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十二军令,郭嘉陷入混乱

第240章 十二军令,郭嘉陷入混乱

十二道军令?

袁术整个人有些懵。

这是何等的奸诈,才会想到用十二道军令的方式去召回孙坚?

一道军令,孙坚能寻个理由糊弄。

两道、三道军令,孙坚也能寻个理由糊弄。

可十二道军令,孙坚再不回来就等于公然跟袁术决裂了!

或许,连十二道都用不上,孙坚都得撤兵。

“倘若孙坚称病呢?”

袁术想起了上回召回孙坚的时候,孙坚直接遭到了刺杀。

郑平笑道:“孙坚称病,孙坚儿子也可以统兵。都说孙坚是江东猛虎,这虎父无犬子,给孙策封个将军,让他统兵回来,想必孙坚也不会有反对。”

“第四道军令中就有写:若孙坚因故不能返回,封孙策为讨寇将军,执掌三军,见令速回。”

“第五道军令中有写:严白虎、王朗之流,癣疥之疾,勿需多虑。”

“第六道军令有写:山越之人,往往见利而返,许其好处即可平定。”

“第七道军令有写:湖河水匪,非一时之疾,不可舍本而逐末。”

“第八道军令有写:孝悌之道,人之常情,然,自古忠孝两难全,岂可因私而废公?”

“十二道军令,每一道军令,都对应了一个不奉令的理由。”

“除非孙坚真的想在江东自立,否则见了这十二道军令,他只能撤兵回淮南。”

袁术的眼神逐渐变得惊骇。

“这是将孙坚的路全给堵死了!”

“好狠的算计。”

“若孙坚得知,这十二军令是郑显谋谋划的,恐怕都能气得将郑显谋砍了。”

袁术下意识的将自己代入孙坚的视角,甚至都能共情到孙坚的想法了。

“显谋先生,你真的不考虑弃玄德而辅佐本公吗?”袁术再次邀请道:“本公有一小女袁姬,年方正茂,若显谋先生有意,本公可将其许配。”

郑平似笑非笑:“你想让在下唤你岳丈?”

张飞在一旁喝道:“袁术,你这人好不讲道理。俺大哥对显谋先生都是亦师亦友的礼,你要当显谋先生的岳丈,岂不是让俺大哥差了辈分?”

袁术对张飞的呵斥不以为意,一心只想拉拢郑平:“若显谋先生不想差了辈分,本公还有一族妹,知书达礼,亦是芳华之龄。”

郑平轻轻摇头:“袁公好意,在下心领了,在下已有妻,不忍相弃。”

袁术笑道:“显谋先生品行高洁,自然不能轻易休妻;本公的族妹,当妾也行,若显谋先生有意,本公的小女,也可送给显谋先生当婢女。”

“只是婢女,就不用称呼本公岳丈了。”

张飞愕然的看向袁术:“袁术,你真的是汝南袁氏的嫡子吗?你让你女儿给显谋先生当婢女?”

婢女,就是女仆。

妻妾姬婢,婢在最末。

豪门家中,婢女的地位最末等的。

袁术轻笑:“区区名分,并不重要,只要显谋先生喜欢就行。”

见袁术越说越离谱,郑平打断道:“袁公,还是岔开这个话题吧。虽然有十二道军令,但孙坚若真的有绝长江天险自立的想法。”

“袁公你就有难了。”

ωωω▲Tтkǎ n▲co

简单的话语,让气氛再度变得微妙。

袁术见拉拢不了郑平,也收起了方才的那一点点求贤之心,颇有些傲气:“本公了解孙坚,他不会背叛本公的!”

让典韦率众看住袁术和黄猗,郑平跟众人退出了前堂。

外院。

张飞疑惑的问道:“显谋先生,既然生擒了袁术,为何还要引孙坚入淮南啊?”

“若孙坚回了淮南,定然会来抢袁术。”

“若不给袁术,袁术的儿子和孙坚都投了曹操,岂不是坏事?”

郑平笑而不答。

张纮则是问道:“翼德将军,这袁术是要押送往长安的。”

“可要将袁术押送往长安,就得经过豫州,豫州又是曹操的势力范围。”

“若在中途,曹操截了袁术,独自押送去长安请功,岂不是更坏事?”

张飞怒道:“功劳是大哥的,曹操凭什么抢?”

张纮笑道:“就凭张邈在长安,而张邈跟曹操又是旧识好友。这长安不论谁主权,都会想办法拉拢一方势力,打压一方势力。”

“显然,曹操是张邈最适合拉拢的,而刘使君威望太重,必然是张邈要打压的目标。”

张飞更怒:“这张邈好不晓事,若不是俺大哥,他举荐的臧洪能执掌兖州?”

张纮又道:“别驾留下袁术引孙坚入淮南,不仅可以消耗曹操的军力,同时也能避免扬州一家独大。”

“一个势力复杂的扬州,对青徐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郑平摇扇笑道:“瞒不过子纲先生,军争本就是逐利而为,不可因一时喜怒而动。”

“于私而言,我很想将袁术送往长安接受处置,以此告慰子干叔父在天之灵。”

“于公而言,一个掌握在手的袁术,既可以让袁术的部将投鼠忌器,亦可令扬州一带的袁氏门生为使君所用。”

“擒袁术容易,服袁术残部却难。”

“更何况,还有豫州的曹操虎视眈眈,不可小觑。”

郑平向来都是个很理智、顾全大局的人。

为了大局,可以让陶谦死于曹操之手。

同样,为了大局,郑平可以暂时放下跟袁术的私怨,利用袁氏这颗棋子,来让豫州和扬州的势力依照郑平期望的局势演变。

这次南下,除了郑平自己,没有任何人知晓郑平的真正目的。

即便是刘备,郑平也只是说要比曹操抢先一步生擒袁术送往长安。

然而。

实际上,这只是郑平南下的众多目的中一个小小的一环。

袁术,从来都不是郑平假定的对手。

郑平假定的对手,在这黄河以南,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孙坚!

曹操奸诈有大志,麾下有颍川派的智谋之士辅佐,又有颍川世家支持,更是朝廷册封的豫州牧、征东将军、许侯。

孙坚虽然是袁术麾下,但孙坚一直都有自立门户的想法,又是自黄巾起义以来屡立战功,在战场上一步步杀出来的威名。

孙坚跟董卓、公孙瓒,都是同一类人。

以战起家,麾下虽然缺少智谋之士,但却有大量的战将对孙坚不离不弃。

不是郑平妄自菲薄,以孙坚目前在江东的军力,即便是关羽和张飞齐上,也未必能言必胜。

以一敌二,同时对付曹操和孙坚,不是明智之策。

驱虎吞狼、借力打力,才是郑平最擅长也是最喜欢用的手段。

虽然,郑平若要出全力去调动青徐兵马,也能将曹操和孙坚用沙场争锋的方式灭掉;但如此一来,青徐的兵力会折损严重。

甚至于,折损几个大将都是有可能的。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哪怕灭了孙坚和曹操,刘备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袁绍了。

不休养生息几年,刘备都不敢跟袁绍说句狠话!

这并不是郑平想要的结果!

能用术,何必用力?

能斗智,何必斗武?

执掌大势,以大势碾压一切对手,才能真正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张飞的疑惑渐消,取而代之的是喜色:“原来显谋先生早有料算,怎么不早点告诉俺,害得俺担心了好一阵。”

郑平轻笑:“下次一定早点告诉翼德。”

“为了掩人耳目,明日就让袁术在淮陵城,跟云长对骂吧。”

“否则这曹操的探子,可能会觉察到异样。”

张飞点头,令亲信裨将去给关羽送信。

得知郑平的意图。

关羽很快亲率大军来到了淮陵城,将淮陵城团团围住。

“反贼袁术,速速开门投降!”关羽横刀立马,赤兔马蔑视前方。

袁术则是立在城头,指着关羽骂道:“长髯贼,你休得猖狂。待本公的大将孙坚回来,再与你厮杀。”

关羽大喝:“天下英雄,谁是本侯敌手?区区孙坚,本侯又岂会惧怕?本侯就让你心服口服,有胆子的,就派遣你的信使去召孙坚。”

“孙坚若敢来,本侯就斩了孙坚!”

袁术大怒:“长髯贼,你欺人太甚!有胆子别截杀本公信使。”

关羽冷哼:“本侯岂会行那小人之举,你尽管遣人去召。就怕你器重的孙坚,不敢回来!”

袁术急令信使出城,而关羽则是直接让开了一条道路,让信使直奔江东而去。

如此反复。

一连七日,每日都有信使出城!

累计下达了十二道军令。

最后一道军令,还是黄猗亲自出城去送!

义成。

曹操养精蓄锐多日,但迟迟不见袁术折返。

就在曹操焦躁之时,探子传回关羽兵围淮陵城的情报。

“袁术被困在淮陵了?”

“这蠢货,难道又打败仗了?”

曹操有些气急败坏。

袁术虽然撤兵,但也有好几万兵马,怎么可能困守淮陵城?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袁术又败了!

估计淮陵城都只有几千残兵败将。

曹操连忙令探子仔细打探,而探子接连传回来的情报,气得曹操当场将饭碗反扣在桌子上。

“袁术是蠢货吗?”

“一个疲兵之计,不仅引起了营啸,大白天的还被劫营,几万兵马,只有百人逃进淮陵城。”

“这样的人,怎么会是袁家的子嗣!”

曹操忽然有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若我是袁氏子,天下皆在掌控!

这样的结果,也是郭嘉和戏志才始料未及的。

他们已经设想了袁术很多种的撤退方式,但唯独没想到袁术会被困在淮陵城。

这得多蠢才会犯这种错啊!

“奉孝,志才,袁术被困淮陵城,我等是否也出兵淮陵,跟关羽抢人?”曹操心中发狠。

若让关羽擒了袁术,打下了义成又有什么用?

头功就只能是关羽的,而关羽的徐州牧也就落实了。

刘备当青州牧,关羽当徐州牧,曹操光是想想都觉得心惊胆战。

郭嘉没有回答,而是仔细询问了探子,尽量不错过任何一个情报。

“奇怪,关羽围了淮陵城,却只是围而不攻。”

“这不合常理!”

郭嘉眉头紧蹙。

曹操和关羽都想生擒袁术,关羽却对淮陵城围而不攻,这反常令人奇怪。

戏志才道:“通常而言,围而不攻,是想围点打援。义成的袁兵被明公击败,袁术的袁兵只有寿春的袁耀了。”

“难道关羽想再擒下袁耀?”

“不,不对。还有一人!”

一瞬间。

郭嘉和戏志才,异口同声:“孙坚!”

戏志才道:“袁术麾下最能征善战的,莫过于孙坚。孙坚不死,即便生擒了袁术,也不能竟全功。”

“关羽想引孙坚去淮陵!”

“先败孙坚,再破淮陵擒袁术,淮南的袁氏势力,就会作鸟兽散。”

“这关羽好大的野心啊!”

曹操闻言起身:“若让关羽击败孙坚,淮陵城不战自破,我就彻底无缘大功了。立即起兵,我等也去淮陵。”

“不能让关羽一个人竟全功!”

郭嘉却是沉默不语。

“奉孝,难道你觉得不妥?”曹操询问道。

郭嘉摇头:“并非如此。明公起兵去淮南,是当前最妥当的应对之策。只是嘉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似乎漏掉了什么关键。”

戏志才问道:“奉孝多心了,只要明公大军抵达淮陵,袁术就跑不掉了。到时候谁能生擒袁术,就各凭本事了。”

郭嘉轻叹一声:“或许,是嘉多心了吧。”

虽然郭嘉还没想明白,但曹操不会因为郭嘉的一些预感就不去淮陵城。

袁术在淮陵,曹操必须去!

这功劳,曹操不能让给任何人。

庐江。

孙坚在平定吴郡和丹阳后,就挥军强攻庐江皖城。

陆康虽然年迈,但在庐江多年,义烈之名广传。

在孙坚强攻皖城时,陆康麾下士兵有休假外出的,闻讯皆返庐江,乘夜爬城墙回来助陆康守城。

城内士民,亦是纷纷助阵。

即便孙坚军骁勇善战,也难以轻易攻克皖城。

但这还不是令孙坚烦心的,真正令孙坚烦心的是袁术那接二连三的军令。

“袁术这厮,吃饱了撑的吗?”

“这都十一道军令了!”

孙坚完美的还原了什么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然而,当黄猗带着第十二道军令到来时,孙坚却坐不住了。

“孙将军,你真的准备让岳丈死在淮陵城吗?”

“岳丈说了,若孙将军再不出兵,他会自刎于淮陵城,并将孙将军你拒受十二军令之事,宣告天下!”

“鱼死网破!”

(本章完)

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45章 矢志不渝,举刘备为茂才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第294章 汉家宗室,唯刘备独称贤第305章 智说吕布,曹家有子曹昂第79章 大汉良将,忠臣心在社稷第19章 世道纷乱,叹人命如草芥第2章 兵不厌诈,一策惊退黄巾第236章 惊弓之鸟,陈登疲兵之计第277章 文丑战败,公孙杀帝夺玺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230章 世事如棋,战功宝宝袁术第91章 初掌骑兵,轮到俺老张了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324章 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计第207章 豫州事变,曹操陶谦结怨第312章 争夺兖州,曹刘各起精兵第147章 远交近攻,袁绍定连环计今天没有第三更,容我花时间调整下后面的剧第305章 智说吕布,曹家有子曹昂咳咳,新书发了第255章 六营立旗,真仁主不妄杀第279章 刘备发飙,擒文丑破南皮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52章 汉家宗亲,青州刘氏底蕴第222章 沮授田丰,刘备谋事之士第109章 刘备南下,诸葛瑾的震撼第31章 御下之道,当施之以恩义第265章 关中大旱,刘协欲迁青州第314章 围魏救赵,郑平算敌所算更新说明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36章 初露峥嵘,喜得钱粮兵马叹,今天只能一更了。第30章 高唐华家,郑平的小迷弟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211章 鬼才献谋,曹操臣服刘协第14章 才兼文武,郑平初见孔融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结连吕布第280章 张郃献城,第七营大戟营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59章 将计就计,荀攸反说荀谌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第64章 策马挥刀,安天下复汉室第139章 巅峰皇甫,关羽麴义濒危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7章 欲承其重,刘备镜心通明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第17章 静以致远,刘备来信相邀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第48章 亲上加亲,刘备喜得良缘第37章 利诱百姓,刘备聚粮于城第25章 谋士脏计,诱豪强借田地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178章 破袁术谋,关羽举兵北上第181章 奇袭匡亭,关羽义释陈到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39章 立信于民,赏必行罚必信第13章 妍妙辉光,青州人杰地灵第6章 潜龙出渊,刘备出仕县令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298章 刘备长子,梦日月故名昭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72章 量才而用,磨灭祢衡傲气第8章 提亲遇险,智者自有千虑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320章 分化之策,郑平又骗人了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137章 九原鸠虎,本侯智勇双全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第62章 迅雷之势,两县黄巾皆平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87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326章 敌后战法,袁绍心态炸裂第105章 兖州变故,刘备连横青徐第323章 许都陷落,袁曹军争再起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328章 郑平设伏,文丑丢盔弃袍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104章 贤才来投,刘备声名渐起第25章 谋士脏计,诱豪强借田地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194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第335章 孙策发威,郑平算计司马第234章 螳螂捕蝉,郑平黄雀在后第22章 初显谋略,御下需有权威第316章 颜良贪功,关羽提刀请战更新时间调整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293章 领左将军,刘备开府治事第145章 冯谖三窟,向刘表借钱粮第268章 策瑜双壁,公孙瓒的决意第29章 星汉灿烂,当聚文武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