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

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

许存仁的事情,已经闹得满城皆知,本来老百姓不应该关心的事,也有许多人讨论。

老百姓也许不知道什么叫算学,可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打仗,这种八卦大家伙还是愿意讨论的。

当朱标说起许存仁的时候,张异哑然失笑。

“我有不少好友的老师,说起来还是许先生的好友,他们甚至亲自写信给许先生,绝交……”

朱标说起这件事,张异就嗤之以鼻。

事情闹得这么大,确实有不少人跟许存仁表示绝交。

其中表面上的原因,是算学入科举,把算学抬高到和经义相同的地位,有些人不喜。

但核心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这规矩打破了他们的舒适圈!

当一个人,一个群体在某个领域拥有绝对的优势的时候,他最讨厌的就是改变。

张异将这番道理说出来,朱标若有所思。

“张家弟弟以为,这是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对呀,明明算学入科举,改变都是大家的事,谈不上厚此薄彼,且,那些才子之乡,本身的底蕴深厚,其实就算算学入科举,他们的地位也不会有多少改变!

学习也是需要资源和环境的,富庶之地肯定比苦寒之地要好,黄大哥你信不信我跟你打个赌,开了恩科,天下七成官员都来自南方!

可就算如此,他们依然害怕和反对改变,这还是咱们大明刚刚建立,如果延续下去,恐怕天下官场,九成九都是南方人呀!

若是我当皇帝,我早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张异说着,朱标的脸色变得古怪。

“那你准备怎么改?如果伱是皇帝的话……”

“我呀,大概会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南方官员的数量吧,比如,南北分榜……”

张异此话一出,朱标脸色再变。

南北分榜这件事,自古以来都没有出现过。

张异这臭小子脑袋里天天都在想什么呢?

“弟弟这样做未免有失公平,所谓国家取材,唯才是择……”

张异接话:

“所谓公平和不公平,那就要看大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说,从大哥的角度来说,你家在吴地,你的同窗好友也都是南方人,你从小有名师教导,未来高中之后,你的同僚也是你的同乡,

未来你们相互扶持,在官场中如鱼得水……

这种情况之下,你当然不希望改变什么?

可是如果你是一个北方人,数百年的异族统治,元末的战争,早就将你的家乡打得千疮百孔。你很聪明,读书也很厉害,但是你每天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解决温饱问题,别人在家里安心读书,你却连一根蜡烛,一盏油灯都买不起!

你会不会觉得,这世道对你不公平?

明明你拥有不下于南方人的智慧,却只能用他们一半,甚至一小半的时间去读书。

他们读不明白的地方,找个老师就能问清楚,而你只能自己琢磨,还不知道对不对?

有一天你好不容易考中的进士,却发现这官场之中,到处都是南人,他们说着你不懂的家乡话,你被孤立一边……

等到有晋升机会的时候,有老乡提携的官员永远比你快,

你愤愤不平,因为你觉得你同僚本不如你,但他提携的机会永远比你多……

当你坐在京城温暖的房子里,想起自己家里还饱受饥寒的乡亲,想着为他们做点事,

你却发下,朝廷划拨下来的资源,永远优先照顾南方……

你会如何?”

朱标感受到的,是张异话语中那位北人官员心中满满的绝望。

张异又道:

“如果你是皇帝……

有一天科举的主考官递上一份名单,告诉你今年的进士全部是南人,北方人一个没有!

你问为什么,他们告诉你北人愚钝不堪,争勇好斗,不能任用!

你此时才发现事情不对,盘算了一下,骇然发现天下官员,几乎都是南方人!

而且,十年前这种情况还不严重,只是越到后来,越不见北方人的身影。

你怒吼,质问,

他们还委屈巴巴告诉你,大家都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绝对公平……

你相信真的公平吗?”

朱标的立场不一定站在南方人和北方人这边,

但张异说到皇帝,他却莫名觉得恐惧起来。

如果他当了皇帝,有一天他的官员怎么告诉自己,朱标相信哪怕自己性格还算不错,也绝对会怒不可遏。

出现那种情况,代表皇帝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架空了。

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你说的,是你看到的未来?”

朱标红着眼睛,想询问一个答案。

张异笑而不语,那当然……

他说的,就是老朱当年南北榜前遇见的事情呀。

强如洪武皇帝,到那个时候也已经无力回天。

虽然南北榜发布,但南强北弱的格局几乎贯穿了大明一朝。

当年那些人看着朱元璋老了,想要试试这位皇帝的底线,虽然最后老朱再次杀了一波人,

可也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他眼中的公平也就不一样!

大哥身为南方学子,如果你科举的机会被剥夺一半,自然觉得不公平!

可是从天下,或者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当一个地方拥有太多的机会,对于另外一些地方同样不公平!

这种资源的倾斜,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都不是好事!

所以说呀,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

如果站在陛下的角度,当下的公平对他而言就是不公,尤其是他想要治理好这个国家的时候,资源朝北方倾斜是必然的

北方早就被打残了,我接过父亲从北方送来的家书,他老人家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告诉我北方比起南方,简直就如同鬼蜮……

咱们南方是什么情况,多少前朝时候的州府,因为人口不够降级……我一路走来,也见过饥肠辘辘的流民,见过破败不堪的村落,甚至还见过已经空无一人荒芜的村子……

我无法想象,这都已经是江南了,北方是什么模样?

咱们就不用说天下归心,南北弥合这种事,就说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北方如何为帝国挡住蒙古人的铁骑。

如果蒙古人一路南下,我们大明目前占据的土地,有没有城可守?”

朱标摇摇头,他虽然没有去过北方,甚至所谓的北方其实才刚落到大明手里,但他也知道不能。

徐达能一路推过去,除了证明大明军队的武勇,也侧面证明北方除了一些军事重镇,大部分的城防根本不行。

“所以,假设咱们不迁都了,而大明想要保护国都的安全,发展北方也是势在必行?

可是怎么发展?发展需要人,需要钱粮、需要人才……这些没有的话,北方如何复兴?

可是,如果你说朝中都是南方人的朝廷,这件事容易吗?”

朱标摇摇头,人皆有立场……

他如今才深刻明白张异这句话的道理,他是未来的皇帝,站在他的立场,不可能会放任一个虚弱的北方存在。

华夏自古以来,强敌都来自北方。

如果北方大地没有一个坚固的屏障,那就是个灾难!

这大概也是未来的自己和父皇,会想要迁都北方的原因之一。

都城在北方,很多资源也会跟着上去,然后带动北方经济的发展!

可是迁都这种事,毕竟太过遥远,正常十几二十年内动不得。

但这并不妨碍从现在开始,为未来布局。

首先张异指出来的隐患,关于官员选拔的比例问题,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南北榜……”

朱标将这件事放在心里,他决定回宫第一时间就跟父皇说!

“行,我明白了,多谢弟弟指点,对了,那算学教材的事……”

“给你!”

张异将早就准备好的东西递给朱标,朱标愣住,他怎么会有现成的教材?

见朱标不解,他笑道:

“算学入科举成了之后,我估摸着皇帝该为算学课本发愁了,毕竟那玩意荒废这么久,想要拿出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这件事大概率要压到我那位老师身上,我已经提前为他准备好了,不过这些还不够,算学入科举的事还是有点麻烦……”

“张家弟弟,你可不像是那么好心之人……?”

朱标也算是了解张异,张异和许存仁的关系也许不错,可若说他能做到如此贴心,大概他是不信的。

张异笑嘻嘻,道:

“我可是老师的贴心学生好吧,好吧,我实话实说吧……

从我发现算学入科举这件事真的被推动之后,我就发现了一个商机,如果利用得好,说不定能赚一笔……”

“什么商机?”

朱标对张异说的发财机会好奇不已。

“嘿嘿,等算学教材发布出去之后,想必有很多人会被算学折磨得痛苦不堪吧,我想,如果有一些深入浅出的教辅书籍出现,应该能让许多人如获至宝……”

“张家弟弟,你这是打算卖书,别忘了,你是个道士!

而且就你有本事写出这种书,一个道士出的书,谁会去买?”

“读书人的事,能叫做买卖吗?”

张异瞪大眼睛,一脸无辜:“我这不是同情那些被算学折磨得不行的师兄弟,好好帮他们一把?

嗯,还有,我会找个好合伙人的,品牌的事情不用担心……”

“行了大哥,你要有事赶紧走吧……”

张异说完就要赶人,朱标提醒他一句:

“大蒜素的事情,你要上心……”

“废话,不用你说我也会上心的!回头咱们再聊这件事……”

张异把朱标送走,屁颠屁颠出门了。

……

“南北榜,这就是张异没有说出来的事!

皇帝的公平,帝国的隐患!”

朱元璋细细咀嚼张异的话,毛骨悚然。

从张异说出南北榜开始,再联系以前他说过的弥合南北,汉人归心。

老朱这才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答案。

“他说的那个绝望的皇帝,恐怕逃不出我们父子二人!”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父子二人的危机感马上上来了。

“南北榜这件事,也一同并入科举改革!既然那些人觉得朕动了他们的利益,那就不妨动得再多一些!”

朱元璋想都不想,就做下这个决定!

朱标默然,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天朝堂之上,波涛汹涌!

(本章完)

第536章 一场血案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48章 张家的乖和孔家的坏第482章 争锋相对,暗算张异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杀人第101章 心学的威力,一个要死的老先生第268章 沈万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栏听曲第266章 富可敌国,这些都是朕的钱第27章 试药,孔家和张家第455章 完美的计划,张异的苦头第524章 姚广孝你不造反会死?(二合一)第213章 徐家求上门,照顾我黄叔叔第182章 科学即是天道第143章 少走一百年弯路,为什么会输第206章 我跟李善长比起来如何?第260章 道门中兴,压倒性的胜利第573章 问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结局)第102章 你造伪经,你是汉奸第516章 世界第一份报纸,独门的生意第533章 改革深水区,政务官和事务官(二合第545章 姚广孝,要徒弟不要?第376章 贫道只想儿子回家,掌心雷第422章 放下心结,军校制度第277章 千里镜,师弟求你别说了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为徒第276章 清明节前,大明的诱饵第504章 改朝换代算啥本事?来改天换地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惊喜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驾于衍圣公之上第158章 原来你是徐皇后第221章 徐达摊牌,决胜在战场之外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张正常的祈求第311章 儿子祭天,升官发财第210章 这国运,就拜托二位了第307章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第427章 大明碟中谍,主打一个摆烂第428章 有事的丫头,接手锦衣卫第407章 暧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454章 情债?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汉家人第340章 再见马皇后,纺织机问世第316章 家与国的选择,沽名钓誉第95章 朱标:搞钱,本宫要自救第421章 科举的意义,危险在和平之时第102章 你造伪经,你是汉奸第71章 徐达的疑惑,京城里的高人第2章 天师,天岂有师乎?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贫道不敢做第198章 故意刁难?杨宪又作妖第426章 目标,是蒙古郡主第270章 奇怪的画,碎片化传播第423章 思想才是军队的灵魂,标准化第331章 朕肚子里的蛔虫,有法可依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报天才第167章 人血馒头,这黑锅要我背?第44章 只有我把皇帝当人第68章 捧一踩一,老朱出手了(求首订)第290章 杨宪离死不远了,拿回天师位的法子第455章 完美的计划,张异的苦头第303章 权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给更多人第240章 逐出师门,祸水东引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应第82章 谣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312章 红颜祸水个屁,明朝不好玩第422章 放下心结,军校制度第115章 许存仁入狱,再见刘伯温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栏听曲第444章 乱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542章 皇位的滋味,只有一次机会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479章 不该出现的军队,复活的徐达第411章 落地凤凰不如鸡,人工呼吸第41章 父子之间最好的状态第482章 争锋相对,暗算张异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汉家人第126章 杀人诛心,先生你不行呀第368章 有点良心,但不多第70章 丢了亲爹,又赔了儿子第221章 徐达摊牌,决胜在战场之外第52章 得国最正,唯汉与明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后的利用价值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第20章 你敢诅咒朕断子绝孙?第81章 我脸皮厚,我不尴尬第211章 重提反贪,帝国疆域的极限第283章 胜利阴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202章 开中法,故意找茬第540章 情分就断了,蒸汽机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潜意识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无解的死结第269章 投名状,宗族和皇权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让佛门无路可走第316章 家与国的选择,沽名钓誉第474章 装病不如装死,徐达吃大鹅第562章 朕反对,送先生上路第7章 当着皇帝骂皇帝,张异坑爹第91章 张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103章 你也不想你爷爷的事曝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