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忠孝难全,义士奔赴仁主

bookmark

第18章 忠孝难全,义士奔赴仁主

原本孔融是不信的。

青州在册的户口两百余万人,其中一百万人当了黄巾,这搁谁谁会信啊?

但现在,孔融迟疑了。

以孔融对郑平品行才智的了解,郑平不是个会哗众取宠的。

既对时事有远超常人的敏锐,又能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而且还会将其付诸于行动。

虽然暗讽了北海郡文气过载、武气不足,但郑平又告诉了孔融如何解决北海郡即将面临的危机。

东莱名仕太史慈的名声,孔融早有耳闻。

孔融原本就有意征辟太史慈的,得知太史慈去辽东避祸还十分的惋惜。

但郑平却言,太史慈今年必定自辽东返回!

太史慈是中平四年得罪州家而避祸辽东,郑平是中平三年出游诸州郡。

这岂不是在说,郑平在中平四年就预料到了青州的黄巾祸事,因此才会跟太史慈誓约?

再联想到郑平有意推举刘备当青州刺史,孔融心中更惊疑了。

仅仅只在高唐县跟刘备偶遇,就敢断言刘备当青州刺史才能救青州。

这如果不是提前预知到了青州的黄巾祸事,又如何敢这般武断的替刘备扬名?

甚至于,来剧县下聘礼,目的都是为了借助孔融在官场的人望而去更换青州刺史!

而现在,郑平刚得到刘备的来信就要去剧县,都不肯在剧县多留一晚。

种种反常的言行,以及今年雨水较少的天象气候对秋收的影响,都让孔融不得不重新审视郑平对青州百万黄巾祸事的断言。

郑平敛容道:“小侄对青州百万黄巾的断言,太过于惊世骇俗,这世间少有人会信,毕竟这是尚未发生的事。”

“然,先贤早有训诫,积谷防饥,未雨绸缪,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青州的黄巾,上至刺史,下至县令,大都以为只是小患,认为其跟普通的盗贼土匪没什么区别。”

“只要各县加强武备就能轻易征讨,甚至于不少官吏还会选择跟黄巾贼匪勾结牟利。”

“宗都尉征讨黄巾已久,但这北海郡的黄巾贼却是越来越猖獗,叔父得反思啊!”

“北海郡有叔父治理都尚且如此,其余州郡又岂会乐观?”

最后一句,郑平略有吹捧之意了。

但说话的艺术,本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以达到目的为基准。

刚而易折,柔则长存。

适当的吹捧,会让意图更容易实现。

孔融长叹一声:“本相志在勤王靖难,如今却连北海郡的黄巾贼都不能平定,反而让黄巾贼越来越猖獗,惭愧啊!”

“显谋贤侄的谏言,本相会认真考虑的。”

郑益的眼神则是多了几分担忧:“显谋,你准备带多少家兵前往?”

“来剧县的家兵只有两百人,还是太少了些。”

“不如再回高密抽调两百家兵如何?”

中平元年,张角聚众反叛,朝廷下召各郡县招募义兵抵挡黄巾贼。

郑平趁机聚集了门客五百人演练成军,用于保护郑家及乡人。

自此以后,这五百门客就成了郑家的常备家兵。

豪强士族聚家兵自保,早已屡见不鲜,郑家不是唯一一例。

即便是州郡县官,都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以聚集家兵,但不能私藏弓弩。

郑平摇头:“不用抽调家兵,这两百人我也只会将斥候队十人调走。”

“这十人都是骑兵,又是战场老兵,即便倍道而行,遇到贼兵也能一战。”

“只是我调走了这十名斥候,兄长返回高密的时候要谨慎小心。若遇贼兵,则下令结四武冲阵,贼人讨不到便宜自然会退去。”

郑益毕竟不是深谙行军作战的,战场随机应变对郑益而言要求太高了。

用四武冲阵这个擅长防守的阵形,足以让郑益安全返回高密。

黄巾贼兵也不是一群深谙兵法的,不用让郑益去打巅峰赛。

“仅仅十人,会不会太托大了?”郑益吃了一惊。

郑平轻笑:“我孤身出游诸州郡时,遇到贼兵尚且能全身而退。”

“如今有十骑训练有素的斥候老卒,区区贼兵又能奈我何?”

“兄长勿忧!”

“只是王县令处,劳烦兄长告知,借的强弓劲弩暂时不能归还了。”

郑益略有气闷,都这个时候了,还有闲心戏言。

“显谋…”郑益正准备再劝,但被郑平打断。

“兄长!”郑平向郑益长揖郑重一礼:“圣人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亲年事已高,母亲体弱多病,我本应留在家中全尽孝道。”

“然,世事无常,乾坤难料,天下纷争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我虽不才,愿以毕生之力,逆这天意,平这天下!”

“纵使困顿难行,亦会砥砺奋进!”

“如此,才不枉在这天地之间走一趟。”

“自古忠孝两难全,愚弟今后,恐怕不能在父母膝前尽孝了。”

“奉养父母诸事,唯有托付给兄长了!”

郑益凛然。

虽然思绪万千,但劝诫之语却是说不出口了。

良久,郑益长叹,允诺道:“家中有我,显谋尽管放心!”

孔融受到郑平壮志感染,起身来到郑平席前,给郑平斟了一樽酒。

“壮哉!”孔融举樽敬道:“今日的酒宴,本来是给两位贤侄接风洗尘的,却不曾想成了显谋贤侄的践行宴。”

“颇感遗憾啊!”

“千言万语,皆在酒中。”

“显谋贤侄,请同饮!”

郑平举樽回敬道:“叔父之意,小侄已经了然!”

“待小侄助刘备立足,必然亲设酒宴,补偿叔父今日憾事!”

剧县城外。

郑家斥候队十骑,策马待命。

孔融和郑益则是在城门处给郑平践别。

就在郑平准备离开时,得到消息的孔素急急而来。

“郑君且慢!”

孔素有些气喘,小脸儿也多了红晕,显然累的不轻。

“郑君远行,怎不知会阿素?”

“阿素倾慕郑君大志,今赠郑君白玉香囊。”

“世道凶险,愿这白玉香囊能佑郑君。”

“阿素静待郑君归来!”

孔素娇小的身子立在骏马右侧,手捧着一个白玉香囊,眼神坚定的看着郑平。

那如墨一般的双眸,有倾慕、有担忧、更有真诚的情义。

“哈哈!”

郑平将白玉香囊系在肘后,放声而笑。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阿素,诸君,来日再叙!”

伴随一阵铃声响起,郑平向众人一拱手,随即策马而去。

孔素呆呆的看向离去的郑平,口中不断重复,喃喃低语。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读者都是帅哥靓女,年年有鱼

(本章完)

第323章 许都陷落,袁曹军争再起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63章 壮哉关羽,我辈义不容辞第151章 定势河南,刘备未雨绸缪第197章 刘备重义,易侯统领四州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第31章 御下之道,当施之以恩义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第293章 领左将军,刘备开府治事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138章 羽斩华雄,卢植战皇甫嵩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280章 张郃献城,第七营大戟营由于小孩反复发烧,明天开始暂时一更第217章 郑平迎亲,陶谦宴请曹嵩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更新时间调整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116章 双鱼濡沫,刘备迎娶郭昭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8章 提亲遇险,智者自有千虑更新时间变动(不收费)第230章 世事如棋,战功宝宝袁术第334章 刘协遗命,郑平抵达温县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第130章 魅魔刘备,智驱先登讨董第108章 择主而事,陈登二张鲁肃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78章 卢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85章 黄忠辞官,凤雏被忽悠了第102章 谋夺青州,刘备被针对了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第287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第140章 神威关羽,智计仍需武勇第341章 郑平自污,刘备全明星战第144章 与民共苦,青州牧刘玄德第39章 立信于民,赏必行罚必信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31章 御下之道,当施之以恩义第311章 群谋众议,斗郑平争兖州第30章 高唐华家,郑平的小迷弟第271章 乱中取胜,周瑜用混战计第14章 才兼文武,郑平初见孔融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举荐田丰第22章 初显谋略,御下需有权威第154章 终得冀州,袁绍聚拢贤才第116章 双鱼濡沫,刘备迎娶郭昭第166章 局势突变,袁术作死行为第328章 郑平设伏,文丑丢盔弃袍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87章 东海糜氏,当急人之所急第105章 兖州变故,刘备连横青徐第326章 敌后战法,袁绍心态炸裂第272章 三营出兵,郑平忽悠许攸第272章 三营出兵,郑平忽悠许攸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236章 惊弓之鸟,陈登疲兵之计第8章 提亲遇险,智者自有千虑第272章 三营出兵,郑平忽悠许攸第41章 谦雅之士,刘备盛礼敬贤第304章 争夺兖州,兖州牧吕奉先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240章 十二军令,郭嘉陷入混乱第119章 俊猛子龙,刘备谋议黑山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56章 略施小谋,刘子平的惊叹通知:十六号恢复三更。第225章 谋士对弈,各掌天下大势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第187章 兄弟相会,刘备获得玉玺第250章 分兵之计,曹操兵败回豫第340章 诸葛出手,另类的出师表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187章 兄弟相会,刘备获得玉玺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216章 卢植计成,董卓伏诛授首第230章 世事如棋,战功宝宝袁术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第225章 谋士对弈,各掌天下大势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315章 五营齐出,孙坚颜良斗勇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228章 郭嘉郑平,陶谦营寨起火端午祭祖,请假一天第340章 诸葛出手,另类的出师表请假一天第96章 轻信巫祝,焦和穷途末路第257章 白袍添将,袁绍惊言中计咳咳,新书发了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287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