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适的人选

大将军府,关羽长吁短叹不已。

自己不想做一个跋扈将军,放松了对天子、天子近臣的监管,然后就出现了现在的事情。

“曹孟德昔日之事,我今蹈之。”

关羽对着妻子发出一声长叹,很是无力的样子,明明不想这样的。

夫人赵氏依旧是先帝册封的益阳君,年近四旬,在这个普遍显老的时代里,她气质恬淡,并未留下太多的岁月痕迹。

她取来湿布巾为关羽擦拭脸上的油汗,关羽渐渐感到一阵凉爽、清新,心情也跟着开朗一些,勉强做笑:“此前是孝先有心疾,现在轮到老夫了。还是先帝豁达,洞悉世情,不受外物侵扰。”

赵氏又将温热茶水递来,用布巾擦拭自己手:“夫君,今罪官受惩,该如何向青华、孝先解释?”

该怎么解释呢?

关羽端茶小饮一口,缓缓咽下思索此事。

没有自己的默许,妻子怎可能听费祎、董允等人的夫人游说?

说到底,在汉室社稷与可能出现的田氏天下之间,自己倾向于保留汉室社稷;哪怕会留下许多隐患和血腥事件,可感情上来说,自己还是愿意保留汉室社稷的。

本以为十拿九稳,可女儿果断非常,直接跑进山里了。

派人是劝不回来的,除非派兵去抓;可偌大的荆山里的荆蛮、巴蛮,会帮谁?

派兵也追不上,除非前后堵截。

襄阳的文聘敢出兵截击?山都、筑阳的关平旧部敢出兵截击?还说是汉兴郡郡守廖化会提兵来截击?

三个方面都没人敢截击,那追兵就不可能追上。

军事手段无效;何况采取军事手段,湘州、南阳、武昌地区的军队也不会干看着……谁采取军事手段针对关姬,廖立、甘述的湘州,贺齐的武昌、田纪的南阳,都会有军事相关的反制措施。

这就真正失控了,除非先帝复生,否则没人能把事情压下去。

军事手段从来都不在考虑范围内,现在事情出现反转发展,就要拿出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

只是关羽心绪如麻,一时间想不通透。

还没等他想明白,李严、徐庶就来了。

可能是最近遭受的压力有些大,关羽越发觉得力不从心,觉得眼前气度平和的李严有些棘手。

有点看不透彻,也难以控制的感觉,仿佛眼前是一个极力掩藏爪牙的凶兽,有点像田信养的那些瑞兽。

看着乖巧顺服人畜无害,实际上是轻轻一巴掌就能打断人腿的凶兽。

应该用平等的目光来审视李严,不能用过去的态度对待这个人。

思维落定,关羽先是翻阅费祎的认罪书,待李严看茶后,微微侧身询问,语气温和:“正方,今罪臣伏诛,而我与女儿之间却生出误解,可有良策?”

受宠若惊。

李严眼睛微微扩大的一圈,急忙欠身回话:“某也受罪臣蛊惑,险些犯下大错。不过如今想来,费祎提议也不失为上策。”

“哦?正方言下何意?”

关羽略惊诧,许久没卖萌,有些用力过猛:“愿闻其理。”

“是。”

李严见关羽亲和的态度,下意识觉得头皮发麻,仿佛椅子上有许多苍耳之类的带刺果实,坐卧不安放低姿态:“仆以为,将作大匠田公女儿温婉淑良,又曾求学于蔡大家,晓畅六经深明大义。故,仆以为可聘为皇后,以正天下。”

田睿的女儿田嫦正好十四岁,已到了及笄出嫁的年齿。

之前说过,这个时代里,适合结婚的未婚适龄女子很少,而季汉元勋旧臣家里的女儿相对更少,其中官宦高门家的女儿就更少。

关羽也知道李严在胡扯,田嫦才跟着蔡昭姬学过几天?

蔡昭姬整日那么忙碌,肯用心教授田嫣,但绝不会用心教授田嫦。

家庭宴会时他也见过田嫦,不管是田睿还是关姬,都有意撮合关兴的婚事,目标人选就是田嫦。

有些看不上田嫦,关兴也没有准确的答复,所以这桩婚事就始终停留在关姬的撮合中。

现在李严这么提出来,或许这是代表了田信的看法。

田信不需要用联姻的方式去拉拢关兴,关姬推动联姻只是想更好维护她姐弟之间的感情。一个受关姬恩惠、影响的弟媳,自然能很好巩固她在弟弟眼里的地位。

而自己女婿的用意,自己大概也能猜到一些。

应该是要与关兴在下一代中联姻,这一代中出了张姬、夏侯献这对表兄妹难育的事情,估计下一代联姻,应该是庶流之间的联姻,不涉及血脉交融。

否则田信自己下场推动相关婚事的进程,可能现在就已完成了订亲。

关羽思索明白轻重,又有些不乐意,自己都看不上田嫦做儿媳;代入先帝的立场,肯定也看不上田嫦。

田氏是寒门士族,又遭受破家打击,随后又进行了宗族分立,两支田氏的家教明显不同。

从教育上来说,田嫣受到的是当世一流教育,思想独立,坦荡大气,更适合皇后那个位置。关键是有自信,这一点跟自己女儿一样,如果去做皇后,自然会做好皇后,做一个合格的刘家女主人。

田嫦相对来说最明显的劣势就是不够自信,当个普通的嫔妃还行,如果去做皇后,会害了她。

关羽自有衡量、顾虑在,可李严也有坚持的必要:“大将军,仆以为孙氏之后,唯有将作大匠家女儿最为合适。试看朝中百官之家,再无良配矣。”

李严说着长叹,是真的感慨万千,皇帝难找一个合适的妻子,他也很难找一个合适的儿妇。

十四岁以上的都嫁出去了,稍稍小一点的,也多数订亲;难道要去找偏远寒门小家的女儿?还是去找江东、关中降臣之家的适龄女儿?

别说适龄代价的少女,就是妙龄的寡妇都难找。

没错,大汉江都尹李严也在为找儿媳妇而头疼,这是个全民问题。

战争造成了丁壮男子非正常死亡,可对中高层官员家庭来说,不缺小妻、侧室、妾室,缺的是正妻人选。

对皇帝来说,符合身份的正妻人选范围更狭隘。

关羽只能答应,田嫦几乎是目前最适合的皇后人选,哪怕五年前她还挂着鼻涕,在糜城外军屯据点里挖野菜,可现在就她最合适。

随后,李严又抛出一个问题:“大将军,董允昨日出城未归。仆听闻此人与丞相参军马幼常交情莫逆,猜测此人会逃亡益州。还请大将军遣飞骑督促荆门、秭归、白帝城三处严加盘查,以免牵连相府。”

费祎慷慨就义能引罪自尽;董允难道会畏罪潜逃?

关羽有些不相信董允会逃,摆手:“以董氏门风,江都开城之际,董休昭有罪自会来领,无罪自归家宅,正方无须在意。”

李严见关羽自负模样,不由略略愕然:“大将军,就恐奸邪趁机蛊惑,使董休昭一错再错。”

关羽侧头看始终当透明人的徐庶:“元直是何看法?”

此刻费祎果烈取死就义的形象还烙印在徐庶脑海,董允比费祎更有原则性,如费祎这样牺牲自己的行为很难效仿,但坦然认罪、服刑,对董允来说不算什么多大的障碍。

反正丞相在,总有复起的一天,主动服刑,还能积攒家门清望,利于子弟出仕。

譬如费祎,主动揽罪在身,大家以后自然会想办法启用费家子弟,弥补损失。

徐庶略作考虑:“大将军,正方公,以董休昭秉性,绝非怕事畏死之人。”

第五百八十四章 实不相瞒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制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六百四十七章 贾逵第二百七十七章 湿布巾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动员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马尉第五百八十一章 胶着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犊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诞生第三百八十章 调整第七百章 抉择第六章 闻鸡起舞之人第二十五章 襄阳之战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适的人选第七百二十五章 体面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五百五十九章 压迫第一百章 时命艰难第一百零三章 求战心切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钱用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二百零八章 二选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达夜袭汉家营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六百七十章 镜第七十三章 白日没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归路第二十五章 襄阳之战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择第五百五十三章 离心离德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云六镇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后第三百三十一章 刘公胤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据第四百二十六章 轻重有别第一百七十二章 决战前第七百六十五章 游说第六百五十四章 权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一十一章 庞季第七百一十二章 钱孔之间有大恐怖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阵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书台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敌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线所在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窃案第三百九十九章 砖茶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谋第二百零八章 二选一第三十四章 猪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岗第三百七十六章 预谋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尘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联姻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声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们是亲戚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轨第二百六十章 方圆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六十二章 战江陵五第八百一十五章 变故第七十二章 势不集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条生路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七百五十章 温泉馆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绝第五百四十章 商谈甚欢第二百六十章 方圆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一百一十章 交汇第二百五十三章 鹰第七百九十八章 军令状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礼第七十二章 势不集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见仁第二百七十二章 进击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园第五百四十三章 败者无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