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

约在天色启明时分,曹丕显露疲态,坐在椅子上直冒虚汗,气喘吁吁。

哪里还有什么怒气,只剩下疲倦、错愕、恍惚、诧异,仿佛被人一棍敲晕,遗忘了一些。

曹叡将这看在眼里,五石散是好是坏且先不去计较……就皇帝这种精神萎靡,身体长期虚弱的人,贸然更换三餐菜肴都可能引发问题,更别说吃虎狼之药。

五石散是什么?是典型的虎狼之药。

大概只有年青、元气充足,活力满满又很健康人才能服用,进而汲取药力改善身心,勉强能摈弃、扛住药毒。

很显然,何晏与自己,才是真正适合吃五石散、五石药丸的人。

而父皇……他老了,服用五石药丸,如同吃砒霜。

这样一个我之仙草,他之砒霜毒药的道理盘旋在曹叡心头,却很难跟人讲得通。

毕竟真正吃过五石散的才三个人、四个人,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敌国有一个万人敌,能生裂虎豹,有万夫不当之勇;而本国呢,自己与何晏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体质的特征……肌肤白皙、通透,体内污垢已渐渐被排除、清洗干净。

曹叡此刻有太多的想法,可今天这种场合断然没有他讲话的余地,他如果开口,那就是子逼迫父亲,是不孝;是臣逼迫君,是不忠。

所以这是一场家事,唯一能话事、处理全部问题的人是卞太后。

卞太后见儿子那模样只觉得可怜,令她心痛,越发不想跟曹丕说话,吩咐左右:“将何晏带来。”

真正为难的是郭女王,想站到曹丕身边,又被曹丕目光所止,徘徊犹豫。

曹丕为自己擦拭汗水,目光阴翳,总觉得自己遭受了家人、臣工的一致背叛;他们不可能坐视一个长生不死的皇帝,没人希望皇帝能长死不死,都是大大的不忠之徒。

很快何晏被拖上来,已然毒发陷入狂躁模样,双臂被两名武士反剪,可何晏依旧蹦跳、挣扎,似乎体内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想要破体而出。

而他的面目涨红,眼睛外凸满是血丝,眼眶下有血痕,嘴里塞着布团又被一条绳索勒住,以至于呜呜呜发不出声音。

一双可以表达情绪的外凸眼睛里满是疯狂,躁动片刻又会陷入沉默,除了粗重呼吸证明还或者外,就不再动弹。

等恢复一点力气,又开始挣扎,仿佛一条被禁锢、即将蜕皮的蛇,想要努力磨破旧皮的一角,好让新的身躯钻出来,迎来新生。

卞太后不言语,任由何晏抽搐,突然间何晏鼻孔向外喷涌鲜红血液,血液又吸入气管、肺叶,堵住口腔又无法咳嗽,何晏就这样突然窒息而亡。

曹丕目光始终在观察何晏,就听卞太后说:“何晏生性嬉荒,身无社稷之重,又无养家之心,故随心所欲行举无状。他欲寻死,我儿何故效仿?”

“他怎会寻死?”

“怎不会死?何晏好服五石散,如今正是服用五石散而死,实乃咎由自取,自寻死路。”

卞太后说着侧目去看,这时候许褚已经上前检验何晏,摘掉勒嘴的绳索,再掏出嘴里的布团,还在颤抖、抽搐的何晏尸体发生自然反应,向面前又呕出大滩混杂五石散的污秽血液。

曹丕认出地上混成一团的五石散,感觉荒唐,讥讽轻轻做笑:“母亲糊涂,休说是药石,就是饭菜,人吃多了也会死。”

笑着,他头枕在椅背,仰头看漆黑殿中栋梁,咧嘴龇牙做笑,笑容凄凉、苦楚:“事已至此,母亲又能有何作为?”

卞太后默然,还政于曹丕?

没人敢答应,她如果坚持如此,那尊奉懿旨而来的军队、臣工又会去支持太子。

到时候事情就彻底失控了,反正会超出她的控制。

曹丕心灰心冷沮丧莫名,如果现在真的有长生不老之药摆在面前,他都懒得张嘴。

这种时候,大魏三公之一司徒王朗主动上前,向曹丕施礼:“陛下曾言,人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惟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此言,臣等深以为然,宿夜砥砺,不敢疏忽。”

太尉华歆也主动进言:“陛下曾造宝剑,饰以蓝田宝玉,使左右昼夜佩戴,以除妖氛。陛下之志,何惧妖异、鬼神乎?”

曹丕听了默默垂泪,哽咽回答:“朕年三十有八,体衰迟暮之年,怎及十八、廿八之朝气?”

年轻的时候,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自然什么都看得开,常常笑话仙家不死药之说。

脑海昏沉,可年青时的美好记忆正不断浮现,两相对比……曹丕更感伤心,自己究竟活成了什么样子?

神伤不已,曹丕两手握拳,拇指指甲刺激肌肤,疼痛感让他清醒,声音颤抖、虚弱,带着愤恨:“拟诏。”

尚书令陈群、几个尚书如卢毓等人紧跟着上前,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以及侍中刘晔、傅巽一起上前。

其中书法最好的刘放负责实际书写,陈群、孙资等人站在刘放左右。

曹丕瞥一眼儿子,又看看母亲,对卞太后微微颔首,声音依旧无力、断断续续:“朕受禅以来,兢兢业业不曾懈怠,然家中多丧,国事亦不宁,常引以为恨,遂荒废寝食,以至于体虚神弱不能理政。”

受田信影响,曹丕诏书、公文也多向田信靠拢,只讲事情不扯其他:“得天所幸,太子英明神武为武皇帝所喜,可承大业。”

听到这里,曹叡眼睛一红,哗啦跪地,身上英武、贴身的鎏金明光铠顿时显得有些累赘。

曹丕依旧只是瞥了一眼,稍作停顿,组织语言又说:“太子观政三省已有所得,宜监国。另,大司马曹真乃国家柱石,迁拜大将军,驻屯太原,兼管太原、河东、河西、上党、雁门、代六郡军兵事。”

“尚书令陈群拜镇军大将军,抚慰中军;幽州都督司马懿拜征夷大将军,所领幽云六镇事如故。”

“朕思念洛阳风土,领武卫军就食洛阳。三省重臣、公卿百官留守邺都,与监国太子同参国事,慎之,慎之。”

曹丕说完如释重负,侧头去看陈群等人,果然尚书省一众人又在誊抄中书省的诏书原本。

看来,这些人还是满意的。

并没有大肆封赏爵位、食邑,或进行加官,只是把兵权完成了分割。

陈群能稳住邺都的形势,这就足够了。

兵权平稳过渡后,今后国君新旧更替,再由新君封赏爵位、食邑,进行各种加官、征授公卿、重臣子弟官职即可。

一切都是有流程的,一个皇帝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都是职业常识。

做完这一切,曹丕低声嘱咐,身边小宦官取来了一柄折扇。

曹丕轻轻抹开这柄女儿送来的折扇,扇面绘画‘象邑山水甲天下’,以折扇遮面不去看母亲、儿子,留出余光看郭女王,挤出一点点笑容:“皇后,欲去洛阳,还是留守邺都?”

“臣妾愿随陛下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斩第五百九十二章 讲故事第六章 闻鸡起舞之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编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马门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二十六章 顾虑第四百一十六章 观星楼第一百八十三章 铸币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满第二十六章 战后第三百三十一章 刘公胤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气所在第二百零五章 兴灭继绝第一百一十三章 烟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见仁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锋勇士举义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击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七百八十一章 转移支付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争第三百六十六章 钓鱼第六百七十七章 问心无愧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一百零五章 遣归第三百九十八章 将门有将第七百七十四章 进退两难第四百九十六章 无语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七百零九章 姜维第五百五十七章 蓝田青龙现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谋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问题第九十二章 势第五百九十章 死国可乎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养第七百四十三章 联姻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应对第一百七十八章 风声鹤唳第四百二十六章 轻重有别第二百四十八章 压缩军粮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六百五十九章 断臂第二百八十一章 责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马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二百四十七章 陈国相第五百六十章 一错再错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长平侯施计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伤第三百三十一章 刘公胤第四百五十四章 专断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七百八十四章 请辞第七十章 贯甲驰一第一百六十章 进攻第六百零五章 隐居第六百六十七章 麦第五百一十一章 庞季第七百八十八章 挣扎乞活第六百五十三章 为难第二百二十三章 简体之伥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阵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养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四百五十三章 风雨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协的结果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六百八十章 预防第九十三章 画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归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伤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无可退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趋利第一百章 时命艰难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逊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约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蝉入京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云六镇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气所在第三百八十章 调整第二百八十一章 责任第七百八十章 推论第三百二十一章 谯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