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叙过。话说开山犀为了保住退兵通道,趁象群还没有列起战阵,不顾一切地麾兵冲了过来,且大喊大叫。大象们原谅了三苗将士的无礼,并没有因此而动怒,而是踏着象和祁媛的口哨旋律,不慌不忙地撤上了山坡。
龙须草落地生根。两位副帅江上鳄和神叉三郎率先冲来,分头把住谷口两旁。开山犀的一只脚踏上绿地毯,回头招呼大军有序撤退。这时,晴朗朗的天空忽然降下一阵急雨。开山犀一怔,发现原来是山坡上的大象们搞的恶作剧,它们正伸直鼻子朝下喷水呢。这点降水阻挡不住三苗大军的行动,可那龙须草就耐不住寂寞了,见雨疯长,随风蔓延,整个谷口地带很快被半人深的龙须草所遮蔽,根根草蔓还在像蛇信子似地伸缩游动,随时攻击敢于挑衅它的人畜。
冲上草坪的将士被死死缠住,其中包括三苗的两员大将江上鳄和神叉三郎。开山犀只被龙须草拽住一条腿,但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摆脱,急忙命令拥上来的兵将后退。三苗军乱做一团,互相践踏,伤亡无数。象见时机已到,把口哨吹得山响;象群得令,山崩似地压将下来,三苗阵上哭叫声惊天动地,日色惨淡。
一匹白马如飞而至,一个声音命令:“停下!都给我停下!”
下达停止进攻命令的是帝尧。他见三苗将士死伤惨重,首领被困,已丧失反击能力,不忍心再进行杀戮,于是命令围而不攻,喊话劝其投降。自上次受到帝尧申斥后,象对大象的纪律性进行了强化驯练,真个是令行禁止,不亚于殿前近卫军。大象的进步之快让帝尧吃惊,他也为发现了象这个将才而暗自高兴。
偌大个三苗国,物产丰盛,兵精粮足,备战多年,难道就这么一战而屈服了不成?开山犀不服气,回帝尧的话说:“此战本应该是我胜,只是你借助了神草的威力才把我军围困,也算不上能耐。如有
再战的机会,我会亲自把陛下接到丹淅城,请您把天子之位让给丹朱。”
开山犀明显地是要求帝尧放他回去,以便卷土重来。但帝尧感到自己年老力衰,不知哪会儿就会呜呼哀哉,能保证禅让顺利完成就达到目的了,没有时间再拖延下去了。于是说道:“这种神草是天降龙须,它的行为便代表了天意;既然是龙须草把你捉住了,那你就乞求它放人吧!朕历来听天由命,只好在这里奉陪了。”
帝尧命象帮忙把三苗的伤员送回去,每位伤员还允许有两位他们的战友护送。大象载着三苗伤员从草丛中趟开一条小道,一直送上三苗大船。
龙须草为什么给大象放行呢?因为此时大象执行的是人道主义任务,自然会得到天佑。帝尧是个有福气的帝王,虽然人间屡遭天灾人祸,受惩罚的似乎只是百姓和一些诸侯,而帝尧在和灾难的斗争中却威信越来越高。民众拥护他,神祉们也来为他捧场。帝尧已经有了两种神草。一种叫历荚,也叫瑞草,是帝尧的日历。那历荚长在屋阶两旁,每月第一天结出第一个荚来,以后每天结一荚;等结满十五个荚后,则每日落一荚。这么循环一次,刚好对应了月亏月圆一个周期。据说帝尧当年制定日历就是受到了神草历荚的启发。帝尧殿前还生有一株神草,叫屈佚草,俗称指佞草。遇有奸佞之辈经过,便屈身指向他,与皋陶的独角神羊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这种龙须草又成了帝尧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三苗军中引起不小的震动。这些来自不同氏族、部落的将士们感到,中原的真命天子毕竟和蛮夷部落的头头脑脑大不相同,处处受到上天的眷顾;他的行事也处处表现出大气和仁慈,让人不得不佩服。
翌日,好消息接连传来:后稷率兵攻占了丹淅城,皋陶率东夷大军乘虚攻占三苗国都烈山邑。帝师阵上欢呼声震天动地,而三苗军中则引起一场骚动。
当初,后稷收起帝尧送给他的锦囊,匆匆赶回有邰老家。探视过母亲姜原后,他迫不及待地打开锦囊,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帝尧派他在西戎招募一支精兵,翻越终南山,配合主力突袭三苗大军的侧后。后稷兵出兰田关,沿丹水一路趱行。一日,遇见一白发渔翁在水面上行走,如履平地,后稷大感惊异,上前请教,于是得知丹鱼的妙用和三苗丹鱼池的所在。此时三苗江上神兵已赶赴丹水战场,丹鱼池只有少数兵卒看守。后稷信手得来,如法炮制,把自己的步兵也变成了水上神兵,冒充三苗军赚开城门,出其不意,一举拿下了丹淅城。而皋陶出兵,则是帝尧微服私访时早就安排好了的。此时的皋陶已任少昊国首领多年,是东夷诸国的盟主,羲仲死后,他的儿子小羲仲只管测日,帝尧命皋陶为方伯,统管东夷事物。皋陶以祭奠太昊伏羲为名,在距离三苗较近的涂山召集东夷诸侯,集结兵力,趁三苗主力西上丹水迎战帝尧大军之机,奔袭其国都烈山邑。
这两个爆炸性的消息令三苗将士大为恐慌,动摇了他们对抗帝师的最后一道防线,纷纷要求开山犀投降。开山犀碍于面子正在犹豫不决,驩兜派人手捧降表来到阵前,表示继续向朝廷进贡称臣,请求让皋陶和后稷分别撤出烈山邑、丹淅。开山犀正好就坡下驴,也在降表上签了字。帝尧一口答应,并立即传令收兵。降表上没有提到丹朱,帝尧也没有问。也许帝尧考虑到把他弄回来不好处理,还是糊涂一点好。
三苗将士就地叩首,山呼万岁,感谢天子的仁厚。龙须草闻声随之摇曳,很快萎缩在地皮上,犹如柔软的地毯。开山犀挣扎起来,带领他的三苗残军走出丹岩谷,直接沿丹水顺流而下,奔烈山邑而去。丹水是他的伤心之地,他不愿再进丹淅城。而帝尧此时也是不顾一切地往回赶,因为中原连降暴雨,洪水已经威胁到帝都平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