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药王送稻,天佑大明

此时的张异,早就不是初来京城的愣头青。

他生活在无神论主导世界的时代,他的三观中的每一处,都排斥所谓的封建迷信。

除了自己穿越这件事,让他对不可知的神秘有一丝敬畏。

对于宗教本身,张异是抗拒的。

尤其是他一出生,老张一卦定了他有了煞星的名头,更让他对宗教有不好的感觉。

所以他初来京城,想的就是想办法脱籍。

可现在不一样了,张异已经得心应手,学会用自己的身份优势,将他想要的东西推广出去。

“药王送稻,天佑大明!”

他认真的语气,配上小小的年纪,显得特别真诚。

古人心中有鬼神,对于张异这个说法,并不抗拒。

大明药王信仰的流行程度,远远超过他后世见证的准提……

药王爷为大明皇帝送来产量能增加一倍的稻种,这种说法,在人群中传开。

初时,众人只是愣神。

旋即,许多人反应过来,这不是祥瑞吗?

没错,就是祥瑞!

上天垂怜汉家百姓被蒙古人奴役多年,又恰逢玄武降世,在人间成为君王。

药王爷赐下药王稻,那就是妥妥的祥瑞呀。

“天佑大明!”

李蛋这些老百姓噗通跪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开始哭起来。

百姓太期望一个长治久安的盛世了,哪怕大明已经建国两年,

他们这些百姓也不敢确信太平盛世来临。

如今又药王爷背书,亲自赐下产量增加一倍的神稻。

这不是老天爷垂怜是什么?

“天佑大明!”

“天佑大明!”

这种氛围逐渐感染其他人,一些宫里的侍卫跪下。

锦衣卫跪下……

大家诵念着口号,来缓解因为药王稻带来的震撼。

“若此稻推广开来,天下粮食产量增长一倍,我大明百姓,也用不着饿肚子了!”

刘基是知道占城稻存在的,看见张异临时将稻种的名字改成药王稻,他也知道这小家伙那点心思。

虽然有点装神弄鬼,可是这同样是利益千秋的事。

刘基是个实用主义者,既然神仙有用。

他也不介意借助神仙的大势。

他成为第一个跪下去的官员。

他一跪,许多官员也跟着跪下去。

这下子,李善长,胡惟庸这些大员,在别人乌泱泱跪倒一片之后,等于被架在火上烤了。

他们不想跪。

尤其是胡惟庸,他眼中的怨毒之色,几乎掩盖不住。

药王稻,这东西如果推广开来。

眼前的小道士就是注定名垂青史的人物之一。

自己怨愤的人活得很好,而他亲爱的儿子,却在苦痛中死去。

天道为何如此不公。

“天佑大明!”

李善长的袖子,不着痕迹地抽打了胡惟庸一下,然后跪下去。

这场面,他们不跪不行了。

一时间,除了张异和朱樉,大家都跪下去了。

张异似笑非笑,他捕捉到了胡惟庸的不甘心。

“好,好,好!”

朱樉连说三个好字:

“来人,打赏!”

他指着跪在地上的佃户们,随行的太监会意,给了这些百姓一些打赏!

钱不多,但足够他们感恩戴德。

这场张异安排的政治秀,终于圆满告终。

“以后如此神稻,当是祥瑞无疑!

我大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乃是奉天承运!

张异,你这就随我入宫,去见皇兄,呈上神稻,他一定会重重赏你!”

朱樉拉着张异的手,就要带她下车。

“不妥!”

刘伯温见他要拉张异入宫,脸色微变。

这要是真入宫了那还得了?

刘基赶紧出声制止。

朱樉停下脚步。

“太子殿下毕竟不是皇帝,往太子那送祥瑞于理不合!

陛下已经在回京的路上,臣斗胆建议,等陛下回来,再让张小真人送祥瑞不迟!

在这之前,二皇子当早日回宫,给太子殿下复命!”

刘基满嘴苦笑,他感觉张异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已经快要维持不住了。

现在是能拖就拖着。

此祥瑞一出,群情激动。

朱元璋要是还不接见张异,别说是他,就是其他人也要心生怀疑了。

“父皇要回来了?”

朱樉被刘基的话语吸引注意力,心里惊了一下,登时忘记带张异入宫的决定。

他也知道自己这阵子惹了不少事,出于对皇帝的惧怕。

一时间他乱了方寸。

不过刘基的话提醒他,对呀!

等父皇回来,再招张异入宫!

有祥瑞的事情顶着,也许可以冲淡父皇的怒意。

朱樉忙道:

“刘大人说的是,是本宫唐突了!

张异,你且等着,回头我父皇回来了。

我再请你入宫……”

张异温和点头。

能见到朱元璋,自然比此时见到朱标更好……

他看了刘伯温一眼,却感觉这老头突然跳出来阻止自己,似乎有些猫腻!

这场张异特意安排的活动,终于在朱樉的心满意足中结束。

等朱樉宣布回宫,许多官员差点累瘫在地上。

不过比起那点疲累。

有些心思活泛的人,已经将目光盯在张异种植药王稻的良田上。

亩产一倍的稻种。

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这些官员知道,今日之后,药王稻的名声一定轰动京城。

不知会有多少人,会来求药王稻的稻种。

甚至,有些人也许会铤而走险,也未必可知……

……

朱樉将张异送到道观门口,还不忘叮咛几句,才依依不舍离去。

而他走了之后,那些官员们,总算才有机会坐上各自的交通工具。

胡惟庸目送张异进入清心观,目光久久不能离开。

“你再看,别被锦衣卫记录下来……”

李善长提醒了一句,胡惟庸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

他躬身行礼,然后跟在李善长背后,上了他的车。

“药王稻,这可是天眷之物,难怪本相弄了半天,却还是弄不死……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龙虎山的风水,历经两朝,都不曾熄灭!

命也!”

李善长手中,还有一些占城稻的稻种。

这稻谷饱满,颗粒大。

一看就是难得的种物。

“我听闻,清心观的药园子里,还有许多水稻!

也不知道其中是否有值得栽培的神稻!

只凭借此物,龙虎山只要不胡来,终我大明一朝,可保荣华富贵!”

“李相您的意思,是皇帝回来,回重赏张异?”

“你又不是不知,关于休养生息之策,乃是陛下心头最重重视的东西,而药王稻的出现,不管是不是真的和药王有关,

这祥瑞一送,里子面子都给皇帝做足了。

这等贴心之人,难怪龙虎山圣眷昌隆!

老夫现在都有些后悔,会帮你出这个头!

若是知他如此,何必去招惹?”

李善长说完,见胡惟庸低头不言,又道:

“你莫怪我直言,所谓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本相后悔的是此事做得太过轻浮,也是本相低估了这小子的福缘!

此事,非我等谋划出了问题。

实乃老天都不站在我们这边!

你记住,不用为一时胜负揪心,既然这次不成,下次出手就要万分小心!

如果没有把握,就别动手!

陛下并不喜欢这种局面……这种手段用多了,难免会让陛下震怒!”

李善长说完,胡惟庸有些担心:

“李相,这次陛下回来的话,会不会秋后算账,您……?”

李善长笑道:

“陛下肯定会震怒,但你也不必为老夫担心!

本相跟了皇帝这么多年,他的底线本相是知道的!

这次就算皇帝猜到是本相左的,心里有意见。

可是本相并没有打破规则,皇帝不会拿本相如何!

只是这次不成之后,你也老实一点,这件事,等未来有机会再说了!”

胡惟庸依然有些怅然若失,他心里不免想着,若是当时在牢房里失火多好。

和李善长不同,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相处,讲究的就是一个斗而不破的规则。

只要不越过那条线,就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他,并不太喜欢这些规则……

明明有权力,却压着不用。

“若我有朝一日成为宰相,必不会如此窝囊!”

胡惟庸恭顺的态度之下,拥有一颗桀骜的心。

只是他藏得很好,李善长并不知道这位“弟子”的想法。

……

“张爱卿,有件事朕要跟你说一说……”

在朱樉回家报喜的时候,应天府外几十里。

朝中的人并不知晓,皇帝已经提前回京。

眼见应天府近在眼前,朱元璋才叫来张正常,语重心长,与他说话。

张正常心里咯噔一下。

朱元璋从北平府一路回来,路上,他能感受到这位帝王的怒意。

只是皇帝不可说什么,张正常也不好多问什么?

“请陛下明示!”

张正常摆出一副躬身听从的姿态,朱元璋道:

“其实从我们离开京城开始,你儿子就遭遇了一场牢狱之灾……”

朱元璋娓娓道来,将张异前阵子遭遇的事情说出来,张正常的脸色,随着皇帝的诉说,变得十分难看。

满朝文武,举世皆敌。

张异他说一千道一万,不过是个孩子?

为什么那些人,会用这种方式,去对付一个孩子?

难道,他的存在,就真的碍了某些人的眼?

虽然在朱元璋的故事中,张异始终受到来自锦衣卫的保护。

可是,张正常心里也不免有一丝怨气。

如果张异就如孟家人一般,被人一把火烧死在牢房中,那又如何?

“陛下赶着回来,可是为了张异?”

张正常低声询问,朱元璋点头:

“这些人做的太过了,朕离开京城才多久?

架空朕的儿子,制造一起冤假错案?

朕才知道,原来朕离开之后,这下边的人竟然如此无法无天?

这次回去,若不杀上一些人,他们还真以为朕好说话……”

朱元璋杀意腾腾,张正常却漠然以对。

老朱感觉到张正常的脸色不太对,于是问:

“张爱卿,你是否有话要说?”

张正常欲言又止,终于在老朱要发火之前,他忍不住问:

“陛下回来,又能如何?

难道陛下还真能为张异出头不成?

若此事涉及某些人,陛下如何自处?”

朱元璋满腔怒意,登时被张正常这些话给问住。

见他沉默,张正常也不说话了。

君臣二人陷入诡异的沉默。

“回去再说!”

朱元璋有些不高兴,他本来的好心情,被张正常的灵魂提问,问得哑口无言。

车马加速,朝着应天去。

朱标已经收到了皇帝回京的消息。

“这么快?”

朱元璋的回程,比前方驿站通知中书省的速度快了不少。

这皇帝的速度,让许多人措手不及。

皇帝已经到城外,朱标暂且放下手中的工作,赶紧出城迎接。

朝廷的官员们,也动员起来,出城三十里,迎接皇帝。

“父皇!”

“陛下!”

当皇帝的车辇出现在成为的时候,百官再次见到皇帝,百感交集。

朱元璋从车辇上走下来。

他环顾四周,众人竟然感觉到心颤不已。

“臣等,拜见皇上!”

“嗯!”

朱元璋的脸上,已经看不出喜怒。

他回头对老张说:

“张爱卿,朕知道你记挂孩子,你就不用跟朕回宫了!”

皇帝没有理会群臣,却当众吩咐张正常,提起张异。

在场的人瞬间有种觉悟,这次皇帝回来,恐怕不会放过前阵子的事。

“回去吧!”

老张走后,朱元璋没有理会在场跪着的大臣,只是对朱标说了一声回去。

车辇从他们身边走过,皇帝就这样扬长而去。

李善长带着百官,目送皇帝离开,一种不详的预感,让他们遍体生寒。

若是朱元璋上来就勃然大怒,甚至打杀几个人,他们都不至于如此恐惧。

李善长自认为了解皇帝,他早就准备好了应对的方法。

但朱元璋不按常理出牌,让他的招数好像打在棉花上。

他和胡惟庸对视一眼,又低下头。

“父皇,百官都在外边候着,不见?”

朱元璋一路回宫,将那些官员都关在宫外。

朱元璋如此反常的动作,让这些人越发恐惧。

朱标迎回父皇,自是欢喜。

只是他也不明白朱元璋的动作是什么意思?

“他们让朕千里跋涉,朕怎么也要让他们今晚夜不能寐……”

老朱对自己的亲儿子,自然不会有所隐瞒。

提起宫外的大臣,朱元璋引而不发的怒火,才真正在朱标面前发出来。

第509章 空印案,师父好狠呀第420章 流言背后,秦王谋士?第192章 粪丹,大明金坷垃第173章 抗生素的问世,初“见”朱元璋第294章 皇帝的线人,重提纳税事件第323章 我悟了,摊丁入亩第155章 故事的力量,这是屠龙术第495章 未来国师,知道真相第187章 朕带你见神仙,出海大礼包第150章 别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试制度第125章 提建议,图穷匕见第36章 解梦,甩锅甩回自家人头上第201章 机床,科技树的重要性第565章 姚广孝,你是朕的人还是他的人第502章 皇帝喜欢用强,道衍哭了第270章 奇怪的画,碎片化传播第107章 天下无不可变之法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潜意识第502章 皇帝喜欢用强,道衍哭了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说法第36章 解梦,甩锅甩回自家人头上第446章 猫和老鼠,贫道张异第368章 有点良心,但不多第357章 红鸾劫,破局之道第203章 这华夏的天,早就变了第62章 弥合南北,秋之功第112章 讲义气的孔讷,道不同不相为谋第438章 理想的推动者,为迁都铺路第535章 青蒿素,他们算个屁(二合一)第479章 不该出现的军队,复活的徐达第57章 道爷我叫张三丰第471章 皇帝的选择,千里落子第431章 情报分析学,初吻?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脸?第126章 杀人诛心,先生你不行呀第304章 敢让皇帝种田,天下独一份第441章 锦衣卫是夜壶,准备跑路第56章 吃烧鹅的丫头和逛青楼的道士第238章 买卖神仙,咱们封神第149章 皇帝太抠,要他奖赏干嘛第350章 大人尊国法,还是宗法?第339章 人人如龙,龙不如虫第71章 徐达的疑惑,京城里的高人第128章 科举改革,轩然大波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457章 知道这三年,我是怎么过的?第237章 这词有毒,太上头了第527章 朱麦克阿瑟樉(二合一)第298章 我心里的魔,那是真的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179章 赎罪,送给皇帝的大礼第385章 玄武扬威,御敌国门之外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307章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来是他第322章 税收本质,在劫富济贫第563章 所谓大儒不过小丑,猜忌之心第530章 不速之客,张异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217章 道友与知己,人类简史第382章 沐英回归,大明二十九侯第317章 笨蛋,问题在税收第51章 衍圣公,汉奸也第381章 给朕当道士去,倭寇来袭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当你爹第263章 黑锅别人背,找刘伯温算账第29章 常家欺人,帮师兄报仇第267章 史书中的情报,杀倭寇第56章 吃烧鹅的丫头和逛青楼的道士第387章 带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84章 故人西辞黄鹤楼,十万水军下扬州第373章 善有善报,他是个好人第340章 再见马皇后,纺织机问世第483章 天子守国门,宣布迁都第200章 百姓苦,跨阶级的爱情第145章 讷讷,哥什么时候坑过你?第413章 误会大了,送沈老爷上路第158章 原来你是徐皇后第294章 皇帝的线人,重提纳税事件第351章 药王爷显灵,让我救你还装逼第533章 改革深水区,政务官和事务官(二合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较劲第6章 这点赏赐,打发叫花子呢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离别的离愁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汉家人第450章 突然顿悟,茶味十足第140章 催眠术,改造衍圣公第540章 情分就断了,蒸汽机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却成大魔头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变宁王第529章 染指锦衣卫,大明的远程畜牧业(二第481章 蓝家的疯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67章 演着演着,动真情了第539章 凭你也配,重征漠北第544章 大明经济学,计件工资和分期付款第524章 姚广孝你不造反会死?(二合一)第443章 等他绝望,皇帝最信任的人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潜意识第105章 再叫姐姐试试?他真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