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名出郡外州中闻(下)

有时下值后在去县外营中的路上会碰见张直的族人,他们对荀贞没有好脸色看,荀贞也不以为意。

有时抽检完部卒,荀贞会去拜见一下荀爽。荀攸、荀成已经与荀爽见过了,论起亲疏远近,荀攸比荀贞与荀爽的关系比近,荀攸的祖父和荀爽是从兄弟,不过和荀贞一样,荀攸也十来年没有见过荀爽了,对族中这个名声在外的长辈只有一点模糊的昔日记忆,见过荀爽后,他对荀爽的风姿极是仰慕,私下里对荀贞说道:“今见再从祖父,方知何为白玉明润,何为春风朗月。”感叹地说道,“有朝一日,我若能有再从祖父的三分风采便心满意足了。”荀攸年少失怙,心思敏感,在接人待物方面比较拘谨,所以很仰慕荀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风范。

荀贞敬佩皇甫嵩的用兵才能,有时也会去拜见皇甫嵩。

有次在皇甫嵩住处意外地发现了王允,还有荀爽和孔融。他们几人正在一脸肃容地在低声交谈着什么,见他来到,停下了话头。

矮脚漆案上放了四五封拆开的书信,王允不动声色地收了起来。荀贞觉得屋中的气氛不对,却也不好询问,后来问起荀爽:“那天我在皇甫将军处见到王公、族父和孔公在,似是在交谈什么,是在说什么呢?”荀爽没有回答他,只是面带忧色,对他说道:“我等所议之事非你可闻,以后不要再问了。”他的这个回答让荀贞越发狐疑了,不过却也遵从荀爽的交代,将这份狐疑深藏在了心中,没有再提。直到数月之后,在听到了朝中的一件事后,他才知道王允和皇甫嵩当时是在说些什么,又才知道了被王允收起的那些书信是从哪里来的。

王允是豫州刺史,虽然因为汝南等地战乱正烈,不能去州治上任,只能滞留颍川,却也很快进入了刺史的角色,每日忙忙碌碌的。

查看过皇甫嵩、朱俊的缴获后,他令人在颍川各县贴出了告示,征募黔首从军,打算组建一支州兵。州牧、刺史本无统兵之权,王莽新朝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个别州牧开始拥兵,到本朝,随着农民起义的不断出现以及边郡的战事频繁,光武皇帝曾经下诏,处罚不能平定本州“盗贼”的州牧,由此,当有战乱之时,州牧、刺史实际上成为了本州诸郡联合防区的最高长官,可以直接率领本州的郡国兵统一作战,同时,各州还相继建立了直属的常备军,称为州兵,如“荆州兵”、“益州兵”等,也因此故,刺史又被称为“州将”,就像郡守也被称为“郡将”一样。

州兵之来源主要是来自招募。王允许下重赏,招募到了不少失地的农人从军,组成了一支三千多人的“豫州兵”。

在组建州兵之同时,为了安抚地方,王允又遣派州吏去郡中各县,邀请各县的士族长者、子弟来阳翟相聚。

王允在海内颇有名望,负有清誉,各县士族接到他的邀请,络绎来到。颍川战乱初平,士子云集阳翟,也算是一件盛事了。

颍阴荀氏、许县陈氏也在邀请之列。荀绲、陈寔等老一辈年纪大了,没有来,荀衢、荀悦、荀谌、荀彧、陈纪、陈群、陈忠等等来了,——陈忠是陈群的从弟,陈谌之子。陈寔有六子,陈纪、陈谌最贤,父子三人皆有至德,名重州中,号为“三君”,早年豫州刺史曾奏准朝廷,“豫州百姓皆图寔、纪、谌形像,以厉风俗”,只是天妒英才,陈谌早卒。

荀贞放下手上的工作,带着荀攸、荀成、戏志才、时尚、宣康、李博等去县界处相迎。

陈纪、陈群、陈忠先去了颍阴,与荀衢等结伴而来,同来的还有颍阴刘氏的几个人,共二十余人。荀贞骑在马上,远远望见他们的车队,二十多辆黑色的辎车,一色的高大冠盖,虽还谈不上冠盖如云,但在远天浮云之下,于道边绿野之中,驰行官路之上,却也十分吸引人的目光。

荀贞诸人下马,徒步迎上。

行在最前的是荀衢之车。荀贞拜倒路边相迎,执礼恭谨。车子停下,荀衢拉开车帘,只见他高冠黑衣,腰杆笔直,神气十足,与此前的放荡不羁截然不同,他笑道:“贞之,你今名震州郡,早非当年孺子,你这一礼我可是受之不起也。”

荀贞知他是在说笑,起身说道:“贞所以能有今日成就,全因仲兄昔日教诲。仲兄虽为我兄,在我心中实为师长。”见荀衢咳嗽不断,问道,“仲兄,病还没好么?”荀衢掩口轻咳几声,说道:“本来好了,前几天不知怎么又着了凉气。不碍事,小病而已。”探头出车窗,指着后边第二辆辎车,笑道,“你还不快去拜见你的叔丈人。”叔丈人,妻子的叔父。荀衢这说的却是陈纪了。

留下荀攸、荀成、戏志才等人与荀衢说话,荀贞往前去,来到第二辆辎车外,拜倒高声说道:“贞拜见叔丈大人。”

车帘拉开,一个须发皆白、面容苍老的老人露出脸来,此即陈纪。

陈纪虽年岁不小,今年五十多岁了,可也不至于如此显老,荀贞猜测想道:“我听阿芷说,因遭党锢不能出仕,陈纪这些年在家发愤著书,著述数万字,号为《陈子》,也许是因为把心神精力都投入了书中,故此显得年老?”

陈纪和荀贞见的次数不多。最早陈群建议陈寔把陈芷嫁给荀贞时,他奉陈寔之令,打听过荀贞的事迹作为,当时荀贞已是郡督邮,但声望尚远不如今日,如今他先破黄巾,再捕张直,既显示了他的兵略,又显示了他不畏强御的刚洁,在本郡年轻一代的士子中俨然已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了,正如孔融对他的评价:“英武绝伦,颍川后起领袖。”

荀贞这些天没出过阳翟,对各地士子对他的风评不清楚,还不知道在这些天中,他的名字是最被郡中士人提起的。不止郡中士子在议论他,邻近郡中也有士子知道颍川郡出了一个既知兵事,又秉性刚贞,不畏强御的年轻士子,也皆是交口称赞。他的名望如今已是出了颍川,闻于州中了。

陈纪颇有其父之风,交游广阔,平时和各地士子都有书信来往,因为荀贞是他的侄女婿,这两天他收到的信里,几乎每封信都会提及荀贞,赞一声陈家有眼光,选了一个佳婿,有的甚至称赞荀贞接了李膺、杜密、荀昱等老一代颍川党人的班,说“荀氏后继有人,吾郡传承未断”。

细细想来,荀贞确也称得上佳婿二字,人既英武,又知礼,文武双全,所以,虽对荀贞有时杀伐过重略有意见,并对荀贞捕拿张直也有不同看法,但当荀贞拜倒面前之时,陈纪却也没有板起脸来训斥他,而是和善地笑道:“快起来吧。”

荀贞起身,恭谨地立在车边,说道:“阿芷听说叔丈人要来,欢喜得不得了,这会儿正在舍中下厨做菜呢。”

“自阿芷嫁给你后,我也几乎没见过她了。她现在可好?”

荀贞答道:“一切都好,只是想念祖丈人,诸位叔丈人和阿群、阿忠等兄弟姊妹。”

陈纪笑道:“阿芷未出阁在家时,家里的酱菜都是她操持制作的,而今她嫁给了你,我却是好几年没再吃过她做的酱菜了。”陈寔起于微末,陈纪、陈谌等都没做过官,家中没有余财,日常吃用都是家人自己动手。

荀贞笑道:“阿芷来阳翟时带了一坛酱菜,叔丈人若是想食却是不难。”

陈纪车后是颍阴刘氏的长辈。荀贞征讨颍川黄巾时,颍阴刘氏给他了一些帮助,现在他的部众里还要好些刘氏的子弟、宾客,他又过去见过礼、道了谢。再后边就是荀谌、荀彧、陈群、陈忠等的坐车,不等荀贞过去,他们自就下车,来与荀贞相见,因有长辈在,只略说了一下别后之情。

荀贞、荀攸、荀成等在前引路,带着众人去到城中。

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222 临将战复授机宜6 生子当如孙伯符253 王叔文献策谋权138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五)14 荀家五虎度陈仓(五)1 谋北要在泰山郡6 本初何如伯珪强254 飞檄八郡召兵至42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三)74 归来有美迎於城79 冠军将呼太史慈(一)101 轻功重节辛玉郎200 遣使入豫议盟幽63 不朽曰三次为功36 争锋唯数刘邓劲 夸功最推高素雄37 文远突陷颍川营(下)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59 赵子龙三捷击相106 孙坚使从豫州来93 孙文台一战破营 荀贞之喜得徐荣4 将近临湘桃花盛99 做下何事引敌惊乱202 议得良策增民户22 枉费心机空费时21 惜乎未能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6 五日九战(上)61 太守行春(上)24 张让宾客116 荀公达重任兖州12 道是襄阳德珪来47 武贵立功111 朝中争斗起风波(下)4 风雪夜刺(上)35 鼓音破晓天欲坠 文聘横矛定军旗124 狂士骂荀以求死45 取天下唯造时势 图兵胜当行正奇7 清洗颍阴(上)172 许显临机能应变(下)30 临大事从容不迫84 处弱先击为惑敌 假败归营而骄贼302 陈国相襄军第一(十一)62 赐字133 圣旨一下赴冀州(三)124 三战尽复东郡地(九)19 闯中军咄咄逼粮 到帅帐讶见有客60 酸枣十万兵将散 洛阳胜军气恐骄33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四)49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十)79 故齐晏子因君显 北游横连旧苏秦(上)37 会师(下)59 奋武意收黄巾用55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五)45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六)5 当民兵预备役遇到野战军,后者华丽败退了48 正旦之日98 戏忠建言攻山阳3 邯郸陌上九月秋(三)45 正旦前日276 才由天授曹东郡78 闻听道上辱郡丞(上)223 调派署威压山重273 夏侯渊传捷坎谷(上)74 爆竹声里辞旧岁(上)33 督邮一怒(下)103 归来美酒洗征尘56 熔铸60 酸枣十万兵将散 洛阳胜军气恐骄64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58 我为君取彼良驹(四)50 孰谓盗跖不知义252 曹孟德私意图北156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36 会师(上)45 天寒遥寄冬衣去31 破敌(上)84 了却山中寇贼事(八14 臧霸风从元直言263 袁子远掌筹舟师118 三战尽复东郡地(三)287 彰廉礼贤下邳行(下)69 丈夫做事应如北风扫雪67 二月风雷重又动19 血雨腥风洛阳城(上)90 从征汝南(下)148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五)56 熔铸62 田使君退还平原111 争徐未起州已乱 治徐终究用徐人25 我公恩信结人深98 荀贞之虎胆包天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94 陈国相襄军第一(三)74 如何练兵21 赏钱69 荒年之谷扬名威 巧舌如簧动人心8 守职岁满乃为真65 私家谁顾公家事 唇齿未必肯相依4 邯郸陌上九月秋(四)101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