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局势变化,曹嵩死青徐祸

第218章 局势变化,曹嵩死青徐祸

孙坚采纳周瑜的建言、自导自演了一场刺杀后,就一直在合肥侯国“养伤”,静观扬州局势变化。

扬州诸势力因为孙坚避战不出,开始疯狂的抢夺城池。

刘繇虽然是长安天子任命的扬州刺史,但周昕、周昂等人听命于袁绍,不服刘繇。

新任的会稽太守王朗,又是自徐州而来。

王朗虽然名义上听命于刘繇,但暗地里又结连吴郡豪族严白虎。

吴郡太守盛宪字孝章,会稽人,汉末名士,被举为孝廉后,曾在洛阳担任尚书郎。

值得一提的是,盛宪曾与孔融相交,并结为兄弟。

郑平让太史慈在吴郡购买战船,盛宪也出力颇多。

太史慈跟管承南下,准备以武力强行突破刘繇的封锁时,亦是盛宪劝刘繇跟青州修好。

刘繇虽然表面答应了盛宪的提议,让盛宪出面跟青州修好,但暗地里也遭到了刘繇的猜忌。

于是刘繇暗令吴郡都尉许贡分夺盛宪的权力,意图将盛宪架空。

考虑到盛宪是孔融的结义兄弟、又结善青州,郑平便让孔融给盛宪去信,一面邀请盛宪及其妻儿家眷来青州赴会,一面让盛宪主动辞去吴郡太守一职、并举荐许贡出任吴郡太守。

盛宪惧怕刘繇,便私下约了许贡,以举荐许贡为吴郡太守为条件,让许贡向刘繇隐瞒自己北上青州的意图。

许贡见盛宪主动离开吴郡,自然乐意。

但此举也让刘繇对许贡不满,于是刘繇让故彭城相薛礼出任吴郡太守。

许贡见到手的吴郡太守没了,直接派兵在中途截杀薛礼。

薛礼兵败逃回曲阿,惹得刘繇大怒。

但许贡在吴郡经营的时间比刘繇更长,又跟名仕许靖等人结善,根本不惧刘繇。

许贡一边结连吴郡豪族严白虎,一边遣人向袁术表忠心。

袁术自然乐得有人投效,于是置许贡为吴郡太守,令其进攻刘繇。

再加上山越人祖郎等人,又跟陶谦结善,不服袁术也不服刘繇,谁来就打谁。

原本是江北士人避祸的扬州,战乱越来越,大量的士人不得不往交州避难。

如此复杂的局面下,袁术的这道全力支持孙坚平定江东的命令,也燃起了孙坚的雄心壮志。

“昔日一同征讨董卓的豪杰,袁绍当了冀州牧,刘备当了青州牧,臧洪当了兖州牧,曹操当了豫州牧,陶谦当了徐州牧。”

“唯独本将,还只是袁术麾下的一个战将,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本可以趁着刘繇立足未稳的时候,拿下扬州,结果袁术又让本将去打刘表,还未跟刘表分出胜负来袁术又改让本将去打曹操。”

“若非阿瑜良策,让本将有了喘息之间,可以在这合肥侯国静观其变,也不知道本将今日又在何处征战。”

“早知袁术如此废物,本将就应该去依附袁绍的。”

孙坚感慨间,对袁术颇为不满。

早年间,孙坚自知出身低微,想要成大业就得依附权贵,于是就主动成了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

但在选择袁绍还是袁术的时候,孙坚看走了眼。

谁能想到,身为袁氏嫡子,受到袁氏一族大力栽培、历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的袁术,竟然会比不上一个中军校尉袁绍。

更令孙坚难以置信的是,坐拥南阳郡和汝南郡、大半袁氏门生故吏都依附袁术的情况下,袁术竟然会在短短时间内,沦落到了偏居淮南的窘迫地位。

孙坚难以置信,依附袁术的袁氏门生故吏同样难以置信。

本以为跟着袁术,从此青云直上。

结果,钱没了,人没了,家族也衰落了。

以至于袁术来淮南后,袁氏昔日的门生故吏庐江周氏,都恨不能跟袁术划清界限。

而在一旁,孙策却是颇为兴奋:“父亲,平定江东,可否让孩儿也随军!”

在孙策眼中,孙坚就是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人皆言孙坚是江东猛虎,孙策却认为孙坚如昔日霸王一般。

看着已经年满十八岁的孙策,孙坚颇为自豪的捋了捋短髯。

这儿子骁勇有胆气,自然是当父亲的幸事。

“策儿已经十八了,也该去军中磨砺了。”

“然,你未立寸功,即便是本将长子,随军征战也只能先当一个步卒。”

“你可愿意?”

孙策豪气顿生:“若不能凭真本事建功立业,孩儿又有何颜面待在父亲军中!愿当父亲麾下一步卒!”

一旁的程普、韩当、黄盖、祖茂却是吓得不轻。

“主公不可!”程普出言谏道:“少主年幼,又未经战阵,不如先跟在我身边,也有个照应。”

黄盖韩当祖茂亦是纷纷劝说。

孙坚却是目光笃信:“策儿骁勇,又岂需旁人照应?学了十几年武艺,若连战场都适应不了,如何敢自称是本将长子?”

孙策大笑:“诸位叔叔,切莫将我视为稚童!”

“父亲十七岁的时候,就能独自提刀、杀海盗胡玉等人,如今我已经十八岁了,岂会连一个步卒都不能胜任?”

孙坚大笑:“这才是本将的儿子!传令,整军备战!”

“本将要灭了曲阿的刘繇,然后南下吴郡,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也当一个扬州牧,封侯拜将!”

程普四将,尽皆凛然。

袁术只是许诺会给孙坚一个吴侯,但孙坚的野心可不止于此。

区区一个吴侯,如何能让孙坚甘心?

若不能当上扬州牧,如公孙瓒、袁绍、臧洪、刘备、曹操、陶谦一般,牧守一州、封侯拜将,岂不是让人小觑了!

江东猛虎,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而在孙坚准备荡平江东时,曹嵩也走上了末路。

曹嵩此人,乞丐携养,因赃买位,舆金替宝,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当巨贪的这些年,因曹嵩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不在少数。

这世间虽然不缺清廉之官,但以曹嵩的权势地位,却无清廉之官能制裁。

华县,古寺。

大雨倾盆。

这夏日的雷雨说来就来。

然而古寺太狭窄,曹嵩父子倒是能避雨,张闿等五百军士只能挤在屋檐下。

张闿是黄巾贼出身,受陶谦招抚依附陶谦麾下。

袁术在豫州的时候,麾下多有黄巾贼出身的武将,曾劝说张闿投奔袁术。

张闿原本还想着,自己也能如臧霸一般,自成一系,因此也没准备南下投奔袁术。

但随着陶谦对张闿越来越不重视,张闿对陶谦的怨恨也与日俱增。

这次护送曹嵩去豫州,张闿其实也有小心思。

张闿想跟着曹嵩去投奔豫州牧曹操!

“若能在豫州牧曹操麾下谋得差事,应该比在徐州受陶谦的气强。”

“但我若直接见曹操,曹操不会信我。”

想到这里。

张闿来见曹嵩,述说投效之意。

若曹操在,张闿的投效没准就成功了,但偏偏张闿遇到的是曹嵩和曹德。

这俩父子可没曹操的心胸器量,对张闿的投效十分鄙夷。

曹嵩还好,只是说了句“老夫去豫州只是当个富家翁,不管事。”

曹德却是道:“我曾闻,不告旧主而投新主,是为背信弃义。你若要投兄长,可先去徐州请辞。”

言下之意,就是嘲讽张闿德行不端,没资格得到曹嵩的举荐。

被曹德一阵嘲讽,张闿气得肺都快炸了。

张闿咬着牙:“如今大雨倾盆,将士们在屋檐下避雨,又冷又饿,可否让他们入寺内避雨?”

曹德冷哼:“倘若让他们入寺内避雨,车上的钱财少了又该如何?”

张闿的掌心都快渗出血了:“我们已经不是贼了,我麾下的将士不会乱拿钱财的。”

曹德正欲开口,但被曹嵩拦住。

曹嵩正眼也不看张闿:“张都尉,你们是不是贼,老夫一点都不感兴趣,但老夫不想因为钱财缺少而伤了和气。”

“退下吧!”

面对曹嵩父子的冷漠,张闿强忍内心愤怒,退了出去。

虽然寺外大雨倾盆,但张闿内心的愤怒之火却越来越旺。

“曹嵩曹德这两个匹夫,竟敢如此羞辱我!”

“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张闿越想越气,于是召集了众头目商议。

“我有意请曹嵩举荐,让兄弟们去豫州享福。”

“只可恨曹嵩父子,却以言语讽刺,对我等不屑一顾。”

“既然曹嵩不仁,我等又何必讲义?”

“杀了曹嵩父子,抢了这五十车钱财,我等南下淮南投奔袁公,总好过在徐州受陶谦的气!”

这些黄巾头目在徐州同样过得不舒坦,一听张闿要杀人劫财,纷纷附和。

黄昏。

雨停。

趁着曹嵩父子安排仆人生火造饭,张闿率众杀入寺内,先是乱刀砍死曹德,然后将曹嵩及胖妾砍死在厕所内。

随后杀散曹嵩的仆从,准备趁夜将钱财拉走。

张闿不知道的是,曹宏也率丹阳精兵抵达了古寺附近。

探得张闿杀了曹嵩父子,正在古寺内欢庆,曹宏又惊又怒:“贼就是贼,坏使君大事!”

原本曹宏是准备趁夜将古寺围了,将古寺的曹嵩和张闿等人尽数诛灭,嫁祸给应劭。

结果张闿先一步动手,逃走了不少的曹嵩仆从。

如此一来,曹嵩父子的死就难以嫁祸给应劭了。

“一个不留!”

曹宏深恨张闿,下令丹阳兵攻入古寺,诛杀张闿。

一见曹宏到来,张闿顿时什么都明白了:“陶谦匹夫,竟然如此狠辣!妄想将我和曹嵩父子一起诛杀,嫁祸给兖州!”

看着骁勇的丹阳兵和一脸怒意的曹宏,张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逃!”

“必须逃!”

张闿很清楚,曹宏这是要杀人灭口。

强烈的求生欲,让张闿比以往更加嗜血疯狂。

终于,张闿杀出了一条血路,趁着夜色夺路而逃。

“可恨的张闿!”

曹宏终究没能追上张闿,狠狠的将头盔砸在地上。

“如今曹嵩父子死了,张闿又逃了,回到郯城,使君必然怪罪。”曹宏心中有些慌。

看着古寺的钱财,曹宏心中一发狠,让人将这五十辆钱财送往青州。

“只要钱财去了青州,曹操就一定会认为曹嵩父子的死跟刘备有关!”

“如此一来,使君就不用单独面对曹操的怒火了。”

想到这里。

曹宏将古寺中未来得及逃走的曹嵩父子仆人聚到一起,喝道:“曹嵩父子在青州犯下大事,还想畏罪潜逃。”

“今日将其诛杀,以儆效尤。”

“尔等将这些钱财都送往临淄城,可免一死!”

仆从不敢忤逆,只能一个个的点头应诺。

曹宏也是奸诈,当夜故意鞭笞羞辱了几个倒霉的仆从,将他们驱逐。

这几个仆从心中有怨,连夜逃往豫州。

刚到鲁国的时候,就遇到了前来接应的袁遗。

袁遗一听曹嵩父子被杀,惊得魂都快没了。

“曹操若得知此事,定然怪罪于我!”

“邺城我也不能回了,为今之计,只能南下去求袁术庇护了。”

袁遗当机立断,直接将兵马抛弃,独自策马南下淮南避祸去了。

剩下的兵马不知所措,只能去寻鲁相陈逸。

陈逸本来就是个墙头草,谁也不想得罪,听得曹嵩父子被杀、袁遗畏罪而逃,陈逸整个人都不好了!

“快,快,快去颍川,将此事告知曹使君。”

陈逸又惊又俱,一边遣人通知曹操,一边亲自去华县收敛曹嵩父子的尸身,打造上好的棺木,遣人护送去许县。

而在许县。

得知董卓伏诛的曹操,颇有些遗憾:“没想到董卓权侵朝野,竟然被吕布杀了,让曹某错失大功啊。”

本以为郭嘉的谋划,可以制衡青州的刘备。

却没想到,这勤王诛董大功让吕布给夺走了。

郭嘉却是笑道:“吕布,一介匹夫罢了。真正设局诛杀董卓的,是卢尚书。”

“只是嘉听闻,卢尚书在诛杀董卓后,吐血昏迷,至今神志不清。”

“而长安的公卿百官,也在趁机争权夺利了。”

“尚书仆射荀攸,不得不称病在家。”

“真是可笑,董卓虽然死了,但董卓余孽还在,如此急迫的争权夺利,这群人也离死不远了!”

今天依旧两更,第二更晚上九点

(本章完)

第10章 惟贤惟德,刘备一访郑平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17章 郑平迎亲,陶谦宴请曹嵩第90章 刘备进兵,卢植张飞到来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第179章 治乱之别,曹以暴吾以仁第67章 怀柔之策,再扬刘备仁名第295章 张飞急了,大哥你留点啊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07章 琅琊诸葛,汉代版少年班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139章 巅峰皇甫,关羽麴义濒危第266章 荀彧发狠,郑平部署河北第234章 螳螂捕蝉,郑平黄雀在后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第53章 黄巾来袭,平原战事将起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第112章 促膝长谈,刘备初遇陈登第75章 祈天灯现,破乐陵斩贼首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152章 计定荆豫,刘备纳策破局第260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第246章 养虎孙坚,郑平的术与略第194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第195章 反败为胜,袁绍诓骗公孙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第151章 定势河南,刘备未雨绸缪第82章 刘备震怒,心无百姓为贼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42章 入平原县,群英荟萃之地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238章 先登破营,袁术仓皇败逃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116章 双鱼濡沫,刘备迎娶郭昭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第90章 刘备进兵,卢植张飞到来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更新说明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扬刘备仁德第187章 兄弟相会,刘备获得玉玺第174章 千里决胜,刘备郑平论势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287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第181章 奇袭匡亭,关羽义释陈到第305章 智说吕布,曹家有子曹昂第174章 千里决胜,刘备郑平论势第73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第95章 请君入瓮,青州决胜一战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324章 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计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60章 老骥伏枥,士为知己者死第275章 擘画大势,郑平最终目的第223章 荀攸到来,刘备闻听噩耗第337章 刘备称帝,决战阴云弥漫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第246章 养虎孙坚,郑平的术与略第54章 校场整军,郑平初显军略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劝降管亥第333章 刘虞之计,三宗共举刘备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8章 提亲遇险,智者自有千虑第246章 养虎孙坚,郑平的术与略第274章 袁氏内讧,刘备欲迎天子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53章 黄巾来袭,平原战事将起第171章 断交绝盟,四方俊杰勠力今天没有第三更,容我花时间调整下后面的剧第62章 迅雷之势,两县黄巾皆平第267章 白袍初战,赵云被鄙视了第213章 以静制动,刘备稳坐青州第125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第311章 群谋众议,斗郑平争兖州第281章 再得玉玺,刘备欲往洛阳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11章 少年卧龙,寻贤才要趁小第184章 生擒刘岱,刘备权谋心计第95章 请君入瓮,青州决胜一战第75章 祈天灯现,破乐陵斩贼首第258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第192章 南下琅琊,郑平忽悠曹嵩第307章 荆州之争,曹昂游说蔡瑁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99章 众望所归,继任青州刺史第110章 收获民心,陈元龙的钦慕第108章 择主而事,陈登二张鲁肃第197章 刘备重义,易侯统领四州第193章 引资招商,郑平糜竺论势第201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第109章 刘备南下,诸葛瑾的震撼第242章 三郡结盟,太史慈入扬州第192章 南下琅琊,郑平忽悠曹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