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说:“既然君主之意已决,尊敬不如从命。我先试一试吧,若不能胜任,再转让给贤者。”
此时有黄进言道:“自黄帝统合万国以来,各诸侯国的王位轮替都要上报天子,以求承认;在让位之前,是否先派使者朝见天子?”
唐后说:“在颛顼、帝喾执政之时,每逢大事,诸侯们都要去觐见天子;地处边远的侯国,也都在天子巡狩时禀报国事,征得天子首肯。如今天子帝挚,自继承帝喾王位后,五年不出王城,诸侯们难得一见尊容。看来他也无心过问万国事物,我们就不要打扰他了吧!不然,传位之事又不知会拖到何时。”
“也好,那就事后再报告吧。”有黄道。
排在“五帝”第三位的帝喾高辛氏,史书上说他“聪以知远,明以察微。…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赞美之辞无以复加。就是这么个英明的天子,在人生的暮年却犯了糊涂,让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帝挚接替了皇位。是没有贤良的人可以托付重任吗?不是。据记载,除帝挚外,帝喾还有八位有才能的儿子,世称“八元”;他的胞族颛顼也留下八位才子,世称“八恺”。这十六位贤人均为氏族首领,享誉诸侯。帝挚是帝喾最年轻的一位妃子娵訾(jǖzī)氏常仪所生,莫非是由于宠爱年轻的妃子而选择了她的儿子么?这是后世帝王经常犯的毛病。也有人说,娵訾氏是蚩尤后裔邹屠氏的一支,后来邹屠氏东山再起,在帝喾晚年凭势力把帝挚推上接班人的地位。我们无法知道当时的宫闱内幕,但可以确定的是,帝喾在培养接班人问题上的确是一个败笔。
其实史书上对帝挚这位短命天子并没有过多的贬辞,只是说他“不善”,解释为微弱;或曰“不著”,就是不够出类拔萃。从黄帝到颛顼和帝喾,虽然在各部落之间进行了不断的统一活动,但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国家机器,有效地统治从中原到四夷的所谓诸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部落诸侯们,时服时叛,中华大地仍然处于万国林立的割据状态。处于霸主地位的所谓天子,对诸侯的主要管理方式就是不断地到各地去巡狩,接受顺从者的觐见和进贡,威慑和征服不朝不贡者,并调停部落间的摩擦。黄帝终年“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可见辛苦之极。自幼在宫廷长大、生性懦弱的帝挚,登基五年来没有走出去进行巡视活动,致使诸侯对中原朝廷逐渐疏远,开始离心离德,有些干脆闹起独立来。
帝挚手下有两位大臣,叫左监郡和右监郡,是专门负责监视四方诸侯动态的,并兼管观察日月运行。一日,名叫和伯的左监郡风尘仆仆从北方赶来,报告说,北方的天空时常可见二日并出。人们谣传,天下将有多位天子临朝执政。受此影响,北狄八个部落蠢蠢欲动,
兼并战争即将发生。“陛下应该效法先王,到北方进行巡狩,向‘八狄’宣示朝廷威仪,及时化解它们之间的摩擦,才可保持北方平和的局面。”和伯奏道。
“狄人都是黄帝的族人,我知道有赤狄和白狄;”帝挚问道,“你说的八狄,指的是赤狄还是白狄?”
“诚如陛下所说,”和伯答道,“赤狄和白狄包括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王国。臣说的‘八狄’,是对北方狄人部落的统称。当然,它们当中势力比较强大的有七、八个部落,只要把它们控制住,其他部落自就自然安生了。此行宜早不宜迟。”
“眼下正是隆冬季节,北方更是冰雪覆盖,天寒地冻,长途跋涉,如何使得?”帝挚面有难色。
“当年先帝们巡视四方,都遵循相应的时令。春季东临沧海,观岛夷出海捕捞;夏季南下交趾,与南蛮同披烈日炎天;秋季西到流沙,携戎羌共赏中秋圆月;冬季巡狩北方,与八狄首领驰马围猎。此时到北方行走,方显示中原天子泽披天下、威加海内的恢弘气宇,令狄人望而生威,不敢轻举妄动。”说起先帝,和伯侃侃而谈,情绪有点激动。
“自先帝上次巡狩北狄以来,到现在总有六、七年朝廷没有去过了,也的确该去走动走动了。”帝挚说。“但近来寡人身体有些不适,一时不能成行,能否委派个专使代替寡人走一遭?”
“如果非派专使不可,最好选一位实力较强的侯国君王,方使狄人不敢小觑。”和伯据实奏报,“但近两年来,不少诸侯已经怠慢朝贡,我怕他们不会从命。况且,中原诸侯和八狄首领之间都多多少少有些瓜葛,难以沟通,即使勉为其难,怕也无甚收效。”
帝挚沉吟良久,说:“唐国君主尧,继任后多次派使者前来晋见,对朝廷忠诚有加,不如委派他作为朝廷专使,北巡“八狄”。唐国地处冀州,距狄人较近,来往也方便些。”
“陛下所论极当。”和伯说:“唐尧家族和农耕氏族通婚,早已融入中原。但他毕竟与“八狄”同宗同祖,容易取得狄人的信任,是比较合适的人选。臣已年老力衰,行动不便,我的次子和叔自幼跟随老臣到北方观天测日,对那里的风土人情较为熟悉,就让他陪特使前往吧。”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中原人对四方边远地带族落的称谓,素有九夷、三苗、七戎、八狄之说。八狄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经过“坂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轩辕黄帝分别战胜炎帝集团和蚩尤东夷集团,入主中原,八狄也随之南下。在黄帝时代,狄人是中原朝廷的拥护者、支持者,势力迅速扩张。到了颛顼、帝喾执政时,东夷以及炎帝(如祝融氏)等农耕族落又开始强盛起来,一部分狄人通过通婚和交往,逐步融入农耕民族。还有一部分
狄人拒绝融合,于是受到排斥和孤立,开始向北方转移。到帝挚时,八狄人丁仍然繁盛,分布在太行山两侧以及东到辽河、西到贺兰山的北方广大地区,在中原和渤海海滨也多有他们的聚落。狄人中的鲜虞氏曾经进入中原地带,前些年,在酋长姮(hēng)先的率领下向北回迁,落脚在一个叫中山的地方,号称中山王。姮先不甘心丧失他的祖先在中原曾经有过的优势地位,处心积虑想把狄人联合起来,夺回中原霸主。但在帝喾的强势统治下,大多数狄人酋长都在帝喾巡狩时跑去参见,进贡方物,表示效忠。姮先孤掌难鸣。帝喾死后,继任者帝挚谙弱,使姮先重新燃起振兴八狄的欲望。但是,姮先老矣。令他十分遗憾的是,虽然讨了几房妻室,却没有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只有一位散宜氏女子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姬丹,人们呼为中山公主。中山公主聪明机敏,体态窈窕,曾受异人传授武艺,善弄一张弹弓,百发百中,族中的男子汉个个不是她的对手。其时氏族和部落的酋长大都实行世袭制,中山王完全可以传位给女儿,但怕她过于任性,难以承担振兴狄人大业的责任。再者,他是个男权主义者,也不愿在自己手中眼看着部落复辟、重新回到女人当权的时代。如果从本族子弟中选一个继任酋长,又担心中山公主不服,引发内乱。一天,中山王对公主说:“孩子,你长大了,父亲一辈子的心事你也清楚,今天我想和你商量件事儿。”
“父亲朝思暮想的,不就是到中原去争霸主吗?”姬丹一语道破他的心事说,“过去父王总是说,时机不到,不可轻举妄动,现在时机到了吗?”
“帝挚登基已经快四年了,还不出来巡狩,诸侯已经出现离心倾向。”中山王分析说,“近年来又屡见多个日头在空中出没,这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征兆。我看进取中原的时机已经到来了。…不过我也老了,怕是力不从心了。”
“父亲老了,还有女儿我呢!您坐在家里指点指点,外面的事就交给女儿来办吧。”姬丹说,“再说,凡事要顺从天意,不可固守成规,一意孤行。”
“我相信女儿是最棒的。”中山王说,“但是,你想过没有,中原逐鹿、争霸天下,是世上最为艰辛危险的事业,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我想给你找个能干的搭当,你看怎样?”
“搭当?到哪里去找?怎么个找法?”姬丹感到新奇地问。
“当年九淖国让美女淖子,也就是颛顼的母亲,通过比武选择丈夫,从而也选出了国中酋帅;她的儿子颛顼最终也登上天下宝坐。爸爸想效仿九淖的做法。”
“这个故事我知道。”公主说,“但是,女儿不愿象淖子那样,让不管什么样的男人都进入我的闺房来试婚。”
“
(本章完)