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继

bookmark

江都,元戚里,新的槐里侯田睿府邸。

田信的两个堂弟田广、田成一左一右搀扶祖父田维走入宽阔暖阁,入冬以来江都湿气入体,田维早年逃难途中也有旧伤,此刻才过几年好日子的老身板里外刺痛,表现的憔悴无力。

田维勉强坐在温暖石板火炕上,田广又将一领轻薄的蚕丝被披在他身上,田维环视厅中,大儿田睿坐在右侧前排,外孙杨衡也眉目堂堂坐在外围,两个孙儿一左一右搀扶自己。

左侧前排是即将出嫁的田嫦,以及三子遗留的孤女田娟,她们身后是田维小妾怀里抱着的孩儿,这个幼子前段时间已经有了名字,叫做田增泰。

有气无力喘息,田维目光落在田睿脸上:“昨夜梦中见兄长等故里乡人,兄长苦无血食。”

田睿忍着悲痛询问:“父亲如何回答?”

田维目光落到咿咿呀呀的幼子方向,反而另起话头:“三郎仅有孤女在世,百年之后也无血食,向我哭诉。我有意使阿成出继,做阿敏的嗣子。”

他身侧田成一愣,田睿不作考虑:“此孩儿夙愿也,三弟确该立有嗣子。”

这五年来他也努力过,也纳了一名襄阳大户出身的小寡妇做小妻,可至今未孕,没能扩大族裔,自然给三弟过继的人选只能从两个儿子里选。

见提到亡父的祭祀事宜,田娟不由低头默默垂泪,若不是田信为田敏夫妇一家绘画遗像,她已经快遗忘父母、兄长、姐姐的面容。

杨衡当即取来纸笔,田睿转身去拿厚厚的族谱,这是重新誊抄的族谱,上面盖了陈公国奉常衙署的官印,以银板做封面,是银册族谱。

以此做区别,田信一支是金册。

就这样,田睿书写一封上表朝堂需要备案、声明的奏表,次子田成就出继到弟弟田敏膝下。

田敏生前身后并没有爵位,所以过继过去不需要办理复杂的爵位承袭手续,属于族里内部事务;只是田成本人目前属于槐里侯第二序列的继承人,出继到田敏膝下,就剥夺了槐里侯的继承权。

可是呢,如果今后田广一脉有意外绝嗣的风险,真出现这种情况,槐里侯爵位出现近支争夺继承权的情况,有现在这封文书做证明,田成一脉的继承权是高于小叔父田增泰一脉的。

三恪家族册封以来,对军功爵位的继承法律有了一次正式、全面的律例调整。 ● тт kǎn● C〇

原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以及近支入嗣三条优先有序的继承原则。

当然了,女婿入继这种敏感、违反普世价值观念的条例并没有出现,也没有女子继承爵位的相关条例。

女子、女婿继承爵位这类事情太过敏感,田信连那么一点点话柄、言论都不敢宣传。

按照如今现行的《爵律》,获取爵位的当事人只要还有男性后裔,那么就能一直传承下去。

犯有各种死罪的情况下,食邑减半进行袭承,食邑降低到百户以下,削爵,改封为世袭的上士;每发生一次袭承,继承人要缴纳食邑税租五年的收益为继承税。

相较于前汉的爵位继承法度,这个继承律令实在是优渥,不出意外的话,不会出现绝嗣剥除爵位的情况。

而前汉只有父死子继这么一条,还得是嫡子继承;所以张良后裔满天下,可就是因为爵位传承的那支嫡脉断绝,加上整体大风向不好,留侯国就除国了。

如今田维健康每况日下,临末要解决家中谱系问题,田睿作为二代中仅存的人,只能配合。

按着陈公国奉常衙署的规定,以及分户法的规定,再等几年田成成年,另立户口别居,会给田成重新誊抄一部铜册族谱。

今后田成一脉再有分家的话,只会记录在田成手里的铜册里;除非某个族裔封侯获得爵位,否则不会颁发新的铜册、银册。

根据奉常衙署的规定,田增泰属于别出庶子,成年后除非拥有县侯爵位,否则只会颁发铜册,不可能给银册。

今后田睿一脉的一代代嫡子分家后,才会得到铜册,其他一代代的庶子,是不具有铜册的。

而银册,也始终只有这么一册,除非后裔中有晋爵县侯的。

按着这个法规,今后田信有爵位的子嗣都是银册,无爵位的子嗣也一律是铜册;田信亡兄一脉今后得到入继,也将持有一部银册;田纪已经封侯,也将持有银册;武当侯相田允并无爵位,所以是铜册。

陈公国的奉常衙署自有相关法度管理陈国公室、宗室,持有银册就是公室成员,持有铜册是宗室成员。

银册、铜册持有人,自然能控制册中记载的族人,除非对方不想子孙录名其上。

银册、铜册是要在奉常衙署留下副册的,为免以后公室、宗室人数暴涨,增加管理难度和压力,又有一个三代除籍的规定。

比如第一代田信某个没有获得爵位的儿子,属于第二代的他将拥有铜册,这个铜册传承到第五代时,只会记录第五代的兄弟、堂兄弟、从堂兄弟、族兄弟,并以此向上、向下拓展、清理。

换言之,只会记录持册人‘诛九族’范围内的族亲,也符合五世而斩的习俗。

田维想做的不仅仅是给三子过继嗣子,还想彻底将大宗、小宗问题解决。

他忍着身体种种不舒服,继续说:“兄长绝嗣至今,我甚是愧疚,以至于最近屡屡托梦于我,自不能再做拖延。兄长一脉实系大宗,我本有意使阿聪一脉过继兄长名下。只是世道不宁,阿聪、阿亮相继夭亡,令我痛心不已,就有使阿信出继之意。”

虽然二儿子田聪已经病死在迁徙的路上,长孙田亮也跟着病死夭折,哪怕不在了,可终究是自己的儿子、孙子。

这么过继出去,今后族谱、宗法、礼法、认知观念里,就不是自己的儿子、孙子了。

在冥世相见,也不再是父子、祖孙关系。

心中难免哀伤,可田信正在做的事情,实属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现在必须要做一个分割,从宗法、礼法上做个切割,让田信一脉过继到早亡的兄长名下,让大宗、小宗之别彻底落实。

这样一来,田信与田广、田成将由堂兄弟关系变成从堂兄弟,从三族范围内变成六族范围,再过一代人,就成了九族范围;再过一代人,就出了九族范围。

这年头人口稀薄,再大的罪行往往都是诛杀三族了事,原则上不主张牵连家室、亲族,甚至只杀男丁留下女子。

强忍着不适、疼痛,田维这里做出的决定,就派人火速送往南阳交给关姬,请托关姬用最快的方法送到关中。

其中还有田维的一点点请求,他希望田信能出席田嫦的婚事,给站站台,免得被宫里人欺负。

至于能否等来田信参加葬礼,田维不做期盼……来回关中的路,实在是太远太难走了。

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七百三十五章 蓝溪夜谈第六百八十五章 窃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烂仗第七百九十三章 兖豫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六十三章 应对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七百五十三章 连环第二百二十三章 简体之伥第四百六十九章 试探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车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六百八十章 预防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长平侯施计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九十三章 画第五百六十八章 尽在掌控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论第八百四十六章 杀手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七百三十七章 顾虑长远第一百一十三章 烟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无退路第五百一十章 再呕血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记第八百零八章 死结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变故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一百零三章 求战心切第二百五十三章 鹰第七百八十一章 转移支付第四百六十九章 试探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迟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问路第二十八章 奉义校尉第三十一章 争论第六百九十一章 夺门第三百八十六章 隐患第六百七十七章 问心无愧第六百九十一章 夺门第三百七十二章 隐患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五百六十六章 连环阵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战场第五百一十一章 庞季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虑第九十二章 势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进第七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第三十九章 自谋前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马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坝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五百八十一章 胶着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一百章 时命艰难第一百一十九章 趋利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六百五十三章 为难第四百五十六章 应对第三百四十四章 调整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胆猜测第五百八十六章 马超的推演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戏荒唐第一百七十八章 风声鹤唳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务第七十一章 贯甲驰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锢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