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忠孝难全,义士奔赴仁主

第18章 忠孝难全,义士奔赴仁主

原本孔融是不信的。

青州在册的户口两百余万人,其中一百万人当了黄巾,这搁谁谁会信啊?

但现在,孔融迟疑了。

以孔融对郑平品行才智的了解,郑平不是个会哗众取宠的。

既对时事有远超常人的敏锐,又能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而且还会将其付诸于行动。

虽然暗讽了北海郡文气过载、武气不足,但郑平又告诉了孔融如何解决北海郡即将面临的危机。

东莱名仕太史慈的名声,孔融早有耳闻。

孔融原本就有意征辟太史慈的,得知太史慈去辽东避祸还十分的惋惜。

但郑平却言,太史慈今年必定自辽东返回!

太史慈是中平四年得罪州家而避祸辽东,郑平是中平三年出游诸州郡。

这岂不是在说,郑平在中平四年就预料到了青州的黄巾祸事,因此才会跟太史慈誓约?

再联想到郑平有意推举刘备当青州刺史,孔融心中更惊疑了。

仅仅只在高唐县跟刘备偶遇,就敢断言刘备当青州刺史才能救青州。

这如果不是提前预知到了青州的黄巾祸事,又如何敢这般武断的替刘备扬名?

甚至于,来剧县下聘礼,目的都是为了借助孔融在官场的人望而去更换青州刺史!

而现在,郑平刚得到刘备的来信就要去剧县,都不肯在剧县多留一晚。

种种反常的言行,以及今年雨水较少的天象气候对秋收的影响,都让孔融不得不重新审视郑平对青州百万黄巾祸事的断言。

郑平敛容道:“小侄对青州百万黄巾的断言,太过于惊世骇俗,这世间少有人会信,毕竟这是尚未发生的事。”

“然,先贤早有训诫,积谷防饥,未雨绸缪,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青州的黄巾,上至刺史,下至县令,大都以为只是小患,认为其跟普通的盗贼土匪没什么区别。”

“只要各县加强武备就能轻易征讨,甚至于不少官吏还会选择跟黄巾贼匪勾结牟利。”

“宗都尉征讨黄巾已久,但这北海郡的黄巾贼却是越来越猖獗,叔父得反思啊!”

“北海郡有叔父治理都尚且如此,其余州郡又岂会乐观?”

最后一句,郑平略有吹捧之意了。

但说话的艺术,本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以达到目的为基准。

刚而易折,柔则长存。

适当的吹捧,会让意图更容易实现。

孔融长叹一声:“本相志在勤王靖难,如今却连北海郡的黄巾贼都不能平定,反而让黄巾贼越来越猖獗,惭愧啊!”

“显谋贤侄的谏言,本相会认真考虑的。”

郑益的眼神则是多了几分担忧:“显谋,你准备带多少家兵前往?”

“来剧县的家兵只有两百人,还是太少了些。”

“不如再回高密抽调两百家兵如何?”

中平元年,张角聚众反叛,朝廷下召各郡县招募义兵抵挡黄巾贼。

郑平趁机聚集了门客五百人演练成军,用于保护郑家及乡人。

自此以后,这五百门客就成了郑家的常备家兵。

豪强士族聚家兵自保,早已屡见不鲜,郑家不是唯一一例。

即便是州郡县官,都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以聚集家兵,但不能私藏弓弩。

郑平摇头:“不用抽调家兵,这两百人我也只会将斥候队十人调走。”

“这十人都是骑兵,又是战场老兵,即便倍道而行,遇到贼兵也能一战。”

“只是我调走了这十名斥候,兄长返回高密的时候要谨慎小心。若遇贼兵,则下令结四武冲阵,贼人讨不到便宜自然会退去。”

郑益毕竟不是深谙行军作战的,战场随机应变对郑益而言要求太高了。

用四武冲阵这个擅长防守的阵形,足以让郑益安全返回高密。

黄巾贼兵也不是一群深谙兵法的,不用让郑益去打巅峰赛。

“仅仅十人,会不会太托大了?”郑益吃了一惊。

郑平轻笑:“我孤身出游诸州郡时,遇到贼兵尚且能全身而退。”

“如今有十骑训练有素的斥候老卒,区区贼兵又能奈我何?”

“兄长勿忧!”

“只是王县令处,劳烦兄长告知,借的强弓劲弩暂时不能归还了。”

郑益略有气闷,都这个时候了,还有闲心戏言。

“显谋…”郑益正准备再劝,但被郑平打断。

“兄长!”郑平向郑益长揖郑重一礼:“圣人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亲年事已高,母亲体弱多病,我本应留在家中全尽孝道。”

“然,世事无常,乾坤难料,天下纷争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我虽不才,愿以毕生之力,逆这天意,平这天下!”

“纵使困顿难行,亦会砥砺奋进!”

“如此,才不枉在这天地之间走一趟。”

“自古忠孝两难全,愚弟今后,恐怕不能在父母膝前尽孝了。”

“奉养父母诸事,唯有托付给兄长了!”

郑益凛然。

虽然思绪万千,但劝诫之语却是说不出口了。

良久,郑益长叹,允诺道:“家中有我,显谋尽管放心!”

孔融受到郑平壮志感染,起身来到郑平席前,给郑平斟了一樽酒。

“壮哉!”孔融举樽敬道:“今日的酒宴,本来是给两位贤侄接风洗尘的,却不曾想成了显谋贤侄的践行宴。”

“颇感遗憾啊!”

“千言万语,皆在酒中。”

“显谋贤侄,请同饮!”

郑平举樽回敬道:“叔父之意,小侄已经了然!”

“待小侄助刘备立足,必然亲设酒宴,补偿叔父今日憾事!”

剧县城外。

郑家斥候队十骑,策马待命。

孔融和郑益则是在城门处给郑平践别。

就在郑平准备离开时,得到消息的孔素急急而来。

“郑君且慢!”

孔素有些气喘,小脸儿也多了红晕,显然累的不轻。

“郑君远行,怎不知会阿素?”

“阿素倾慕郑君大志,今赠郑君白玉香囊。”

“世道凶险,愿这白玉香囊能佑郑君。”

“阿素静待郑君归来!”

孔素娇小的身子立在骏马右侧,手捧着一个白玉香囊,眼神坚定的看着郑平。

那如墨一般的双眸,有倾慕、有担忧、更有真诚的情义。

“哈哈!”

郑平将白玉香囊系在肘后,放声而笑。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阿素,诸君,来日再叙!”

伴随一阵铃声响起,郑平向众人一拱手,随即策马而去。

孔素呆呆的看向离去的郑平,口中不断重复,喃喃低语。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读者都是帅哥靓女,年年有鱼

(本章完)

第163章 乾坤难测,天下大势已乱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146章 公孙野心,祸乱天下之举第66章 破贼杀敌,关羽初显帅才第213章 以静制动,刘备稳坐青州请假一天第190章 刘备长女,积粮筑城之议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诏事关重大第260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第159章 诡士郑平,这权略真的脏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153章 颍川群谋,沮授独木难支第306章 郑平之谋,命世英才刘备第57章 初战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242章 三郡结盟,太史慈入扬州第268章 策瑜双壁,公孙瓒的决意第274章 袁氏内讧,刘备欲迎天子第52章 汉家宗亲,青州刘氏底蕴第99章 众望所归,继任青州刺史第10章 惟贤惟德,刘备一访郑平第194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第149章 大势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42章 三郡结盟,太史慈入扬州第119章 俊猛子龙,刘备谋议黑山第119章 俊猛子龙,刘备谋议黑山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333章 刘虞之计,三宗共举刘备第97章 昭烈之勇,刘备大败徐和第336章 郑平回归,刘备决意称帝第163章 乾坤难测,天下大势已乱第315章 五营齐出,孙坚颜良斗勇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244章 郑平坐庄,郭嘉计胜周瑜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334章 刘协遗命,郑平抵达温县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171章 断交绝盟,四方俊杰勠力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举荐田丰第204章 初入青州,刘虞备受震惊第262章 张飞入荆,刘备荀攸交心第287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第266章 荀彧发狠,郑平部署河北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计慑服郡兵第156章 赵云献策,常山国的选择第231章 刘备假节,憋屈的曹阿瞒第313章 虚虚实实,袁绍被打蒙了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第341章 郑平自污,刘备全明星战第79章 大汉良将,忠臣心在社稷第67章 怀柔之策,再扬刘备仁名第184章 生擒刘岱,刘备权谋心计第310章 暗掌东平,郑平谋算吕布第185章 诛袁终战,刘备四面埋伏第310章 暗掌东平,郑平谋算吕布第262章 张飞入荆,刘备荀攸交心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第329章 离间计成,袁绍罢免文丑第303章 曹刘相争,张邈陈宫中计第329章 离间计成,袁绍罢免文丑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255章 六营立旗,真仁主不妄杀第42章 入平原县,群英荟萃之地第340章 诸葛出手,另类的出师表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请假一天第201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5章 立志青州,何惧天时不在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第15章 蒹葭苍苍,北海伊人今在由于小孩反复发烧,明天开始暂时一更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咳咳,新书发了第230章 世事如棋,战功宝宝袁术第272章 三营出兵,郑平忽悠许攸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第302章 破曹之计,郑平游说臧洪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35章 文武争驰,郑平略施小计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145章 冯谖三窟,向刘表借钱粮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193章 引资招商,郑平糜竺论势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第120章 举兵邺城,关羽傲气依旧第79章 大汉良将,忠臣心在社稷第340章 诸葛出手,另类的出师表第102章 谋夺青州,刘备被针对了第174章 千里决胜,刘备郑平论势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第279章 刘备发飙,擒文丑破南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