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该灭西夏了

第421章 该灭西夏了

大宋庆历八年七月,在巡视了三个月黄河,视察了沿岸各地情况之后,赵骏回到了大宋首都开封府汴梁城。

此时天下风云际会,东亚地区的格局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最强大的辽国接近分崩离析,辽帝耶律宗真早逝,因长子耶律洪基才十四岁,只能传位给皇太弟耶律重元,以此稳固局势。

虽然这样做让他这一系子孙就与皇位无缘,但耶律重元在国内的威望比耶律洪基高太多,为了国家不至于被覆灭,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耶律重元登基之后,一边向南方大宋求和,一边整顿军务,平息国内此起彼伏的叛乱,基本上辽国一夜之间从东亚最强,变为如今的二流国家了。

不过即便是二流国家,也属于是第二梯队。

因为大宋击败辽国之后,实力基本上跃居于超一流国家,而辽国以前最多算是个一流国家,现在则被打退到了二流。

这就意味着整个东亚地区已经没有能与大宋掰手腕的一流国家了,甚至连二流国家都只有辽国一个。

其余西夏、大理、高丽、日本、越朝,不能说是豪杰辈出吧,那也只能算是土鸡瓦狗,称个三四流的势力都勉强,实在是上不得什么台面。

其中又以西夏和日本国内动荡最严重。

日本在庆历八年年初,试图收回国内的矿产,有钱之后就向大宋遣使者,学习大宋的制度、技术、文化,以此提高国力。

然而收回矿产就动了大宋的蛋糕,日本人还以为恭维大宋几句,让他们面子上过得去,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却不知道如今的大宋早就不是那个慷慨付出,养一群白眼狼的天朝上国了,而是以国家利益和百姓的利益为主旨,奉行的是大宋优先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大宋朝廷动怒,虽然没有直接派大军进攻日本,可却派了两支海军舰队,总计一万人浩浩荡荡向着日本杀去。

宁海军先一步抵达,大破日本朝廷的兵马,消息传到平安京,后冷泉天皇和藤原赖通都震惊不已,惊恐不定。

如果宁海军用的是冷兵器与藤原季纲的军队厮杀半天,最终才击败藤原季纲,或许他们就不会这样,反而可能下定决心,举日本全国之力将大宋的势力驱逐出去。

但整个过程实在是太诡异了。

据幸存者描述,当时他们距离宋国的船队还很远,只听到无数声恐怖的巨响,接着上百个黑色的铁球从天而降,然后他们的船支离破碎。

隔着那么远的距离,顷刻间让他们的船队瞬间败亡,这与传说中的妖术有什么区别?

因而在这种震慑之下,日本朝廷反而不敢有什么举措。

在这种犹豫当中,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源赖义急于收服陆奥国,举兵与安倍氏交战,安倍氏一时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随即求助宋军。

宋军便派出三百人的小队,在安倍氏的人带领下,仅仅一个回合,就在零死伤的情况下,把源赖义的两千多大军打得崩溃。

要知道历史上源赖家父子在陆奥国威望极高,他一过来,安倍氏就摄于源赖义的名望而近乎投降。

之后虽然安倍氏把源赖义击败,可实际上双方一交战,源赖义就击败了安倍氏,还击杀了安倍赖良,直到源赖义一路追击,长途跋涉冬季远征,在缺乏物资的情况下才大败而归。

因此总体来说以源赖义在陆奥国的威望,想要击败安倍氏并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前段时间他们伏击了安倍氏派去支援陆朝的军队,缴获了大批武器铠甲。

可以说这个时候源赖义在兵力、装备上都与安倍氏保持一致,再加上源赖义在陆奥国的名望,消灭安倍氏是迟早的事情。

但宋军仅仅三百人,零伤亡,双方距离很远,又是一阵巨大的“砰砰砰”声响。

据幸存者说,他们还看到了白烟直冒,随即正在冲锋的源赖义军勇士纷纷倒下,包括佐伯经范、藤原景季、和气致辅、纪为清等名将皆当场惨死。

这一变故就更让后冷泉天皇和藤原赖通等人惊惧,亦是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还派出使者,希望能与马懋等人进行沟通。

然而马懋他们不为所动,坚持等到大宋朝廷的命令抵达再说。

很快到五月份,大宋朝廷的命令、谴责伴随着镇海军到达,消息传到平安京,后冷泉天皇等人就只剩下俯首听令的份。

他们以极高的规格礼仪接待了大宋使者,因为除了大宋使者之外,海军还派了两千人护卫。

这一路上日本接待的使者都心惊胆战,生怕触怒了上使。

不过好在一路顺利,大宋朝廷的圣谕将日本天皇一顿臭骂,把责任全都归咎于日本背信弃义,不履行契约,咎由自取,并且逼着日本签订了各项条约。

比如开放多地港口,允许大宋商人在日本国内经营、开采、承包矿产,割让对马岛归属于大宋领土,允许大宋商人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等等。

对于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倭国朝野上下并非没有反对的声音,因为这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利益。

但日本高层却没有选择的余地,否则大宋镇海军指挥使周刚,宁海军指挥使马懋一声令下,就能让日本直接改朝换代。

而且这些高层也未尝没有想到,签订这些条约,就意味着与大宋交往更深,他们就能想办法引进大宋的技术、制度,增强日本的国力,未来也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

因此在这种局势下,日本也只能被迫签订这项协议,史称“平安京条约”。

七月下旬。

当赵骏回到汴梁之后,也恰好宋日签署的条约送了过来。

二十日早朝结束,赵骏回到了政制院内。

他其实是十八号下午回来的,但恰好“立秋日”,宋时二十四节气当中有几个节气是要放一天假的,所以十九号不用上班。

就干脆在家里休息了一天,到今天二十号才正式上朝,在早朝的时候汇报了黄河视察工作。

至于李元昊的事情,他打算在政制院早会上说,下午再跟赵祯商议。

没想到恰好小日子那边也有消息。

“小日子这种就属于贱皮子,不狠狠地敲打一番就会上房揭瓦,现在给他揍一顿,就老老实实多了。”

赵骏看着进奏院刚送过来的公文,笑着说道。

晏殊抬起头道:“看来真如汉龙所料,倭国并没有胆量与我大宋全面开战。”

“他们应该是想学勾践卧薪尝胆,但可惜的是现在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了,就怕他们尝着尝着,就只剩下苦了。”

赵骏笑着摇摇头道。

“汉龙接下来就是要扶持日本国内的叛乱势力,削弱日本国力了?”

范仲淹扭过头来问道。

赵骏笑道:“本身它那点国力也没什么好削弱的,主要还是要削弱他们天皇的权威。”

“天皇的权威?”

大家都把头探了过来,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不错,他们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自陈胜吴广起义,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就不乏无数起义者,挑战皇帝的权威。”

赵骏解释道:“而日本万世一系,天皇的权威已经深入人心。即便造反起义,也不会消灭天皇自己做皇帝,最多就是利用皇权成为权臣,如果日本天皇的权威不被平息,那么这个国家终究难以被占领。” “那我们派人把他们的天皇灭了就是了,何必这么麻烦?”

有人不解道。

“岂不闻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乎?”

还是晏殊聪明,立即联想到了一点,笑道:“如果是外敌入侵灭了天皇,以天皇在日本民间的威信,只会造成仇怨,以后统治起来更加麻烦,但如果是他们自己不断挑战天皇的权威,最终把天皇拉下马,天皇在他们日本民间的威望势必就会跌入谷底。”

“不错。”

赵骏竖起大拇指道:“还是拉日叔厉害,我就是这么想的。”

正在这时政制院的大门外王守忠走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小宦官,他躬身道:“知院,诸相,最近天热,官家怕相公们中暑,特令我送来白凉粉。”

“替我们谢过官家。”

众人连忙说道。

后面的小宦官就进来把白凉粉都放在每个宰相的桌上。

这东西后世老少皆宜,《东京梦华录》就有记载,是用植物果胶做的,加入少许冰块,口感清凉,解暑必备。

“官家现在在忙活什么呢?”

赵骏的这碗是王守忠亲自端来,他前天回来已经很晚了,昨天又休息,已经三个月没见过赵祯了,便随口问了一下王守忠。

王守忠笑道:“知院还不知道吧,官家最近正在金水河中以两台蒸汽机尝试发电。”

世人皆知北宋汴梁有四条运河穿城而过,却不知道金水河直接穿过了皇宫后苑,是唯一一条宫内河流。

只不过金水河靠近北宫宫墙那边,在观稼殿后面,那里也有一片小花园和树林,是妃子们平时嬉戏的地方,因此正常情况下他们没什么机会去河边。

听说赵祯正在搞发电实验,赵骏笑了笑。

科技树这种东西只要点出来其实就没什么难度,比如特斯拉在1831年发明了电磁感应,研究出了第一台发电机之后,五十年后,爱迪生就用六台蒸汽机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发电厂。

看上去花了五十年的时间,但实际上原理是一样的,没人做是因为建发电厂没意义。

当时电力唯一的作用就是用作电灯照明。

然而哪怕十九世纪初就有人发明了弧光灯,可照明持续时间还是非常短。

直到爱迪生改良了碳化竹丝灯,让原本能持续照面400个小时的碳丝电灯延长到1200个小时,电力才有了商业价值。

所以大宋建造发电厂简单,可制造电灯却很麻烦。

哪怕赵骏知道竹丝电灯还是不行,应该用钨丝才能更持久,但受限于真空技术,以及另外一个主要原因,电灯照明事业一直得不到发展,发电厂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

而这个原因就是——赵骏并不知道钨在古代的名字。

这就导致在这个领域大宋还是两眼一抹黑,需要不断地试验各种材料,才能够找到钨丝。

使得即便大宋很早就发现了电力,却一直无法让电力迅速应用于生活当中。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赵骏不是万能的。

何况科学很多时候都是在偶然因素下产生,西方很多科学家还经常把科学当作神学和奇迹,想要把这种偶然变成必然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仍然需要不断地去尝试。

大宋唯一的优势就在于,有人在给他们指引明确的方向,这样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不至于在未知的领域里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如今之所以能够开始建造发电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化学院利用汞研究出了真空技术。

同时经过多次试验,最终他们发现一种叫做重石溶解后的金属,在通电之后可以实现长时间的照明,并且光线并不强烈刺眼,与后世白炽灯一样。

赵骏确定这重石应该就是钨。

电力才算是真正开始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了。

“辛苦官家了,替我向官家问好,官家的一切研究成果,将载入史册,成为大宋屹立于世界的基石。”

赵骏说完之后,又道:“这句话要原封不动地转告给官家。”

“是。”

王守忠低眉顺目地应下。

不知道为什么。

每次知院这么夸官家,官家就总是动力满满。

哪怕在王守忠看来,那些实验和研究都充满了未知和困难,官家都乐此不疲。

分发了冰凉粉,王守忠等宦官就退下了。

屋子里大家有的在拿白凉粉在吃,有的嫌太甜就动了一口,还有的则继续批改着公文。

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他们这些宰相每天要处理的公务都堆积如山。

虽然现在政制院主要还是制定方向,实际操作还是交由各部门自己去制定和规划。

但在这种制度下,同样需要政制院把控方向是否正确,每天看各部门提上来的发展进度,亦是每日的任务。

等大家嗦完了白凉粉,赵骏就站起来说道:“好了,该开会了,今天的会议很重要。”

“何事?”

“有趣,在汉龙眼里还有大事吗?”

“这倒是让人好奇啊。”

众人听到开会,便都停下手中的工作,开始站起身准备往会议室去。

他们一边走一边笑着询问。

赵骏见众人都好奇是什么大事,便微微一笑道:“西夏.该灭了。”

刹那间,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张大网142.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188.第186章 西北誓师大会147.第146章 无忧洞覆灭第432章 版图大增,重走天下第342章 用好手里的刀第395章 吹进攻号!第368章 东北辽军三十万,遇我也需尽低眉第392章 析津城破148.第147章 鬼樊楼覆灭第344章 一网打尽,注意影响281.第277章 杯酒释冗军134.第134章 烧第一把火第73章 祖孙交心(为盟主云哥加更)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骑虎难下290.第286章 一场大清洗315.第311章 汴梁的变化有多大?202.第199章 名满天下,回到家乡252.第248章 五大贸易成型,庆历新政开始196.第194章 强权至上125.第125章 东方一极战略153.第152章 赵祯有子与元丰改制第526章 赵祯走在实践的路上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觉194.第192章 狡猾的对手157.第156章 杀这点人够谁看的?第380章 萧万里心脏骤停第487章 遍地是龙旗第456章 将领请灭辽,幽燕世家归第331章 大化学家赵祯223.第220章 坏了,我人设崩了第432章 版图大增,重走天下250.第246章 庆历新政,吏治篇第35章 来点今日大宋笑话217.第214章 李元昊联辽抗宋第363章 大宋海军247.第243章 这个男人来自后世第23章 宇宙的尘埃第60章 上架感言第483章 少年中国说152.第151章 棉花推广167.第165章 公私合营111.第111章 投赵一念起,刹觉天地宽!194.第192章 狡猾的对手116.第116章 无内鬼,来点大宋笑话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232.第229章 帐篷里欢乐的笑声第379章 洪水汹涌第513章 律法严明,大宋盛世第99章 瓶中人第11章 赵祯是贱骨头(求推荐票)第491章 来大活了第514章 大阅兵,大宋百姓的军队232.第229章 帐篷里欢乐的笑声300.第296章 李元昊绷不住了153.第152章 赵祯有子与元丰改制299.第295章 规矩要改一改了第490章 大宋的体量翻了七八倍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196.第194章 强权至上第13章 朕要打死他!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们!第458章 不许胡马窥阴山第506章 万国来朝(1)第36章 驴车漂移的速度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第442章 盗匪遍地,该打扫卫生了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354章 后装枪炮,王曾病逝178.第176章 调研应天府,田昌有冤第395章 吹进攻号!219.第216章 人与自然?让我康康第508章 万国来朝(3)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杆,把脊梁骨接上第353章 乌古乃定计,辽国南侵高丽第342章 用好手里的刀第383章 钦差到来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万家灯火295.第291章 他有大铁炮,我有小钢炮209.第206章 决堤了第506章 万国来朝(1)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515章 大授衔第401章 赵祯眼里有了光第102章 大宋这个样子你很光荣?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342章 用好手里的刀298.第294章 国家建设与出大事了129.第129章 谁干的?139.第138章 赵允让的试探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41章 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206.第203章 安龙寨对峙,谨慎的李元昊211.第208章 为理想而奋斗第363章 大宋海军第76章 赵祯的智慧第342章 用好手里的刀151.第150章 赚钱与淮南的事(二合一)153.第152章 赵祯有子与元丰改制299.第295章 规矩要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