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考察东莱(一)

三艘海船共六百余众,共有上百名朝堂重臣和地方大吏,都是千石以上官员,可以说是官星璀璨。将近黄县港口,中山太守官宁站在船头,使劲揉着眼睛,问:“这是黄县?”

同船的官员问他:“官大人,怎么啦?”

官宁又问道:“是东莱黄县码头?”

水手在旁答道:“正是。”

官宁感觉难以置信,道:“这怎么可能?我上任前还来过一次。”

官宁是郑玄的弟子,德才闻名天下,此时并无平昔的稳重,随船同来的官员善意地大笑。船长姜四宝是东莱人,参与过东莱开发,经历过其中过程,自豪地说道:“这是神迹,是齐侯一手创造出来的。”

闻听官宁的置疑,以前到过东莱的官员皆心生感慨。四年前黄县码头还是不堪入目,三年前开始兴修扩建,两年前建成许多房屋,可是只有框架,船只、商人、货物皆少,只是两年时间,恍若春风吹拂的小草,显得活力无限。昔日只有百余人的小码头,如今船来船往,光是大船就有上百艘之多。货运吞吐量大增,虽然用了大量补充来的流民,但是港口依然缺少不少人手。

码头还是以前地址,只不过扩建了数十倍,码头停泊着无数船只,大批劳力正在装卸货物。节奏显得十分紧张,百姓显得十分繁忙,但是个个喜气洋洋,目光里充满了希望。

国渊是东莱开发的功臣,水利工程规划、农业育种推广等大多出自他的手中,此次随船同来,眼中也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国渊起初猜想,黄县码头发展数年,应该与渤海码头规模相仿,但如今这个码头,比渤海码头至少大四倍。

国渊目的与众官不同,众官来东莱为了参观学习,国渊是为了种子基地。国渊担任大司农之职,汉朝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姜述将大司农权力职责做了改动,让大司农专管合境农业、屯田、农机、农肥、水利、田税等涉农事务,类似现代大农业部概念。将财政开支、军政用度、税收、专营、货币、漕运等权力收到丞相府,由庞统专门负责此事。

国渊如今掌管六州农桑,身上担子更重,所幸在东莱、青州任职期间带出一批官吏,如今已经成长为干材,为国渊分担了不少事务。农业生产重点是土水种肥,新下三州水利灌溉条件不好,国渊让属官研究建设水利设施的规划方案。三州平均气温又低,农田产量不高,田渊此次来东莱,重点观察种子培育基地的新品种,顺便挑选人才赴三州建立种子基地,培育耐低温、抗旱性强的品种。

因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拉动棉花、蚕丝的价格不断上涨,东莱百姓数年前自发种植棉花、桑麻,目前种植区域越来越大,扩展到青州、冀州许多郡县。国渊对棉花种苗十分重视,成立一个小班子专门负责此事,此时已经取得一些成绩。棉花比平常农作物抗旱,耐低温,国渊将棉花种苗作为此次考察重点。

随着棉花种植与织机的推广,北方三州许多地区都会受益,部分旱田为主的郡县将变为棉花主产地,这将影响朝廷农业水利方面的规划。种苗看起来事情不大,却是当前最紧要的农桑事务。

大型水利工程、大型良港、大型商埠,都是提前时代的产物,很少有旧例可循,从规划、建设、运营、法度,都是姜述与东莱官员摸索探讨出来的,目前来看尚算成功。

黄县商埠、威海商埠都是依托码头而建,威海港主要辐射南方诸州及倭岛,黄县港主要辐射北方诸州及三韩地区。贸易对象不一样,两处商埠各有特色,商铺类型、经营品种等官府不介入,一切顺应市场需要。

黄县商埠不在黄县城内,与黄县港接壤,规划面积很大。与威海商埠相似,最初发展时众人跟风圈地,建设房屋,不知该做什么,直到港口逐渐兴盛,这才真正繁荣起来。官府又将远景规划、海商贸易产品、预计的客商流量都张榜公布出来,圈地盖房的人家逐渐有了主意。有的见港口各种原料齐备,从外地聘请工匠,制药制革纺织,采购原料加工出成品卖给海商;有的专营粮绢布等,有的做馆舍客栈,还有规模庞大的妓院。

衣食住行,老百姓的四件大事,东莱都做得不错。棉制品开始普及,解决了百姓的衣;兴修水利,推广种肥,农业产量大幅度提升,养殖也随农业发展起来,解决了百姓的食;目前东莱各县都做好住房规划,开始建设有排水、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齐备的民舍,先从县城开始改造,未来五年分期规划建设百姓居住问题,这些举措解决了百姓的住;建设沥青官道,虽然建设成本上升,但是道路维护费用降低,随着路网的不断建设,行的问题也会逐年好转。

夜晚来临,华灯绽放,许多店铺依然营业,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诸位官员以前也有来过东莱的,看过夜市后感觉更加神奇。孙乾、国渊、官宁、邴原、程秉皆师从郑玄,一门五高官,郑玄为之十分骄傲。孙乾为齐郡太守,闻知师兄弟来东莱考察,前天就赶到黄县等候。众人坐在商埠一家酒楼里,临窗远眺,官宁感谓道:“变化真大。”

孙乾一直待在青州,最熟悉新政,道:“明年会更热闹。丞相曾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此言确实不假。丞相天纵奇才,确实让人佩服。”

邴原曾任青州功曹史,现任河间太守,道:“此间许多生意,皆为暴利,若是规范官营,朝廷必然得利丰厚。”

程秉任琅琊太守以前,曾为姜述亲随,受姜述影响最大,道:“丞相曾言,仅让朝廷受益,不使天下人受益,此策不会长久。”

邴原异道:“目前盐铁专营,此制实施多年,每年朝廷受益颇多,怎会不长久呢?”

程秉笑道:“当年我也存有疑惑,问过丞相,丞相言,举例说盐每年为朝廷谋利万钱,若让商人承办盐务,让其每年交纳两万钱,商人数年便可暴富。”

众人默不作声,都在思考,国渊道:“官营本身并非全不合理,譬如盐铁放开,商人便无所不用其极,利用特权从百姓身上谋取暴利。我朝当初实行盐铁专营,是为了控制盐铁流入匈奴,后来见盐铁专营谋利不少,才形成定规。”

程秉道:“我认为其中并非官营是否合理的问题,而是用人体制是否合理。官营管理者触及私利,往往贪墨枉法,即便有人真心出力,或因才能不足,效果不好。全部交给商贾也不对,商贾追求利益,往往不顾朝廷利益,囤货居奇,谋取暴利。我认为还是官营、民营结合,择清廉才干管理官营,制定相关奖励政策,类似商家聘请掌柜。鼓励民间经商,以免资源被少数人占据,形成垄断经营。”

第611章 世家小动作不断!第464章 美洲的殷地安人!第143章 张靖慧眼破诡计!第421章 阅军威慑新降人!第78章 工农奠基(一)第314章 张靖用计问口供!第335章 益州平叛(二)第353章 鞠义攻掸第574章 前朝妃嫔搞示威!第170章 智擒于禁(一)第212章 丰儿玉儿第30章 诸官争宠第615章 马长嫁给唐三足?!第87章 真是老主子转世?!第386章 提前布局(二)第396章 营救姜现(三)第9章 田家大妇(三)第392章 罗马内乱(四)第209章 是张靖死讯到了!第144章 外通敌国是皇子?!第276章 劫夺张氏第423章 逼降罗马(三)第220章 王匡劫宝(二)第524章 录试试卷可买卖?!第431章 军中美女是风景!第223章 县尉也要出成绩!第170章 智擒于禁(一)第422章 逼降罗马(二)第28章 华儿相中纪家女第476章 姜述记忆有缺失!第152章 授道法凤舞筑基!第487章 老谋深算的曹操!第58章 大开矿业第313章 平定南蛮(四)第481章 八皇子不纳侧妻!第548章 太子特使见特使!第377章 八弟爱上女贼首!第126章 李儒华雄第224章 自力更生破僵局!第357章 残兵死战第491章 追忆逝去的姜战!第295章 痛歼唐羌(一)第105章 反诱赌赌家赌坊!第155章 笛声为媒夜幽会!第412章 淳于主力临城下!第520章 曹孟德一败涂地!第21章 流言之祸(一)第410章 兵进安息(七)第542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第127章 天下割据第347章 奇袭流月第423章 逼降罗马(三)第278章 应对异族人闹事!第508章 世家印坊不简单!第444章 教太史梦瑶“练功”!第184章 莫非是司马后人?!第270章 孟雅爆国车蛋蛋!第186章 夜深情浓收玲珑!第291章 已有婚约又如何?第437章 王熙儿轻松得胜!第437章 王熙儿轻松得胜!第62章 有太后护着,不怕!第141章 初出茅庐试身手!第391章 罗马内战(三)第291章 已有婚约又如何?第429章 途中试验新武器!第104章 张靖是蒙面赌神?!第234章 逼退西羌(二)第169章 汉中拒曹第617章 师徒两人的斗法!第449章 回首看姜述伟业!第185章 格物进展第218章 妖娆东海第141章 初出茅庐试身手!第426章 张靖入赘太史家?!第82章 诸葛家族第237章 占城文武抱不平!第174章 孙坚问难四皇子!第313章 假传军令为什么?第45章 官兵抓捕四皇子!第9章 田家大妇(三)第266章 天书夺回复被抢!第128章 最可信赖的力量!第431章 军中美女是风景!第305章 两羌族灭(二)第197章 四皇子间路而逃!第338章 南华真人的师兄?!第295章 痛歼唐羌(一)第43章 颖川之行(三)第316章 八大杀手(一)第199章 筹备银行(二)第335章 公孙红叶弃天书!第189章 乔瑁献地(一)第499章 皇太后力挺太子!第181章 顺路探视黄巾将!第305章 两羌族灭(二)第199章 要灭你们都卢人?!第529章 太子刀锋很犀利!第419章 宗教冲突(四)第597章 凶手是剑皇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