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邓城

邓城城内西北区域,这里有相互比邻的邓国公主府邸、陈公府邸,周围屋舍皆是北府官吏使用的院落,除了部分授予本成为私产,其余多数屋舍依旧是北府公产。

东北区域是征北幕府、邓国相府、中尉府,东北区域还有大量仓储,储运宣池津运进来的器械、粮秣。

南城区域才是寻常士民居住、活动区域,邓城不仅南北界限分明,城中都亭也区域划分明确。

邓城北部区域不设都亭,由亲军五营充实岗哨并维护治安,有所纠纷也由邓城令来审核,邓城令不行,管不了事儿,还有兼任北府留守长史的陈相、邓国相陆议;陆议还不够格,还有最高级的征北幕府。

南城区域分成了六个都亭区域,每个都亭设立亭长,平日有亭卒维护治安,并监督服刑的囚徒修缮区域内设施,或做防火措施,或作水道疏浚工作。

而每一个都亭外围都有版筑的土墙,形成了一种城中之城的格局。

都亭区域版筑土墙相互隔离……也不算新奇举动,城外的里社一级的村庄也会修建里墙,用来防盗、防范野兽。

乱世以来,里墙不断增修,就形成了坞堡的雏形。

杨俊行走在热闹南门大街,这里两面各有一排临街铺面,铺面背后是院落,院落再后面就是分隔都亭的土墙。

这些街铺主权都握在关姬手里,由她的家令负责运营,出租于人,收取固定租金。

街铺没有被土墙包裹,所以不再六位都亭长的管理范围内,由邓城令管理出租、征税、防盗等工作。

少年时见过中原富饶,逃难时也见过刘表治下的繁荣,论繁荣、人口稠密,邓城街道上这几百人不算什么。

只是一些商旅用粮票交易让杨俊很是震撼,粮票是什么?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知。

对北府吏士来说,这是自家发行的凭证,拿着可以去官仓支领米粟。

对荆北士民来说,北府的粮票盖着田信的私印,是田信担保的证书,能换来相应面值的米粟。

许多出远门的人,或者居家妇人就很适合使用粮票,可以藏好贴身携带,保护自己的财富。

对经历、阅历丰富的人来说,所谓粮票就是一张纸,是孝武皇帝的白鹿皮币延伸发展。

只是由田信个人担保,每张粮票上盖着田信的官印、私印……仿造的代价很高,这比私铸钱币还要危险。

私铸钱币,再劣质,也是铜做的;法律禁止,触犯后自有相关法律制裁,有一个明确的量刑摆在那里。

而粮票盖田信的官印、私印,你仿造试试?

哪怕粮票上的印文面积比田信实际的官印、私印大一倍,可这依旧不是你仿造的理由。

杨俊在邓城最繁华的南门大街转一圈,不得不赞同郭奕的看法,邓城什么都好,就是没有高档精致的勾阑女闾。

高档次的女闾绝非轻易能建设的,中原大乱,刘表初步治理荆州时,恰逢孙策过江东,打的鸡飞狗跳。

孙策为了筹措军资,当时的江陵、襄阳来了一批高质量的吴娃越姬,让杨俊记忆深刻。

现在转一圈南门大街,只有几座民间私妓聚集形成的女闾,别说谈吐、气质,就连得体的衣衫,雅致的场所都无,让只想喝一杯酒,顺便缅怀青春的杨俊失望不已。

实在想不明白,以邓城的繁华,出现高档次女闾实属必然,却始终没有。

田信是反对民营女闾的,放开这条口子,操持这方面的豪强为了摄取优质资源,保准又能做出许多他眼中丧尽天良的事情。

大凡高档次的女闾,女子要么来源于宫中……要么来自罪官妻女,再要么来自勋贵、豪强培养的家妓。

可这方面又存在很大需求,男女皆有所求,完全断绝是不可能的。

只能设立几座粗陋女闾,满足广大光棍、商旅的切身需求,也让周围的贫困女户能有养活子女的生计。

杨俊转了一圈见天色尚早,不甘心回馆舍休息,遂来到一座相对清净的女闾。

“先生,此处只招待北府吏士,谢绝外人。”

苍头老叟迎上来,拱手施礼指着斜对门:“此处棋楼有舞妓作伴,冠绝荆北,先生不妨一探究竟。”

“为何只接待北府吏士?”

杨俊拱拱手,从袖中取出面值一斗的粮票递了出去,这是郭奕嘱咐过的事情:“某公干至此,非商旅。若要入内,可有良策?”

“自有良策。”

老叟笑说:“先生若与北府吏士结伴而来,自能入内。”

杨俊又取出一叠草纸递出,这是他的临时户帖,说:“北府参军郭伯益乃我好友,此郭伯益担保所签户帖路引。”

老叟接住户帖细细打量,见户帖印文来自征北幕府,又打量两眼文质彬彬的杨俊:“先生稍候,待老朽询问主事。”

“有劳老丈。”

杨俊稍稍敛容整理双袖,心中有所期待。

老叟入内,管理这处女闾的主事是个女子,田信一定认识,是当初去宜都郡,孟达府邸分给他的侍女。

可能是近年来的优渥生活,她仪态更显丰腴,接过这份户帖打量几处关键信息,是征北幕府开出的户帖,担保人有参军郭奕,日期也对的上。

就因为可能与当年的田信有一缕沾染,孟兴对她很是照顾,就差拉着她向孟达三拜九叩,收录为孟家义女。

远近误以为她是孟氏宗女,被称呼为孟姬。

她有些想不明白,一个认识郭奕的大人物,跑到这里做什么?

难道是来找人的?

难道不清楚,这里是帮北府吏士和遗孤重组家庭的么?

虽一时想不明白,孟姬还是嘱咐:“呼唤大小姐妹,一起瞧瞧这位杨先生。”

整个女闾里有多少准备重组家庭的遗孀?

一听来的是一位‘先生’,使得女闾内出现小范围情绪振动。

不仅正值青春二十岁出头的女子来了,还有四十多岁带着女儿来找夫婿的也来了,至于三十出头拖儿带女的女子更是时刻准备着。

能来邓城解决婚姻问题的,几乎都是军吏遗孀;普通军士的遗孀,如果愿意的话,就近就能完成家庭重组。

因此,主动来这里的单身,也多是军吏。

普通军士在驻地不能随意走动,也只有来此公干的军吏有机会顺路试一试。

这边杨俊不知深浅一脚踩空跌入狼窝,那边郭奕则被罚面壁。

至入夜,他饥肠辘辘还在忍耐时,田信更换公服时才传见,他来时田信脱下绯紫鲜艳衣袍,正在细麻衣外扎腰带。

郭奕老老实实顿首:“罪臣拜见公上。”

田信总怀疑是这个家伙鼓动杨俊挟持、绑走刘协,现在杨俊带着刘协的恭贺手书来荆州,找谁不好直接找郭奕。

也没好气,田信回头看一眼郭奕头上笔直的板冠:“何罪之有?”

“回公上,臣罪在不知罪,乃无知之罪。”

郭奕理直气壮回答,还抬起头,眼珠子一转去看边上的司直张温。

第八百五十三章 两位孔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一百零五章 遣归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团队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四十三章 谈判第八百四十一章 怀疑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与旧第一百三十三章 请战第七百二十章 斗殴事件第五章 年俸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四百九十五章 进退第八百四十章 谁家清白第六百零二章 番号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五十三章 血与火第六百八十一章 单于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论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东第六百三十一章 画家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六百六十七章 麦第一百八十三章 铸币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庙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计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满第三十五章 攻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报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户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盐花第一百五十六章 参战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三百三十二章 离奇第四十五章 千鸟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应对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适的人选第三百七十五章 喷子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长远第二百六十五章 后发制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四百三十章 童谣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烟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二百一十章 变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织机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户第八百七十九 明确认知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馆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无鹿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脱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开第六百七十二章 还剩三个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维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维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四十章 糜芳第十三章 画龙不点睛第八百四十章 谁家清白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诞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芦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四百二十九章 粮荒第八十五章 心结第四百五十七章 烟火第二十三章 待发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饭还得吃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见伥鬼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结第一百九十一章 诸葛亮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六百六十四章 宝藏青年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一百零二章 太极三巴第五百八十四章 实不相瞒第六百一十七章 烂摊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绪第四十五章 千鸟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满第三百八十六章 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