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秋后算账,君王也有自己的难处

锦衣卫和朱标送给朱元璋的报告很详细,关于张异案件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

先把张异本身的价值放开不说,张异案让老朱看到一件事,原来这些人是可以遵循某种默契,运用整个官僚系统的力量,坑死一个人。

这依然不是朱元璋最生气的地方。

最让朱元璋在意的,是以李善长为首的中书省和整个官僚系统。

在事实上,架空了朱标。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本就是老朱心头最在意的东西之一。

架空他的儿子,朱元璋嗅到了非常危险的信号。

“你做得不错!”

朱元璋抬起头,先是赞扬朱标这阵子的表现:

“能在百官的压力下,以你的方式将张异给救出来,说明你这段时间在市井的锻炼,多少有了成果!

朕本来打算,让你过几年再尝试处理国事,但现在想来,你已经有了资格!

能在李善长手里讨得到好处,不容易!

朕对你非常满意!”

朱标应对事件的手段,确实超出朱元璋的预期。

也许他还有些稚嫩,但绝不算无能。

朱标低下头说:

“儿臣所做,不过是父皇教导有方!

这次父皇远行,留下诺大的帝国,儿臣有义务给父皇看好家……

以前儿臣不觉得,在帮父皇监国这段时日,

儿臣才知道,原来治国如此不容易。

父皇平日的政务,竟然如此繁忙!

儿臣比父皇小,本当精力比父皇充沛才是,但只是完成父皇本来的工作,

就让儿臣心里憔悴!”

朱元璋一惊:

“你可别真累着!”

他何尝不知道皇帝的苦,但他也心疼儿子。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是他知道朱标是怎么死的,他可不想累死自己的儿子。

“父皇放心!”

朱标知道朱元璋在担心什么,莞尔一笑:

“儿臣早就跟离青陌学了张异所教导的太极拳!

据说此拳法,可舒筋骨,延年益寿。

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练完身子确实舒服……”

张异的太极拳,随着他传给常氏,常遇春等人,其实早就悄悄在一个小范围传开。

被老陌根据拳谱恢复的原版太极拳,先不说实战的功效。

在易筋伐髓方面,确实不错。

老常将它当复建的主要手段,感觉不错……

他干脆将太极拳传给几个皇子,朱标也干脆跟着学了。

“是吗,那回头朕也学学!”

“是,父皇,父皇,这次张家弟弟的案子,其实几位弟弟帮了大忙,反而是我这个大哥的,没有起到主要作用。

老四和老二,您这次可要好好奖赏才是!”

朱元璋呵呵笑:

“你们几个孩子都不错,老二这孩子让朕刮目相看,他们几个里边,老二的心思最重,但这次……

朕很欣慰!

回头,朕再赏赐他们,对了,朕收到最后一封密奏,是他给李善长他们收拾了一顿?”

关于占城稻收割的小插曲,锦衣卫也非常详细的记录在案。

朱元璋是何等人精,他一眼就看出来朱樉的那些小心机。

这点小心机,朱元璋不但不会斥责朱樉无理,反而非常赞赏他的做法。

老朱家的人,受了委屈就当报答回去。

不过怎么报复,手段,分寸,才是考验一个人能力之处。

至少朱樉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这孩子如果引导得好,未来封王之后,也能做好他应该做的事。

提起这件事,父子二人自然而然将话题引到占城稻上。

丰收!

张异用事实证明,他去年吹的牛实现了。

两倍的产量,放在他那些田地中并不算什么。

可放在整个天下而言,对于国力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儿臣一直听张家弟弟在说,但真正知道收割的成果,儿臣而言惊得久久不能言。

一个占城稻,不对,现在应该是药王稻……

就能有如此成果,儿臣倒是很期待,沐英大哥从美洲回来的时候!

那种能亩产数千斤的,十倍于占城稻的红薯,土豆……

它们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朱元璋点头,同样期待不已。

既然张异证明了占城稻的珍贵之处。

那红薯,土豆确实可以期待一下。

还有张异心心念念的橡胶,据说那也是能改变一国国运的好东西!

“朕此行北平府,沿着运河一路北上!

北地的荒凉破败,一如张异所言!

在进河北的时候,还出了一些岔子,被当地的百姓侵扰了一下!

朕见识了河北三镇的百姓的武勇,也体会到了那丢失了数百年的民心,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

天色逐渐暗下来。

朱家父子二人却没有休息的意思,朱元璋让人点上灯,父子二人秉烛夜谈。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朕亲自走过北方,才越发明白迁都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我华夏就受北方的异族侵扰,不曾平息!

将国都设在南方,大明就永远是一个偏安一隅的朝廷!

只有迁都,镇住北方,再逐渐收拢北境子民的民心,大明方可长治久安!

然,朕看到北方的惨状,朕都头疼!

WWW_ тTk án_ co

虽红巾军起义的时候,喊出来的口号是贫嫉极江南,富夸塞北,

那塞北有多好,朕的军队还没机会去见识见识。

可如果江南只能算贫,北方的情况,不似人间!

将这样一个地方的民生拉扯起来,不容易呀!”

朱元璋提起北方所见所闻,感慨万分,说完北方的难,末了,他追上露出一丝微笑:

“如果说,能让朕唯一欣慰的就是占城……药王稻,确实在北平附近活下来了,且长势良好!

那地方,张异的地图上叫华北平原吧?对,就是那个……

至少在华北平原上,这种水稻可以大规模种植!

水稻的产量也许会比北方差一点,可比麦子的产量可高多了!

只要将这水稻推广开来,至少大明迁都的根基有了!”

朱元璋找到张异那张中国地图,在地图上仔细研究。

“运河……

可以考虑在洪武七年左右,人口恢复一些,再想办法开始修建!

洪武十三年前后,朕要看到迁都的事情开始运转起来……”

老朱为大明规划未来,口若悬河。

朱标静静地听着,老朱在规划迁都的时候,就如一个孩子见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一般,兴奋不已。

等到将这个国策落实下来。

朱标才提起另外两件让老朱头疼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张异送上药王稻,这固然是好事!

有药王太上的名头,张家的威望,也会随着稻种传遍大江南北,但这并不是朱标头疼的事,他真正头疼的,是一旦推广占城稻。

他们父子不接见张异,有点说不过去了。

张异绝不是什么傻子,相反这孩子非常聪明。

到现在他还不知道朱家父子的身份,其实得益于他身在市井,

市井和朝堂,犹如天堑一般的距离。

让张异和朱家父子生活的世界,并不曾产生多少交集。

可一旦张异逐渐接触越来越多的官员,这份距离就开始逐渐打破!

以前张异特意和朝堂保持距离,可到现在,他似乎在有意经营自己的未来。

或者说,他想完成老张的期望。

这种变化,是以前的朱元璋所乐见的。

但要让他突然和张异相认,他也没有做好准备。

“此事,顺其自然吧!”

老朱听到这件事,也有些头大,大不了,到时候多铺垫一些便是。

而朱标所提的另外一件事,还是回归到案子本身。

案子是破了,可也没破!

如果和张异相认,朱元璋要拿出什么东西,来显示他对张异的重视?

黄家父子和张异的交往,是基于感情。

张异一开始和他们交往,多少有些依靠和利用的成分。

不过这将近两年的相处下来,无论是朱标父子,还是张异。

早就习惯了这种相互依存的信任。

相认,是对这种信任的一场破坏。

要重新构建何其难?

尤其是,在最近这个时间点去相认的话……

李氏的案子,张异的遭遇,

就是一个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是谁,在害张异?

李氏的案子是谁挑起来的?

这件事在查,但朱标也清楚,它是查不出真相的,除非皇帝想查。

李善长……

虽然胡惟庸拥有更可疑的动机,可一番比对下来,其实李善长才是最有可能的幕后主持者。

“李先生呀!”

朱元璋吁了一口气,看不出喜怒。

孟家满门血案,朱元璋并不在意。

但孟家人死的方式,却是他最为忌讳的。

谁动的手,是哪位军中臣子听从了李善长的决定?

朱元璋最为忌讳的,就是臣子染指军务。

就连常遇春,徐达,若不是挂帅出征,他们手里也没有多少兵权。

可老朱同样也明白,他的这些老兄弟们,是能够影响军务的。

只是能和做,是两回事。

朱元璋从李善长身上,看到了一种并不好的苗头。

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他的这些老兄弟们都很安分,但是他不在了……

这些人未必会心甘情愿,谨守本分。

“虽然没有证据,但朝中能动用……不多。刘夫子几乎已经明示这件事,幕后就是李相所主持!

不管真相是不是,李相和胡惟庸的关系,让他很难在这件事上说清楚。

而张家弟弟,想必心知肚明!

如果父皇和张家弟弟相认,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因为相认,张家弟弟必然会对咱们欺骗他的事,心有所想!

若是想维持与他的关系,父皇多少要有点表示!

在李氏案中给他出头,就是儿臣认为最合适的事!

可如果这件事没处理好,以那小子的性子,大概以后就什么都不说了,或者胡说……”

朱标说出自己的担心,朱元璋无声点头。

正是因为熟悉张异的性子,老朱才迟迟不肯暴露身份。

但逐渐瞒不住了,他们和张异的关系,自然要转成另外一种。

从叔侄,到君臣。

怎么让张异信任自己?

为他出一口气,将李氏案件的幕后主使揪出来处置是最好的做法。

可李善长,不能动……

朱元璋虽然恼怒李善长,可他与李善长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作为自己最为信任的文臣,李善长不仅仅与老朱关系好,关键是他的能力也是当之无愧的……

如今恰逢开国,各种事务繁琐,尤其是前方军务。

也需要一个后期能力非常强的人宰相去调度……

在这方面,朱元璋唯一信得过的就是李善长。

他摇摇头,表示不行!

“实在不行,将胡惟庸推出去……”

朱元璋轻描淡写,就将胡惟庸给卖了……

父子二人多聊了一会,才结束这个话题。

……

另一边,张正常回到清心观,却刚好扑了个空。

张异平日少出道观,但今日却刚好出门,去徐府了。

他无可奈何,只能在老陌的指引下,进入道观。

见离青陌满身伤痕,张正常的心也揪起来。

“多谢!”

张正常对离青陌的身份心知肚明,十分郑重地给他行了一个大礼。

“真人莫客气,我不过是尽忠罢了!”

二人正客气,张异回来了。

他还带着小孟瑶。

“爹,您提前回来了?

我昨天才听二殿下说您要过几日才回……”

张异见到老张,兴奋不已。

他没注意到,老张的脸色一直不太好看。

“对了。占城稻收割了,爹您回来的正是时候,过两日,可能你都赶不及……”

说了半天,张异终于发现老张脸色不对,他给孟瑶使了一个眼色,小孟瑶自顾去玩了……

张正常目送她离开,才用低沉的声音质问:

“如果我不问,你是不是不肯主动告诉贫道,你前阵子遭遇的风险?”

张异若无其事:

“多大点事?爹您看我不是好好的吗?

事情都过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老张怒了:

“你还说,这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情,你这孩子岂能如此?

都告诉你,在京城要小心行事,你可惹出这么大的乱子,老子真想打死你这不听话的混蛋……”

张正常气得须发怒张,张异却温和的笑着。

他倒是没有顶嘴,老张如此失态,是因为他关心自己……

眼前暴怒的老张,让张异觉得可亲……

但张正常见他油盐不进,想起孟瑶:

“你赶紧将她们母女给我送走!”

“您老要把您儿媳妇送哪?”

张异回了一句,老张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第464章 皇位和天师位,咱们造枪第139章 丢了魂的衍圣公,送上门的肥羊第282章 玄武军,玄武大炮首秀第30章 跟阎王抢人,谁说张异是煞星?第294章 皇帝的线人,重提纳税事件第290章 杨宪离死不远了,拿回天师位的法子第10章 爹,我不当天师了第286章 老张的暴怒,天师就不能打人?第14章 从今日起,我为自己而活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栏听曲第451章 再不收网,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105章 再叫姐姐试试?他真会享受第446章 猫和老鼠,贫道张异第569章 张异的推背图,离开大明吧第108章 被一张世界地图点燃的野心第462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新锦衣卫头子第370章 秋后算账,君王也有自己的难处第270章 奇怪的画,碎片化传播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贫道不敢做第500章 挑拨离间, 妖僧姚广孝第286章 老张的暴怒,天师就不能打人?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栏听曲第7章 当着皇帝骂皇帝,张异坑爹第234章 药王太上,再起道争第565章 姚广孝,你是朕的人还是他的人第527章 朱麦克阿瑟樉(二合一)第329章 练兵之术,不能让他改过自新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张正常的祈求第223章 工具人张异,妙云想修道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镜,谣言制造专家第111章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第564章 归隐之意,皇帝的心魔第500章 挑拨离间, 妖僧姚广孝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453章 离别前,今夜格外凶猛第116章 讷讷,我想救先生第296章 龙虎山的格局,你们都学着点第149章 皇帝太抠,要他奖赏干嘛第30章 跟阎王抢人,谁说张异是煞星?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466章 朱棣和神机营,火力压制第157章 洛阳纸贵,再见徐丫头第149章 皇帝太抠,要他奖赏干嘛第470章 劝降徐达,咱们也当列强第40章 小处见大道第182章 科学即是天道第204章 朕真敢为百姓杀官第307章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第52章 得国最正,唯汉与明第194章 你不如刘基,沉迷配种的老朱第155章 故事的力量,这是屠龙术第228章 针锋相对,徐丫头的鬼点子第139章 丢了魂的衍圣公,送上门的肥羊第423章 思想才是军队的灵魂,标准化第209章 审计部门,朱家家宴第318章 与锦衣卫的冲突,右相空缺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预言成真第453章 离别前,今夜格外凶猛第108章 被一张世界地图点燃的野心第372章 等了两年的刺杀,张异救驾第505章 疯子遇上疯子,开宗立派第396章 琼州必成大明重镇,海南道祖第297章 所谓名分,老孟死了第493章 办学和罪人,张异的婚事第330章 文武分离,宰相和老丈人第81章 我脸皮厚,我不尴尬第30章 跟阎王抢人,谁说张异是煞星?第114章 殉道者,盯上小日子第282章 玄武军,玄武大炮首秀第201章 机床,科技树的重要性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们回去?第256章 浙东的机缘,抗倭才是出路第138章 还好准备周全,刘伯温比不过我第423章 思想才是军队的灵魂,标准化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儿臣想去日本第513章 何为民心?百姓还是乡绅第388章 故人来,怕什么造反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363章 滴血认亲和血型,输血的可能性第94章 揍太子,借酒消愁第451章 再不收网,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195章 友谊小船翻了,徐丫头你莫挨老子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贫道张异第220章 常遇春你敢?第140章 催眠术,改造衍圣公第215章 黄和,皇觉寺的和尚第297章 所谓名分,老孟死了第360章 终归是老朱的种,鲜血和权威第135章 南北榜,刘基你让朕很失望(5K)第502章 皇帝喜欢用强,道衍哭了第407章 暧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驾于衍圣公之上第111章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第91章 张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431章 情报分析学,初吻?第545章 姚广孝,要徒弟不要?第122章 算学里的国运,灭国之策第197章 皇子的悲哀,都有心魔第5章 都是送命题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