。

到时候真打起来,他又打不过可就难受了。

那么最好的选择是推个替罪羊出去。

大宋那边就挺恨张元的。

国内各部落贵族首领也很烦他。

如果把张元宰了,不仅能安抚国内,还能平息大宋的怒火,给大宋一个交代,那就太好了。

而且大宋不是要诚意吗?

那就把西夏军师推出去当诚意,这还不够?

到时候即便大宋挑明了要赔偿,张元都交给他们了,赔款也好意思多要吗?

或许眼下正是需要张元的时候了。

虽然以后没了张元,很多谋略不好制定,且缺少了主战派核心。

但有的时候,他也是没有办法啊。

李元昊叹了口气。

目光露出了一抹阴狠。

张元。

怪不得我了。

只能怪这些年大夏不能胜宋国吧。

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336章 一点工业革命的小小震撼182.第180章 宋人爱写信第57章 复明前最后一堂课,君臣篇288.第284章 杀生为护生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择第366章 收复青塘第85章 知皇城司,偶尔当个人277.第273章 远洋船队回归234.第231章 宋辽保塞决战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边第18章 改变大宋政坛第457章 赵骏一走,开始动刀第469章 收复西域,黑汗王国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阵第401章 赵祯眼里有了光263.第259章 给天下官员涨薪第81章 无忧洞317.第313章 大宋天军!第328章 饿不死,但很穷第411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249.第245章 西夏称臣,庆历元年第479章 开启苏轼的物理之道127.第127章 赵骏是主心骨第54章 官家离不开能臣第14章 好几层楼高的高人!第473章 赵祯的喜悦196.第194章 强权至上第514章 大阅兵,大宋百姓的军队第36章 驴车漂移的速度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50章 拗相公第19章 伪造一个尼尼村208.第205章 陈希亮,长沙惊变第4章 赵祯老色皮第397章 燕云回归,一朝气顺173.第171章 开封来了个包黑子296.第292章 大宋有枪第502章 世界前进需要战争的催动第359章 好二儿要凉了?第96章 开封府再出阴计288.第284章 杀生为护生第12章 赵祯是怂货(求推荐票)261.第257章 大宋药丸!第27章 交子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第417章 能登炮击事件,震惊日本第386章 辽宋对峙,发行纸币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义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9章 怂赵不死,大宋永无出头之日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禅第71章 那是它们欠我们的295.第291章 他有大铁炮,我有小钢炮第371章 已经在想自己的庙号了第405章 铁甲舰建造成功,先告诉邻居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愿上供第491章 来大活了第74章 赐同进士出身?狗都不当!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汉人沦为奴才吧(第四更)第478章 这个国家充满了希望318.第314章 给我轰!第323章 大宋发展与国债第451章 规划北平城,回归根本问题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107.第107章 愿与高人共襄盛举(祝大家中秋第515章 大授衔第403章 建立现代化国家体系187.第185章 还是游戏好玩186.第184章 千金买马骨第62章 赵骏改变了官家(第二更)第102章 大宋这个样子你很光荣?231.第228章 宋辽主力相遇第29章 赵祯的果决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104章 下辈子注意点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313.第309章 历史性的一刻第74章 赐同进士出身?狗都不当!第386章 辽宋对峙,发行纸币第454章 幽燕路发展规划,与世家谈谈164.第163章 这里永远是你的家第409章 大国重器铁甲舰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250.第246章 庆历新政,吏治篇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217.第214章 李元昊联辽抗宋第349章 青塘城破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税第59章 三易回河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杆,把脊梁骨接上第514章 大阅兵,大宋百姓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