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从征汝南(上)

王允早给各地来的士子们安排好了住处,荀贞先把荀衢、陈纪等领去住地。

荀爽、孔融在此等候多时了。

荀爽不必说,和陈纪、颍阴刘氏的士子都是老熟人了,尤其陈纪,荀、陈两家来往密切,他两人乃是总角之交。彼此相见,两人见礼,叙久别之情。陈群、陈忠行子侄礼,荀爽叫他俩起来,笑与陈纪说道:“昔我离家之时,此两子尚是幼童,而今已长大成人了。”陈群、陈忠将到加冠之年,昔日的童子如今已是翩翩少年,而他则垂垂老矣,他感叹地说道,“这些年我隐居汉水之滨,春日观野树之抽绿,秋时望蒹葭之苍苍,白云苍狗时光荏苒,花开花落而汉水奔流不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乃知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孔融与陈纪、陈群很熟,后世有个成语叫“纪群之交”,说的就是孔融、陈纪、陈群三人的故事。孔融本与陈纪为友,因为陈群早慧聪明,令他惊奇敬重,故此他又与陈群为友,对陈纪改行晚辈之礼。孔融有高才,尽管性宽和少忌,不拘小节,但本质上是一个骄傲的人,知交不多,能得到他青睐的人不多,而为了与陈群为友,他却竟甘愿改对陈纪行晚辈礼,这是一件雅事。他见荀爽慨叹,笑道:“荀公隐居汉滨十余年,著述等身,天下重之,今出为豫州别驾,此乃潜龙之出渊也,正该勇猛发奋之时,缘何反慨叹春秋之变幻?”

诸人一笑。

除了荀爽、孔融,荀氏、刘氏、陈氏在阳翟的亲朋故交如阳翟辛氏等一些名士也在这里等候,众人相见,自是一番热闹。

荀贞、荀攸、荀彧、陈群等晚辈子弟侍立在院门口,一边静候长辈们寒暄问候,一边窃窃私语。

荀彧笑对荀贞说道:“我与兄方两月没见,兄就做出了好大一番事业,破黄巾,捕张直。兄可知否?这些天我父收到的友人之信比去年一年都多,信中都夸你,说你是我郡后起之英。”对荀贞取得的成就,荀彧并无半点嫉妒,他与他父亲荀绲的性子相仿,在为人处事上甚肖其父,年岁虽不大,沉稳持重。

荀贞说道:“别人羞我也就罢了,文若,你也来羞我么?难道你还不知我的能耐?”笑对众人说道,“我弟之才、我侄之才,胜我百倍。”弟是荀彧,侄是荀攸。陈群笑吟吟地看着他说话,荀贞瞧他笑容奇怪,问道:“阿群,你笑什么?”陈群笑道:“我笑我有一个好姊夫,今见姊夫风采愈胜往昔,心情舒畅,所以欢笑。”众人哈哈大笑。

陈忠年纪小,在场的名士好多不认识,悄悄地问陈群。陈群有的也不认识,又问荀贞。荀贞在阳翟有段日子了,这些阳翟本地的名士他大多认得,给他们私下指点介绍,不时引起陈忠的轻呼,却是此前曾闻家中长辈说过这些人的名字。

说话间,两个高冠儒服的年轻士子结伴从院外进来。

荀贞看去,俱皆认得,一个是本县繁氏的子弟,名叫繁钦,一个是本县枣氏的子弟,名叫枣祗。故太守阴修在前年初上任时,曾带着各县的俊杰子弟行春,荀贞时为西乡有秩蔷夫,在西乡认识的这两个人。后来,他为北部督邮,驱逐郡北贪浊、捕拿不法豪强,使得郡北为之一清,名声大噪,枣祗、繁钦又先后来造访过他。不过在造访过后,两人对荀贞的评价不同,繁钦私下对人说:“闻其短歌一篇,本以为文采飞扬,对谈方知寡然无味。”繁钦是郡中有名的才子,少年成名,以文才机辩著称,而荀贞那一篇《短歌行》却是来自曹操,并非其本人所作,论文才只是个寻常普通,繁钦慕名而去,准备了一肚子的文章辞赋,一谈之下却发现他无甚文才,自觉他名不副实。枣祗对荀贞却是大为称赞,在和荀贞畅谈了一天一夜,回家后他父亲问他昨晚去哪儿了,他回答说是:“去见咱们郡中的后来领袖了。”“后来领袖”四字却是与孔融评价荀贞“后起领袖”四字一样,只不过枣祗说的是荀贞乃是颍川郡之后来领袖,而孔融却是在夸赞荀贞是海内诸州的后起领袖。所谓交友,交的都是同道中人,繁钦觉得荀贞不过如此,枣祗对荀贞大为推崇,所以在其后,繁钦与荀贞甚少见面,而枣祗却与他常有来往。

荀贞见他两人联袂过来,心道:“应是听说我仲兄等来到,故此他两人过来拜谒。”含笑迎上,行了一揖,笑道:“孝友兄、休伯兄,行色匆匆,所为何来?”孝友是枣祗的字,休伯是繁钦的字。

枣祗、繁钦回礼。枣祗笑道:“自是为拜谒颍阴、许县诸公而来。”往院中看,先瞧见了在门口的荀彧、荀谌、陈群等人,他们当年跟着阴修一块儿行过春,彼此认识,当下上前见礼。长者在院中,见过礼后,繁钦、枣祗即去到院内,拜见荀爽、孔融、荀衢、陈纪等人。

时下清议风行,士子的名望都是互相抬举出来的,王允邀请各县名士云聚阳翟,对年轻的士子们来说实为一个扬名的好机会。可以预见,荀衢、陈纪等人这几天将会有的忙了,肯定会有很多年轻的士子们络绎过来拜谒。

荀成对荀贞嘿然笑道:“贞之,我郡名士云聚阳翟,可谓德星汇聚,此诚吾郡近年以来少见之盛事也,可以预见,各县之年轻士子也必会汇聚而来,然而只是可惜……。”

荀贞问道:“可惜什么?”

荀成指了指正在恭恭敬敬和荀爽等人说话的繁钦、枣祗,轻笑说道:“可惜他们……。”又绕指近处的荀谌、荀彧、陈群、荀攸、陈忠和自己等人,“还有我们,加到一起恐怕也不及你的风头。”言下之意,全郡的年轻士子都比不上荀贞。这是实话,荀贞如今风头正劲,年轻一代的士子们确实是谁也比不上他。

荀贞城府深沉,深谙谦退之道,正色说道:“仲仁,休得胡言!”

在场的不但有荀氏、陈氏的子弟,也还有几个刘氏的子弟,荀成这话固然不错,可听入别人耳中却不一定会让别人怎么想。荀贞瞥了一眼那几个刘家的子弟,歉意地说道:“仲仁胡言乱语,诸兄幸毋见怪!”刘氏这几个子弟都是笑了一笑,没说什么。

荀衢等人早上从颍阴出来,赶了几十里地,到阳翟县外已近傍晚,在院中说了会儿话,暮染院落。王允派了个两个州从事,文太守派了王兰、钟繇,四人齐至,邀他们去太守府赴宴。荀贞、荀彧、陈群等得以陪席。戏志才、时尚、枣祗、繁钦等外人告辞离去。

出了院子,恭请荀爽、荀衢、陈纪、孔融等上车后,荀贞召来原中卿,说道:“刺史、府君宴请诸公,你去舍中告诉我妻,就说我们不回舍里吃饭了,叔丈人甚是想念她所制之酱菜,你去拿一些来,送到太守府里。”原中卿应诺而去。

荀贞等随从车后,往太守府去。

钟繇落后了一步,拉着荀贞走到一边,开口就是埋怨:“贞之,你今天去迎诸公,怎么没给我说一声呢?”钟氏和荀氏、陈氏的交情很深,特别是和陈氏,陈寔当年就是被钟繇的曾祖父钟皓举荐为本郡功曹的。——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句,陈寔虽出身贫寒,但这个人真的是既有才能,又通人情世故,交游广阔。荀衢已经故去的从父荀昱号为“天下好交荀伯修”,然而与陈寔相比,却似乎仍有不如。

荀贞笑道:“知道你这些天忙,忙得脚打后脑勺,就没去扰你。”

钟繇不乐意,说道:“长辈临县,晚辈自该相迎,这怎么能是‘扰’呢?”说完,又道,“还有你上次捕拿张直,去与郭俊、杜佑商量了,却不来找我,真是岂有此理!”这件事,钟繇已经抱怨过好几次了,自张直被捕之后,每次见到荀贞,他都会抱怨一通。

荀贞诚恳地说道:“元常兄,我非是不想找你,张让势大,捕拿张直必会惹他发怒,我是不愿陷你入险境啊。”

钟繇说道:“我岂贪生怕死之辈?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荀贞笑道:“我知兄清节直道,这件事是我办得不对。”

钟繇又嘟哝埋怨了几句,也就罢了,顿了一顿,转顾左右,见荀彧、陈群等都走到了前边,身边无人,放低声音,说道,“贞之,我适才与王主簿同来,在路上听他说,据朝中人言,张让对你与杜佑捕拿张直以及郭俊不徇私情,判处张直弃市极是恼怒,不过却因你军功显赫,荀氏、杜氏、郭氏并为天下名门之故,所以虽有意寻你等麻烦,却也是无计可施。”王兰能被文太守辟为主簿,也是出身士族名门,其族人有在朝中任官的,平时有书信来往,对朝中之事消息灵通。

荀贞知张让、赵忠没几年的威风了,虽然担忧捕拿张直之事会惹怒张让,但也只是担忧,并不惧怕,他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性命,如果获罪,他最多学一学党人的前辈们,如张俭、何颙,亡命江湖,躲上几年就是,他最关心的是佐军司马这个职务会不会因此事泡汤,此时听了钟繇之言,放下了心,说道:“为在下之事,让元常兄费心了。”

钟繇不乐地说道:“你我关系,还用见外?”

两人相顾一笑。荀贞和钟繇的关系原本就很亲近,但在捕拿了张直后,荀贞明显感觉到钟繇对他似乎是更加亲近了,他想道:“捕拿张直本是我被迫之举,却因此事先后得了王允、孔融、元常等人的另眼相看,也算是额外的收获罢!”对此,他颇为惭愧。

到了郡府,王允、文太守率州、郡吏员在府门相迎。

府中点起了烛火,灯火通明,众人登堂入室。

歌女奏乐,舞女起舞,侍女奉上精美的馔食,满堂数十人,褒衣博带,皆鸿儒硕学,州郡之名士也。皇甫嵩、朱俊亦相继来到。宾主举杯,饮宴欢笑之时,堂外吏员来报,说是有人求见荀贞,荀贞告罪出堂,乃是原中卿取来了一盒陈芷亲手所制的酱菜。他接过来,藏于袖中,回入堂上。

盒子藏在袖中,袖子鼓囊囊的,堂上许多人都看到了,不过因为礼节,没人问,只有孔融带了三分醉意,对他召手示意,笑问道:“荀掾出时空手,还时却袖中鼓起,袖中藏的是何物?可是美酒么?”

荀贞本想悄悄地把酱菜奉给陈纪、荀爽、荀衢,却被孔融叫破,拜倒席间,取出盒子,捧在手上,答道:“此中乃是拙荆所制之酱菜,下吏的叔丈人思念此味,故下吏遣人去舍中取了些来,想献给叔丈人、族父、族兄。”

孔融怔了一怔,不觉叹道:“荀掾孝心可嘉。”

王允笑道:“文举以为是美酒,原来是美食。若是美酒,我也想品尝一二,既是美食,乃贞之的孝心,我等却不好从陈公、荀公的口中夺食了。”说着,哈哈一笑,对荀贞说道,“贞之,快献给你的叔丈人和你的族父、族兄吧。”

荀贞应诺,献给了荀爽、陈纪、荀衢。陈纪没想到他随口一句想念陈芷所制之酱菜,荀贞竟牢牢记在心上,专门令人去舍中取来了一盒,欣慰欢喜,心道:“贞之虽有时行事刚猛,但却恪守礼节,极有孝心。”

席上诸人尽欢。席散之时,王允说道:“诸公云集阳翟,可谓群贤毕集。今方战乱之后,正是重整文事之时,我意在三天后召开一个讲经会,诸公意下如何?”讲经会,顾名思义,辩论儒家经文之会。席上众人皆是此道高手,没有异议,就此约定。

出了太守府,荀贞、荀攸、荀成送荀衢、陈纪等人回住处,又留下来陪他们说话。

荀衢见荀贞若有所思,问道:“贞之,在想什么?”

荀贞答道:“仲兄,我在想王公今晚在散席时说的那一句话。”

荀衢问道:“哪句话?”

“王公说:‘今方战乱之后,正是重整文事之时’,便是这一句。”

荀衢问道:“这一句有何可想的?”

荀贞答道:“一次经会似还不足以起到‘重整文事’之作用,我在想,咱们是不是可以在颍阴办一个私学呢?”

“办一个私学?”

“是啊,仲兄以为如何?”

两汉游学之风极盛,各地的饱学宿儒多设馆授学,于当下来说,最出名的私学大约应是北海郑玄所办之学馆了,弟子常数千,其中不乏天下名士,如崔琰、国渊、郗虑、孙干等。荀贞的旧识,现为颍阴主簿的秦干也是郑玄的弟子。单就颍川来说,阳翟郭氏、许县陈氏等也办的有私学。西乡三老宣博年少时就在郭氏的私学里学过律法,——宣博虽只是一个乡老,也设的有学馆,时尚、宣康等就是他学馆里的弟子。荀氏也有私学,荀淑在世时,李固、李膺等名士都师从过他,荀淑去世后,逢上党锢,荀氏便收缩了私学的规模,如今主要是面对本族子弟,外姓的不多,文聘算是一个,别的就没几个了。

对这些硕儒来说,办私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传他们自己所习之道,但对荀贞来说,他目前还不太重视这个“道”,他看重的是:若能说服族中,扩大一下荀氏私学的规模,多召一些外姓弟子,那么这个私学就等同是一个人才储备库了。

щщщ ★ttκΛ n ★℃ O

办私学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师资力量,一个是授学场地。荀氏族中名儒众多,师资力量不是问题,场地也不是问题。郑玄家贫,陈寔家也不富,靠着弟子们的“学费”,他们就能办的起私学,何况荀贞手中有数亿钱财?

荀衢想了一想,说道:“今党锢已解,此事可行。黄巾之所以生乱,一因阉宦当权,州郡之吏多贪浊鄙人,二也是因世风日下,圣人之道不显,正该以‘礼教’导之。贞之,你能想到设馆授学,敦实风俗,这很好!我明天就去拜见我再从父,将此事禀告与他。我想,他应会欣然同意。待我归家后,我再请示一下家长,家长也应不会反对。只要得到家长的允可,这私学就可办起了。”

“再从父”说的是荀爽。说着话,他又轻咳不止。

荀贞望向窗外,夜已深,说道:“此事全凭仲兄筹划。仲兄病体未愈,我等不多坐了。仲兄,你保重身体,早点休息。”辞别荀衢、陈纪,踏着夜色归舍。这会儿城门已关,荀攸、荀成回不去城外营中了,便在荀贞舍中住了一夜。

25 临水慨叹古今事 莅敌思量远近兵26 乡中四姓67 操以兵战振郡气 报得长安急信来23 大获丰收61 陶谦谋逼彭城国 刘备下邳见笮融35 鼓音破晓天欲坠 文聘横矛定军旗127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二)37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八)28 诈降62 太守行春(下)17 第一天(中)45 虎胆奸雄82 程荀陈舟船相见 孔文举出任北海58 孙坚12 一檄引得泰山惊27 朱公伟奉天子诏17 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上)61 仲业14 搜山千骑入深幽(五)157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二)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8 正旦之日30 朱阳第三3 谁人不知荀贞之290 王太守课政州最(三)24 铁官见闻38 荀攸来访69 志怀霜雪曹孟德(下)雷电灾害啊,晚点更71 兵有形同而势异者231 徐州将军逐敌易121 陈群筹粮械颇备 荀彧荐高才使彭33 再见迟婢265 会於汶北将击章45 正旦前日128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一)1 光和六年(上)16 乱将至中流击水1 虎士252 曹孟德私意图北76 聚於今宵兮欢乐极81 擒贼先擒王(中)62 桥元伟恃功身灭 陶恭祖侵迫彭城30 怒自羞出堪难忍 非因勇故守此营232 前军轻剽入任城25 临水慨叹古今事 莅敌思量远近兵66 负此俸食惭愧极92 北海郡邑黄巾满 孔融襟抱称名儒73 大丈夫宁鸣而死85 威震阳翟(下)3 路见白骨露於野101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03 孔德信报刺史病 荀贞再表孙文台72 初见一龙(下)301 陈国相襄军第一(十)53 劝降非是一路使 临敌当有攻守备11 陈琳表令诸荀怒31 何机点兵趁夜袭 关羽惜刀不杀贼100 英雄岂止班定远49 吕奉先攻胜李通(上)97 出身未捷身先死116 荀公达重任兖州21 辛瑷(下)293 陈国相襄军第一(二)75 既见君子其乐如何98 董卓大败奔逃处 荀贞勒兵宜缓迎18 西乡蔷夫71 擒得郑相逃吕尉42 冯巩106 汝水岸边降何仪6 东汉诸侯王78 开阳连营屯兵地 陶谦厚待泰山军29 志高行健皓月明125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划策迫薛礼(四)28 诈降272 公仇称引水灌城38 名将不必后世知 取义安雅各有道61 丈夫生当为二千石4 邯郸陌上九月秋(四)28 孙文台发豫州兵62 赐字2 邯郸陌上九月秋(二)54 灭族(下)21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二)29 乐进归来7 独行91 陶谦坐视待成败 董卓谋备据相国97 赵子龙进克历城129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二)77 了却山中寇贼事(一)89 智勇兼备褚飞燕48 雷霆44 董卓狼顾问英雄(中)4 飞檄琅琊御冀方21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二)275 夏侯渊传捷坎谷(下)156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一)99 董仲颖毁弃洛阳 孙文台拔剑立誓65 延揽勇士(上)4 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