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李严,收治廖立后,田信开始向刘备书写奏表,报告这件事情。
廖立是很脆弱的,经不起太多事情的摧折。
就跟关东士族一样,看起来很强,可经不起汉军的摧折。
廖立也是很孤高的,孤高是维系尊严、地位的常见手段,是一道面具。
面对瘸腿这种打击,廖立的孤傲、清高心态被瞬间粉碎。
自己阴差阳错一个心理攻势,击破了廖立的心态;又承诺挽救,这一推一拉之间,就让廖立方寸大乱,跌入己方阵营。
可谁能代替廖立?
北府之外已经没人合适了,每一个高层都有要做的事情,位置都已安排妥当。
现在只能从北府内部调人,调出去一个,留出位子安置廖立。
北府行军长史杨仪,行军司马李辅;留守长史、邓国相陆议,留守司马南阳郡守棘阳侯徐祚;虎牙将军谢旌、鹰扬将军罗琼、安众将军雷绪、扬武将军孟兴、建信将军夏侯平。
司直张温,主簿庞宏,参军苏则、杨俊、郭奕。
现在还缺一个征北护军,资历、面子足够来当征北护军的人寥寥无几,荆湘二州已无合适人选。
刘备只能从益州去选,备选人物无非一个关中出身的射洪。
再其他的益州治中从事文恭、向朗,资历做四方护军勉强足够,做征西护军也勉强够,可给田信做护军,那就不够格。
不是田信给不给面子,是北府一系列将军给不给面子的事情。
护军第一职责是协调内部矛盾,硬要选资历不足的人,还不如选夏侯兰这样的老将军来当护军,即便不能调节矛盾,也能把矛盾压制。
可刘备、诸葛亮舍得把射洪派来给自己当护军?
射洪是东州大佬,现在东州系已经消亡的差不多了,所以射洪是关中系的大佬,论对关中旧族的影响,射洪与苏则是齐平的。
如果射洪不来,刘备又会派谁来?
三公不可能,其他资历、影响力较高的人都是有数的。
其中还有鹿门山一系的习祯,习祯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静养还来不及,怎可能离开益州奔波?
所以,这个征北护军是个无解的人事问题,好解决的话,刘备在江都驻留时就解决了。
那么廖立够不够做征北护军?
够,廖立资历深厚,人脉也够,就是缺乏政绩所以影响力日益衰退,处于决策边缘地带。
如果廖立来做征北护军,那杨仪保准气炸。
刘备找不到合适的重臣来当征北护军……谁最高兴?
杨仪。
长史是个大管家,管的多管的宽,不论在内在外都有高影响力,可终究没有硬军功。
没有硬军功,那就很难封侯,不封侯,就很难融进现在的汉军主流阶层。
长史一职不能吃一辈子,而硬军功可以吃一辈子。
杨仪眼巴巴就等着兼任征北护军的那么一天,如果把廖立挪过来,杨仪估计得瘦一圈。
资历上庞林能压制杨仪,不算资历,就凭庞林跟杨仪的亡兄杨虑是好朋友,就能压住杨仪。
廖立也能压住,年龄大五六岁,资历、人脉就大一圈;廖立做侍中时,杨仪是尚书,廖立有出谋献策的决策权,杨仪只有观政、学习的份儿。
所以资历上,廖立能压住杨仪。
可杨仪在北府资历深,兼任护军勉强能调解纠纷。杨仪可以办到的事情,为什么要找一个北府之外,缺乏军事威望的廖立来?
而杨仪待在北府,也存在屈才现象。
他的后勤、统筹能力十分出众,北府军吏的计算能力也不弱。
如果杨仪一人等于五十名计吏的效率,可北府不缺计吏……哪怕一名考核上来的少尉队官,也有基本的算术能力。
刘备、诸葛亮、关羽身边都缺杨仪这样的高效率统筹人才,杨仪留在北府不仅一身本事缺乏发挥余地,长期不用,可能计算能力会退化。
诸葛亮身边有司盐校尉兼蜀郡郡守的长史王连,杨仪堂堂北府长史,去相府,怎么也要当个长史才行。
刘备身边的尚书令刘巴已经病重,可还未卸职,刘巴与杨仪存在极大私人矛盾。
何况杨仪去尚书台是奔着尚书令一职的,可是比较遗憾,杨仪距离尚书令还差最重要的资历:侍中。
实际还差郡守资历,他尚书免职时遥领弘农郡守,资历上有,可实际上缺乏主政一郡的经验。
关羽身边也有用惯手的王甫、裴俊,当初让杨仪给刘备去送信,杨仪一去不返……关羽不在意,可身边人在意。
职务调动就这样,要相互体谅、尊重。
综合各方面因素,田信捉笔书写:“臣约束不力,致使瑞兽伤廖公渊胫骨以致断裂。翼德公久无长史,臣荐杨威公暂代廖公渊。”
杨仪的统筹能力是众所公认的,刘备自己使用过杨仪,自然清楚杨仪的本事。
单单去做张飞的长史、右护军实属大材小用。
没必要细说廖立的伤势,胫骨断裂,肯定不能上任。
而方城、义阳郡又实属前线,派杨仪去,正好也能跟豫州牧庞林合作,稳住前线。
围绕一个高层职务调动,就得这么衡量方方面面。
几十个字的奏表用印后就放在桌上,庞宏收拾时自会发往益州。
杨仪脾气不好,可前程灿烂,自然不会跟张飞闹脾气,会维护张飞。
跟廖立不同,廖立一直走下坡,破罐破摔,肯定会怼张飞,怼战死殉国的虞翻,会刺激到张飞。
这起事件算是收尾,就等夏侯献从益州回来,劝夏侯献去张飞军中效力,那张飞这里的隐患就算排除干净。
静坐书房,田信又拿起行程表审阅,今后一个多月时间里要走访各处茶庄。
不需要自己亲自炒茶、磨制茶粉,就跟老虎巡视山林留气味一样,是宣告主权;顺带看一看茶饼、茶砖生产技艺到了哪一步。
茶饼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运输问题,恢复关陇后,可以进行茶马贸易。
以茶马贸易获取最初的骑兵力量,以贸易调整游牧部族之间的动态平衡,然后找机会一口全吞了。
行程是固定的,另一个问题始终在脑海盘旋,即刘巴病重,谁能接替尚书令?
刘备还在,尚书令就是个摆设。
可谁来继任尚书令,直接意味着刘备更信任谁。
六个侍中,不计自己、关平、张苞,廖立在走下坡路,马良、李严旗鼓相当。
马良身后是襄阳人、是诸葛亮,其中鹿门山中立,马康意外战死,刘备有补偿心理,对马良有一定加成;李严是南阳寒门,身上军吏痕迹更重,更清楚军吏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